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 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 生物 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 海洋 中的 单细胞 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 原核细胞 生物。 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使大量的 自由氧 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 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 无氧 环境向 有氧 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经过了大约 20 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 14 亿年前,从原核细胞中演化出了 真核细胞 生物。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 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 海洋 和 大气 中的积累,也使太阳 紫外线 辐射 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 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动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奥陶、志留) 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纪)鱼类 时代 →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动物时代→中生代 爬行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时代。
植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 海生藻类 植物时代→古生代中期 孢子 植物时代→古生代后期、中生代中前期 裸子 植物时代→中生代后期、新生代 被子 植物时代。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 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 自然 ,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
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有利方面: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例如,人类燃烧 化石
- 9 -
燃料 、砍伐森林 等,致使大量 二氧化碳 、甲烷、氧化氮、臭氧、 氟利昂 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 岩石圈、 大气 圈、水 圈、 土壤 圈、生物圈、人类 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 基础和植物 矿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质地关系密切。粉砂 和 黏粒 较多,含 砂粒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 粉砂 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石块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质地分层 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化学元素 和养分 。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铁、镁、锰、钙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 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 和 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
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性质 与 强度 。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风化 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 和 微生物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肥力 的产
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
不同的垂直 气候 带和 植被 带,导致土壤的 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质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 10 -
坡度 陡峭 平坦 坡向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较快 较慢 温度状况 发育土壤厚度 浅薄 深厚 水分状况 阳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多 ,温度状况好 。 蒸发量较 大 ,水分状况 差 。 阴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少,温度状况 差。 蒸发量较 小 ,水分状况 好。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 成土因素 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
变地表 生物状况 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等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
荒漠化和土壤污染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
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
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 有序 性和 普通 性。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 规律 地方性 分异规律
定 义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纬线 延伸、随 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成 因 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沿海 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向 内陆 有规律地更替。 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 山脚 到山顶 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 化更迭的现象 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 有序 性和 重复 性。 - 11 -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分 布 植 被 森林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 分出的种类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湿润和 半湿润 地森林 区(年降水量大于450自然带 ㎜) 半湿润 、 半干旱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草原 的内陆地区(年降水然带 自然带 量250~450㎜) 干旱 地区(年降荒漠 水量小于250㎜) 自然带 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 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是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 聚落 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 城市 和 乡村
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 大 ,多呈 团聚 型、 棋盘 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 多 。
地形的影响 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 少 ,空间分布相对 分散。 聚居的人口较 少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 水文 等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 、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 等 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 稀疏 ,东部 稠密 平原地形:限制较 少 ,一般呈 网 状分布 地形的影响
山区地形:限制较大 ,多呈 之 字型分布,造价较 高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 等; 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选择有利 地形,避开 不利 地段,尽可能降低 工程造价 ,
设法减少对 生态环境 的破坏
科学技术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