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 学案: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载本文

了不同的回答,这也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面对暴雪等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有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的。”这一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B.唯心主义 D.可知论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即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属于不可知论,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 ②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意识和物质有没有同一性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③正确。①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

2.哲学自产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争论永不停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的问题

解析:选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因此,二者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故A项正确。

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光源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平台,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这说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C.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D.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解析:选A。材料中涉及重大科技进步,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故A入选。B在材料中未体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不能决定存在,C错误。D与题意不符。

4.“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解析:选C。材料中的两句话,前者体现唯物主义观点,后者体现唯心主义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与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5.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③④ C.①②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批判和反思精神,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二、非选择题

6.我国古代关于“形”和“神”关系的争论十分激烈。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府内高僧满座。他们信奉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传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1)这里的“形”与“神”分别指什么?

(2)“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解析:本题以我国古代关于“形”和“神”关系的争论为背景材料,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本问较为简单,“形”为存在,“神”为思维;(2)主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角度回答。

答案:(1)这里的“形”即人的形体,指的是存在;“神”即精神,指的是思维。 (2)“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一、选择题

1.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解析:选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答案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排除。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恩格斯于1886年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包括( )

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系问题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选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②③正确,入选;①④错误,应排除。

3.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 )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想问题、办事情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解析:选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只有A项体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解析:选C。“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C符合题意。

5.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