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题库 下载本文

2015淄博继续教育题库【排序】《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N填空题库N

1.(处分决定单位)印发处分决定

2.(法律溯及力) 就是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3.(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4.(岗位)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是事业单位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5.(工资制度)作为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 6.(奖励条件)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受到奖励的行为及程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

7.(竞争)是指通过规范的形式,使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使参与者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和优势,实现高低优劣的比较鉴别,变“伯乐相马”为“赛场竞马”。

8.(培训),是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开展业务、履行职责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9.(聘用合同)期限,是指聘用合同中约定的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权利义务关系的持续时间。 10.(人事争议),也称人事纠纷,是指在人事管理过程多因执行人事政策法规、履行聘用合同或其他具体人事行为,在用人单位与其所属工作人员之间产生的权利和利益分歧或争议。 11.(事业单位培训),是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开展业务、履行职责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12.(试用期)是为事业单位与新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时设定的“适应性磨合”的期限。

13.(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14.(资格条件)设置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发生违规违纪最多的环节,应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

15.法律责任从性质上可分为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三种类型,从具体的承担方式上可分为行为责任、精神责任、(财产责任)、人身责任等四种类型。

16.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7.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偿。

18.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19.聘用合同的(约定条款)主要体现岗位聘用的个性特征。差别化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岗位职责的全面履行,既有利于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合同争议的处理。 20.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可(自主)设置单位内部岗位。

21.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即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是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基本方针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

1

合法)、手续完备。

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是指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根据需要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愿望,通过挂职锻炼、调任、转岗等形式,在事业单位内部、事业单位之间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

2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从政纪律、财经纪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纪律五个方面。

2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由处分决定单位及时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26.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实行(仲裁)和(申诉)两种制度。

27.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28.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29.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30.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人事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公共利益)。 31.受理申诉的单位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32.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行为属于违反(政治纪律)的范畴。

33.所谓(因需设岗)是指事业单位设置岗位一定要与本单位的职能、任务、目标直接挂钩,即岗位设置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技术要求和责任大小合理确定。

N单选题库N

1.(A岗前培训)是进入事业单位的第一步,目的是帮助上岗人员了解自己所承担工作的性质和责任。

2.(A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3.(A挂职锻炼)是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4.(A挂职锻炼)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范围内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当事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性质的变化,这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中的转岗与调任的最大的区别。 5.(A奖励条件)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受到奖励的行为及程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

6.(A考察)是指对考试合格的应聘人员以往的情况和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进而作出客观的适岗性评价。

7.(A社会团体法人)是以谋求社团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8.(A信息公开)是指各用人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利于公众所知晓的方式,公开发布拟聘岗位的职责、任职资格、招聘程序等信息。

9.(A因需设岗)是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指事业单位要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岗位。 10.(A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

2

11.(A遵守政治纪律)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政治方面的行为准则和必然要求。 12.(B公益性)是事业单位区别于其他单位组织的根本所在。 13.(B年度考核)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主要形式。

14.(B年度考核)指事业单位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对其工作人员一年来各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集中统一的考察和评价活动。

15.(B平等)指所有具备竞聘资格条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有着平等的机会、平等的环境、平等的条件。

16.(B中期合同)是聘用合同的主要期限种类,它适用于事业单位中的大多数岗位。 17.(C转岗)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范围内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当事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性质的变化,这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中的转岗与调任的最大的区别。 18.(D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19.(D开除)是终止被处分人与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纪律制裁方式,也是最为严厉的制裁方式。 20.(D项目合同)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专设的岗位聘用的合同。

21.《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作为事业单位的分类依据B 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把(B政治纪律)建设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受警告处分的处分期限为(A6个月)。 24.《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A2014年7月1日)时间起施行?

25.《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什么时间起开始施行(C2014年7月1日)?

26.《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国家统一印制,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签发,( C全国)通用。

27.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相适应A 28.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颁布,这一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的行政法规。A

29.按照社会功能可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B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30.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的事业单位被细化为()。A

31.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D12个月)。 32.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类。A

33.从事业单位的法定含义和管理实践出发,事业单位本质上即国家为履行(A公共服务职能)而依法设立的公共服务组织。

34.对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给予(C奖励)。

35.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B30日)内,按照规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的

3

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36.对岗位总量进行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D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功能、规模相对稳定的作用)。 37.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B.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 38.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初步调查后,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事业单位(B负责人)批准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立案。 39.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处分,应按照规定第二十四条的(D7)个程序办理。

40.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非法组织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是坚决(B禁止)的态度。 41.发挥党的群众工作政治优势,坚持(A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 ),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妇联基层组织,并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 42.法律责任从具体承担方式上的分类不包括(A刑事责任)。 43.复核、申诉期间(D不停止)处分的执行。

44.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党的领导,提出了(A党管干部原则)

45.岗位管理的(B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竞聘上岗方面,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是开放的,竞聘人员只要符合岗位竞聘条件都可以竞聘上岗。

46.岗位管理广义上是指以围绕(A岗位)为核心内容的一整套人事管理过程或流程。 47.岗位管理是相对于(A身份管理)而提出的,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 48.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中,不包括下列哪项岗位(A领导岗位)。

49.岗位类别和等级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础,(A科学的分类分级)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保障。

50.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A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51.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A.危害程度)相适应。 52.根据最高等级和岗位结构比例将管理岗位划分为()个等级。B 5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等职责的工作岗位。A

54.工作人员“不能”也无法再履行聘用合同的情形不包括(D属于约定情形)。 55.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C5天)。

56.工作人员在计算退休费时,工作年限满35年的,计发退休费的比例是(A90%)。 57.公开招聘报名的时间为一般不少于(A5天)。 58.公开招聘面试考官人数一般不少于(B7人)。

59.公开招聘制度的核心和基本特征是“公开”,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D讨论公开)。

60.公开招聘制度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样性是指在国家层面上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各地区、所有事业单位均应严格遵照执行)。

6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B物质帮助)的权利。 62.公示拟聘人员名单的内容不包括(A拟聘人员家属基本情况)。

63.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此类公益性事业单位活跃在高等教育及一些非营利性医疗等领域,允许部分市场资源配置,但要保障其目的的()A

64.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