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素芭》- 下载本文

泰戈尔《素芭》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6页 第5页

年写成的印度教经典中规定,女子在世间唯一的神就是她们的丈夫,她们唯一的工作就是顺服丈夫,讨丈夫欢心,不论他有任何缺陷。这种思想,深入民间,女性从小就被灌输将来做个贤妻良母。

在印度,婚姻是许多女子的隐痛,因为印度盛行嫁妆,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而且嫁妆不是结婚时一次付清,夫家在婚后多年还会不断需索,脚踏车,机车,电视或者洗衣机,妻子因为父母无力负担,而被夫家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勉力营治,女儿於是成为家庭的包袱。

事实上,印度人的婚姻多半由父母安排。而相亲是女性一生之中极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长应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装以待,用丰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长免不了要夸耀女儿的手艺,例如强调菜肴都是女儿亲手做的,然后才把女儿带出来让对方打量。

倘若对方满意,双方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嫁妆。如果男方的条件好,比方是公务员,嫁妆就要多一些。反之,如果女方的条件好,譬如受过高中教育,嫁妆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谈不拢,整个相亲的过程就得重来一次。对女子而言,不论因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亲筹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资而遭到拒绝,都是极大的创痛。

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女性的悲剧命运。

仔细研究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发现泰戈尔用大量笔墨细腻描写素芭极为深刻、极为美好、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样一个女孩却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关爱,而且小说的第六章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在这里,看不到人性的美好,看不到亲情的可贵,这里只有欺骗和交易。女儿因为残疾而变成了亲人的负担,而不是得到亲人更多的爱护。?现在,在这位姑娘永恒沉默的心灵里,响起一种无限的无法言说的哭泣声,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这不仅是素芭无法言说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因而使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冰心在翻译《素芭》的结尾时是这样翻译的:?她的主人耳目并用,又做了一次仔细的考察。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翻译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选》中《素芭》的结尾是这样翻译的:?这一次,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明确】通过不同译作的比较阅读、分析,我们很清楚地知道,素芭的丈夫是另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而不是把素芭当成是会说话的姑娘。

分析人物形象

读到这里,我相信素芭这个人物形象在我们的心里有很清晰了,请你在下面这个句子填上一个词语,并从文本中找出理由:

素芭是一个_____的姑娘。例如:…… 举例:

素芭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部分眼睛的描写 素芭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姑娘:心理描写 素芭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与动物、与自然

素芭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姑娘:是亲人的负担、让朋友冷漠、被丈夫抛弃

小说的主旨

通过塑造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的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5

泰戈尔《素芭》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6页 第6页

主题归纳:

素芭是一个美丽聪慧、心地善良的哑女,他“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这的大黑眼睛”,有着纯真清澈的心灵,但由于自身的缺陷和世俗的偏见,却只能独享孤独和寂寞,最后被父母骗嫁到远方,最终被抛弃。作者通过对素芭遭遇和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素芭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俗的不满情绪。

人物描写手法分析

1.具象与抽象

? 具象: ? 浮雕般的描写(眼睛、嘴唇) ? 特定情境中的展示:大自然里、小动物面前、好朋友身边、父母“考官”眼中 ? 直接的心理描写 ? 抽象: ? 断裂与空白;象外之象(从一种东西的表面现象或是本质可以看出另外的意思)、题外之旨 2.写作手法

?要讲述一些想象出来的事,印度人是举世无双的。?----古希腊旅行家

那么,泰戈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素芭这个人物形象的? 【明确】 手法分析:

正面描写(眼睛) 侧面描写(生活环境)

反面衬托(父母、帕勒达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