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门市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A.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气体 B.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Fe2O3

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

D.反应结束后,应熄灭A、E处酒精灯后,持续通入N2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

9.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太空的失重状况,下列化学实验在太空中无法完成的是 A.过滤 B.两种固体混合

C.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 D.蒸发

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水垢中的CaCO3:CaCO3+2H+ = Ca2++H2O+CO2↑ B.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 = Al(OH)3↓+HCO3 C.用热的NaOH溶液溶解S:3S+4OH-

2S2-+SO2↑+2H2O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 OH-+SO42-+ Ba2+= BaSO4↓ + H2O 11.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SO2通入BaCl2溶液中 B.Cl2通入KI淀粉溶液中 C.MgCl2溶液中加入Na D.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12.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为Na2SO4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C.O~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OH-===3SO42-+I-+3H2O 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时,加入的NaIO3为1.1 mol 1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酸钠可作建筑行业的黏合剂

B.Na-K合金可作为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晶体硅是在通信工程中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14.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A.酒精 B.氯化钾晶体

C.液氯 D.熔融的氢氧化钠

15.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O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B.N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C.常温常压下,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体积相等 D.NO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Cl2=Fe+Cl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H2O+CO2↑ C.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OH-+H+= 2H2O 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H2↑ 17.在澄清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 K SO4 Cl B.Na HCO3 K NO3 C.Na AlO2 NO3 Cl D.K Na SiO3 SO4 18.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Fe B.Fe和Cl C.Cl D.Br

19.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低 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 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D.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大

20.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O42->IO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21.下列知识梳理总结不合理的是( ) ...

A.卢瑟福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地球上 99%以上的溴元素存在海洋中,所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变成“黑面包”,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2.等物质的量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固体可能是( ) A.Na2CO3

B.Na2CO3 NaOH

C.NaOH

D.Na2O2 NaOH

23.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0.08molNO,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16mo1 B.0.24mol C.0.21mol D.0.20mol

24.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后,再加稀硝酸酸化,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l- B.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Cl2

+

---+

+

2-2-3+

+

2--+

-

+

-+

2++

2+

2+

3+

C.将K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 D.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Cl2

25.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 二、填空题

26.金属和非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

(1)Na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于潜艇中处理CO2和供氧,它处理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检验FeSO4是否变质,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_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 (3)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4)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例如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为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 Si2O8)表示为氧化物形式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现有常见的A~J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情况下A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下图实验装置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装置A中盛装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Na2O2已全部反应):

假设1:只有Na2SO3。假设2:__________;假设3:既有Na2SO3又有Na2SO4。

①甲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认为假设2成立。请据此写出C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为证明假设3成立,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结论为: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1mol?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C中固体产物中有

____________;滴加适量的1mol?L稀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C中固体产物中有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1

请回答:

(1)连接好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铜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反应一段时间后,向试管Ⅰ中的溶液加水,溶液呈蓝色 B 试管III、V中溶液都会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C 取下试管IV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 D 试管VI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尾气,可用Na2CO3溶液代替

(5)某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认为:反应完毕时,不管铜是否过量,硫酸一定有剩余。下列药品能证明反应结束时I试管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BaCl2溶液 B 铁粉 C NaHCO3溶液 D 银粉 3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氯气的性质。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HCl(浓) == KCl+ MnCl2 + Cl2↑+ H2O,____________

(1)制取氯气反应中MnCl2是__________ 产物(填“氧化”或“还原”)。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填“B”或“C”)装置中有色布条褪色,其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氯气进入D装置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__,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31.6 g KMnO4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标准状况下_________L氯气。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6)若氯气泄漏,某同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有以下四种溶液可浸湿毛巾,它们分别是:①NaOH溶液②NaHCO3溶液③KBr溶液④NaCl溶液,正确选择是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