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第一章

1、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该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超出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的流入。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2、绝对优势理论的含义及计算

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较高(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较低(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计算:

3、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假设前提,基本内容及计算

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

假设条件(1)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3)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9)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计算:

4、什么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制作

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制作:

5、固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所得制图

固定成本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商品替代率保持不变,因此在没有贸易时,人们的偏好或需求决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商品组合。在有贸易时,两国专门生产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交换后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使得两国能够消费更多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 制图:

第二章

1、对外贸易依存度(相互依存度)

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的)

国家之间,经济和金融的相互依存性(一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商品,劳务,资金和货币的流动)

3、学习或研究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理论的目的在于预测和解释。从纷繁的事物中找出少量的对预测和解释经济事件至关重要的变量和关系。考察不同类型的国际货币安排或货币体系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4、当前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深度的金融和经济危机。2:迅速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3:汇率的过度波动和失衡以及金融危机。4:美国的结构失衡,欧洲和日本的缓慢的经济增长,以及转型经济重组问题。5: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深度贫困。6;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1、什么是边际转换率,什么是边际替代率

边际转换率: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Y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孤立均衡的含义,及它是如何确定比较优势的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情况。(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点,均衡状态是唯一的)

如何:在孤立条件下,国家1中X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国家2中X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则国家1在X上,国家2在Y上具有比较优势。(均衡孤立相对价格:在孤立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斜率给定P=Px/Py)。国家1专业化生产并出口X以换取国家2专业化生产Y,两国均可以从中获利。

3、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所得的分析

随着国家1专业化生产X的程度不断加深,生产X的成本递增。国家2专业化生产Y的程度不断加深,Y成本递增。这一专业化过程一直持续到相对商品价格在两国相等时停止。有贸易时,共同的相对价格将处于贸易前相对价格之间的某一点,在该点贸易达到均衡。

4、什么是分工所得,什么是交易所得(分析)P61

第四章

1、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如图,当Px/Py大于P1时,国家1在图4.1A中对商品X的额外供给形成了国家1出口商品X的供给曲线,即图4.1B中的曲线S。同样,当Px/Py小于P3时,国家2在图4.1C中对商品X的额外需求形成了国家2进口商品X的需求曲线,即图B中的曲线D。图B表明:只有在P2点,国家1想出口的X的数量才等于国家2想进口的X的数量,即P2就是贸易中Px/Py的均衡点。当Px/Py>P2时,对于X存在超额(出口)供给,从而使得Px/Py向P2回落;当Px/Py

2、什么是提供曲线

一国为了进口所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的数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

3、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

我们把图4.3和图4.4中国家1和国家2的提供曲线放到一个坐标体系内,它们相交于E点,确定均衡相对价格为PB’=1,在PB’贸易达到均衡是因为国家1愿意用60单位X交换60单位Y而国家2恰恰要用60单位Y交换60单位X。若PX/PY<1,国家1愿出口X的数量必将小于国家2愿进口X的数量,这会使相对商品价格向均衡水平上升,反之亦然。

4、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局部均衡分析

S表示国家1对于商品X的出口供给曲线,D表示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S和D分别来自图4.3.和图4.4的左图,表达了与图4.5相同的基本情况。D和S相交于E点,确定了均衡价格PX/PY=1的均衡出口数量60单位X。在PX/PY=1.5处有过剩供给(R’R=30X),这使得PX/PY向PX/PY=1下降;在PX/PY=1/2处有超量需求(HH’=80X),PX/PY将向PX/PY=1上升。

5、贸易条件

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两国条件下,一国出口正是其贸易伙伴的进口,贸易条件等于另一国贸易条件的倒数。

第五章

1、H—O理论的假设条件

1贸易中有两个国家(国家1与2),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2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3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5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7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在一国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9没有运输成本、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10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2、什么是要素密集度,什么是要素丰裕度

要素的密集度: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要素丰裕度:以实物单位定义(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每个国家的资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

3、H—O的主要内容(H—O,H—O—S)

概念: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也称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H-O-S: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下,自由贸易将使要素价格基本上完全、而不是局部均等。这些特定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无交换成本、不完全专业化、相同的线性其次生产函数、无外生经济、在所有相对要素价格上相对要素密集程度不变、要素质量相同、要素数量不大于商品数量。(要素价格均等化:即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

4、H—O理论的图解模型 (图5.4)

由于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I是两国共同的无差异曲线。该无差异曲线与国家1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点,与国家2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点。这两个切点确定了两国孤立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国家1为PA,国家2为PA’(左图)。由于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