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方法 找 析 联 明 说明 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事物形象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物的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它不仅具有物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人的品性。
[例四] (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解析] 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1.思维定向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理想。 2.答题步骤
步骤一: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②
①
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
因解答诗歌意象题角度不明而失分
[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考生答案] 答案(一)
②
①
答案(二)
[阅卷者说]
1.失分缘由:这两个答案表面上似乎答出了意象的作用,但实际上未能准确地答出。答案一答出了乌鸦渲染氛围的作用,但对意象最主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却未提及。对“马”的作用的分析,虽然注意到了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用“象征”一词解释其表现手法不准确。答案二虽然点出了“衬托”这一关键作用,但乌鸦的反衬作用未分析到位,“乌”“欲栖”,本诗是用乌鸦的归巢反衬自己的难归。另外,分析两个意象的作用,既要分别作答,又要合起来作答。两个答案均未做到这一点。
2.满分要点:解答此题,首先要全面把握意象的作用,接着要结合诗句准确分析其在全诗的作用,最后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写准关键词,突出关键词。
[参考答案]
诗中的“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瘦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累、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苦。
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高考考查意象,作答时须由浅入深地从三个角度入手:①找意象,②析特点,③说作用。
1.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无意象无以为诗。古诗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个,高考题要求找出意象,都带有一个特定要求,要找准意象,就需要吃透题目要求。再者,最重要的是表述。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表述时须将原句中的主谓式(如“花飞”)转成名词式。不过,最终要看题干要求,如2009年江苏卷要求找出“风尘恶”的景象,表述则必须为主谓式。
2.分析意象特点
首先,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要特别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
特征是不同的。其次,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由外在的形象特征而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
3.分析意象作用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 意象在具体诗歌中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
注 ]
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考生答案] 描写了作者早晨冒雨出发时的景色,营造了凄清的气氛。
[我来评析] 上面的答案因对意象的分析不明确,造成了失误。特别是答案前半句“早晨冒雨出发时的景色”分析太笼统,应将具体景物描绘出来。另外,“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说“出发”不如用“起航”明确。“雨萧萧”是起航时的天气状况,而分析成“冒雨”不明确。“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
[我的答案]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考生答案] “孤舟”象征着诗人无所寄托,浓愁难遣的心情。
[我来评析] 上面的答案说“孤舟”象征着诗人无所寄托之情,这是对意象的分析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