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C、D、E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J、L是由A、B、C、E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常见酸式盐,J、L混合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这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J、L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B2A4?C2碱性燃料电池放电效率高。该电池放电时生成B2和A2C,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省略)如图所示,已知M耐高温。
①X的电子式为______。
②已知W与乙反应生成K和甲是某重要化工生产步骤之一,提高其反应速率的方法除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外,还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 反应①为氧化反应,苯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选项A正确;
B. 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O,不属于芳香烃,选项B不正确;
C. 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溴苯是比水重的无色液体,选项C正确; D. 反应④为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若H2足量则产物D为环己烷,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B 【解析】 【详解】
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容下,压强始终不变,因此体系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
达到反应限度,故A错误;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SO3和NO的体积比始终为1∶1保持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C错误; D.每消耗1molSO3 的同时生成1molNO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关系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消耗SO3和生成NO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每消耗1molSO3 的同时消耗1molNO2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 3.A
【解析】分析: 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C、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D、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
详解: A、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选项A正确;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选项B错误;C、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H1>△H2,D. CaCO3(s)===CaO(s)+CO2(g) ΔH1>0,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H1=2△H2,选项C正确; CaO(s)+H2O(l)===Ca(OH)2 ΔH2<0,故△H1>△H2,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的能量变化不同,题目较简单。 4.B 【解析】 【详解】
A. 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lmo1N2和1.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氨气分子数目小于1.2NA,A错误;
B. 34g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的极性键为O-H键,数目为2NA,B正确; C. 常温常压下,18g2H216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其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小于11NA,C错误;
D. 1mol CH4与 1mol 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1、CH2Cl2、CHCl3、CCl4、HCl等多种产物,故无法确定每种产物的具体量,D错误; 故答案选B。 5.B 【解析】 【详解】
氟氯化合物中的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
毒,化学性质稳定,常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B项正确; 答案选B。 6.B 【解析】 【分析】
一定量的铜与过量的硝酸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在Cu2+、H+、NO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n(Cu)= n(Cu2+)=3.2g÷64g/mol=0.05mol,n(H+)=amo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列方程求出n(NO3-)。 【详解】
n(Cu)=3.2g÷64g/mol=0.05mol,反应后溶液存在Cu、H、NO3,其中n(Cu)=0.05mol,n(H)=amo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知溶液中存在:2n(Cu)+n(H)=n(NO3),则n(NO3)=2×0.05mol+amol=(0.1+a)mol,故B正确; 故答案选B。 7.C
【解析】试题分析: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不为零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随时间变化,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 考点: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准的判定。 8.B
【解析】A、遵循质量守恒,任何时刻,质量都是守恒的,故A错误;B、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当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C、 断裂lmolN≡N键的同时断裂3molH-H键 ,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符合化学平衡的定义,故C错误;D、不知道开始通入多少的N2和H2,因此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
点睛: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要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以及定义的延伸,特别是C选项的分析,一定注意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 9.C 【解析】
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可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B.由于液溴溶于挥发,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故B正确;C.保存FeCl3溶液时,若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则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溶液变质,故C错误;D.浓硝酸见光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故D正确;故选C。
2+
+
--2+
+
-2+
+
10.B 【解析】 【详解】
A. 苯是平面形结构,且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所以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A错误;
B. 两个苯环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则分子中至多有2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正确; C. 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 D. 苯的同系物有且只有一个苯环,且侧链为烷基,该烃不属于苯的同系物,D错误; 答案选B。 11.D 【解析】 【详解】 A.
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
B.乙醇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苯燃烧火焰明亮,产生大量的黑烟,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可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B正确;
C.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产生丙三醇,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C正确;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适量的碱,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错误; 答案为D。 12.C 【解析】 【详解】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A正确;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即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和1个第Ⅷ族,C错误; 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除了H),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素,D正确。 答案选C。 13.C
【解析】分析:A.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B.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氢化物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越小;C.海水加入氢氧化钙沉淀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得到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失水后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
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羟基,能使溴水、酸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