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评价文献综述 下载本文

专业文献综述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导教师: 关于金融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杜艳琪 工学院 物流工程 101班 31310115

马宏伟 职称: 副教授

2014 年 03 月 1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姓 学 专

班学 指

关于金融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作者:杜艳琪 指导教师:马宏伟

摘要: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金融活动以来,金融风险管理就成为经济和金融体系必然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国际化、迅速化的传染性挑战我们现行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也对现行货币危机理论下建立的金融风险评价机制提出质疑。本文在简要分析金融风险的内涵及根源后,构建了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着重介绍了对金融风险的几种评价方法及前人所做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字:金融风险;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On the Review of Assessment Methods of Financial Risk

Author:Du Yanqi Tutor:Ma Hongwei

Abstract:The financial risk is one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since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appearing in human society,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has becam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and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apid of infec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re challenging our current system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t also questio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etary crisis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system. First, the essa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the root of financial risk, then constructs a reasonable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index, and then it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he financial risk of several kinds of appraisal methods of the predecessor. Key words:Financial Risk;Index System;Assessment Methods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快速、稳健发展的金融行业对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金融犹如一把双刃剑,其风险与收益是相对应的。在2008年爆发的以美国次级贷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西方经济体暴露出积累已久的金融危机因素。同样,开放条件下我国的金融风险由于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大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如果进一步扩散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而加强对金融风险评价的研究尤其是定量化研究对我们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系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大有裨益的。 1 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任何一件事如果它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那它就存在着风险。因此,风险即是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暴露。运用到金融学上来说,金融风险即是指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活动中

1

遭受到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包括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而广义的金融风险则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涉及到各种经济主体,所以凡是由于经济主体在资金的筹集和运作方面而面临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都可称为金融风险。

从国内外形势来看,金融风险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最后贷款人、外国经济的形成而导致的泡沫经济、金融行业自身的脆弱性、经济周期的影响以及政府的过分干预等等。相对较小的金融风险仍然不至于构成金融危机,但是如果累计到一定的程度,量变引起质变,就会以金融危机的方式来出现了。金融风险虽然是依靠主观推断而得出的,但是并不是凭空想象,它具有多种属性和多个特征,这些特征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金融风险的特征,如客观性、不确定性、扩张性、可控性、周期性等[1]。 2 金融风险根源分析

依据开放性国家的共性,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实际,金融风险的来源大致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1.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通胀或是结构失衡等因素,都将导致整个市场上货币资金需求等出现大幅的变化,那么即使国内潜在金融风险微弱,也很有可能会在外部环境中爆发金融危机。

2.银行业务经营。商业银行属于高负债经营方式,经营过程中如果坏账累积的过高,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相对低下,并且拆入资金弥补缺口能力较低,那么必然将会增加商业银行陷入支付危机的可能,并在金融系统内将危机传播。

3.资本市场泡沫经济。闲置资金以及资本循环中的资本不断开始向具有更高获利水平的股市、债券市场等虚拟经济市场转移,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生产部门资金紧张;另一方面,一旦泡沫破灭,系列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不仅加剧市场恐慌,也延伸了金融危机的波及面。

4.对外经济业务。主要在于国际业务的逆差以及游资对于本国金融行业的冲击。在国际业务往来中,银行系统通常承担着资金的清算及资金缺口的补偿,因而首当其冲的面临着汇率风险的考验。

5.政府债务。负债规模如果过大,一旦出现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外汇储备不足或是经济中出现无法事先估测的突发事件,政府很有可能短期内无力偿还债务,陷入支付困境。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选取原则

1.灵敏度高。所选取的指标数值上的细微变化就能敏感地反映金融形势的变化,而金融形势的细微变化也能在这些指标的变化中得到体现。

2.代表性强。金融风险的引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在模型中不可能把所有影响因素都涵盖在内,而只能选取各方面的代表性指标来衡量各方面的金融形势的变化,这就要求选取的指标代表性强、客观、全面。

3.操作性好。所选取的各个指标应该都能快捷的收集到相对准确、可靠的指标值。 4.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能全面反映我国金融风险的形势[2]。

2

3.2 金融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我国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不仅要做到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明确,而且指标数据的获得要具有可行性,另外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3.2.1选取指标并构建体系

为了迎合我国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等特性,最终共选取16项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估,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见表1)。 3.2.2确定临界值

各项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是否达到危机水平或是要确定危险程度,可依据既定的临界值来判断。根据上述原则,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临界值大致确定如表1:

表1评价体系各指标临界值

宏观经济基本面 指标 GDP增民率 M2增民率 通货膨胀率(CPI指数)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 不良贷款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增民率 资本市场泡沫经济 股市平均市盈率(上证) 股市波动幅度(上证综合) 利率水平(一年期贷款) 国际经济风险 汇率水平波动幅度 FDI对GDP占比(FDI/GDP) 经常项日逆差对GDP占比 政府债务风险 财政赤字/GDP 外债总额/GDP 短期外债/外债总额 临界值 8 20 5 8 3 100 20 30 15 6 3 2 3 3 15 20 (注:有关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4-2010;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公报2006-2010;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4 金融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 4.1 层次分析法

4.1.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AHP法是对一些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是美国运筹学家 T.L.Saaty 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灵活、实用而又简便的多准则、多目标、多因素的决策方法。 4.1.2 AHP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AHP法的思想是把一个复杂、模糊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因素间两两权重的比较,构造一个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