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实录(附点评)(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下载本文

生:课文结构也好。先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很重要。再讲寻求第二种答案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要因素有:渊博的知识,会运用知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接着讲有创造力的人自以为有创造力,并关注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人人都有创造力。层层推进,结构严谨。

师: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结构,易于读者接受。由此看来,这篇文章表达也很好,应该算作一篇好文章了吧?

生(齐):是的。 四、学习新知

师:现在老师讲一点文体知识。象这样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内容既不写人记事,也不写景状物,也不介绍事物的特点或原理,而是表达作者对某事物的看法或见解,这样的文章就是议论文。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或见解就是论点,有时候作者为了把自己的论点论述得更加透彻,更加有说服力,常常把自己的论点分成几部分分别论述,总论点就叫做中心论点,分别论述的论点叫做分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论据,常见的论据有作者举的例子和讲的道理。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论据是什么?

生: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个分论点,论据就是那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

生:还有一个分论点,就是“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论据有两个,一是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议论文就是用论据论证论点是正确的。最后一段三个关键点都可以看成一个分论点,你能列举一两个事例证明它是正确的吗?

生:我来证明有创造力的人“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瓦特看见开水把水壶的壶盖顶起来了,他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和研究,终于改良了蒸气机。

生:我再补充一个例子,牛顿看见熟透的苹果落下来了,他想苹果为什么不落向天空呢?他抓住这个细小的想法,认真研究,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五、课堂总结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国实业家逻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收获,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现在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还知道了判断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学习了一些议论文的知识。

师:说得很好,很全面。语文能够给人们以智慧,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学好语文,增长智慧。下课!

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语文 肖培东

黄厚江老师把本色语文的内涵概括为两句话: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吴如厂老师的课也是本色的,改用黄老师的话说,是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爱,需要语文的理由。

正如,课堂伊始,那位同学所说的“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篇文章”,《谈创造性思维》确实不是一篇受学生欢迎的文章,事实上,作为教师,好多也不太喜欢教学此课。这篇美国实业家逻迦?费?因格写的文章,虽说是一篇议论文,但在论述上是比较复杂的,论点、分论点的理解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实在有点难度。再加上议论文本身的特点,“既没写动人的故事,也没写生动的人物,也没写优美的景物,只讲道理,比较枯燥”,学生说不喜欢也有他们的理由。

但教师知道,这是标准的问题,是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制定了两条标准,归结为“文质兼美”,这两条标准不是一般的标准,它紧扣的是“语文”二字,体现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是整个教学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了,先是“把握内容”,通过梳理文章,把握文章中心,一致认为,作者阐述的“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一观点很重要,给人以启迪,值得一读;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分析写法”,学生从“用词、修辞、过渡、开头、结尾、全文结构等等方面”读出了文章语言形式的美,并爱上了这种美;最后教师又引入“学习新知”,从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三个方面进一步清晰文章的论述之美,让学生爱上课文。可以说,吴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在语文的标准之下,带领学生寻找语文的理由,由“不喜欢”走向“喜欢”,用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

让学生爱上课文的理由可以很多,但吴老师选择的是语文的理由,这是对语文本体的坚守,是对语文课堂的坚守!

二、爱,要用语文的方式。

用怎样的方式寻找“语文的理由”?答案是语文的方式。在“把握内容”这个环节,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大谈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吴老师不是这样,虽然寻找的“内容”值得一读,但是寻找的方式必须是语文的。课堂上,吴老师说了这么几句话:“有的文章读一遍,同学们就可以知道它写了什么人,或者记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介绍了什么知识,可是这篇文章与前面几类文章都不一样,它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你们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快速把握课文内容吗?”这几句话在指出“这一篇”文章特质的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的是读“这一篇”文章的方法。也就是说,“内容”固然重要,但寻找的方法更重要。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语文就是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接着,吴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做批注或者划中心句的方法,提取文章各段关键信息”,用PPT提供方法的支架,指出“这样提取了各段关键信息以后,再把这些信息串起来,可以加一些过渡词句,就成了本文的‘浓缩版’,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就容易把握了”。在“分析写法”、“学习新知”等环节中,吴老师也都是从“怎么读”的角度切入教学,让学生读而有法。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教师带领学生用这把语文的钥匙,打开了这篇文章的大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从“隔”到“融”, 教师立足于读懂写什么,初步了解论说文进行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文章的内容,更是读懂课文的方法,真正是在“用教材教”。

吴老师的《谈创造性思维》一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承认学生的“不喜欢”,正视学生的“不喜欢”,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喜欢”,这种尊重本身需要极大的教学勇气和教学智慧,这在语文饱受诟病的今天,尤其值得称道。但最值得称道的应该还是,这种对“不喜欢”的转化,是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语文的,因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但却还有很多教师没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