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开题 - 图文 下载本文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 税红 学 号 2013114415 类别(硕或博) 硕士 导 师 姓 名 崔四行 院 系 所 文学院 专 业 学科教学 研 究 方 向 语文教学 入 学 时 间 2013年9月 开 题 时 间 2015年8月 毕 业 时 间 2016年6月

1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意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承,积累了一大批辉煌灿烂的文化经典,同时也形成了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传统。诵读法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代语文教育最重要、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千法读为本”,这是古代圣贤总结的最佳认知诗书的真理,它蕴含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散发着民族传统教育的经久魅力。在语文教学不断变革的今天,各种新潮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埋首诵读这一古老方法,似乎跟不上“潮流”,诵读这种学习方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诵读教学之所以能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其本身必定存在合理、科学的内核,有其独特的价值,继承和发扬、创新和发展这一教学方式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笔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问题。既希望通过研究这一问题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也试图反思并回归传统的语文教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本民族语文教育传统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对于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古诗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古诗文距离现在年代比较久远,与白话文的文法特点截然不同,具有比白话文更高的难度。而古诗文又是中考必考内容,以山西省中考试题为例,古诗文在中考中所含分值较大(包括古诗词默写15分,古诗词理解2分,文言文阅读14分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初中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起步阶段和关键阶段,许多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陷入迷茫,效果不佳,因此,找到古诗文学习的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研究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2011 年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一词共出现了 9 次,和以往的课程标准比较,能明显看出新课标的理念更加重视诵读教学,高度认同诵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新课标中“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几个部分中还对诵读教学有了新的表述,这更意味着新课标在高度认同诵读教学的价值之外,在诵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上有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操作规范。用这些全新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诵读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更优质的发挥,诵读教学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第三,诵读古诗文在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初中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存在着对于古诗文的诵读教学还存在着认识不够、教学和检测方法单一等现状,学生没有掌握诵读方法、效果不明显、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诵读教学开展起来举步维艰。 研究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诵读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课程目标”中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都对诵读诗文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部分,都强调了让学生多诵读古代诗文,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诵读教学再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近十年来,各类专著、期刊、网站上对诵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诵读”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诵读”本来是有特定含义的,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都应该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在实践中,各种“阅读教学”方法都被冠之以“诵读”,而对真正的“诵读”,则大都语焉不详,或不得要领。这也是现在诵读教学研究和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本原因。关于“诵读”这一概念的明

2

确,许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有的学者通过相邻概念的辨析阐述诵读,如董志斌 《对诵读法的新认识》一文中,通过对“诵读”和“朗读”这一组概念的分析,认为“诵读特指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王愧松在《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将“诵读”和“背诵”这组概念作比较,得出“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观点类似的还有张芳 《浅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非核心概念——诵读》、高晶《正解诵读法》等。 有的学者从语言学角度阐释诵读,如郑飞艺在《诵读的教学原理》中提出“通过诵读把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这个物质形式就是由诵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文本声音形态。这个声音形态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因素、音节读音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能实现文本情言语味的整合体”,探讨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有的从词源学的角度阐释诵读,如周庆元的《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和刘庭松的《刍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诵读法》,都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从词本身的含义出发探究诵读本义,明确表示“诵”是一种情态,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它还特别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于是给诵读下定义为“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 二、对“诵读”功能的强调 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诵读的重要性也一直深受肯定。许多学者也深入挖掘了诵读的功能。 如丘学道在《让语文课“响亮”起来》中强调“诵读,是我们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多读,能培养我们的良好语感。往往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感情。”任泽在《加强诵读教学,打好语文基础》中说道“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这都体现了诵读在加强积累、加深理解、增进语感方面的作用。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胡亦儒《诵读教学与语感培养探究》,葛洪波《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李辉、杨宏艳《强化古文诵读教学的原因分析》等。 颜宏胜一阵见血地指出“诵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根”,她认为诵读教学的首要功能就是“培植母语情结,陶冶思想情操”;张芳在《浅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非核心概念——诵读》一文中发现新课程中在对“诵读”内容和目标进行规定时,都比较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陈敏在《古诗文诵读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养》中也强调了诵读对青少年精神培养、人格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语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一直深受肯定。新课标中诵读的功能之争集中在“语感积累”和“感受体验”两个方面。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诵读的语感积累,是对语文工具性的追求,而感受体验,更侧重于人文性的追求。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与祖国语言文字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会正确运用语言交际;另一方面,也追求“情”的陶冶,即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诵读教学策略探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创造性地运用诵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朱自清先生曾说:“加速‘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就得注重诵读教学,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鉴于诵读教学的尴尬现状,我们应该把提高诵读教学提上日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在语文课堂实施诵读教学,切实提高阅读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我们要抓的一件大事。许多学者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实施

3

意见。 陈辉来在《初中古诗文诵读训练策略》中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训练模式,即“初读正音,初通文意”、“正确停顿,把握节奏”、“读出重音,把握基调”、“巧读语调,体味诗文”、“背诵课文,感悟诗文”、“运用体态,陶醉诗蕴”,通过处理以上六个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完成古诗文学习目标。 顾伶俐在《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中尝试建立课堂诵读教学七步法,即“学生初读—教师范读—讲读—美读—赏读—创读—延伸拓展”;高丽丽在《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中创建了“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写读”的诵读教学五步法。类似的大胆尝试的研究者还有谢玲娟《初中诵读教学三步走》、眭文英《初中诵读教学的现状及创新举措》、谢小娟《初中文言文“六步诵读法”探索》、李春玲《诵读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等。 纵观近十年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理论的探讨和摸索,还是教学方法的革新与建构,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一,“诵读”的概念不清晰,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新课标》,都没有深入挖掘其原有意思。这个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现在的课标既然重新使用这个概念,既然想要将这种古代的学习方法引入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那么是不是完全沿袭原有意思?因此,现代教育需要给它重新一个定义。第二,缺乏理论依据。古人使用了几千年的诵读,只是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说法,因此现代人总认为它是一种腐朽僵化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脑科学是比较发达的,却没有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系统的研究,致使我们的课标在对诵读进行规定时没有科学的论据作坚实的后盾。第三,诵读评价的可测性不强。新课标中提到的诵读目标用了“体验、感受、领悟、体味、感悟”等侧重于个体内在情感变化的词汇,使得课标的操作性不强,“积累语感”中的“语感”怎么测评?“体验”到什么程度???教师在使用“诵读”进行教学的时候,看不出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太理想的。关于诵读教学,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东西,比如诵读内容的合理性、诵读实施的具体规定、诵读目标的量化、诵读方式的创新、诵读评价的可测性?? 主要参考文献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朱自清 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 河南教育出版社 2007 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1 李杏保、顾黄初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4 杨治良 记忆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张颂 朗读学[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王尚文 语感论[M].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1 韩雪萍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李维鼎 语文言意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周庆元 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林崇德 中学生心理学[M]. 北京出版社 1983 王宇红 朗读技巧[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童蕾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探究[D]. 苏州大学 2011.9 李慧琛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6 付云 初中古诗文教材选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5 袁芳 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5 庄丰石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思考[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9 顾伶俐 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3.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