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等专科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 - 图文 下载本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等专科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做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针对不同专科的特点,我部组织中华医学会相关分会制定了心血管内科等13个专科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各专科评分标准可从我部网站的医政管理栏目下载。我部将按照该标准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相应专科的评估工作。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吴少玮、高新强 电话:010-68792200、68792732 传真:010-68792196

邮箱:MOHYZSYLJGGLC@126.com

附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等13个专科评分标准(试行).doc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准分 150 评分标准 备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发展 分。 环境 (5)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2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确 策或措施 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10 病床总数≥100张得10分,每减少10张床减1分。 专科 床位数 规模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10 (20) 方米 得分。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相关科室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20 展需要 10分。 支撑 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条件 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 (40) 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500万元得10分,每少50万元减1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工作开展得力,35 质量控制好,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但开展不得力,质量控制不理想,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的比例50 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科室 管理 (8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技术 团队 整体实力 (20) 学术地位 医护人员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重症学科带头20 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青年医主任实行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断的,单5 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2分;研究生导师得1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任 职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学科 带头人 (15) 临床能力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5 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教学科研水平 数量 学术地位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课5 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省级 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6 有3个以上明确的学科骨干得6分,少1名扣2分。 8 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3分;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得2分;国家级学 术委员任职得2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学科 骨干 临床能力 (30)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有技术水平持续提高8 的制度保障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 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2分;主持在研国家级课8 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2分;获得省级 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2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5 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大于70%,得5分。 5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上 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 医师 学历结构 队伍 (15) 职称结构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分;10 结构、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合理2分。 护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符合科室工作要求队伍 护士长能力 5 得1分。 (30)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人才 人员培养情况 培养 (10)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评估前3年,到国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10人次得5分,5-10人 次得3分,1-4人次得1分。 370 总体 水平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90) 不能开展状动脉介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埋藏式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主动脉内除颤器、球囊反搏术、先心病或瓣膜病介入治疗、房颤导管消融、CRT(心50 消融术治脏再同步化治疗)或ICD、冠脉旋磨术、室间隔化学消融术、食道失常、C超声,以上全具备得50分,每缺少一项扣5分,缺少5项以上,再同步化不得分。 食道超声实行单项检查内容 平均年出院人数 标准分 5 评分标准 备平均年出院人数≥4000人次得5分,3000-3999人次得2分, 2000-2999人次得1分,低于2000人次不得分。 平均年门诊人次≥80000人次得5分, 50000-79999人次得2分,平均年门诊人次 5 30000-49999人次得1分,低于30000人次不得分。 ﹥14天为0分, 12-14天为1.5分, 10-12天为3分, 8-10天平均住院日 5 为4分,≤8天为5分。 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2%扣1分;低于10%,疑难病例比例 25 不得分。 亚专科设置(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衰或脂代谢等),每个亚专科有专门的技术条件和同行专家认可的专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10 业技术团队,有3个以上得10分,有2个得6分,有1个得3分,无则不得分。 亚专科 冠心病介入治疗≥500例得10分,每少100例减2分;射频消融建设 治疗心律失常≥300例得10分,每少60例减2分;永久起搏器植(60)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入≥150例得10分,每少30例减2分;结构心脏病瓣膜介入≥5050 务能力 例得10分,每少10例减2分。 新技术每项2分,最高10分,包括ICD、CRT、房颤消融、血管内超声、冠肪旋磨、室间隔化学消融。 技术 对医院提供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3特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50 分),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分) (5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能够独立诊治《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规定的病种得30分,30 病种 缺一个病种扣5分。 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30 率判断)等打分。疑难病种如下:晕厥、长QT综合征、心包积液、 诊治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继发性高血压、能力 感染性心内膜炎。 (90) 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危重症诊治能力 30 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危重症病种如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猝死、晕厥。 创新项目评估前3年,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满分;院在疾病创新项目的数量 10 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面的新理创新 术、新方能力 (40) 创新水平 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对口支援情况 辐射 能力 技术推广情况 (40) 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基地 评估前3年,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医师、护士比例超过50%,得2 5 分;30%-50%,得1分;30%以下,不得分。进修医师覆盖的省份达 到20个省(区、市)以上得3分,10-19个省(区、市)得2分。 评估前3年,每年帮扶医院数量超过3家得5分;帮扶主要内容反10 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分。 5 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项目每年超过2次得5分,不达标不得分。 10 每个培训基地3分,最高6分;培训基地考核成绩4分,每个基地 考核<70分减2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评估前3年,国际会议Faculty、口头发言每人次2分、壁报交流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10 每人次1分,最高不超过10分。 情况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血 260 5 综合专科患者人均输血量,患者输血比例、成分输血率评分。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20 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次不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0 满意度大于90%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评估前3年内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负有完全责 任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不得分。 根据心血管内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心血管内科重点病种如下:急性ST60 段抬高型心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危象、行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肥厚型心肌病。 10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大于95%,得10分,每少1%扣2分,低于90%不得分。 质量 合理用药 概况 (45)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单病种 质量及 单病种质量 费用 (90)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10 大于70%,得10分,每少1%扣2分,低于65%不得分。 合率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5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不甲级病案率 15 得分。 病区 质量 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5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10 (95) 评价结果 得5分。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好10 院日 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5 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15 大于95%得15分,每下降1%,扣2分。 格率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10 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欠缺或1处不落实扣2分。 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诊,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得10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门诊 质量 开设专病门诊 10 开设心内科方面的专病门诊得10分;未开设,不得分。 (30) 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科研与教学 学术委员会任职 100 学术 影响 学术刊物任职 (15) 主办学术会议 全国主委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1分;省主委3分,5 副主委2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省级副主 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编委3分;中华医学会系5 列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3分,编委2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副 主编2分,编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5 5 14 国际性学术会议得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得2分,省级学术会议得 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 评估前3年,牵头资助≥200万一项得14分,牵头资助50万-200 万一项得7分,牵头资助<50万一项得2分,最高不超过14分。 专科 方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科研 国家级项目 项目 (16) 部(省)级项目 2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前5名一项得10分,二等奖前3名一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10 项得7分;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可累积计分, 励(一、二等) 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临床方向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SCI收录每篇得2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得1分;统计源期刊杂10 的科研 志及统计源期刊论著 志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成果 (25)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3 每项发明专利得3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0.5 专利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每1项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 分不超过标准分。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4 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3 分。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大于10人、硕士生大于10人,得10分。10 不达标,不得分。 2 学生 本科生教学 教育 (14) 研究生培养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继续 (乙类)继续教育项目;深入10 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分;举 办培训班1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教育 基层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学(20) 习班、论坛)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编写 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继教材 续教育教材编写工作;或者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 (5) 由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专著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血液内科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准分 150 评分标准 备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发展 不得分。 环境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5)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2 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10 10 评分标准 床位总数6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分,总分不超过 标准分。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 不得分。 备专科 床位数 规模 2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20 医技科室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分。 支撑 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条件 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 2分。 40) 性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35 根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 资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50 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科室 管理 8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技术 团队 整体实力 20) 学术地位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学科带20 疑难重症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主任实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断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博士生导师得2分,硕士生导师5 得1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会任职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 分。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5 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0.5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学科 头人 15) 临床能力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次以上得0.5分,每周坚持1次门诊得1分。 备教学科研水平 数量 学术地位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硕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5 级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 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6 亚专科方向设置3个得3分,每增加1个加1分,不超过6分。 学术骨干中不少于5人任学术团体委员得8分,1名不符合减18 分。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有技术水平8 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 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得2分;承担省部级以8 上课题得2分;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得2分;SCI 收录临床方向论著1篇得2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5 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50%,得5分。 5 学科 骨干 临床能力 30)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 医师 学历结构 队伍 15) 职称结构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 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得10 职称结构 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护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符合科室工作队伍 护士长能力 5 要求得1分。 30)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评估前3年,到境外专业进修(≥3个月)人次数超过5人次 得5分,3-4人次得3分,1-2人次得1分。 人才 人员培养情况 培养 10)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370 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干细胞移植、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基因定量检测、贫血检测、凝血因子筛50 查)得30分,缺一项扣5分;专业特色显著,有1项或1种以 上疾病诊断、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得20分。 年总出院人数≥1500人次得5分,1000人次-1499人次得4分,5 <1000人次得0分。 平均年门诊人次≥5万得5分;4-5万人次得4分;3-4万人次5 得3分;2-3万人次得2分,<2万人次不得分。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总体 水平 90)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均年门诊人次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平均住院日 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5 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 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25 结合出入院诊断,所列病种在出院患者中比例大于50%得满分; 每下降2%扣1分。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专科 建设 60)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具有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红细胞系统疾病、干细胞移植10 和出凝血疾病的亚专业设置和相应的技术队伍得10分,每缺一 项扣2分。 评价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分型及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淋巴瘤分型及治疗、骨髓瘤治疗、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50 出血性疾病,每项技术水平高得5分。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的能力15分。 对医院汇报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50 (3分),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 分)。 技术 特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5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诊治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能力 90) 危重症诊治能力 创新项目的数量 创新 能力 40)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能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肿30 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得30分。缺1个病种扣3分。 医院提出10种疑难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30 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医院提出10种危重症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30 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综合好 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创新项评估前3年,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院在疾10 10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面的新技术,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 分。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市外患者比例大于30%或省外患者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5 比例大于25%(直辖市市外患者比例大于25%)得5分。不达标, 辐射 不得分。 能力 评估前3年,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医师比例,超过50%,得240)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5 分;30%-50%,得1分;30%以下,不得分。进修医师覆盖的省 份,10个省以上得3分,5-9个省得2分,低于5个不得分。 检查内容 对口支援情况 标准分 15 评分标准 备评估前3年,每年帮扶医院数量超过3家得10分;帮扶主要内 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分。 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项目每年超过2次得5分,不达标不得技术推广情况 5 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评估前3年,有5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10分,10 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4人次6分,3人次4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血 260 5 综合专科患者人均输血量、患者输血比例、成分输血率评分。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20 物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 次不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0 满意度大于90%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10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不得分。 根据血液内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60 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能够反映本专科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5 大于95%,得15分。 15 大于70%,得15分。 15 质量 合理用药 概况 45)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病种 量及 单病种质量 费用 90)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甲级病案率 甲级病案率大于80%得15分,每降5%,扣2分。有丙级病历不 得分。 病区 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10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5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 50%,得5分。 质量 95)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15 量评价标准 标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5 大于95%得15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缺项或1处不落实扣210 立及执行情况 分。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门诊 诊,得10分。有一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质量 开设专病门诊 10 开设血液内科方面的专病门诊得10分;未开设,不得分。 30) 门诊患者中预约挂号患者情况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科研与教学 100 5 全国主委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1分;省主委4 分,副主委3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学术 学术委员会任职 影响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省级副主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备15) 学术刊物任职 主办或承办学术会议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3分,常务编委2分;SCI 5 收录杂志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1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 副主编2分,常务编委1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 国际性学术会议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2分,省级学术会议15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5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 专科 方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科研 国家级项目 项目 16) 部(省)级项目 14 评估前3年,有3项以上得14分,每少1项减5分。 2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10 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三等奖得2分;可 二等) 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床方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SCI收录每篇得2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得1分;统计源期10 的科计源期刊论著 刊杂志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成果 每项发明专利得3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25)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3 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2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每1项得1分;可累积计分, 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学生 本科生教学 教育 14) 研究生培养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4 位,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 实习扣3分。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10人得6分、硕士生≥10人得410 分,不达标,不得分。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市级1项次得1分;继续 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10 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 举办培训班1次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教育 教育项目(学习班、论坛) 20)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编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教材 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准分 150 3 2 评分标准 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境 )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 得分。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 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10 10 评分标准 病床总数50张,得5分;每增加10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10 分。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0.5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 不得分。 科 床位数 模 )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撑 件 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满足需要得5分;临床检测及影像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10 ) 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适宜性得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500万元得10分,每少100万元减1分。 设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影像医学、心血管内科,有各自独立的20 专科队伍,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 需要得10分。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35 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料 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50 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 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室 理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术 队整体实力 ) 学术地位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学科20 难重症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主任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断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博士生导师得1分;中华医学会内分5 泌分会及相应的二级分会担任主委或副主委职务得1分;国家级 期刊任职编委得1分;国际SCI索引杂志任职得1分。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5 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院外三级医院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科 人 ) 临床能力 检查内容 标准分 分。 评分标准 教学科研水平 数量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3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5 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 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5人以上,能够满足内分泌各专业方向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得6分。 学科骨干中满足下列条件:省级学术团体副主委以上者或全国学术团体委员2分;省级以上杂志副主编以上者2分;正高级专业8 技术职称2分;博士生导师2分,硕士生导师1分。以上条件只 需学科骨干队伍中一人满足即可得分,学科骨干每人只计算一次,取最高分,不重复累加。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有技术水平持续8 提高的制度保障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 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院外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6 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得1分,指导博士研究生8 毕业5名得1分;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论 著和病例报告20篇及以上得4分。 5 学术地位 科 干) 临床能力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占30%以上,50岁以下占80%,60岁以 上小于5%),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师 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80%,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大于60%,得5伍 学历结构 5 分。 )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上职称结构 5 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年龄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10 称结构 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1分;符合科室工作要伍 护士长能力 5 求得1分;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得1分。 )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年龄结构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才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养 )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评估前3年,到国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5人次得5分,3-4人 次得3分,2人次得2分。小于2人不得分。 370 能够独立开展以下常规诊疗技术项目: 1垂体:GnRH兴奋试验、ITT、高糖抑制、禁水、加压素试验、岩50 下窦采血 2肾上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盐水抑制、ATCH兴奋、aldo激发体 平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均年门诊人次 平均住院日 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科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设 )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试验、AVS 3性腺:hcG试验、ACTH兴奋 4胰腺:IVGTT 5甲状腺+甲状旁腺:高钙抑制试验、甲状腺定位穿刺、MIBI、甲状腺ECT+摄碘、五肽胃泌素兴奋试验 (每少一项扣3分) 专科病人年出院人数800人得3分,每增加100人加1分,每少5 20人扣1分。总分不超过5分。 专科病人年门诊人次100000得5分,8-10万得4分,不达标,5 不得分。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5 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疑难危重症病种在出院患者中比例大于50%得满分;每下降5%扣25 5分。 具有相应的亚专科设置,每个亚专科有独立的病区或门诊和技术10 队伍得满分。 50 50 评价各亚专科的技术、危重病人的诊治,每项技术水平高得5分。 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的能力得10分。 对医院提供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3 分),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分)。 术 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治 力)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危重症诊治能力 新 创新项目的数量 力 1.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缺乏、尿崩症、GH瘤、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2.肾上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增多症、原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髓质疾病 3.性腺:性早熟、性发育不全、真假两性畸形 30 4.甲状腺+甲状旁腺:甲亢、甲减、TSH瘤、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甲状腺炎、甲旁亢、甲旁减 5.其他:1型、2糖尿病、低血糖、肥胖、胰岛素瘤、胰高糖素瘤、骨软化症/佝偻病、原发及继发骨质疏松 至少具有20种得满分,少1种扣5分。 医院提出10种疑难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例总体情况,30 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 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医院提供疑10种危重症病种,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30 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 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评估前3年,有创新项目至少2项,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0 得满分,1项得5分,无创新项目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进修医师来源情况 20 选2项创新项目各10分,根据其先进性,综合评分。 10 创新项目转化为临床应用,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应用,不得分。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外省市患者比例大于50%得5分;30-49% 得4分;20-39%得3分;不达标,不得分。 评估前3年,进修医师覆盖20个省份以上得3分,10-20个省份5 得2分,10个以下不得分。有国际进修生每人次加1分。总分不 超过5分。 5 15 5 评估前3年,每年对2家以上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取得明显效 果,得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分。 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或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超过2 次得5分,不达标不得分。 射 力 对口支援情况 ) 技术推广情况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10 评估前3年,国际大会学术报告3分,其余学术报告1次1分。 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药 260 量 况 )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20 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次不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5 满意度大于90%得15分,每下降1%扣1分。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评估前3年,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 不得分。 根据内分泌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60 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能够反映本专科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 10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大于95%,得10分。 10 大于70%,得10分。 15 种及单病种质量 用 )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甲级病案率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5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不 得分。 区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5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10 量 得5分。 )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15 量评价标准 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5 大于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10 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欠缺或1处不落实扣2分。 立及执行情况 检查内容 专家出门诊情况 标准分 15 评分标准 诊 量 开设专病门诊 ) 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 科研与教学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3次门诊, 得15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开设专病门诊≥6个得15分;4-6个门诊得12分;2-3个门诊得15 10分;2个门诊以下或者未开设,不得分。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100 学术委员会任职 术 响 ) 学术刊物任职 国际及区域性国际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5分、中华医学会及其二级学会副主委以上4分,常委2分,委员1分;省或直辖市主委 5 2分,副主委1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省 级副主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3分,编委2分;其他医学杂志5 主编、副主编2分,编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5 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得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得2分,省级学术 会议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主办学术会议 科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 ) 研 国家级项目(含正规国际渠道项目) 14 评估前3年,有15项以上得14分,每少1项减2分。 目 2 评估前3年,有20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 ) 部(省)级项目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部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10 (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 二等) 过标准分。 方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计SCI收录每篇得1分;中华系列杂志得0.2分;统计源期刊杂志10 科源期刊论著 得0.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果 每项发明专利得3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0.5)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3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每1项得1分;可累积计分,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制定 2 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4 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 生 本科生教学 3分。 育 )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大于20人、硕士生大于20人,得10分。研究生培养 10 博士生大于10人,硕士生大于10人,得5分。不达标,不得分。 续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继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份;育 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教育10 举办培训班1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 项目(学习班、论坛) 检查内容 规范化医师培训 标准分 评分标准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材 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 准 分 150 3 评分标准 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境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性得1分;无规划 不得分。 检查内容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标 准 分 2 评分标准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酌情扣分; 无明确的政策或措施不得分,不落实不得分。 ) 科 床位数 模 )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神经床(不床位总数6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分,10分后不再加10 中的分。 少于否决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得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 得分。 20 医技科室(10分);辅助治疗能力(10分)。 撑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拥有3.0T磁共振、64排CT,DSA,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仪,X-10 件 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刀或γ-刀,满分10分,缺1项扣2分。 )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500万元得10分,每少50万元减1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35 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 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50 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 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室 理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术 队 整体实力 )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5分)形成技术团队,学科20 处理疑难重症能力强(5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5分);主任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5分)。 断的5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分);博士生导师(1分);国家学术团体 副主任委员以上(2分)、常委或委员(1分)。 科 学术地位 人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 临床能力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1分);年主持开展5 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1分)。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1分);承担在研国家5 级课题1项以上(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1分);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1分)。 6 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能够满足各专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同时考虑床位规模),得6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教学科研水平 数量 学术地位 8 任省级以上医学会委员职务(8分),具有较高知名度。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1分);有技术8 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1分) 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得1分,指导博士研究生8 毕业5名得1分;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以上得2分; SCI收录 论著和病例报告20篇及以上得4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 分 科 干 临床能力 ) 教学科研水平 师 伍 学历结构 ) 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 5 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70%,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5 高级职称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职称医师约占40%,各级职称 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年龄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10 称结构 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1分;符合科室工作要伍 护士长能力 5 求得1分;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得1分。 )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5 培养方向明确(1.5分);规划合理(1分);落实到位(2.5分) 5 全科人员继续教育达标率100%(2.5分);每年2人次以上国外 半年以上进修培训(2.5分)。 才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养 )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370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体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 ) 平均年门诊人次 平均住院日 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具有3个以上的亚专业(如神经系统创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主要脊柱脊髓疾病),每增加1个亚专业加5分,满分40分;有稳定业年50 的亚专业团队,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10于1分),缺一项扣2分。 决。年总出院人数3000人次以上得5分,2001-3000人次得4分,5 1000-2000人次得3 分,<1000人次不得分。 平均年门诊人次少于1万不得分,1万-2万得1分,2万-3万得5 2分,3万-4万得3分,4万-5万得4分,5万以上得5分。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5 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结合出入院诊断,所列病种在出院患者中比例大于50%得满分;25 每下降5%扣5分。 10 50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相适应(5分);亚专科负责人经过专业培训 (5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亚专科床位不低于15张(20分),相关医疗设备(20分),诊疗病人来自转诊(10分)。 评估5项技术,每项技术10分,根据该技术的领先程度,应用的 病例数,适应症掌握情况和诊疗效果等综合评价打分。 科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设 )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术 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50 30 能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得满分。否则,酌情递减。 治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力 ) 危重症诊治能力 新 创新项目的数量 力 )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30 发生率判断)等打分。疑难病种如下:复杂垂体瘤、听神经瘤、 复杂动脉瘤、巨大动静脉畸形、脑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颈内动脉狭窄和烟雾病等)、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 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30 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危重症病种如下:重型及特重型颅 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ICH)、脑肿瘤卒中、梗阻性脑积水、严重颅内感染、椎管内病变致急性截瘫。 创新评估前3年,有符合循证医学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创新项目,病诊10 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满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理念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新方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分。 5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市外或省外患者比例≥50%得满分;不 达标,酌情扣分。 射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力 检查内容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对口支援情况 技术推广情况 标 准 分 5 15 5 评分标准 评估前3年,每年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医师、护士(半年以上) 比例分别≥40%,得满分;30%-40%,得3分;30%以下不得分。 评估前3年,每年帮扶医院数量超过3家(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5分)。 ) 评估前3年,开展新技术推广学术培训班者得3分,积极推广新 技术者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评估前3年,有10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10分;810 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人次6分;6人次4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血 260 5 综合专科患者人均输血量,患者输血比例、成分输血率评分。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20 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次不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0 满意度≥90%得满分,每下降1%扣1分;低于80%不得分。 10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不得分。 根据神经外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如下:复杂垂体瘤、听神经瘤、复杂动脉瘤、巨大动静脉畸形、脑缺血性疾病(包括颈60 内动脉狭窄和烟雾病等)、脑干肿瘤、脊髓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如帕金森病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分子病理水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及综合治疗。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95%,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10 ≥70%,得满分;不开展,不得分。 量 合理用药 况 )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种 及 单病种质量 用 )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甲级病案率 15 甲级病案率≥90%得满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不得分。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50%,得满分; 不达标,酌情扣分。 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10 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 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10 区 量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15 量评价标准 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5 ≥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低于90%,不得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5分,不达标,酌情递减;院内感染≤10 立及执行情况 10%,I类切口感染率≤2%得5分,超过酌情扣分。 检查内容 专家出门诊情况 标 准 分 5 评分标准 每天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一次门诊(4 小时以上),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诊 开设专病门诊 量 ) 专科门诊服务质量 门诊患者中预约挂号患者的比例 科研与教学 学术委员会任职 5 开设神经外科专病门诊得满分,未开设不得分。 10 专科门诊管理有序,服务好,投诉少得满分,不达标不得分。 10 已开展工作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100 术 响 ) 学术刊物任职 主办学术会议 全国主委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3分;省主委4分,5 副主委3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满分不 超过5分。 国外杂志或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编委3分;5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核心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2分,常务编 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5 国际性学术会议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2分,省级学术会议1分。 5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 科 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 研 国家级项目 目 ) 部(省)级项目 评估前3年,有10项(含下列重大项目)以上得8分,每少1项减1分。有第一负责人的973、863、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14 支撑、科技部或卫生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得6分。 2 评估前3年,有5项以上得2分,不达标不得分。 评估前3年,以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部(省)级一等奖得3分,二等奖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10 得2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第二完成人或第二完 二等) 成单位以分值的50%计,第三完成人或第三完成单位以分值的30%研 计,第四完成人或第四完成单位以分值的20%计。 果 ) SCI收录文章 10 SCI收录文章每篇1分,总分10分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3 每项发明专利3分,新型实用专利1分,外观设计专利0.5分。 2 参与编写神经外科诊疗和技术规范,得2分。 生 本科生教学 育 ) 研究生培养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4 得满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学系3分。 10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10人、硕士生≥10人,得满分;不达 标,酌情扣分。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继续 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教育10 继续教育基地(5分),国家级一项次2分,省(市)级一项次1 分。 育 项目(学习班、论坛) )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95%,得满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主编3分、副主编2分,参编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材 5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准分。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评分标准(试

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 准 分 150 3 评分标准 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境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2分;无规划不 得分。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 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 5)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2 15 5 20 科 床位数 模 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病床总数50张,得6分;每增加10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标低于5准分。 决 ≥6平方米得5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 得分。 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 分。 撑 件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10 胸腔镜3分,纵隔镜2分,超声内镜2分,支气管镜2分,超声 刀1分。 0) 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35 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 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50 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 量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室 理 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术 队 整体实力 0) 医护人员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重学科带20 症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青主任实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断的,5 10 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博士生得2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任职 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 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科 学术地位 头人 0) 临床能力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务1项以上得2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2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2分。 教学科研水平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5 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 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得1分。 6 1名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1名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得0.5分, 最高不超过6分。 数量 学术地位 8 均任省级学术团体委员以上职务得8分,1名不符合需要扣1分。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有技术水平持续10 提高的制度保障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2 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2分。 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得1分,指导博士研究6 生毕业5名得1分;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以上得2分; SCI收 录论著和病例报告20篇及以上得2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5 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70%,得5分。 5 科 干 临床能力 0)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 师 伍 学历结构 5) 职称结构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 上下浮动1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年龄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10 称结构 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1分;符合科室工作要伍 护士长能力 5 求得1分;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得1分。 5)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0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5分。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才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养 0)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评估前3年,到境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5人次得5分,少1 人次减1分。 370 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叶袖式切除术、隆凸成形术、食管癌根治术、贲门癌根治术、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气管肿瘤切除术、纵膈肿瘤切50 除术)得30分,缺1个项目扣5分,缺5个项目,不得分;专业特色10分,能够进行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微创手术、肺移植手术等;先进的水平10分,能够提供省市级以上书面证明。 体 平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0) 检查内容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均年门诊人次 平均住院日 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标 准 分 5 评分标准 年总出院人数1800人次以上得5分,1500-1800人次得2分, 不足1500人次不得分。 5 年门诊人次数不低于15000人次,酌情打分。 5 小于12天得5分。每增加1天扣1分,超过20天不得分。 25 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5%扣1分;低于 10%,不得分。 10 有二个以上亚专科设置(食管、肺、纵隔等) 专科 设 0)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评估复杂肺癌手术、复杂食管癌手术以及巨大纵膈肿瘤手术的技术水平,每项技术水平高得10分。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50 能力20分。疑难手术如下:支气管袖式切除、隆凸切除、气管 袖式切除、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结肠代食管手术、余肺切除术、残胃癌切除术、肺移植术等。 50 30 对医院汇报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单项技术的先进性,在国际先 进、国内领先得6分,单项技术的成熟度得4分。 能够独立诊治中华医学会的《临床诊疗指南》中规定的病种得 30分。 术 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治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力 0) 危重症诊治能力 创新项目的数量 新 力 0)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医院提出10种疑难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例总体情况,30 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 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医院提出10种危重症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30 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综合好转 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创新项评估前3年,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满院在疾10 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面的新技术、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 分。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市外患者比例大于30%。不达标,不5 得分。 评估前3年,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医师、护士比例(半年以上),超过50%,得3分;30%-50%,得2分;30%以下,不得分。进修5 医师覆盖的省份,20个省(区、市)以上得2分,10-19个省(区、市)得1分。 射 力 0)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检查内容 对口支援情况 技术推广情况 标 准 分 15 评分标准 评估前3年,每年对3家以上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取得明显效 果,得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分。 5 评估前3年,省市级以上推广项目每年1次得5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评估前3年,有5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10分,410 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人次6分,3人次4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血 260 5 综合专科患者人均输血量、成分输血率、患者输血比例评分。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20 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次不 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0 满意度大于90%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评估前3年,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10 不得分。 根据胸外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亡60 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能够反映本专科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大于95%,得10分。 10 大于70%,得10分。 15 量 合理用药 况 5)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病种量及单病种质量 用0)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甲级病案率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5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 不得分。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2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10 区 50%,得8分。 量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10 5) 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15 量评价标准 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5 大于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欠缺或1处不落实扣210 立及执行情况 分。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诊 诊,得10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量 开设专病门诊 10 开设专病门诊≥3个得10分;2个门诊得8分;1个门诊得5分。 0) 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检查内容 科研与教学 学术委员会任职 标 准 分 100 评分标准 术 响 学术刊物任职 5) 主办学术会议 全国主委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1分;省主委35 分,副主委2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省 级副主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SCI和Medline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国家统计源期刊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3分,常务编委25 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2分,常务编委1分,编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国际性学术会议得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得2分,省级学术会议5 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5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 科 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研 国家级项目 目 6) 部(省)级项目 12 评估前3年,有3项以上得12分,每少1项减4分。 4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4分,每少1项减1分。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10 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三等奖得3分;可累 二、三等) 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床方的科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计SCI收录每篇得2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得1分;统计源期刊成果 10 源期刊论著 杂志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5) 每项发明专利得5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5 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生 本科生教学 4 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 育 3分。 4) 研究生培养 10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1人得2分,最多不超过10分。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份;续 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教10 举办培训班1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育 育项目(学习班、论坛) 0)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材 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2分。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大血管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 准 分 150 3 评分标准 发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环境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 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5)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2 施 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10 10 病床总数4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分,总分不超过 标准分。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 不得分。 相关科室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 得10分。 专科 床位数 规模 2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20 支撑 条件 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开展技术项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10 40) 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35 根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 资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50 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科室 管理 8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 技术 团队 整体实力 20) 医护人员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学科带20 重症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主任实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 断的,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2分;研究生导师得1分;国家级学术委 员任职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5 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5 学科 学术地位 头人 15) 临床能力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 教学科研水平 评估前3年内,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5 家级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 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6 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能够满足各专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同时考虑床位规模),得6分。 数量 学术地位 8 均任省级学术团体委员以上职务得8分,1名不符合需要扣1分。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2分;有技术水平8 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 上得2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评估前3年内,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得2分;主持省部级8 以上课题得2分;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得2分;SCI 收录论著1篇得2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5 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70%,得5分。 5 学科 骨干 临床能力 30)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 医师 学历结构 队伍 15) 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职称医师约占40%,各级职 称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年龄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10 职称结构 理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护士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1分;符合科室工作队伍 护士长能力 5 要求得1分;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得1分。 30)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评估前3年内,到国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10人次得5分,5-10 人次得3分,1-4人次得1分。 人才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培养 10)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370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总体 水平 90)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均住院日 疑难及危重病例比例 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右室双出口矫治术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法乐氏四联症矫治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瓣膜成形或/和替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或/和Wheat’s术,50 升主动脉替换术)得40分,缺1个项目扣5分;专业特色术著,有1项或1种以上疾病诊断、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得10分。开展新生儿手术和心脏移植,每项加5分。总分不超过50分。 10 评估前3年内,出院人数500人次/年,得5分。每增加100人 次/年,加1分。总分不超过10分。 住院患者中疑难及危重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2%扣1分; 低于10%,不得分。 有三个亚专科设置(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心脏病、大血管), 每个亚专科有独立专业技术队伍得满分。 5 小于14天得5分。每增加1天扣1分,超过20天不得分。 25 10 专科 评估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处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瓣膜建设 60)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50 病合并冠心病的处理、终末期瓣膜病和冠心病的处理、升主动 脉全弓替换技术水平,每项技术水平高得7分。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能力15分。 50 对医院汇报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单项技术在国际先进、国内 领先得6分;单项技术的成熟度得4分。 技术 特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5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30 能够独立诊治《临床诊疗指南》中规定的病种得30分。 诊治 能力 90)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危重症诊治能力 创新 创新项目的数量 能力 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疑难病种如下:新生儿手术5例以上/年,TGA动脉调转手术,Restalli手术,Fontan类手术,肺30 动脉闭锁矫治,单心室矫治,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手术,冠心病室间隔穿孔手术,冠心病室壁瘤手术,全主动脉弓替换,全降主动脉替换,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手术,心脏移植,终末期心脏病处理,微创手术。 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30 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危重病例如下:合并心功能 III级以上或需紧急救治的病人,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病的病人。 评估前3年内,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0 得满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检查内容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40) 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 分。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辐射 能力 40)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对口支援情况 技术推广情况 评估前3年,出院患者中市外患者比例大于30%或省外患者比例5 大于25%(直辖市市外患者比例大于25%)得5分。不达标,不 得分。 评估前3年,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医师、护士(半年以上)比例,超过50%,得3分;30%-50%,得2分;30%以下,不得分。 5 进修医师覆盖的省份,20个省(区、市)以上得2分,10-19个省(区、市)得1分。 评估前3年,每年对3家以上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取得明显15 效果,得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分。 5 评估前3年,每年技术推广项目超过2次得5分,不达标不得 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评估前3年,有5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10分,10 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4人次6分,3人次4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医疗质量状况 合理用血 260 平均手术病人用红细胞≤3单位/例,得5分。每增加1单位/例减2分。(每单位200ml)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20 物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分,有一项次不合理扣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5 10 满意度大于90%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I级甲等并负主要责10 任的医疗事故,不得分。 根据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60 院日、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 能够反映本专科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大于95%,得10分,每少1%扣2分,低于90%不得分。 质量 合理用药 概况 45)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病种 量及 单病种质量 费用 90) 单病种费用 诊断符合率 综合手术感染率、I类切口感染率、瓣膜置换手术感染率、大隐手术感染率 10 病区 静脉切口感染率、大血管手术感染率各2分。 质量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10 大于70%,得10分,不达标者不得分。 95)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5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甲级病案率 15 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2分,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得3分;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5年生存率(5分),参评医院排名打 果 分。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10 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15 质量评价标准 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5 大于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 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门诊 质量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30) 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 科研与教学 学术委员会任职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 诊,得10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 大于95%,得10分。不达标不得分。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100 全国主委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1分;省主委35 分,副主委2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省 级副主委以下任职,不得分。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3分,常务编委2分;其他医5 学杂志主编、副主编2分,常务编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5 国际性学术会议得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得2分,省级学术会 议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 学术 影响 学术刊物任职 15) 主办学术会议 专科 方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5 科研 国家级项目 项目 16) 部(省)级项目 评估前3年,有10项(含下列重大项目)以上(排名前三)得8分,每少1项减1分。有第一负责人的973、863、国家重点12 攻关课题、国家支撑、科技部或卫生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 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得6分。 4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4分,每少1项减1分。 临床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向的 10 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可累积计分,总分 二等) 科研 不超过标准分。 检查内容 标 准 分 评分标准 成果 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SCI收录每篇得2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得1分;统计源期刊10 25) 计源期刊论著 杂志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每项发明专利得5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 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4 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 扣3分。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大于10人、硕士生大于10人,得1010 分。不达标,不得分。 5 学生 本科生教学 教育 14) 研究生培养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份;继续 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10 举办培训班1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教育 教育项目(学习班、论坛) 20)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 编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教材 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 等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手外科评分标准(试

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准分 150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 得分。 评分标准 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境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 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 5)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2 10 10 20 科 床位数 模 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标准病床总数40张,得5分;每增加10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不足4过标准分。 决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 不得分。 相关科室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 得10分。 撑 件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 分。 0) 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200万元得10分,每少40万元减1分。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35 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 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50 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 量不超过8个,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5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室 理 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学术地位和水平 术 队 整体实力 0) 学术地位 科 头人 5) 临床能力 学科带有相关专业院士者得5分;高级职称者每人得1分,总分不超过20 主任实5分;专职手外科医生20人以上得10分,每减少4人扣2分。 断的,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含候任)分,副主任委员分,常委3分,有重复5 委员分。地方级学会主任委员(含候任)3分,副主任委员2分,最高分常委1分。 累加。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5 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教学科研水平 数量 学术地位 科 干 0) 临床能力 教学科研水平 年龄结构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5 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1篇得1分;获得 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各项累加总分不超过5分。 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能够满足各专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6 (同时考虑床位规模),得6分。 有重复国家级学会常委8分,委员6分,青年委员4分。地方级学会主8 最高分任委员(含候任)4分,副主任委员3分,常委2分。 累加。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2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2分;年主持开展新技8 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2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评估前3年,指导博士生1名2分,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得1分;8 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得2分;SCI收录论著1篇得2分;获得省 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得2分。各项累加总分不超过8分。 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5 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70%,得5分。 5 师 伍 学历结构 5) 职称结构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 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10 士 称结构 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 伍 护士长能力 5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3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 0)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5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5 评估前3年,出国学习半年以上每人次2分, 国内进修学习半 年以上每人次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才 人员培养情况 养 0) 进修学习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370 体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平 0) 平均年手术例数 如不能能够独立开展手外科常规临床技术项目(急诊手外伤、显微外科丛神经断肢再植与再造、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神经损伤微外科50 的功能重建、复杂手外伤功能重建、腕关节创伤与疾患、关节镜移植、技术、游离组织移植、先天畸形、骨关节病以及手部肿瘤)得与再造50分,缺1个项目扣5分。 天畸形实行单10 年均手术每1000例得1分,总分不超过10分。 检查内容 平均年出院人数 平均年门诊人次 平均住院日 疑难病例比例 亚专业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标准分 评分标准 5 年出院人数每1000人次得3分,总分不超过5分。 5 年门诊每10000人次得3分,总分不超过5分。 5 小于14天得5分。每增加1天扣1分,超过20天不得分。 15 专科 设 0)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2%扣1分;低于 10%,不得分。 有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技术条件和同行专家认可的专业技术团10 队,得满分。 臂丛损伤≥50例得9分,每少10例减2分;先天畸形≥100例得9分,每少20例减2分;腕关节损伤与疾患≥100例得8分,50 每少20例减2分;再植与再造、游离组织移植≥100例得8分, 每少10例减2分;晚期功能重建≥100例得8分,每少20例减2分;手部肿瘤≥100例得8分,每少20例减2分。 50 30 对医院提供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2 分),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5分)。 术 色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0)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 治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力 0) 危重症诊治能力 新 力 0) 创新水平 创新项目的数量 能够独立诊治《临床诊疗指南》中规定的病种得30分,不足者 每少1项减2分。 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30 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等打分。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本院 的10种疑难病种。 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30 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等打分。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提 出本院的10种危重症病种。 创新项评估前3年,每年均有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院在疾10 得满分;创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 面的新技术、20 2项创新项目各10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打分。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 分。 评估前3年,每年出院患者外省患者比例大于30%得满分,不达5 标酌情扣分。 评估前3年,进修医师覆盖的省份,20个省以上得5分,10-195 个省得3分。 评估前3年,每年对3家以上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取得明显效15 果,得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每家最高得 5分。 10 5 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项目每1次得2分,总分不超过5分。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射 进修医师、护士来源情况 力 0) 对口支援情况 技术推广情况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评估前3年,有10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得10分,10 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 8人次6分,6人次4分,2人次以下不得分。 医疗质量状况 260 评估项目:输血适应症是否明确、是否进行输血前相关检查、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申请用血的医生是否具备规定的资质、输血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例填写输血反应汇报5 单并返还输血科、一次用血、备血超过2000ml是否履行报批手 续、输血后是否进行评价等。具体内容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有1项次不合理,扣1分。 评估项目:用药适应症是否明确、预防应用抗菌素合理性、联合应用抗菌素正确性、有无药物配伍禁忌、是否结合临床治疗效果20 并根据药敏实验使用抗菌素、有否重复用药,具体按《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判定;有一项次不合理扣1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5 满意度大于90%得5分,每下降1%扣1分。 15 合理用血 量 况 5) 合理用药 病人满意度调查 医疗事故情况 省医学会提供证明,评估前3年,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负有完全 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不得分。 病种 量及 单病种质量 用 0) 单病种费用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手术感染率 疑难病例讨论质量 甲级病案率 根据手外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亡60 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能够反映本专 科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10 大于95%,得10分,每下降1%,扣1分。 10 I类和Ⅱ类切口感染率各5分,酌情扣分。 10 每个病例讨论全面,水平高,得2分。不足酌情扣分。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0分,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10 不得分。 区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5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10 量 50%,得5分。 5)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15 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 建立并实施专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10 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0 大于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欠缺或1处不落实扣210 立及执行情况 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10 评分标准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1次门 诊,得10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诊 量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0) 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 科研与教学 学术委员会任职 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大于95%,得10分。不达标不得分。 10 已开展工作得10分。 100 术 响 学术刊物任职 5) 学术交流 全国主委(含侯任)5分、副主委4分,常委3分,委员2分;地5 方主委3分,副主委2分,常委1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 术职称登记1次。各项累加总分不超过5分。 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中华医学会核心杂志主编4分、副主编2分,常务编委2分,编委15 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0.5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各项累加总分不超过5分 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得3分,举办中华医学会全国性学术会议得5 2分,省部级学术会议得1分。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则1人 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5分。 5 14 专科有4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 究内容系统、具体每个得5分。 评估前3年,国家级项目每项8分,部(省)级项目每项6分。 项目累加得分不超过14分 科 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5) 研 国家级项目 目 6) 部(省)级项目 2 评估前3年,有4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 评估前3年内,国家级一等奖前5名一项得10分,二等奖前3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10 名一项得7分;部(省)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4分;可累 二等) 床方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的科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计SCI收录每篇得2分;国内核心期刊每篇得0.5分。可累积计分,10 成果源期刊论著 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5) 每项发明专利得5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5 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承担本科生教育得2分,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得2 分。未承担者不得分。 评估前3年,毕业博士生每人次1分、毕业硕士生每人次0.510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4 生 本科生教学 育 4) 研究生培养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国家级1项次得5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2分;续 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续教10 举办培训班1次得2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育 育项目(学习班、论坛) 0) 规范化医师培训 10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2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写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材 5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检查内容 基础条件 标准分 150 1 评分标准 展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境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1分;规划欠合理得0.5分;无规划 不得分。 检查内容 标准分 4 10 10 评分标准 政策、措施齐全得4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 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病床总数80张,得6分;床位每增加10张加1分,总分不超过 标准分;床位达不到80张,每减少10张扣1分。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 得分。 )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科 床位数 模 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撑 件 0) 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2分:放射科有专门从事耳鼻咽喉科影像的人员得3分,没有不得分;麻醉科有专门从事耳鼻咽喉科手术的人员得3分,没有不得分;麻醉科有与耳鼻喉科相关的的文章、成果,得3分;影像学科有与耳鼻喉科相关的的文20 章、成果,得3分。 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4分:耳鼻咽喉外科CT,MRI片质量,局部图像清晰得2分,差不得分;有专用手术间3间以上得2分,2间得1.5分,1间得1分,无专用手术间不得分。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满足学科发展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10 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 宜性得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评估前3年,投入≥1000万元得10分,每少100万元减1分; 无专款专用的不得分。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35 据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 料完整得35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15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50 位数的比例应当不低于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 不超过8个(15分),不依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10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10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 120 室 理 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