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66篇(人教版-附答案) 下载本文

①没有星辰的长长的寒夜,父母还没有回来。他们总是这样。 “他们总是这样”是指什么?

②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总是把他的药箱背回家中。 父亲为什么总要把药箱背回家中?

4.文章主要记述了父母治病救人的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

第二件: 5. 读了文章,你认为父母的“医道”是怎样的?

6.文章的结尾写道:“在他们居住的那条僻静的小巷里,没有人知道他们是 行医40多年的医生,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护故事,只存在于我和他们俩的记忆 里。”这句话意味深长,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65我喜欢你,小河

我喜欢你,小河。妈妈说,我是从你身边拣来的;爸爸说,你是大自然生育 的。∥

你真美 月夜 你喜欢披银装 旭日东升 你又喜欢挂金衣 你真清 透 过你河底的一粒粒五色的鹅卵石更加鲜艳悦目 你娴(xián)静快乐,总爱低低 吟唱。你像一面光洁的明镜,刚会飞的雏(chú)鹰,喜欢在你上面留下初击长空的 俊影;蓝天,白云,星光,都乐于对着你精心梳妆。

当我一天天长大以后,你感染我的已不只是你的质朴的美,而是你美好的德 行……∥

我喜欢你,首先是因为你有远大的目标和为之而奋斗的精神。

看,当你遇到峻岭,你总是流呀流,顽强地与他们搏斗,直到开辟出一条通畅 的幽谷;在困难险阻面前,你从不气馁,勇往直奔向浩瀚(hàn)的大海。从你身上, 我看到了奔腾万里的长江、黄河。

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有宽阔的胸怀。

看,当顽皮的孩子向你投去一块块石子的时候,你泛起一圈的波纹,仿佛皱起 弯弯的秀眉,静静沉思,却不生气,一会儿,又继续远征,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原谅一 切……

我喜爱你,是因为你具有大公无私慷慨献身的精神,你给予甚多,却从不向别 人索取。

看,河边,小女孩在洗着自己心爱的小手帕,男孩子们在专心地捉小鱼,也许 是老师让他们观察鱼的生活习性。这时,你就会把鱼儿无私地献给那些小生物爱 好者。啊!在你的怀抱里,成长起多少天真无邪(xié)的儿童;在你的怀抱里,养 育着多少可爱的心灵……∥

小河,我喜欢你知错就改的勇气。

大雨滂沱(tuó),泥沙污物把你弄得面目全非,你也因飞迅哪辨

安,不慎冲坏了堤岸,卷走了小树……但是,当一看到人们那焦急忧虑的目光,你 就会惭愧不已,直到去浊扬清,于是你又乖乖地流进碧绿的菜畦、繁茂的田野,滋 润老农的心……∥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鹅卵石 A.lǎn B. luǎn ( ) .

堤岸 A.tí B.dī ( ) . 滋润 A.zhī B.zī ( ) . 忧虑 A.lǜ B.lù ( ) . 质朴 A.zhí B.zhì ( ) . 手帕 A.juàn B.pà ( ) .

2.下列形近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峻岭 俊俏 骏马 竣工 B.搏斗 博士 束缚 师傅 C.躁动 干燥 洗澡 操场 D.性名 姓别 牲口 胜利

3.下面带点字的解释中,有一个最符合文中的意思,请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娴静 A.文雅 B.熟练 ( ) . ②质朴 A.本质 B.质量 C.单纯 ( ) . ③气馁 A.饥饿 B.失掉勇气 C.腐烂 ( ) . ④索取 A.绳子 B.链子 C寻找 D.要 ( ) .

⑤远征 A.制服 B.收用 C证明 D.现象 E.路途 ( ) . ⑥面目全非 A不是 B.一定 C.改变 D.地区 ( ) .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反义词。 ①近义词:

喜欢( ) 宽阔( ) 养育( ) 焦急( ) 惭愧( ) 原谅( ) ②反义词:

喜欢( ) 索取( ) 宽阔( ) 质朴( ) 娴静( ) 气馁( )

5.补充文中空白处的标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6.作者最喜欢( ) A.小河质朴的美。

B.小河有远大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C.小河宽阔的胸怀、慷慨的献身精神。 D.小河知错就改的勇气。 E.小河美好的德行。

7.下列判断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在文章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

B.“当我一天天长大以后,你感染了我的已不只是你的质朴的美,而是你美好的德行。”这句话既是过渡句,又是下文的总起句。( )

C.文章不仅仅是写小河,最主要通过写小河来达到赞美人的目的。( ) D.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孩子们和小河之间深厚的感情。( ) 8.文中已用“∥”分好段落,文章的第二大段采用的写法是( )。 ①按时间的顺序 ②按地点的顺序 ③分—总的顺序 ④总—分顺序 ⑤因果顺序 ⑥总体—具体顺序

66伊拉克

伊拉克地处亚洲西南、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全国面积441839平方千米,人口 2245万。著名的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并行流 贯全境。两河之间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伊拉克( )有悠久的历史,( )拥有灿烂的文化。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

最早的文明创造者。在4000多年前,他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 文字;制定了人类社会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尼布甲尼撒三世建造的

空中花园 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这里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 一千零一夜的故乡 这里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古迹 乌尔城遗址 亚述帝国遗址 太阳城 遗址 巴比伦古城遗址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最高年收入达250亿美元。 ( )石油给伊拉克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和收入,( )伊拉克政府大幅度地 提高国民的待遇,实行大、中、小学免费教育,对全体公民实行免费医疗。( ), 也因为石油,使伊拉克人民深受战争的灾难和痛苦。 20多年来,先后发生了两伊 战争、海湾战争……

年 月,美英联军悍然出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1.细读第1节中的有关句子,在文前的伊拉克地图上,用A、B标出那两 条河流。

A. B.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把最后l节中的时间补充完整。 4.给第2节中的几句话加上标点。 5.找近义词。

著名( )( ) 丰厚( )( ) 6.写出第2、3两小节的节意。

7. 仔细想一想,作者在第3节中,还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你再举— 平时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进行简单的说明。

参考答案 1.笑

1.D D 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2.这两句话意思一样,但第2种说法既简明又押韵,便于传、记,也更加生动。 3. 第1段: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 第2段:笑对人体各部分都有好处,加 强了各部分的运动。 第3段:笑一笑,十年少。 第4段:希望人人笑口常开。

2.

1. ①收藏②耐人寻味 2.①更加②松懈 3.丰子恺 漫画大师 4.“这”指的是丰子恺漫画中的人物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 5.宁可——我宁可得不到100分,也决不在考试时作弊。 6.⑤ ④

7.第2节和第3节之间 8.精益求精

3.关 心

1.“ , 。” 。 。 2.jǐn shì 语重心长 番

3. 第1段(第1节):教室里,同学们正专心听昌炜念书,思考问题。 第2段(第 2~10节):忽然,周老师社昌炜暂停,耐心纠正了汪乃靖的看书姿势,并教育我们要 保护视力。 第3段(第11节):周老师这样关心我们,“我”心里格外激动。 4.周老师纠正一个同学的坐姿,教育同学们要保护好视力,既亲切幽默又严格 要求,从这些地方可看出她关心同学。

5.因为“我”觉得周老师不仅教我们学习知识,还关心我们的身体,关心我们的将来,她对学生很负责任,所以“我”心里格外激动。

4.让 马

1. yá rùn

2.①以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②没有办法。

3.第1段(第l节):朱总司令无微不至地关怀战士。长征途中行军、宿营事事关 心战士。 第2段(第2~5节):有一次,骑兵警卫班长的马被打死,脚碰伤了,朱总 司令坚决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自己步行。 第3段(第6节):骑兵警卫班的战士从 此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4.因为:①胡班长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②行军中他的脚碰伤了,走路一 瘸一拐,快掉队了。

5.赞美了朱总司令平易近人,像慈父般关心每一个战士的崇高品德。

5.小草、砖块和高墙

1.

2. ①小草 砖块 高墙 (高墙以为小草)的生活是自己所赐 (以为砖块)是 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而实际上,高墙)靠小草的保护、砖块齐心合力的支撑才高高地 立于天地之上 ②被人运走,铺咸了路 种子落入大地,被春风吹醒,继续奉献着绿 色 永远消失在天地之间

3.你是靠了一块块砖的奉养才变得如此富态的。

4.砖块。从“从高墙脚下传出来”这句话看出来。小草对高墙的作用:缠绕,使 之成为一个整体;身体蔽护墙,削弱风雨对墙的冲击侵蚀。

5.第2段:小草蔽护高墙,砖块支撑着高墙,高墙却看不起它们,赶它们走。 第3段:砖块被人铺成路,小草继续奉献着绿色,高墙则永远消失在天地之间。 6.懂得了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不要目中无人,齐心合力才能将事 干好。

6.

1.第1段:古代才子唐伯虎写文章和画画都很出色。 第2段:唐伯虎答应和青 年农夫赛画,想借此嘲笑他。唐伯虎画的牡丹引来彩蝶而青年农夫的画使唐伯虎误 以为真,唐伯虎很羞愧。 第3段:从此,唐伯虎更加勤奋,画技大进。 2.因为青年农夫画的窗和帘子使唐伯虎误以为真。

3. 自己的画虽逼真,可只能骗彩蝶,而农夫的画却使自己这个懂画的人都以为 是真的,说明农夫比唐伯虎的画技更高。 4.赛画

5.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了成绩不可骄傲。 ②取人之长,不懈努力,才能 使自己不断进步。③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7威尼斯

1.曲qū(√) 涨zhǎnɡ(√) 乘chénɡ(√) 2.B 3.C

8.

1.争气碱

2.①把持和独占。 ②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 3.串(丨)部 笔顺:

4.第l节:用盐制碱法是欧洲人最早发明的,这项技术被欧洲一些国家和英、美两国资本家垄断。 第2节:旧中国,劳动人民没钱买高价碱,生活很困难。 第3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反复试验,使我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世界获金奖,为中国人争了气。 5.用盐制碱法是欧洲人最早发明的,这项技术被欧洲一些国家和英、美两国资

本家垄断。旧中国劳动人民没钱买高价碱,生活困难。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反复试验, 使我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获金奖,为中国人争了气。

9.伊犁草原漫记(节选)

1.嫩草的清香 畜群 被原始杏林包围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