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汉语写作》模拟试卷四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写作过程四要素中的写作载体就是:()。 [A] 作者 [B] 世界 [C] 作品 [D] 读者
2、我国小说的源头和萌芽是:()。 [A] 先秦两汉的寓言故事
[B]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
[C] 唐传奇
[D] 明清章回小说
3、诗歌产生弹性美的方式不包括:()。 [A] 象征手法
[B] 谐音双关
[C] 词语嫁接
[D] 摆事实、讲道理
4、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到什么时候才得以确立:()。 [A] 东汉
[B] 魏晋
[C] 晚明
[D] 晚清
5、以下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 命令
[B] 剧本 [C] 请示
[D] 决定
6、请示的特点不包括:()。 [A] 呈请性
[B] 期复性
[C] 隶属性
[D] 权威性
7、诗歌的基本元件是()。 [A] 意象
[B] 情节
[C] 人物
[D] 象征
8、构成剧本外在要素是()。 [A] 戏剧冲突
[B] 戏剧语言
[C] 戏剧结构
[D] 戏剧动作
9、小说的主题常常要通过()来表现。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D] 结构
10、新闻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A] 真实性
[B] 时效性
[C] 公开性
[D] 虚构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写作过程的四要素是:()。 [A] 写作主体
[B] 写作客体
[C] 写作载体
[D] 写作受体
12.文体从表现手段的角度来分有:()。 [A] 记叙文体
[B] 议论文体
[C] 抒情文体
[D] 说明文体
13.散文的文体特征包括:
[A] 题材广泛,大小不拘
[B] 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C] 灵活自由,形式多样
[D] 用意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14.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小说的文体特征:()。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D] 韵律
15.现代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包括:()。 [A]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B] 布莱希特体系
[C] 梅兰芳表演体系
[D] 亚里士多德体系
16.小说的技巧主要包括: [A] 结构技巧
[B] 叙述技巧
[C] 表达技巧
[D] 抒情技巧
17.戏剧文学的文体特点包括: [A]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本质特征
[B] 集中性和整一性是戏剧文学的美学原则
[C] 台词和动作是戏剧文学的基本材料和外在形式
[D] 押韵、对偶,讲究平仄
18.行政公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A] 政治性
[B] 权威性
[C] 程式性
[D] 随意性
19.电影剧作的文体特征包括: [A]必须考虑电影的视像动态性
[B]必须考虑电影声音语言的独特性
[C]恰当运用光影、色彩、布景、服装、道具等电影的非独特元素
[D]必须考虑电影摄影机的创造作用
20.会议纪要具有以下特点: [A] 纪要性
[B] 决议性
[C] 备查性
[D]行文关系多向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
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 22.“诗体”就是诗的体裁,“诗意”就是指诗在读者心中的效果。 23.“意象”中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指客观物象。 24.“诗只能用狂放淋漓的兴会来解释,它只遵守感觉的判断”,这句话主张诗歌感觉说。 25.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散文,多歌颂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气象,而讳言“我”、淡化“我”、隐蔽“我”。
26.“诗是一种创作类型”来自柯勒律治的《文学传记》,它实际上主张语言结构说。 27.直到“五四”时期才出现了大量的个性化散文作品和散文大家。 28.何其芳将“诗”定义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29.中国散文载道的传统,形成了一种表达上的模式化,即集议论、叙事、抒情为一身,并且以议论、叙事为主。
30.意象是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物象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象。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中国散文()的传统,形成了一种表达上的模式化,即集议论、叙事、抒情为一身,并且以议论、叙事为主。
32.()在形式上是最少受约束的文体。 33.艾青认为“想象是纯感官的,()是具体化了的感觉”。
34.()理论强调不剪断生活流程的实感,强调相对完整的一个生活流程。 35.小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表现为“()”。
36.于高潮处,在出其不意中嘎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这种方法称之为“()”。 37.()就是将若干表面上各自独立,实质上却有着内在联系和共同指向的若干生活片段分散呈现,从而立体地再现生活的一种结构模式。
38.()用“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客观展示生活的“丑”,通过引起读者的厌恶、反感从而反向起到歌颂“美”的一种表达手段。
39.()常常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主张“作家退出小说”。 40.生活流是一种“贴近生活本身”的“现实记录”,无人为痕迹地反映生活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1. 什么是矛盾错位? 42.什么是草蛇灰线?
43.请简要谈谈辐射式结构。 44.什么是春秋笔法? 六、【论述】(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5.余秋雨散文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