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柏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6-1 - 图文 下载本文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3标 苦柏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利用既有的乡村道路进行改扩建,尽量减少接入线长度,并积极推进洞口引入便道的修建速度,为工作面施工准备创造条件,保证开工前完成所有临建项目施工,全力投入到隧道主体施工。

加快与地方电力部门的沟通,对洞口所需接线点进行规划,做好电力“T”接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时供电能力满足施工用电需求。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隧道现场地质情况及以往施工经验,隧道正洞开挖施工进度指标参考《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为Ⅴ级围岩35~50m/月。不良地质段取小值,围岩较好地段取大值。

根据指南参考功效及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苦柏杨隧道计划于2014年6月26日正式进洞(出口),于2015年7月31日完工,总工期为400天。具体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2014年6月1日-2014年6月10日

(2)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2014年6月11日-2014年6月25日 (3)洞身开挖及支护:2014年6月26日-2015年4月1日 (4)洞身衬砌:2014年7月26日-2015年6月30日 附属工程:2015年2月1日-2015年7月31日 详细进度见 “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4.6工程接口及配合

隧道站前站后接口项目主要有:征地拆迁、综合接地预埋、过轨管线、接触网支柱预留锚栓及槽道、洞口排水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站后专业沟通,确定各种预留管线的布设位置、标准要求,并按照要求组织合理施工。

4.7施工顺序

总体施工流程按照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验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的程序组织施工。

隧道工程施工的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洞口边仰坡开挖及支护→洞身开挖及支护→洞身混凝土衬砌(洞门施作)→隧道二次填充→隧道沟槽及其它附属工程。

9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3标 苦柏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4.8施工方案概述

本隧道地质围岩全部为Ⅴ级。根据地质和现场实际情况洞口边仰坡分级开挖,及时支护,同时及时施工排水系统。在洞口超前支护完成后开始洞身开挖。

洞身段Ⅴ级地段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施工。各级围岩均采用锚喷初期支护,拱墙一次衬砌,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作。

全隧共弃碴7.45万方,隧道设计弃碴场位于D2K100+9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250m槽谷。

4.9内业资料管理

4.9.1内业资料的收集

1)文件的收集

文件分项目部与上级主管单位、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外部往来文件、项目部与分部及分部各与架子队间的内部往来文件等。所有文件均应进行及时、认真的收集,归口管理、并作好详细的收发文登记确保不缺失。

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收集

施工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是反应整个施工过程进度与质量最重要原始基础资料。因此,对于质量检测及施工记录方面的资料必须做到真实、准确、齐全并与工程进展同步。当天的资料做到当天填写、当天签署完毕,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备性,为竣工资料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4.9.2内业资料的整理

1)施工文件的整理

施工文件主要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现场调查纪要、业主及上级部门来文、与施工涉及的相关方合同或纪要等。文件应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不同单位之间的文件分类进行整理。为日后查阅及保存的需要,文件应做好编号、登记工作。

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整理

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明确专人进行整理,每个架子队均设置1名专职技术人员进行如实填写、整理,当天的资料当天清理完成,发现有漏填漏报时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10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3标 苦柏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4.9.3内业资料的归档

1)施工文件的归档

工程结束后,所有往来文件均需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对于业主有要求要作为竣工资料进行归档的文件要单独进行存放,其余文件参照公司程序文件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归档。

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归档

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是竣工资料的主体,因此对所有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均要进行归档。归档的资料采用国家标准档案盒并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分类、分级进行保存,同时作好标识。归档资料均采用铁制档案柜,并做好防潮、防霉措施。归档文件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向业主及有关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4.9.4内业资料的移交

工程结束后,对所有内业资料,根据国家及建设单位对竣工资料的编制要求及时地进行全面清理、编制,编制完毕后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档案部门进行移交。

具体职责分工为:架子队负责基础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填写,单位工程结束后及时向分部进行移交;分部负责将架子队上报的基础资料进行归档并保存完好;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落实竣工资料的编制标准及相关要求,牵头完成竣工资料的移交。

5.大临工程及过渡工程

5.1生产、生活房屋

根据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踏勘,结合总体施工计划安排,隧道出口架子队生产生活营地布置在D2K101+450左侧150m处,营地内新建生活区、办公区,并在洞口附近设置空压机、发电机、变压器及配电房等设施。

5.2施工便道

本隧道利用既有乡村道路扩建和部分新建便道作为施工通道。出口段新建便道约390米,路基宽6~8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既有道路和施工便道的日常维修、养护,以保证其通行能力。施工便道满足施工需要及标准化建设要求。

1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3标 苦柏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5.3施工供风

为保证施工安全,根据规范要求洞内风速要保证不小于1m/s,开挖工作面20m范围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爆破范围20m内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低瓦斯隧道开挖掌子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根据现场情况每个工作面共安装主风机2台,每个工作面备用1台,当主风机出现故障时,保证的是洞内瓦斯不得超限。同时隧道进洞后150m后必须进行通风,保证洞内空气满足施工安全需要。

施工用风采用22m3/min空压机,高压风管采用直径φ200mm无缝钢管,进洞后采用托架法安装在边墙上,高度以不影响仰拱施工为宜。管道前段距开挖面30m距离主风管头接分风器,用高压软管接至各作业面。

隧道各工区作业面采用手风钻进行钻孔,每个工作面高峰期考虑安排18把风钻,每台耗风按3.5m3/min计,一个工作面喷射混凝土湿喷机耗风量按16m3/min计则每个工作面总耗风量为:79m3/min。计划隧道出口洞口布置4台22m3空压机。

5.4施工供水

隧道出口端施工采用地下水通过φ40水管抽取到山顶上80m3的高位水池内,下水管采用φ100钢管接入洞内后再分接至各工作面。

生活用水均采用现场附近打井取水,满足生活用水及枯水期生产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必须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5施工供电

隧道施工采用专用线路供电,高压主干线布置及设计由地方专业电力部门进行设计、施工。在现场布置变电器将电压降至380V,再向洞内供电。根据总体用电规划在隧道出口布置1台630KVA变压器。洞内敷设2 路供电电缆线。电缆采用矿用橡胶套阻燃防爆电缆线,并在线路中安装矿用自动馈电开关和漏电保护及过流保护装置向各工点的供配电。

另外在隧道的洞口建一座柴油机发电站作为备用应急电源,每座发电站容量300kw,当外部电源发生故障,发电站在10min内可开动供电。备用电源可供应通风主扇及射流风扇、瓦斯抽放泵站、抽水泵站、照明系统

12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