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一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主要煤层编号对照表
表1—2—2 精查地质报告编号 五2 四6 四2 三11 三9-10 二1 一5 二1 二1 12平煤集团公司编号 丙3 丁5-6 丁7 戊8 戊9-10 己16-17 庚20 己15 己16-17 备 注 (三)可采煤层赋存特征 1.己16-17(二1)煤
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香炭砂岩(SX)24m,下距L9灰岩顶界12m,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偶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底板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粒砂岩,偶见炭质泥岩伪底。
煤层穿见点38个,全部可采,煤厚2.76~10.22m,一般5.00~7.00m,平均6.15m;局部分岔为己16-17(二11)、己15(二21)煤。见煤点中,煤厚小于3.50m的1个,大于8.00m的4个,3.50~8.00m的33个。该煤层以厚煤层为主,次为特厚、中厚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38个见煤点中,含夹矸的26个,分岔的9个,既夹矸又分岔的2个。夹矸1~2层,夹矸厚度0.03~0.65m,一般0.15~0.30m,平均0.27m。夹矸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岩。 煤层厚度总体变化不大,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由北向南,厚煤区相对薄煤区均呈近东西向条带相间排列。反映在走向上则表现为煤厚的波浪式变化;倾向上煤厚在分岔区变薄的特点十分明显。 分岔区己15(二21)煤层在井田中南部以4719-5118-5510孔一线为中心,呈东西部较窄,中部较宽的近东西向条带分布,井田内分岔带长5.5km,中部最宽2.9km。己15煤厚度1.80~4.71m,平均3.50m,距己16-17(二11)煤3.21m。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首山一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己16-17(二1)煤层等厚线及分岔范围详见图1-2-2。
综上所述,己16-17(二1)煤层属于厚煤层,结构较简单,为稳定~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为井田主采煤层。
2.戊9-10(三9-10)煤层
位于下石盒子组的三煤段上部,上距戊8(三11)煤层6m,下距砂锅窑砂岩(SS)91m,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偶为细粒砂岩;直接底板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粉砂岩。
煤层穿见点38个,全部可采,煤厚0.90~5.15m,平均2.64m。见煤点中,薄煤点2个,厚煤点6个,中厚煤点28个(不包括4710,4803孔断层影响点),该煤层以中厚煤层为主,次为厚、薄煤层。
煤层结构较简单,见煤点中含夹矸16个点,含矸1~3层,夹矸厚度0.08~0.79m,一般0.10~0.30m。夹矸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岩。
煤层厚度由北向南具逐渐变厚趋势,在走向上反映较为明显,倾向上,井田南部白石山背斜两翼具不同的变化趋势:白石山背斜轴至李口向斜,煤层逐渐变厚;白石山背斜轴至灵武山向斜,煤层有变薄趋势。
戊9-10(三9-10)煤层等厚线图详见1-2-3。 综上所述,戊
9-10
(三
9-10
)煤层属于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为
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为井田主采煤层。
3.戊8(三11)煤层
位于下石盒子组三煤段上部,上距丁7(四2)煤层55m,下距戊
9-10
(三
9-10
)煤层6m。煤层直接顶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
细~中粒砂岩;底板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偶为细粒砂岩。
穿见点38个,见煤点29个,可采点25个,零点、炭质泥岩及不可采点13个,煤厚0~1.76m,平均0.89m。煤层不可采范围分布于4515~4910~5107孔一线,51~55勘探线之间区段及4714孔附近。可采区东西长5km,南北宽3.1km,面积约15.4km2,可采区煤厚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首山一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0.97~1.76m,平均1.20m。
煤层结构简单,见煤点中仅3个点含1层夹矸,厚度0.05~0.49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及泥岩。
戊8(三11)煤层属于薄煤层,大部分可采,结构简单,为不稳煤层。
4.丁7(四2)煤层
位于下石盒子组四煤段下部,上距丁
9-10
5-6
(四6)煤26m,下距戊
煤61m,煤层直接顶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中粒
砂岩。
穿见点36个,见煤点30个,可采点18个,煤厚0~1.72m,平均0.68m,可采区分布于井田中南部4515~4910~5301孔一线,东西长4km,南北宽2.1km,面积约8.43km2。可采区煤厚0.83~1.46m,平均1.03m。
煤层结构简单,仅3个见煤点含1~2层夹矸,厚度0.05~0.72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及泥岩。
煤厚总体变化趋势为:井田中部相对较厚,而北部,南部煤层较薄或不发育。
丁7(四2)煤层属薄煤层,局部可采,结构简单,为不稳定煤层。 5.丁5-6(四6)煤层
位于下石盒子组四煤段中部,上距五、四煤段分界砂岩(S5)38m,下距戊9-10(三9-10)煤层87m。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粗粒砂岩;直接底板以泥岩为主,局部具炭质泥岩伪底。
穿见点38个,见煤点38个,可采点19个,煤厚0~4.88m,平均1.50m。煤层存在两个可采区,南部可采区范围较大,分布于20—12~5302~5510孔一线,东西长5.8km,南北宽2.1km,面积约12.29km2,煤厚1.21~4.88m,平均2.26m;北部可采范围较小,分布于4515~4716孔一线,东西长3.6km,南北宽1.25km,面积约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首山一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4.44km2,煤厚1.12~2.99m,平均1.36m。
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1~3层,夹矸厚度0.06~0.69m,一般0.20~0.40m,夹矸岩性以泥岩及炭质泥岩为主。
煤层不可采带与可采带呈近东西向相间排列,不可采带位于井田中部。
丁
5-6
(四6)煤层属中厚煤层及薄煤层,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
结构较复杂,为不稳定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2-3。 (四)煤质概述 1.己16-17(二1)煤 己
16-17
煤原煤灰分6.22~24.27%,平均15.57%;原煤全硫值
0.26~1.99%,平均0.88%;原煤磷含量0.006~0.042%,平均0.019%;原煤干基低位发热量28.03~29.25MJ/kg。
己16-17(二1)煤属低~低中灰,特低~中硫,特低~低磷,高熔融性,特高发热量,中等~极易选的焦煤、瘦煤、贫瘦煤。其焦煤类可单独作炼焦用煤,瘦煤及贫瘦煤可作炼焦配煤,贫瘦煤亦可作为气化用煤。
2.戊9-10(三9-10)煤 戊
9-10
煤原煤灰份20.83~34.48%,平均26.86%;原煤全硫值
0.27~0.72%,平均0.37%;原煤磷含量0.001~0.011%,平均0.006%;原煤干基低位发热量23.87~25.31MJ/kg。
戊
9-10
(三
9-10
)煤属中~中高灰,特低~低硫,特低~低磷,高
熔融性,中~特高发热量,难~极难选的肥煤,少量为焦煤。主要用作动力用煤。
3.戊8(三11)煤
戊8煤原煤灰分24.60~34.85%,平均28.09%;原煤全硫值0.24~0.45%,平均0.35%;原煤磷含量0.005~0.008%,平均0.006%;原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