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街景、土地使用而形成的道路等级
——停车
停车对环境质量的直接作用:
-对城市形体结构的视觉形态产生负面影响 -促进中心商业区的发展
城市设计目的:提供足够的且视觉干扰最小的停车场地 城市设计途径:
6.保护与改造 主要目标:
-保护城市的地方文化
-保护城市的景观特色 -保护城市演变的历史连续性 -在时间维度上建立“综合停车”规划 -集中式停车
-城市或城市某人流汇集区外围的边缘停车 -在城市核心区限定停车数量和时间
-多种停车方式,如:多层停车库,地下停车库
保护与改造的内容:
-历史建筑
-历史街道环境、历史区和名城、历史性景观特色 -地方性风俗民情
城市设计原则: 7.标识
标识的类型:-功能标识
-商业广告
-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 -注重社会价值
标识的发展:形象、图片为主→文字为主 标识的意义:-直接用途
-间接信息
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环境视觉管理,即管理控制和规范标志的设计和设置 城市设计的引导原则:
-根据从交通工具上人们能保证获得的“可读性”(Legiblity)来规定标志的大小 -同时实现标志直接和间接意义的交流,并与所在外部空间环境协调
实例:明尼阿波利斯,1969,街道铭牌城市设计
8.步行街区
性质: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城市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
类型:-Full Mall(完全步行街)-Transit Mall(公交步行街)-Semi mall(准步行街) 设计趋势:对购物条件的关注转向对交往条件的关注 设计要点: 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选择/细部设计
-符号字母的可视性(地点、标准、材料、安排) -符号字母的可读性(字型、间隔) -以不同的铭牌底色区别城市不同地段
2.2 城市设计过程和类型
2.2.1 城市设计过程
六阶段:链式结构、循环往复、反馈机制;设计技能和管理技能交互使用 1.调查
资料收集:询问调查法:走访、问卷调查
—城市历史发展过程和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土地利用、人口
—地段环境的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如开发潜力、购买力、对各类商业空间需求等 现场踏勘:观察调查法:交通、使用者行为调查;视觉调查:如城市意象调查
—设计地段及周围相关环境的物质形态:如交通、自然系统和地形、居住区商业区分布 —地方风俗习惯、建筑风格与特色:如环境特征、空间模式 2.分析
功能分析: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活动之间关系以及它们与流通系统(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 空间景观分析: 城市形态类型学分析、空间等级和序列等 使用活动分析: 使用频率、使用者构成、吸引点、空间感受等 开发与保护分析:识别硬地区和软地区 3.综合:设计生成 4.评价
确定评价体系和内容: ——设计问题是否准确
——设计构想是否合理,即解决问题的程度如何 ——各项控制指标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实施计划是否可行,即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如何
参与者:多种类型,如政府官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商的行政技术论证会;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表决活动等 5.实施
制定实施的财政和建设政策:分阶段研究详细的开发计划,进行土地利用控制和资金支出控制 目的:“筑巢引鸟”,以控制土地价格,调控开发方向和模式 6.维护
城市设计的后续管理工作
可依靠城市居民参与完成,有助于“社区”意识形成,创造环境多样性和地区特色。
如:Community Architecture,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社会运动,包括社区规划、社区设计、社区发展、社区技术协助等
2.2.2 城市设计的类型
五种分类方法:
1.程序类型:即按其产品被实施(生产和建设)的过程分
总体式(Total) ——由一个团队控制整个项目
——现代主义的设计范式,流行于传统城市和20世纪中期 ——特点:外观的统一性,且经常是轮廓清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