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凯恩斯预案 下载本文

当班班长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状态,已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的资源和支援。电话通知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状态,已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的资源和支援。电话通知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状态,已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的资源和支援。厂长生产副总电话通知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了哪些措施,事态发展的方向,需要的资源和支援。电话通知总经理园区管委会区安监局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当车间(班组)发生可控范围内

的事故时,由当班班长组织车间(班组)的人员进行处置,但必须向厂长和值班厂长汇报。当事故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时,先期由值班厂长指挥处理,公司副总经理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接替指挥,并第一时间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及可控范围和现场资源及处理能力及时的向政府部门请求援助。 5.2响应程序

车间(班组)发生可控制的事故:当班长接到操作工的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并现场确认后,第一时间向厂长或值班厂长通报。当班班长组织当班的操作工、当班维修工进行前期处置。当发现事故由恶化风险时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事故类别及预警和响应级别上升为公司级应急响应事故。

当事故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时:公司副总经理接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认,同时通报公司总经理,公司总经理根据现场信息汇总,通报区安监局,区政府,园区管委会。 5.3处置措施

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根据事故风险及事故的类别,按照预案的分工和职责立即开展工作,指挥部要及时的根据现场掌握信息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出现风险扩大倾向时指挥部要第一时间向

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现场抢险组负责抢险处置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医疗救护工作,紧急疏散组负责现场及周边厂区和企业人员疏散工作,现场警戒交管组负责现场警戒及车辆疏导工作,环境监测组负责环境监测,联络信息组负责信息联络,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和物资调配,善后处理组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5.3.1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指挥部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5.3.2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包括与外界联络,公司外围警戒,受伤人员救护等。

5.3.3应急组织的各组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进入事故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5.3.4抢险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进行抢险,其余人员紧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事故现场除救援人员外,其余人员有序撤离,决不能留下一名员工或客户,清点人数。发生重大或特大事故,或者由一般事故发展到较大、重大事故,立即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发出通知,紧急疏散。

5.3.5后勤保障组采取一切可用的交通工具运送人员和应急物资。 5.3.6事故无法控制不能独立处理的,总指挥立即向事发地安监

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5.3.7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简单的现场救护:例如人工呼吸、消毒、止血、包扎等。救护车未到达时,指挥部第一时间调派公司车辆把重伤员紧急送往就近医院。如就近医院的医疗条件不具备治疗重伤员,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立即把伤员转到其它有条件的医院。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的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6)清点人员,确保受伤人员都已得到救治,无下落不明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