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物流案例与实践考查试题 下载本文

第十四掌、主打“时间差、地域差”

说到底,由于时间的滞后性,库存服装在款式、面料上显得不再时髦,那它的市场在哪里呢?有这么一位经销商,从广东一些企业里拿货,原来100元/件的服装可以10元、15元拿到,拿到云南卖的时候,可以卖50元,在市面上仍然大受欢迎。而且去企业收购时实行反季节策略,冬天进春夏服装,夏天就进秋冬服装,这样,在价格上往往能占些优势。“我们打的就是时间差和地域差。”将库存服装收购回来后,就得用上多年积累编织的三张销售网络:一是凭借12年经营积攒下来的遍步各地的客户资源网;二是人际关系网,10多年热心慈善事业、诚信的经营,早已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三是互联网。据了解,刚进入库存市场的他,还准备在组建物流产品仓储中心、市场行销中心、互联网信息中心,目标是在当地发展成集投资、收购、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服装企业。

第十五掌、捐赠

不知什么时候,有企业家发明了这样的清库方法,每年将库存的没有办法再销售的产品捐给贫困地区,而不再将那些落时的服装费心思地去卖,又博得有关部门的好评。发明这样清库办法的老板蛮得意的。但这样的做法,有一点公关的意思,但并不涉及企业行为。

第十六掌、借助网络

中国库存网、浙江库存网等都有相当高的人气的专业网站都是由浙江企业家创办,在商品流通业发达的义乌,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几十家企业从事库存买卖。这就给库存企业带来了信息沟通的平台。

第十七掌、产品外销

今年来中国的服装出口贸易越来越发达,经销商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寻找出口的途径,因为国外的消费者对于外来产品没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库存问题,也为自己拓展了一条国际化的销售渠道。

第十八掌、内部消化

所谓内部消化是指经销商可以将库存商品作为一种福利赠于自己的员工,或者对于员工或其亲戚朋友如果经营服装可以优先考虑自己的企业,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以上十八点是解决服装库存的策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现状,有的放矢的处理库存问题,在制定库存销售计划时要考虑自己是否了解了这个市场、这个渠道,因为做到了因时因地制宜,库存量就不会走向极端,既不会形成大库存积压而增加经营成本,又不至供不应求而脱销。

案例五:三个国家的绿色物流对比

1、德国

船舶运输是贝克啤酒出口业务的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贝克啤酒厂比邻不来梅港,是其采取海运的最大优势,凭借全自动化设备,标准集装箱可在8分钟之类灌满啤酒,15分钟之内完成一切发运手续.每年,贝克啤酒通过海运方式发往美国的啤酒就达9000TEU. 之所以选择铁路运输和海运方式,贝克啤酒解释为两个字:环保.欧洲乃至世界范围陆运运输的堵塞和污染日益严重,贝克啤酒选择环保的方式不仅节约了运输概念,还为自己贴上环保的金色印记.

2、日本

日本地下物流技术在相对人口集中,国土狭小的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0年,日本将地下物流技术列为未来10年政府重点研发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主要致力于研究开通物流专用隧道并实现网络化,建立集散中心,形成地下物流系统。日本建设厅的公共设施研究院对东京的地下物流系统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了东京地区地下物流系统的交通模拟、经济环境因素的作用分析以及地下物流系统的构建方式等诸多方面。拟建地下通道总长度201公里,设有106个仓储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可以将地下物流系统与地上物流系统连接起来,系统建成之后能承担整个东京地区将近36%的货运,地面车辆运行速度提高30%左右。运输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将会有超过32万辆车辆使用该系统,成本效益分析预计系统每年的总收益能达到12亿日元,其中包括降低车辆运行成本、行使时间和事故发生率以及减少二氧化碳和氮化物的排放量带来的综合效益。该系统规模大、涵盖范围广,它的优点在于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并于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前期研究深入、透彻,保证了地下物流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高经济效益以及会效益。

3、荷兰

建立专业的地下物流系统是荷兰发展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显著特点。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着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供应市场,往返在机场和花卉市场的货物供应与配送完全依靠公路,对于一些时间性很高的货物(如空运货物、鲜花、水果等),拥挤的公路交通将是巨大的威胁,供应和配送的滞期会严重影响货物的质量。因此,人们计划在机场和花卉市场之间建立一个专业的地下物流系统。整个花卉的运输过程全部在地下进行,旨在目的地彩楼出地面,以期达到快

捷、安全的运输效果。它的特点是服务对象明确,针对性强,因此要求系统设计、构建和运行等过程全部按照货物质量要求的标准来规划;其局限性在于建造费用高,工程量大。

思考题:

(1)三个国家的绿色物流各自有什么特点?

(2)结合案例,分析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应采取那些具体措施?

如何有效的实施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2.1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2)对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2.2 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2.2.1 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共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