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问答 下载本文

问题一、牙科手机使用后如何清洗?(281)

规范:《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 附录D 牙科手机清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1、手工清洗方法:

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使用牙科综合治疗台水、气系统冲洗牙科手机内部水路、气路30 s,再将牙科手机从快接口或连线上卸下,取下车针,去除表面污染物,带光纤牙科手机可用气枪吹净光纤表面的颗粒和灰尘,擦净光纤表面污渍;带螺纹的牙科手机表面可用软毛刷在流动水下清洗。最后,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清洁牙科手机进气孔管路,或使用压力水枪冲洗进气孔内部管路,然后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干燥。 2、机械清洗方法:

如条件允许,建议选用热清洗消毒机机械清洗牙科手机。

(1)表面清洁:将牙科手机从快接口或连线上卸下,取下车针,去除表面污染物。

(2)牙科手机放人机械清洗设备内,固定牙科手机,选择正确的清洗程序。 (3)机械清洗设备内应配有牙科手机专用接口,其清洗水流、气流符合牙科手机的内部结构。

(4)机械清洗设备用水宜选用去离子水、软水或蒸馏水。

问题二、口腔门诊消毒/灭菌后飞医疗器械能存放多久?(300) 规范:《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

一般消毒灭菌后物品的存放时间取决于物品是否有包装、包装类型和器械的危险程度。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4h ;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d 。

包装材料无菌有效期

纺织材料和 包装类型 牙科器械盒 一次性纸袋 和医用无纺布 有效期 / 天 7 30 180 180 一次性皱纹纸 一次性纸塑袋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器械储存区还应配备物品存放柜(架)或存放车,并应每周对其进行清洁消毒。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储存室内环境应符合GB15982要求。 问题三、口腔科操作中要求“”或“”进行职业防护,具体如何操作?防护用品如何处置?(301)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

标准预防的基本理念就是认定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物质,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口腔科的特点是门诊患者多,流动快,诊疗时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粘膜、唾液。血液、操作时有大量含微生物的气溶胶飞溅。因此,口腔医务人员随时可能通过三大传播途径——接触、飞沫和空气“中招”!标准预防对于从事口腔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采取的是“六戴”,使用的基本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口鼻的口罩、保护头发的帽子、保护双

眼的护目镜、保护颜面部的面罩(护目镜和面罩可二选一)、保护皮肤或衣服的工作服。

进行口腔检查操作时,医务人员可用“四戴”进行防护,即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穿工作服。

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等使用后丢入医疗废物专用袋;复用的护目镜、面罩每天使用后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水平进行处理,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口腔规范问题一复习考核题: 1.牙科手机清包括( )[多选题] A.手工清洗 B.超声清洗 C.机械清洗 D.以上都是

2.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使用牙科综合治疗台水、气系统冲洗牙科手机内部水路、气路( ) A.15秒 B.20秒 C.30秒 D.40秒

3.机械清洗设备用水宜选用( )[多选题] A.自来水 B.去离子水

C.软水 D.酸化水 E.蒸馏水

4.清洁牙科手机压力水枪和压力气枪的压力宜在( ) A.200kPa~250kPa B.200kPa~300kPa C.100kPa~200kPa D.150kPa~250kPa

5.首选超声清洗的口腔器械是( )[多选题] A.根管锉 B.根管扩孔钻 C.电动牙洁治器手柄 D.牙科车针 E.牙科手机

口腔规范问题二复习考核题:

1.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 ) A.7d B.4h C.30d D.180d

2.一次性纸塑及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有效期为( )

A.7d B.4h C.30d D.180d

3.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有效期为( ) A.7d B.4h C.30d D.180d

4.纺织材料包装和牙科器械盒灭菌有效期为( ) A.7d B.4h C.30d D.180d

5.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判断题]

口腔规范问题三复习考核题:

1.口腔科操作中要求“六戴”或“四戴”进行职业防护,其中,“四戴”是指哪四项?( )

A. 佩戴帽子、口罩、护目镜、工作服 B. 佩戴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靴子 C. 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穿工作服 D. 佩戴口罩、护目镜、靴子、手套

2.口腔科操作中要求“六戴”或“四戴”进行职业防护,其中,“六戴”是指哪六项?( )

A. 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口鼻的口罩、保护头发的帽子、保护双眼的护目镜、保护颜面部的面罩(护目镜和面罩可二选一)、防止液体污染的靴子。 B. 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口鼻的口罩、保护头发的帽子、保护双眼的护目镜、保护颜面部的面罩(护目镜和面罩可二选一)、保护皮肤或衣服的工作服。 C. 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口鼻的口罩、保护头发的帽子、保护双眼的护目镜、保护颜面部的面罩(护目镜和面罩必须都佩戴)、保护皮肤或衣服的工作服。 D. 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口鼻的口罩、保护头发的帽子、保护双眼的护目镜、保护皮肤或衣服的工作服。

3.复用的护目镜、面罩每天使用后应采用()的消毒水平进行处理,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 A.低水平消毒 B.清水冲洗 C.灭菌处理

D.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水平处理

4.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采取的是“六戴”。( )[判断题]

5.进行口腔检查操作时,医务人员可用“四戴”进行防护。( )[判断题]

问题一、气管切开插管金属内套管如何消毒?(252)

规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消毒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16

答:按照斯波尔丁分类法,气管切开插管金属内套管属于中度危险物品,应达到中等以上消毒水平。如果条件许可,患者使用后使用科室进行初步预处理,再由消毒供应中心按照WS 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或灭菌,无菌包装或清洁干燥保存,供临床科室使用。

对不具备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科室清洗后可选择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剂如2%戊二醛浸泡消毒。消毒前用清洗剂(如多酶洗液)进行-彻底刷洗,去除有机物。煮沸消毒时应将金属内套管完全浸没水中,加热水煮沸后维持≥15分钟,计时从水沸腾时开始。如条件允许,煮沸消毒用水宜使用软化水。消毒剂浸泡后要用无菌用水彻底冲洗残留,方可给患者使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浓度、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及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问题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应优先选择经口腔插管,还是经鼻腔插管?(256)

规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及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气管插管可通过经口腔途径和经鼻腔途径建立。两种途径建立的人工气道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包

括建立的难易、管径的不同、可防治放置时间的差异、患者的舒适程度、对口腔及口腔护理的影响、气道阻力及气道管理的特点等不同,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WS/T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指出:宜选择经口腔气管插管。经口腔气管插管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感觉舒适是其优点。但经口腔气管插管,不方便进行口腔清洁,容易发生口咽分泌物误吸而增加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风险。而经鼻腔气管插管操作的难度相对较高,患者舒适度下降。由于导管压迫和阻塞鼻窦开口,导致患者容易发生鼻窦炎等并发症,而鼻窦炎是发生VAP的高危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经口腔插管和经鼻腔插管的利和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插管的方式。如无特殊原因,建议选择经口腔气管插管。

问题三、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如何做?(260)

规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答: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重要措施之一。口腔护理方法包括刷牙、擦拭、冲洗等,我国最常用的是擦拭法。(1)擦拭法是使用止血钳夹取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签按一定的顺序擦拭口腔。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来说,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使用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时并不是很容易完成,且有脱管和插管移位的危险。(2)冲洗法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操作前先吸尽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一人用注射器抽取漱口液,去除针头后由一侧口角缓慢注入患者口腔,另一人同时在对策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口腔内液体吸净,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清澈为止。然后换对侧口角同法冲洗,最后再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冲洗法能不断循环流动、振荡、冲击,使附着于咽部、口腔黏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并随着冲洗液被吸出。(3)刷牙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

的保持口腔卫生的方式,有时候甚至比口腔护理液的选择还重要。刷牙能有效去除牙菌斑,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但是患者有经口气管插管时,存在执行难度。 关于口腔护理的最佳频率目前没有一致的观点。2009年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呼吸机相关肺炎消除指南》推荐使用消毒剂每2~4小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每6小时刷牙一次。我国《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则指出,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8小时一次。基于既往的研究,笔者建议,口腔护理的频次可依据所选择的口腔护理液抑菌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当使用具有长效抑菌作用的口腔护理液如氯己定时,口腔护理频次可适当延长,如每日1~4次;使用聚维酮碘时,可适当增加频次。在当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口腔护理频次的可操作性,可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能够落实的频次,并逐步推进,最终达到理想的频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口腔护理的方法,均需要在操作前协助患者采取对患者和操作中都舒适的体位,通常是半卧位或座位(>30°)该卧位还可减少口腔护理操作中误吸的风险。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1.气管切开插管金属内套管采取下列何种消毒水平?( ) A.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

2.气管切开插管金属内套管化学消毒后使用前使用什么水冲洗?( ) A.无菌用水 B.流动水

C.软化水 D.净化水

3.按照斯伯尔丁分类法气管切开插管金属内套管属于下列哪种危险性物品?(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极低度危险性物品

4.经口腔气管插管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 A.口腔溃疡 B.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鼻窦炎 D.口腔感染

5.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易我国规范要求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口腔护理?( )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2次/天

6.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及口腔护理时采取的卧位是?( ) A.半卧位 B.侧卧位 C.平卧位 D.仰卧位

7.气管插管患者最易采用的口腔护理方法是?( ) A.擦拭法 B.冲洗法 C.刷牙法 D.漱口法

8.机械通气最常选用插管途径?( ) A.经口腔插管 B.经鼻腔插管 C.经气管切开插管

D.先经鼻腔失败时改用口腔插管

第一期《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三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公布如下,看看您答对了吗?

问题一:1.AC 2.C 3.BCE 4.A 5.ABD

问题二:1.B 2.D 3.C 4.A 5.对 问题三:1.C 2.B 3.D 4.对 5.对

问题一、如何预防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35)

规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09-2016

答: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高,增加抗菌药使用负担等。预防CLABSI应执行以下几点措施:①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拨除导管。②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③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④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⑤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⑥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⑦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⑧不宜定期对穿刺点采样送微生物学检测。⑨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采集导管尖端和外周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

除此之外,置管前、维护导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也是预防CLABSI的重要措施。针对CLABSI高发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疗机构应展开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加强置管和导管维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并认真落实以上预防要点,才能使CLABSI发生率真正下降。

问题二、如何诊断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236) 规范:《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

答:中央导管呈留置状态或当天拔除中央导管或前一日已拔除中央导管者,首次满足以下标准之一时,诊断为CLABSI。

(1)标准1:至少1套或1套以上血培养中分离到公认的病原菌,且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

公认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等。

(2)标准2: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①不同时段抽血的2套或多套血培养,所分离出的微生物为常见皮肤共生菌。②患者至少有以下一种症状或体征:发热(体温﹥38℃)、寒战。③症状和体征及阳性实验室结果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

(3)标准3: 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①不同时段抽血的2套或多套血培养,所分离出的微生物为常见皮肤共生菌。②≤1岁的婴儿至少具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肛温﹥38℃),低体温(肛温﹤36℃),呼吸暂停,或者心动过缓。③症状和体征及阳性实验室结果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

注意事项:①导管尖端培养不能用来决定患者是否存在CLABSI,阳性结果不排除为定植菌或采集血标本时污染。②化脓性静脉炎导管尖端细菌半定量培养阳性,但血液培养阴性或者未做血培养,即报告为心血管系统感染----动静脉感染,而不是血流感染,也不是皮肤软组织感染。②血培养阳性且导管穿刺部位存在局部感染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但没有发现其他部位感染,可以报告CLABSI。④常见皮肤共生菌包括:类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白喉杆菌除外)、芽孢杆菌属(炭疽杆菌除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

问题三、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该如何操作?(238) 规范:《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

答: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若疑似存在感染,需采集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拔除导管,从独立外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送微生物室培养。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结果判断可参考表5—2

表5-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结果判断

导管尖端

+ - + -

+ + - -

+/- +/- -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非CRBSI

外周静脉1

外周静脉2

结果判断

(2)对于置管困难,不能拔除导管的,推荐采用导管内血液与外周血同时送检。一般情况下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导管内,另一套来自外周静脉,两份血样的采血时间应接近且同时送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结果判断可参考表5—3 表5-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结果判断 导管尖端 + + + + 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120分钟或者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CRBSI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乏其他的感染 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非CRBSI 外周静脉 条件 结果判断 - + - + - -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一、单选题

1.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患者在留置中央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央导管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 ) A 24h B 48h C 72h D 12h

2.为有效预防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一般不宜选择置管。 ( ) A 头臂静脉 B 颈内静脉 C 锁骨下静脉 D 股静脉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 ) A 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B 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

C 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透析导管例外。 D 尽早拔除导管。

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

A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 A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 导管尖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 导管尖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判断题

1.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周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 )

2.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

3.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 )

4.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5. 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先完成操作,再更换。( )

6.深静脉置管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

7.插管后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

8.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戴手套可以不进行手卫生。( )

第二期《重症监护病房与器械相关感染》复习题的标准答案公布啦,本期有很多会员踊跃参与答题,看看您答对了吗?

1.B 2.A 3.B 4.B 5.C 6.A 7.A 8.A

问题一、留置导尿患者如何预防尿路感染?(264) 规范:规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答: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策略也包含了诸多的措施,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适合于所有医院的基本策略;另一类是采用基本策略后,CATUI发生率或标准化感染比仍非常高时,对医院内的某些场所和(或)人群采纳的特殊策略。 预防CAUTI的基本策略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临床医务人员特别重视: (1)培训和教育:①对参与导尿管插入、护理和维持的医护人员进行有关CAUTI预防的教育,包括除留置导尿以外的方法以及导尿管的插入、管理和拔出的过程。②评估医护人员使用、护理和维持导尿管的能力。

(2)采用适当的导尿管插入技术:①仅当患者治疗必需时才插入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持续至不再有适应症时。②考虑其他的膀胱处理方法,如适当的时候采取

间歇性导尿。③在插管前及执行任何插管部位或器械相关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④插管须采用无菌方法,并使用无菌器械。⑤使用无菌手套、铺巾和棉球;用无菌或灭菌溶液清洗尿道口;使用单剂包装的无菌润滑剂。⑥使用尽可能小的导尿管,并与引流袋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尿道损伤。

(3)确保对留置导尿管的适当管理:①插管后须正确固定留置的导尿管,以防移位和尿道牵拉。②维持无菌的、持续封闭的引流系统。③一旦发生无菌状态被打破、接头处断开或尿液漏出,应使用无菌方法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装置。④为了检查新鲜尿液,用无菌注射器/套管从经过消毒的取样口吸取尿液,从而获得少量样本。⑤为了进行特殊的尿液分析,采用无菌方法从引流袋获取更多的尿液标本。⑥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维持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的水平,不要将引流袋放置在地上;确保导尿管和引流管无缠绕;定期放空引流袋,每位患者有独立的收集容器。避免引流口接触收集容器。7采取常规卫生措施,无需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区域。

(4)每日评估导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问题二、留置导尿患者每日擦拭尿道口必须要使用消毒剂吗?(265) 规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答:留置导尿是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留置尿管在注意密切保持集尿系统密闭的情况下,导尿管外面与尿道粘膜之间的潜在空隙就成为逆行感染的重要途径。为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尿道口护理,对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指出留置导尿管期间,需要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应当进行消毒。国内有研究表明,用

生理盐水或消毒剂擦洗尿道口都会起到降低泌尿系感染的作用,但是差异不显著;同时,消毒剂对尿道口皮肤及粘膜还存在刺激作用且会影响会阴部PH。2014年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发布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预防策略》则建议:采取常规卫生措施,无需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区域。

问题三、对于长期导尿患者是否需要常规更换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270) 规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09—2016

答:关于长期导尿患者是否需要常规更换导尿管,国内外亦有不同的做法。尽管都认可更换导尿管或集尿袋都会破坏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增加感染机会,但国内医院普遍采取每2~4周常规更换一次导尿管。WS/T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中要求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10天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而国外指南则不建议在常规固定的时间间隔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应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如感染、阻塞、无菌性或密闭系统破坏时更换。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从本期开始 ,我们会对周四之前第一位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给予10金币的奖励哦~~~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留置尿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 ) A. 发热 B. 尿急尿痛

C.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

D.女性≥5个/高倍视野

2.留置尿管后下列护理错误的是( ) A. 留置尿管后正确固定尿管

B. 常规使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周围 C.保持尿管通畅

D.采取常规卫生措施,无需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周围

3. 留置尿管留取尿培养标本下列正确的是( )

A. 从集尿袋留取

B. 常规使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周围

C.消毒尿管近心端,弃去前段尿液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尿液 D.用无菌注射器从集尿袋抽取尿培养标本

4.患者脑出血昏迷入院,尿潴留留置尿管,留置尿管后护理下列错误的是(A. 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B. 每日评估尽早拔除尿管 C.常规膀胱冲洗每日2次 D.发生感染后拔除尿管

5.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必需时才留置尿管 B. 留置尿管后可间断放尿 C.严格无菌操作

D.使用型号大的导尿管,避免管周漏尿

) 6.据美国2006-2007年国家医疗安全网监测,引起留置相关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 ) A. 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肺炎克雷伯 D.念珠菌

第三期《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复习题有更多会员踊跃参与答题,看看您是否全答对了呢?

一、单选题:1.B 2.D 3.A 4.B 5.D

二、判断题:1. × 2. × 3.√ 4. √ 5. × 6. √ 7. √ 8. ×

问题一、可否使用手消毒剂消毒物体表面?(129)

规范:《手消毒剂卫生标准》《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使用要求》

答:“每天查房连续使用听诊器,随身又没带酒精棉球,做手卫生时顺便用手消毒剂擦擦听诊器可以吗?”国内有研究显示,使用手消毒剂和75%乙醇消毒听诊器,均能达到消毒效果。另一项研究表明,手消毒剂应用于体温计、病历夹、呼吸机键盘、吸引器开关等低度危险物品,消毒效果与含氯消毒剂一样。从工作的便利性来讲,由于手卫生的推广,手消毒剂基本上能做到随手可得,省却了回到治疗室找消毒剂的往返时间,并且不需要配制,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是否表明手消毒剂可以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呢?

消毒剂按照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人用消毒剂和物用消毒剂,人用消毒剂即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活组织和皮肤;物用消毒剂只适用于无生命的物体。在美国,人用消毒剂由食品药品管理局按照药品进行管理,物用消毒剂由环境保护局

按照抗菌杀虫剂进行管理;在我国则菌按照消毒产品进行管理。两者使用的基本原则是,皮肤消毒剂仅用于皮肤,而不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反之亦然。 我国分别出台了《手消毒剂卫生标准》和《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使用要求》,规定了这两类消毒产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方法、标签说明书及使用注意事项。就这两种杀菌的关键指标来看,悬液杀菌率均达到99.999%,手消毒剂还增加了对真菌的杀灭效果,而且,杀菌时间要求更短;再看毒理安全性,手消毒剂无论在刺激性还是毒性方面,都比物表消毒剂更严格;此外,一些手消毒剂含有胍类和季铵盐类杀菌成分,具有一定的持续抑菌时间,与酒精、含氯消毒剂相比是一项优势。但是,手消毒剂并未有物体表面的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再者,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手消毒剂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如含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相比成本更高。因此,不推荐使用手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

问题二:单个拖布、抹布的擦拭面积有多大?(138)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

答:单个拖布、抹布的擦拭面积国内目前没有相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环境物品的污染程度不同,抹布大小、材质、清洁力不同,很难统一标准。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建议医院使用拖把进行地面清洁时,每使用3间病房或间隔60分钟时应更换拖把头;在清洁大量体液、血液等污染物后应及时更换拖把或拖把头。我国2016年颁布的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拖布)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抹布擦拭时,按照”S“形走势,勿重复擦拭已经清洁过的区域。当擦拭两个不同物体表面或抹布变脏时,必须更换抹布,忌反转用另一面擦拭或重新浸泡使用。

问题三:分区使用的抹布或地巾可以放在一起清洗、消毒吗?(142) 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

答:抹布地巾的清洗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消毒则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和热力消毒两种。1选择手工清洗消毒时,先将抹布和地巾分别清洗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燥备用。抹布可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液,地巾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2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热力消毒要求A0值[A0值是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达到600及以上,相当于80℃持续时间10分钟,90℃持续时间1分钟,或93℃持续时间30秒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不论采用手工清洗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还是选择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最终都可以达到要求的消毒效果,故分区使用的抹布或地巾可以放在一起清洗、消毒。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本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会员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从现在开始!(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哦~ 2.答题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判断题

1.张医生查房时,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后又对听诊器进行了消毒,这种消毒方法一举两得是值得推荐的()

2.美国把消毒剂分为人用消毒剂和物用消毒剂。人用消毒剂由食品药品管理局管理,物用消毒剂由环境保护局管理()

3.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 4.抹布擦拭时。按照S型走势擦拭()

5.抹布可使用250mg/l的消毒剂消毒,地巾可使用500mg/l的消毒剂消毒() 6.使用热力消毒时A0值必须达到600才可以() 7.分区使用的地巾和布巾不可以放在一起清洗消毒()

8. 地巾和布巾最好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的方法() 9. 地巾和布巾可以使用化学消毒也可以采用热力消毒()

10.拖把清洁病室时建议不超过3间病室或使用间隔不超过60分钟()

第四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复习题第一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yanziym,已得到了10金币的奖励哦,看看您是否全答对了呢?从第五期开始,提交满分卷有更多奖励的机会,答题赚金币,您,值得关注!

1.D 2.B 3.C 4.C 5.D 6.A

问题一、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是多少?(154) 规范: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答: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针对不同的情况,推荐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有400~700mg/L、1000 mg/L、2000~5000 mg/L、10000 mg/L等。而在临床工作中,为方便配制和记忆,使用500 mg/L和2000 mg/L两种浓度已基本能够满足环境物表消毒的需求。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适用于日常环境表面、中低危险性物品及被少量血液污染表面的消毒。含有效氯2000 mg/L消毒液可达到高水平消毒,适用于被芽孢及特殊病原体污染的消毒,如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被患者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10ml)污染的环境表面覆盖消毒。 配制方法以原液浓度为5%的含氯消毒液为例,配制成1000ml的含氯消毒液。 不同浓度含氯消毒液配制比例 配制浓度(mg/L) 取原液(ml) 加水量(ml) 含氯消毒液:水 250 500 1000 2000 5 10 20 40 995 990 980 960 1:200 1:100 1:50 1:25 将高浓度的消毒液配制成低浓度的消毒液,配制公式为: 预配制消毒液浓度x预配制消毒液数量/原消毒液浓度=所需原液数量 例如:预配制含有效氯500mg/L(0.05%)消毒液1000ml,需要含氯消毒液多少ml? 0.05%x1000ml/5%=10ml, 10ml原液加990ml水即可配制所需溶液。 泡腾消毒片的消毒方法:每片含有效氯500mg,配制500mg/L需要配制几升水,就加几片消毒片。如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即成为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

问题二、使用中的戊二醛多长时间监测一次浓度?(162)

规范: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GB26372-2010 《戊二醛消毒剂卫生标准》

答:使用中的戊二醛浓度监测频次需要参照产品说明书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天都会新放入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时,则每天放入器械前监测,掌握其浓度变化,低于要求浓度时停止使用;不是每天均有器械放入时,只需在放入器械前进行监测。

关于使用中消毒剂监测频率的问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区别对待。我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因为有些消毒剂(未特指戊二醛)产品说明书中不仅规定了使用天数,还同时规定了使用次数(即可消毒内镜的条数)。举例来说,某产品说明书规定消毒剂配制好以后可以连续使用14天,并且同时规定最多消毒不超过25条内镜。由于消毒前的干燥处理不可能达到完全去除残留水分,每条内镜残留的水分会不断稀释消毒剂,消毒到规定的25条内镜数量的一半时,消毒剂出现浓度不合格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求“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说明书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浓度测定”。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中则要求,监测的频次取决于使用频繁程度。每天使用的,每天使用前监测;不是每天使用的,在使用前监测。每天使用30次时,每使用10次监测一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戊二醛浓度监测指示卡必须要在有效期内使用。指示卡上的化学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质。指示卡启用时需要注明开启时间和打开后的有效使用时间(如120天)。

问题三、皮肤消毒剂涂在皮肤上就能消毒吗?(166) 规范: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答:当然不是!皮肤消毒必须遵循规范流程,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才能真正达到消毒作用。

无论是进行输液、外科手术还是其他有创操作,进行皮肤消毒时必须的程序,也是降低手术和有创操作相关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为了保证皮肤消毒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彻底的清洁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皮肤消毒剂要视皮肤的污染情况对皮肤进行不同程度的清洁。对于卫生情况较好,无明显肉眼可见污物的,直接消毒即可;对于卫生条件较差,有肉眼可见污物时,应先对待消毒区域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去污,再进行皮肤消毒。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

(2)正确的消毒剂浓度:消毒剂使用浓度是指消毒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切勿将消毒剂原液错误地当做100%的浓度进行稀释使用。每种消毒剂都有其效果最优、副作用最低的消毒浓度。比如乙醇在70~75%的浓度时消毒效果最佳,过高浓度的乙醇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

菌彻底杀死。若乙醇浓度过低,则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彻底将细菌杀死。

(3)正确的消毒涂擦方式:肌内、皮下、静脉注射及针灸部位和各种诊疗性穿刺应以注射和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涂擦,涂擦范围直径≥5cm。涂擦2~3遍,或遵循所用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央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涂擦范围应≥15cm或者至少大于敷料面积,涂擦2~3遍,或遵循所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手术切口部位皮肤消毒应在规范的手术前皮肤准备的基础上,用浸有相应消毒剂的无菌棉球,纱布或其他代替物,以手术野为中心,由内向外(污染手术如脓肿等由外向内涂擦消毒)涂擦2~3遍,涂擦范围应在手术野并向外扩展≥15cm。

(4)消毒剂足够的作时间:暴露时间是指消毒或灭菌物品接触消毒或灭菌因子的作用时间,即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时间。不同消毒剂的暴露时间不同。皮肤消毒剂的暴露时间通常为1~5分钟,或者以所用消毒剂彻底自然干燥为准。如果达不到暴露时间,皮肤微生物未被彻底杀灭就进行侵袭性操作,极有可能随操作器械一起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腔隙,甚至造成医院感染。不应该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来擦拭尚未干燥的消毒剂。

(5)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期应参照使用说明书。消毒剂一经打开,应注明开瓶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方法及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天。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单选题

1.日常环境表面、中低危险性物品可以使用以下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 A.250mg/l B.500mg/l C.1000mg/l D.2000mg/l

2.被芽孢污染的可以使用以下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 A.250mg/l B.500mg/l C.1000mg/l D.2000mg/l

3.配制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1000ml,需要每片含500mg有效氯的片剂几片( ) A.1片 B. 2片 C.3片

D.4片

4.以下哪种物品不适合含氯消毒剂消毒( ) A.止血带 B.呼吸机外管路 C.湿化瓶

D.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

5.戊二醛指示卡开启后的使用时间不超过(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6.戊二醛使用过程中的监测错误的是( ) A.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B.首次配置后监测浓度

C.消毒内镜时达到规定数量一半时在每条内镜使用前进行浓度监测 D.每周监测浓度

7.皮肤消毒剂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皮肤清洁

B.保证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方式、足够的消毒时间 C.在有效期内使用

D.消毒不干时使用无菌棉签擦干

8.连续使用的小包装消毒剂开启后不超过( )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第五期《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NO1:春雨蝉鸣,NO2:gdj7472,NO3:中原一点红,NO4:枫桥三贤,NO5:lllecho,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37楼以前的满分卷会员也得到了5金币的奖励。 以下是标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问题一:软式内镜需达到何种消毒水平?(311)

规范: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答: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达到中等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不同的软式内镜应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进行分类,进而选择是消毒或灭菌。

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灭菌;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所以,软式内镜中的胃镜、肠镜、气管镜等直接与患者的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应采用高水平消毒;而有些软式内镜如胆道镜、膀胱镜等因进入人体无菌腔室需要达到灭菌水平。

问题二、如何对内镜进行消毒质量监测?(318) 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答:消化内镜应每季度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检测数量应不少于5条。检测方法: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实验室检测建议采用滤膜过滤法,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

问题三:胃镜和肠镜的清洗消毒槽及诊疗间可以共用吗?(321) 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答: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不同系统(如呼吸道和消化道)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及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不同系统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但并未强调不同部位(如上、下消化道)内镜必须分槽清洗、不同部位(如上、下消化道)诊疗必须同室进行。因此,胃镜和肠镜检查不用分清洗槽和诊疗间,但应分时段进行。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单选题

1.消毒内镜的监测频率( ) A.每月 B.每季度 C.半年 D.一年

2.消毒内镜的质量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季度监测一次

B.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中和剂的洗脱液 C.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中和剂的洗脱液 D.监测标准≤20cfu/ml

3.消毒内镜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要求是( ) A. 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 B. 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 C. 保证细菌总数<20 CFU/mL D. 保证细菌总数<100 CFU/100mL

4.消毒内镜关于测漏的要求错误的是( ) A. 宜每次清洗前测漏

B. 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C. 每周测漏 D. 需配置测漏设备

5.不可以用于消毒内镜的消毒剂( ) A. 碘伏 B. 戊二醛 C. 邻苯二甲醛 D. 过氧乙酸 二、判断题

1. 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 ) 2.胃镜、肠镜等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可以共用( )

第六期:《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NO1:中原一点红,NO2:nmpangpang,NO3:244023583,NO4:手牵手,NO5:小白天使,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46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六期标准答案:1.B 2.D 3.A 4.D 5.D 6.D 7.D 8.C

问题一、被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是否需要先消毒再清洗?(350)

规范:WS310.1-2016《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答:被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不需要先消毒再清洗,这在

WS310.1-2016《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范围》中已经明确。清洗前如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先消毒,可使附着在器械上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增加清洗难度,甚至会形成生物膜导致灭菌不彻底。艾

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亲脂病毒,对消毒剂最为敏感,一般浓度就可以杀灭,75%乙醇中浸泡15分钟足以灭活HIV和HBV病毒。 作为器械清洗消毒的操作人员,从保护自身的角度着想,对于这类污染器械往往是采取先消毒再清洗的处理方式,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几乎所有接触器械的人员在明确知道器械被HBV、HIV感染的情形下,都会警惕起来,而在不知道器械是否被HBV、HIV感染的情况下,有很大部分人员放松了职业保护的警惕性而造成尖锐物的刺伤,而事后报告造成刺伤的器械有可能是被HBV、HIV感染过的。 因此,与其追问HBV、HIV感染的器械如何处理,不如时时专注于职业防护,不管面对什么器械,最重要的是执行标准防御措施(表5-11)。 表5-11 微生物对消毒灭菌的抵抗顺序和消毒灭菌水平 耐性 水平 易感 营养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脂质或中等大小病毒(艾滋病毒、疱疹、乙型肝炎) 细菌孢子(萎缩芽孢杆菌) 球虫(隐孢子虫) 分枝杆菌 非脂或小病毒(脊髓灰质炎、柯萨奇) 真菌(曲霉菌、念珠菌) 低 高 中 灭菌 朊病毒(克-雅病CJD) 消毒灭菌水平 朊毒体后处理 问题二、开放式储槽、有侧孔的饭盒能否用作无菌物品的最终灭菌包装材料?(355) 规范:WS 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个技术规范》 答:开放式储槽、有侧孔的饭盒是否可以作为纱布块、换药碗等高度危险性诊疗器械和用品的最终灭菌包装材料?答案是:不能! 开放式储槽、有侧孔的饭盒一般为铝制品或钢制品,侧部、底部有孔,可开启和关闭。灭菌时需将侧孔打开,以利于蒸汽穿透,灭菌完毕要将侧孔关闭,否则无菌物品直接与外界相通,造成灭菌失败。 WS 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9.8包装材料要求: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作无菌物品的最终灭菌包装材料。因为储槽不具备包装的闭合完好性,不能保证无菌屏障。饭盒也是同理。 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5.7.9包装方法及要求”指出: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若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密封式包装方法应采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开放式储槽、饭盒均无法满足以上的包装方法和要求。 合格的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那么开放式储槽、饭盒是硬质容器吗?不是! 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附录D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中规定:硬质容器应由盖子、底座、手柄、灭菌标识卡槽、垫圈和灭菌剂孔组成。盖子应有可通过灭菌介质的阀门或过滤部件,并应具有无菌屏障功能。显然,开放式储槽、饭盒不符合硬质容器的要求。 综上所述:开放式储槽、有侧孔的饭盒不能作为无菌物品的最终灭菌包装材料。

问题三、什么是植入物?什么是外来医疗器械?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管理有哪些要求?(372)

规范:WS 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个技术规范》

答:植入物是指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天或者以上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与植入物相关手术的器械。由于外来医疗器械品种繁杂、专业性强、价格昂贵,一般医院不做常规配备,其中以骨科植入性手术器械最为多见。植入物手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0/90天内最常见的再入院原因是手术部位感染,而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导致手术彻底失败的严重后果。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必须引起医院足够关注:①制定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CSSD)在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交接和清洗、消毒、灭菌及提前放行过程中的责任。②医院应与器械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其提供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的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与参数;应保证足够的处置时间,择期手术最晚应于术前一日(或医院规定的时间)将器械送达CSSD,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③器械供应商送达的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及盛装容器应保持清洁。④CSSD应建立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专岗负责制,人员应相对固定。⑤CSSD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依据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器械清单,双方共同清点核查、确认、签名,记录应保存备查,包括器械数量、原始质量、处置时间等。⑥CSSD应遵循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外来医疗器械灭菌参数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急诊手术器械应及时处理。首次灭菌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⑦灭菌植入物时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时,可使用含第5类化学指示物的生物PCD进行监测,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⑧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应由CSSD清洗消毒后方可交器械供应商。⑨加强对CSSD人员关于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处置的培训。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被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应该先消毒后清洗。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该先消毒后清洗。

3.开放性储槽不具备包装的闭合性,不能保证无菌屏障,不能作为灭菌物品的外包装。

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时需要在满载情况下进行。 5.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3次。 二.单选题

1.下列哪种疾病污染的器械需要消消毒后清洗( )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丙型病毒性肝炎 C.梅毒 D.朊病毒

2.手术器械包的包装方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式

B.2层包装材料 C.分2次包装

D.可以采用密封式包装

3.供应室去污区张护士清洗器械时,下列哪些防护是不必要的() A.防水围裙或防水服 B.手套

C.防护面屏 D.隔离衣

4.下列不可以作为灭菌物品外包装的是( ) A.无纺布

B.纸塑包装袋 C.硬质容器 D.开放性储槽

5.某医院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大修() A.更换真空泵

B.更换大型供汽管道

C.更换与腔体相连的阀门 D.更换柜门密封圈

第七期:《软式内镜的消毒与监测》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NO1:春雨蝉鸣NO2:临泉小城,NO3:bdxrmyy20160321,NO4:1848093589 ,NO5:WJM123 ,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87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七期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1.B 2.B 3.A 4.C 5.A

二、判断题:1.√ 2.√

问题一、何谓呼吸道传染病,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相同吗?(43)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的3个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

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因不同的传播途径而有所不同。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同时还要根据诊疗操作可能暴露的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需采取“标准预防+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若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高危操作时,个人防护级别要按空气传播对待,即“标准预防+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呼吸道传染疾病不能简单理解为“空气传播疾病只需采取空气隔离措施”或“飞沫传播疾病只需采取飞沫隔离措施”,需综合考虑,基于标准预防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并结合病原体的危害程度、可能实施的诊疗方式等综合运用预防措施。

问题二、哪些诊疗操作容易引发气溶胶,如何做好防护措施?(45) 规范:《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11-2016

容易引发气溶胶的常见操作有:气管插管和拔管、吸痰、心肺复苏、咽拭子采样、尸检、使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机、牙科手机等)的操作、气管镜检查等。实施这些操作时,患者可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微小气溶胶而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医务人员在实施上述诊疗操作时应做好职业防护。①操作房间保持通风良好,只允许必要的人员入内。②根据分级防护的要求和暴露级别,选择

合适防护用品,如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护服、戴眼罩/面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③接触患者前后执行手卫生、戴手套,脱手套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问题三、无负压病室时,如何做好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工作?(47)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医疗机构如无负压病房,针对空气传播疾病患者需做好隔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①可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病房应通风良好,有空气消毒装置。房间内设有手卫生设施、独立卫生间。②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限制其在隔离病房内活动。患者物品专人专用。③病室每天至少消毒至少一次,地面、物体表面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④工作人员进入病室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戴帽子和手套,近距离(1m以内)接触和进行可能喷溅的操作时除戴医用防护口罩以外,还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⑤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终末消毒,地面、物体表面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设备、仪器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清洁消毒;一次性用品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空气传播的疾病只需采取空气隔离措施( )

2.张医师为H7N9进行气管插管时,个人防护需达到三级防护措施 ( ) 3.周护士为普通患者吸痰时需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 ) 4.经空气传播的疾病需安置在负压病房 ( )

5.接触易引发气溶胶的操作时需根据风险戴无菌或清洁手套( ) 二、单选题

1.下列哪种疾病需执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 A.H1NI B.甲肝 C.梅毒 D.HIV

2.下列哪种疾病需执行标准预防+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A.肺结核 B.H7N9 C.手足口 D.SARS

3.容易引发气溶胶的操作不包括( ) A.吸痰 B.心肺复苏 C.气管插管 D.皮试

4.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无负压病室时,下列处置错误的是( ) A.安置单间病室 B.病室通风良好 C.有空气消毒装置 D.可以使用公共卫生间

5.护士进入空气传播的疾病病室进行更换污染床单时,下列防护不推荐的是( ) A.戴医用防护口罩 B.穿隔离衣 C.戴护目镜 D.带无菌手套

第八期:《重点部门——消毒供应中心之感染防控》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NO1:暖雨, NO2:小白天使,NO3:

bdxrmyy20160321, NO4:1848093589 , NO5:kuaidi007 ,已得到了10

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71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八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 4.√ 5.√ 二、单选题:1.D 2.D 3.D 4.D 5.D

问题一:床单元尤其是床垫的消毒处理是个难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394) 规范: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答:这是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欧洲国家,患者出院后,其床单元的棉被、枕套及床单不能在原地进行脱卸,因为这样的动作会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影响周围的患者以及周围环境。须将病

床推离到指定的房间,把被单、床套、枕套拆卸掉,床单和被子放在一边,然后把床垫叠在一个专用车上,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很多大型医疗机构配备有“洗消”一体化设备,可将整个床推进机器内,然后清洗、消毒、烘干一次完成。小型医疗机构在没有“洗消”一体化设备的情况下,按照以上程序两个人即可完成彻底清洁。

针对国内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床单元处理时建议首先进行彻底清洁,污迹及时清除,床上用品一般按照织物管理要求床旁收集,收集时减少抖动,置于专用包装收集袋或者容器内,密闭运送至洗衣房或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进行洗涤消毒。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选择专用床单元消毒机对床垫进行消毒;如果无条件,建议将床垫放在太阳下暴晒6小时,或者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无论是在太阳下暴晒还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应注意翻转床垫,使两门均受到照射。

问题二、病室隔帘多久需要清洗一次?是否需要消毒?(395)

规范: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和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答:病室隔帘是我国近年来在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的物品,主要为保护患者隐私,但因为使用率高,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多项研究表明,病床的隔帘可分离检测到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等,主要可能通过医务人员手导致交叉污染。病床隔帘污染情况与使用时间呈正相关。使用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

但关于隔帘的清洗频率,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些医疗机构要求每60天清洗一次,部分医疗机构则要求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产房等重点科室每3个月清洗一次,隔帘到底多久清洗一次比较合适呢?

国外研究显示,医院隔帘在清洗一周以内即可被多种病原菌污染。国内也有研究显示,隔帘更换频率如果<1周/次,污染率为25%,若超过一周更换,污染率高达68.8%。

基于以上研究,建议隔帘日常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清洗消毒。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科等重点科室应增加清洗更换频次。必要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可与护理部、总务科等部门共同制订适合本院的隔帘更换频率有关的制度。由于病床隔帘会受到包括多重耐药菌在内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在清洗过程中应参照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和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选择恰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问题三、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应如何清洗消毒?(396)

规范: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答:由于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患者使用后的被服、衣物等医用织物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中国台湾地区曾发生过洗衣房工作人员感染SARS病毒的事件;美国一家医院也曾因重复使用的织物导致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香港玛丽医院曾发生6名患者被毛霉菌感染,最终2人因呼吸道感染不治而死亡的事件,该事件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承接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服务的洗衣场在洗衣、干衣、平熨、夹熨以及包装这5个工序中均存在毛霉菌污染。

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指出,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属于感染性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为:①一般情况下与其他脏污织物一样先洗涤后消毒,机械清洗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②不宜手工清

洗,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③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有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消毒,使用水溶性包装袋时可不做消毒处理。④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规范中对一些特定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等织物的洗涤还有一些特殊要求:被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消毒可在机械洗涤的预洗环节完成。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对不同病原体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织物消毒要求应按以下方法处理:①朊毒体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织物,需重复使用的应采用含有效氯10000mg/L的消毒液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至少15分钟,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②气性坏疽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应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的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③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织物,应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灭芽孢的剂量确定)。④对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或100~25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也可选用煮沸消毒(100℃,时间≥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0℃,时间15~30分钟)等湿热消毒方法。⑤对已明确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等]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含有效氯

2000~5000mg/L的消毒液或500~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污被服在病房清点后运至洗衣房( )

2.医疗机构的床垫无条件消毒时可在烈日下暴晒6小时并注意翻转床垫( ) 3.感染性医用复用织物回收时置于黄色回收袋中( ) 4.病床隔帘日常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 ) 5.感染性织物易采取机洗,首选热洗涤方法( ) 二、单选题

1.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织物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浓度是( ) A.250mg/l B.500mg/l C.1000mg/l D.2000mg/l

2.对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织物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浓度是( ) A.250mg/l B.500mg/l C.1000mg/l

D.2000-5000mg/l

3.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原则错误的是( ) A.先洗涤再消毒

B.机洗时可采用消毒与洗涤同时进行 C.不宜手工清洗,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

D.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复用织物先洗涤再消毒 4.感染性医用织物回收袋的颜色是( ) A.黑色 B.黄色 C.红色 D.橘红色

5.医疗机构患者使用的床垫处理错误的是( ) A.压力蒸汽灭菌 B.收集时减少抖动 C. 紫外线照射半小时

D. 太阳下暴晒6小时、照射时两面翻转

第九期:《基于不同传播途径的医院感染预防策略》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NO1:枫桥三贤, NO2:yanziym,NO3:小白天使, NO4:244023583 , NO5:1848093589 ,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72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九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 4.√ 5.√ 二、单选题:1.A 2.A 3.D 4.D 5.D

问题一、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9) 规范:SW/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觉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如3天内某ICU由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血流感染患者增至4人,高度认为发生了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若经细菌鉴定与基因分型后病原体为同源性肺炎克雷伯菌,即为发生了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血流感染暴发。

问题二、医疗机构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应该采取哪些重要措施?(10) 规范:SW/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答: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1周内完成。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问题三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26) 规范:SW/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答: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先收集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地点、个人特征及对可疑危险因子的暴露情况,调查了解感染发生的环境条件。根据收集的资

料,描述该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在时间、地点及患者特征等方面的分布与动态变化,提出假设,如传染源、传播方式及造成传播的因素,然后对导致传播的可疑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如病区食物及水的供应、病房卫生、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各种治疗用水及药液、医疗操作环节、日常护理以及陪伴人员的卫生等,同时从以上可疑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采样送检,验证假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某科室一周内发生了3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就是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机构应该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包括包括初次报告和终末报告()

4.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应该在环境消毒后( ) 二、单选题

1.某科室发生了4例留置尿管相关大肠埃希菌感染,该科室可能发生了( ) A.医院感染暴发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聚集 D.医院感染假暴发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后下列处置错误的是( ) A.边救治 B.边调查 C.边控制 D.边输液

3.确定医院感染暴发的标准是( ) A.同种同源 B.同一种细菌 C.同一种病毒 D.同一种传播方式

4.医院感染暴发订正报告在医院感染暴发终止后多长时间( ) A. 三天后 B. 一周后 C.两周后 D.一月后

5.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收集的资料错误的是( ) A.患者发病的时间 B.发病的地点

C.个人特征和可疑危险因素 D.患者家属情况

第十期:《医用织物的清洗与消毒》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春雨蝉鸣, NO2:中原一点红,NO3:1848093589, NO4:轻舞飞扬ty , NO5:不懂就问11 ,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61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x 4.√ 5.√ 二、单选题:1.B 2.D 3.D 4.D 5.C

问题一、外科手消毒中的“先洗手”步骤,是一遍洗手?还是两遍洗手?(73)

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答: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因此其流程可分为两个步骤:洗手和手消毒。

对于第一个步骤“洗手”,未要求进行两遍清洗。对于第二个步骤“手消毒”则介绍了2种方法:①冲洗手消毒方法,即取用手消毒剂涂抹并揉搓后,用流动

水冲净并擦干,当流动水质达不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时,手术医生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②免冲洗手消毒方法,使用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揉搓至消毒剂干燥。之所以会产生“外科手消毒是一遍洗手还是两遍洗手”的疑惑,可能是把第二个步骤中的“冲洗法手消毒法”误认为是第二遍“洗手”。但事实上,这个步骤的目的是消毒,而非清洁,不属于“洗手”。因此,通常情况下,无论采取哪种手消毒方法,之前只需要洗一遍手。但是,如果卫生状况较差,皮肤污垢较多时,建议清洗两遍。 问题二、洗手时,是每个揉搓步骤15秒,还是六步揉搓共15秒?(77)

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答:我国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指出“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到底是每个揉搓步骤15秒,还是六步揉搓共15秒?

从洗手和手消毒两种手卫生方法的流程来看: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的全过程包括打湿、取液、六步揉搓、冲洗、干手共5个步骤,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建议该项操作应花费40~60秒完成。而使用乙醇类手消毒剂时,全过程仅有取液、六步揉搓2个步骤,应花费20~30秒完成。由此可见,不管是使用流动水洗手,还是使用手消毒剂,其六步揉搓时间合计应至少15秒,而不是特定的15秒或者每个揉搓步骤15秒。多数研究已经观察到医护人员平均洗手时间少于15秒。除了洗手时间非常短外,医护人员常不能洗到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揉搓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手卫生效果,使用手消毒剂揉搓时,如果未达到15秒即干燥,则是由于取液量未达到推荐值,从而影响手消毒效果。虽然揉搓时间长,效果会更好,但过长的时间会降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确保双手的每一个部位均被清洗比强调洗手时间更重要。 问题三、手消毒液、洗手液到底放哪?(82)

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答:洗手液、手消毒剂放置位置不恰当现象在临床极为常见。 (1)不恰当的做法1:手消毒液放置在水池旁。

使用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时,并不需要用水和水池,为了避免洗手液和手消毒液混淆,手消毒剂不要放置在靠近水池的地方。为达到医护人员使用手消毒液的最大效果和最佳依从性,在实际工作中放置位置应靠近诊疗护理区域,如治疗车、病床旁、病房走廊、护士站或准备药物的地点,也可采用小包装放在口袋里,以方便随时取用。便携式和放置在病床旁可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关于手消毒液摆放的最佳位置,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选择离患者1m范围之内的墙壁悬挂,其次是床尾占42%。一些国家在距离患者较远的地方放置手消毒剂,如病房或走廊的入口处,看似非常重视手卫生,但这种策略可能会破坏长期的成功,会导致医务人员和患者不恰当和不合逻辑的手卫生行为,这些行为并没有使用手消毒剂的明显指征,因此不会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不恰当的做法2:洗手液放置在水池里。

洗手液应放置于洗手池附近,以方便使用,但需要注意减少污染的风险。污染的途径可能有两条:①洗手时,水从污染的洗手池溅到水池内的洗手液出液口造成污染。②水龙头冲出的水较急,喷到排水口将生物膜击碎形成了气溶胶,进一步污染洗手池内面和周围环境及物表。因此,洗手液不应放置在洗手池里。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外科洗手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 )

2.张医师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应重新更换外科手套不必再进行外科手消毒。()

3.外科手消毒时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

4 . 王护士肌肉注射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揉搓时间至少为15秒() 5 . 外科手消毒时间为2-6分钟( ) 二、单选题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隔离传染病人 D. 洗手

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 A. ≤15cfu/cm2 B. ≤10cfu/cm2 C. ≤8cfu/cm2 D. ≤5cfu/cm2

3.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

A. 暂居菌 B. 常居菌 C. 真菌 D. 病毒

4. 快速手消毒液不应该放置位置( ) A. 治疗车 B. 水池边 C. 病室入口处 D. 床尾

5. 刘医师流水洗手后采用的正确干手方式是( ) A. 共用毛巾 B. 工作服内面 C. 工作服腋窝处 D. 干手纸

第十一期:《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轻舞飞扬ty, NO2:手牵手,NO3:玲珑, NO4: 不懂就问11, NO5:相约感控 ,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95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一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x 4.x

二、单选题:1.B 2.D 3.A 4.B 5.D

问题一、未被污染的青霉素瓶、安瓿是否属于医疗废物?如何进行管理?(480)

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答: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废弃瓶不属于感染性废物,不必按医疗废物要求处理。但不能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单独收集后交由规范的废品回收企业处理。

对于玻璃安瓿,因其具有“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特征,在《医疗废物分类目录》里视为损伤性废物。而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省卫生厅关于玻璃安瓿处理归类的批复》(苏卫医[2010]78号)中指出,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玻璃安瓿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该批复请示了原卫生部,其分类依据是原卫生部《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因此,笔者认为,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玻璃安瓿因其未携带病原微生物,不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因此不属于医疗废物。但由于易碎,应放入耐刺、防渗漏容器中单独收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地在医疗废物分类中存在理解方面的差异,因而,在处理废弃物时,还应符合地方规定。 问题二、死胎、死婴能按病理性废物处置吗?(483) 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卫办医发[2014]21号)明确规定,对死胎和死婴,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确认,并加强管理。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妥善处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

目前,对于死婴不作为医疗废物处理没有争议。但死胎在法律上是未被规范的模糊概念,近年来,围绕着死胎的法律属性、所有权归属以及医疗机构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失当等问题,已经发生了多起法律上的纠纷。对于死胎的界定,我国《殡葬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均未涉及,《妇产科学》

中定义为妊娠20周后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死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称为死产,是死胎的一种。EmotionsAs Bio-Cultural Processes一书中指出,在德国一般而言,死胎体重>1kg时,可视为尸体来处理;如果死胎的父母提出相关要求,体重>500g而<1kg的死胎也可以被允许视为尸体来处理;体重<500g的胎儿不应被视为尸体,可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理。

国外多以胎龄、重量或有无生命体征界定死胎,胎龄在20~24周,体重在350~1000g,无生命体征。中国台湾地区将胎龄16周以上者视为死胎,因为胎儿发育到第16周时已完全成形,可分辨性别,大脑发育趋于完善。

结合国外及中国台湾等地的法规经验,建议确定为16周以上、胎重>500g的死胎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16周以下、胎重<500g则按病理性废物处理。 问题三、锐器盒可以放在治疗室配液台面上吗?(493) 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答: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问,原因在于锐器盒是用于盛放使用过的针头等锐器,被视为污染物品,而治疗室配液台面为清洁区。但通常来说,配液过程中产生的针头并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因此盛放容器放在清洁区未违反原则,且可以方便及时处置配液过程中产生的锐器,减少因集中处置针头造成的锐器

从锐器盒的功能和安全内涵来讲,应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方便安全使用的醒目位置,以减少锐器伤。《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规定: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由此看来,无论是注射还是换药等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锐器均可直接放置于车载锐器盒。研究显示,锐器盒与锐器产生点的距离过远易导致锐器伤发生,(37.97±6.03)cm能够保证锐器使用后得到及时、安全的处理,使操作者用完锐器能够立即放入锐器盒,而不需要移动身体。

在工作实践中,锐器盒如果放置于治疗台面上,则必须保持其清洁。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车载锐器盒放置于距离治疗台近的位置,方便配药后及时处理针头;或者制作锐器盒架,将锐器盒单独置于盒架内。

锐器盒不管放置于何处,其规范管理更为重要。应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容积,保持清洁,避免过满溢出造成职业暴露危险和周边环境污染。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从第五期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且对答题满分卷前5位奖励10金币+5威望,~~~快乐学习,收获金币!

(注:1.请不要重复回帖! 2.答题奖励时间截止下周二公布标准答案之前!)

一.判断题

1.未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废弃瓶不属于医疗废物( )

2.张医生为患者换药使用后的一次性换药包属于感染性医疗废( ) 3.患者术中取下的钢板不属于医疗废物( )

4.锐器盒可以放在靠近工作场所方便安全使用的位置,以减少锐器伤( ) 5.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医疗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医疗废物的是( )

A.胎盘 B.死胎 C.被截肢体

D.医学实验的动物组织

2、刘护士给患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注射后需要置入锐器盒的医疗废物是( ) A.注射器针筒 B.注射器针头 C.消毒使用后的棉签 D.一次性治疗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的原则是( ) A.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C.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生活垃圾中

D.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 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产妇分娩后胎盘归产妇所有

B.孕产妇经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要求申领胎盘的产妇,不允许产妇或其家属带回

C.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D.产妇放弃的胎盘可以卖给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

5、下列不属于药物性医疗废物的是( ) A.过期的抗生素 B.过期疫苗 C.过期的白蛋白 D.过期的消毒液

6、医疗废物转运车(货车类)的标识正确的是( ) A.橙色菱形 B.橙色三角形 C.黄色菱形 D.黄色三角形

第十二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春雨蝉鸣, NO2:冬日文竹,NO3:轻舞飞扬

ty, NO4: 1848093589, NO5:乱世伽人 ,已得到了10金币+5威望的奖励哦~~191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二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 2. x 3.√ 4.√ 5.√ 二、单选题:1.D 2.B 3.A 4.B 5.D

问题一、术前备皮需要去除毛发吗?备皮时间是否有要求?(206) 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答:按照去毛与否,常用术前备皮方式可分为去毛备皮法和不去毛备皮法两大类。其中去毛备皮方法有剃毛、脱毛和剪毛三种。有大量研究表明,术前剃毛备皮破坏皮肤完整性,造成肉眼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表皮组织损伤,这些损伤成

为细菌进入人体的门户,或在局部形成微小感染病灶,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SSI)。脱毛备皮是指用化学脱毛剂脱掉手术区域毛发,简便易行,能有效减少皮肤表面细菌数,但对于过敏体质患者要谨慎使用。剪毛备皮是指用剪或推剪的方式去除手术区域的毛发,保持了皮肤完整性,减少手术创面潜在性污染,避免化学脱毛剂的反应,有效预防SSI。原卫生部2010年下发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要求: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的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与去毛方法相比,手术部位不去除毛发能减少SSI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综合15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剃刀相比较,未清除毛发和使用剪刀能够显著降低SSI发生率。因此WHO强烈反对使用剃刀去除毛发。如果必须要去毛,外科医生最好用剪刀或使用脱毛剂。

对于术前备皮时间,有多篇报道均指出,术前越早备皮,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所以术前不但要彻底清洁皮肤,还要控制距离手术的时间,以减少细菌生长的机会,即皮肤准备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也要求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

问题二、术前使用氯己定沐浴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真的有效吗?(208) 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答:正常皮肤表面有大量常驻菌和暂居菌。常驻菌是定植于皮肤表面的菌群,大部分无致病性;暂居菌主要通过接触而附着于皮肤表面,容易用肥皂和水清除,暂居菌如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具有致病性。因此在手术前清洁皮肤,可以有效地降低皮肤上定植的细菌。

与碘伏或肥皂相比,使用氯己定术前洗浴能明显减少体表的细菌负荷。尽管已有数据反复表明氯己定沐浴可降低手术部位皮肤的细菌量,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氯己定沐浴对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降低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世界卫生组织(WHO)综合9项临床研究(包括7项RCT)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普通肥皂相比,使用氯己定抗菌皂液擦浴不能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因此,患者术前沐浴时,无论使用抗菌皂或普通肥皂都可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另有两项观察性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术前采用氯己定擦拭巾与未沐浴相比,能够降低SSI的发生率,但基于该两项研究证据质量非常低,专家小组不推荐以降低SSI为目的使用氯己定擦拭巾。因此,从目前证据来看,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在手术前使用氯己定擦拭巾比使用普通清洁产品更能降低SSI发生率。

综上所述并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术前一晚使用普通清洁产品(肥皂、皂液)沐浴、更衣,即可达到清洁皮肤、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选用氯己定(洗必泰)沐浴液进行术前沐浴。

问题三、术后换药应关注哪些重点环节?是否一定要戴手套?使用新型敷料优于传统纱布敷料吗?(221)

答:伤口愈合是组织对创伤的反应,是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在整个愈合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术后切口局部清洁是愈合的基本条件。术后换药包括更换敷料、清洁、消毒切口等。①物品准备及换药时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止液体喷溅),换药前后应进行手卫生。②更换敷料时应按照无菌不接触原则,即在对切口初步消毒后,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以保证操作人员手上或器械上的微生物不会进入伤口。这种无菌技术的不接触原则为处理伤口的“金标准”。③一期闭合的清洁切口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24~48小时。切口

有过度渗出时敷料应及时更换。换药时应仔细观察手术部位切口情况,怀疑手术部位感染(SSI)时及时采集标本送微生物培养。

目前,还没有规范明确规定术后换药一定要戴无菌手套。但从保护患者的角度出发,如特殊感染患者或危重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或者从保护医务人员角度出发,如换药医师手上有伤口等情形,建议佩戴手套以做好双向防护。 随着医疗用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有很多新型敷料问世,主要为亲水胶体、凝胶、纤维胶体、聚氨酯矩阵敷料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小组综合10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比标准敷料(传统纱布),新型敷料并不能显著降低SSI发生率。因此,就预防SSI而言,在一期缝合切口上,没有一种新型高级敷料优于现在的标准敷料,加之新型敷料费用较高,建议仍应选择标准敷料。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

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 当毛发影响手术部位操作时应选择不损伤皮肤的方式去除毛发( ) 2. 择期手术前患者应沐浴( )

3. 急诊或有开放伤口的患者,应先简单清洁污渍、血迹、渗出物,遮盖伤口后再进入手术间( )

4. 为防止手术部位感染手术冲洗液应使用加温(37℃)的液体() 5. 择期手术前患者必须使用抗菌皂液沐浴( ) 二.单选题

1.王先生明日8AM行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下列最佳备皮时间是( ) A.术前1天 B.术前12小时 C.术前6小时 D.术前2小时

2.张医师为阑尾炎术后患者换药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换药前进行手卫生 B.换药前戴口罩

C.使用一次性无菌换药包 D. 换药后摘手套可不用手卫生

3.刘医师为胃大部切除患者换药时发现,切口红肿热痛,不推荐的做法是( ) A. 发现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 B.采集标本送检 C.根据情况清创引流 D.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第十三期:《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春雨蝉鸣, NO2:暖雨 ,NO3:枫桥三贤, NO4: 雾仙子, NO5:yanziym ,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哦~~

223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三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 2. √ 3.x 4.√ 5.√ 二、单选题:1.B 2. B 3.D 4. D 5.D 6.A

问题一:佩戴双层口罩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吗?(174)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答:国内有调查显示,在戴口罩的护士中有48.9%认为一层口罩效果不佳,需要佩戴双层口罩,这些护士主要集中在急诊室和儿科门诊。他们认为此类区域的患者多、密度大、疾病复杂、空气污染严重,是医院感染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重点场所,而且部分患者虽无感染症状但可能处于潜伏期而具有传染性,因此出现防护过度。

对于纱布口罩,国内一项研究显示,24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率为43.9%,略高12层纱布口罩(32.3%)但呼吸阻力却增加了几乎一倍。

佩戴双层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会导致口罩与面部密合性上下错位,很难做到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两层口罩易松动造成工作中不自觉用手频繁触摸面部;还会增加不舒适感,间接影响依从性和佩戴效果。因此,佩戴双层口罩并不能增加防护效果,还可因密闭性的破坏增加其自身感染的危险性。

口罩的过滤效果并非靠层数来决定,而是靠其佩戴时的密封性、过滤性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无论是佩戴双层纱布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均无助于防护性能的提高。根据防护需求选择使用相应的口罩类型才是发挥口罩防护作用的关键。

问题二:外科手术时可以佩戴耳挂式口罩吗?(176)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答:口罩有耳挂式,也有系带式,外包装均注明了“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但它们是否都可以作为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呢?

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耳挂式口罩不能作为外科手术选择使用的产品,但从手术室基本技术或者从循证感染控制的专业立场来讲,系带式医用外科口罩比耳挂式医用外科口罩更符合外科手术要求。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附录A“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和“摘口罩方法”中多次提到:“系”和“系带”,还有“上下系带”,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医用外科口罩必须是系带的,否则,就不能规范佩戴。

(2)从美国手术室护士学会(AORN)2014年11月6日更新的围手术期外科着装指南和AORN网站上我们搜寻到这样的答案:耳挂式口罩不能被设计和用于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因为它不能提供一个安全的面部密合,以防止口罩两侧漏气。贴合手术者面部的口罩可以降低手术者向患者或无菌区域传播鼻咽部和呼吸道微生物的风险。医用外科口罩应覆盖口和鼻,并以防止口罩两侧漏气的方式进行安全保护。

(3)截至目前,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均未允许耳挂式“医用外科口罩”在外科手术操作中使用。

(4)外科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言语交流,为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医用外科口罩必须选择系带式,并且不得在下颌部位打结(如果将结扣系在下颌,在穿手术衣过程中及术中容易污染领口部位),两根系带应分别交叉,在颈部和头后部打结,并且在口罩佩戴完毕以后,确保鼻夹塑形,口罩下部要紧密贴合下颌。

(5)在临床中我们还发现这样的问题:耳挂式口罩多为松紧带,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弹性,时间稍长就会出现松垮现象;耳挂式口罩会因医务人员脸形不同而出现连接并不紧密现象,手术时间过长、呼气、说话也会导致口罩下掉,密闭性能不如系带式;由于密闭性能较差,术中佩戴时间过长会导致耳朵难受;操作者谈话、咳嗽时引起的飞沫会沿着口罩边缘飘落而污染术野。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时建议佩戴系带式医用外科口罩。

问题三:是否进入新生儿室、治疗室、产房就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180) 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答:在未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前提下,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治疗室时,如果不进行无菌操作,或仅进行查体等一般诊疗操作时,不需要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但依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务人员进入产房(人流室)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应依据所实施诊疗操作的类型选择佩戴口罩:①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根据操作类型选择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②在进行手术、口腔治疗等可能发生体液或血液喷溅的操作时,应佩

戴医用外科口罩。③接触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时,应佩戴医院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④医务人员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医务人员应合理使用口罩,在不需要佩戴口罩的环境时不必佩戴口罩。不规范佩戴口罩不仅会降低医务人员的依从性,而且还会增加污染的风险。有研究显示,佩戴细菌数超标的口罩进行无菌操作时,口罩上的细菌会随着操作者的呼吸和头部活动降落于无菌区域,同时口罩上的细菌也会随着呼吸运动进入操作者自身体内,影响其健康。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佩戴双层口罩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

2.系带式医用外科口罩比耳挂式医用外科口罩更符合外科手术要求( ) 3.小刘护士去治疗室送治疗单时必须佩带一次性医用口罩()

4.口腔科李大夫为口腔患者治疗时必须佩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 5.许医师说口罩就是要求遮住戴者的口部就好了( ) 二.单选题

1.口罩的过滤效果通常与下列哪项无关( ) A.戴两付口罩 B.佩戴时的密闭性 C.过滤性 D.舒适性

2.张医师为胃大部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时下列不推荐的是( ) A.进行外科手消毒 B.戴一次性圆帽 C.戴无菌手套 D.戴耳挂式医用口罩

3.吴医师为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患儿查房时,下列不推荐的是(A.接触患儿前严格手卫生 B.接触患儿后严格手卫生 C.佩带医用外科口罩 D.消毒听诊器

)第十四期:《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枫桥三贤, NO2:爱干的人 ,NO3:梦想, NO4: yanziym, NO5:冬日文竹 ,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230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四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 2. √ 3.√ 4.√ 5.x 二、单选题:1.D 2. D 3.D

问题一、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0.5~1小时”与“0.5~2小时”有冲突吗?如何理解和落实这一要求?(467)

相关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参考答案: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般为静脉输注,应在皮肤粘膜切开前0.5~1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经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者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故之前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第六条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更改为术前0.5~1小时是基于如下考虑:根据指导原则围术期预防推荐的药物主要为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在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而目前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少。此外,泌尿科手术除了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外,还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但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故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仅为少数人群选择,除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一般抗菌药物可在0.5~1小时内滴完,半衰期在1~2小时。故,改为0.5~1小时,对于多数人群更为合理。 综上所述,“0.5~1小时”与“0.5~2小时”并无矛盾,具体的给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类别来决定。

问题二、剖宫产手术“0.5~1小时”和“脐带结扎后”给抗菌药物,有什么不同与利弊吗?(468)

参考答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明确指出剖宫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为结扎脐带后给药。这样的优点在于能避免新生儿接受抗菌药物,但有可能增加产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根据最新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比较了剖宫产术前0.5~1小时给药与脐带结扎后给药两种预防用药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发现与脐带结扎后给药相比,术前预防给药显著降低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新生儿的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因此建议剖宫产术应在术前预防给药,但对新生儿近期或远期的副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故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并未对剖宫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做强制性要求。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进行风险评估,在产妇感染和对新生儿产生副作用中进行权衡,合理选择时机。

问题三、如何理解和执行“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5%时,停止该药物的临床应用”这一要求?(470)

相关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参考答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这样要求:对于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这句话不能简单理解为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75%时,医疗机构要停止使用该药物。

该句话的关键在于“临床应用”这几个字,我们以头孢曲松为例,头孢曲松的临床应用有很多种: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治疗。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敏感菌、感染部位、治疗性等这些关键词组合构成了头孢曲松的各种临床应用。

例如: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中下呼吸道感染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超过75%,我们可以停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使用头孢曲松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但是如果头孢曲松在其他科室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我们依然可以继续该药物临床应用。此外,药物对于细菌的耐药率应是具体到某一种细菌,如头孢曲松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但是对于颅内感染的链球菌仍有很好的敏感性,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

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张先生手术前评估需使用万古霉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使用时必须术前半小时使用。( )

2.剖腹产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断脐时使用。( )

3.术前用药时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

4.手术患者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

5.张医师说食管癌手术是清洁污染手术,为预防感染必须术后连续三天使用抗菌药物。( ) 二.单选题

1.刘大爷行颅脑手术术前常规易选用哪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 A.头孢一代或二代

B.头孢三代 C.氨基糖甙类 D. 氟喹诺酮类

2.小张,女,42岁,因乳腺结节就诊,医师取活检术,医师的处置错误的是( ) A.严格无菌操作 B.外科手消毒 C.戴无菌手套 D.预防使用头孢唑林

3.新生儿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示肺炎克雷伯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到7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暂停头孢曲松在新生儿病房治疗肺部感染 B.使用头孢他啶治疗肺部感染 C.使用氟喹诺酮类治疗肺部感染 D.使用氨基糖甙类治疗肺部感染

4.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术中需追加抗菌药物( ) A.术中失血1500ml B.手术持续3小时以上

C.手术时间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 D.污染手术

5.刘大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检测发现鼻前庭有MRSA定植,易选用哪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 A.万古霉素

B.头孢霉素 C.氨基糖甙类 D. 氟喹诺酮类

第十五物期:《隔离技术与职业防护安全》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春雨蝉鸣, NO2:梦想,NO3:nmpangpang, NO4:冬日文竹, NO5:枫桥三贤 ,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221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五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 3.x 4.√ 5.x 二、单选题:1.A 2. D 3.C

问题一、多重耐药菌隔离预防措施实施的要点有哪些?(450) 相关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参考答案: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能有效阻断多重耐药菌(MDRO)的传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出MDRO后应及时通知病区,病区对MDRO感染或定植者实施接触隔离。

(1)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①应尽量单间安置MDRO感染/定植患者。②无单间时,可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③不应将MDRO感染/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导管、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④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进行床旁隔离。

(2)隔离预防措施:①隔离房间诊疗用品专人专用。②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进出隔离房间、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③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④当执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时,在有烧伤创面污染的环境工作时,或接触分泌物、压疮、引流伤口、粪便等排泄物以及造瘘管、造瘘袋时,应使用手套和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按照正确的顺序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⑤主动筛查发现的MDRO定植患者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⑥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应有隔离标识,并有注意事项提示。 ⑦MDRO感染或定植的患者转科、转院或离开病房做辅助检查时应当通知接诊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⑧MDRO感染/定植患者原则上应隔离至MDRO感染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如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需2次培养阴性。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项 目 MRSA 其他多重耐药菌

患者安置 单间或同种病原体同室隔离 单间或同种病原体同室隔离

人员限制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手部卫生 遵循WS/T313 遵循WS/T313 眼、口、鼻防护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仪器设备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物体表面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终末消毒 床单位消毒 床单位消毒 标本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生活物品 无特殊处理 无特殊处理 医疗废物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离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问题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452) 相关文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

参考答案:多重耐药菌(MDRO)监测是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例监测,可及时发现MDRO感染/定植患者;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可了解环境MDRO污染状态;通过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掌握MDRO现状及变化趋势,发现新的MDRO,评估针对MDRO医院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等。

(1)监测方法:①日常监测:包括临床标本和环境的MDRO监测。但是除科学研究需要,不建议常规开展环境MDRO监测,仅当有流行病学证据提示MDRO的传播可能与医疗环境污染相关时才进行监测。② 主动筛查:通过对无感染症状患者的标本(如鼻拭子、咽拭子、肛拭子或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发现MDRO定植者。 ③暴发监测:重点关注短时间内一定区域患者分离的同种同源MDRO及其感染情况。

(2)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①感染患者标本送检率低会影响监测结果。②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后采集标本将影响目标MDRO的检出率。③血培养的采集套数和采集量会影响培养阳性率。 ④培养基的种类、质量和培养方法影响目标MDRO的检出率。 ⑤ 不同药敏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也会影响细菌药敏检测结果。

(3)MDRO主动筛查的部位选择:①选择细菌定植率较高,且方便采样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采集标本。②MDRO主动筛查常选择鼻前庭拭子,并结合肛拭子或伤口采样结果。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主动筛查常选择粪便、肛拭子样本。④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主动筛查标本为肛拭子,并结合咽喉部、会阴部、气道内及伤口部位的标本。

(4)监测指标:①MDRO感染/定植现患率:特定时间段内MDRO感染及定植例数/目标监测人群总例数。②MDRO感染/定植发病率:新发的MDRO感染及定植例数/千住院日(或例/月)。③MDRO在总分离细菌中构成比(去除重复菌株后)。

(5)MDRO监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区分感染与定植、污染:需综合患者有无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标本的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是否正确,采集标本的质量评价,分离细菌种类与耐药特性,抗菌药物的治疗反应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应高度重视血、脑脊液等无菌部位培养出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结果,同时仍需排除因标本采集不规范造成的污染。②分析时间段内,1名患者住院期间多次送检多种标本分离出的同种MDRO应视为重复菌株,只计算第一次阳性培养结果,以避免高估MDRO感染或定植情况。

问题三、什么是CR-AB和CR-PA,与CRE有什么区别?(458)

参考答案:CR-AB是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英文缩写,鲍曼不动杆菌在WHONET软件中缩写为ABA,因此,也有人缩写为CR-ABA;CR-PA是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英文缩写,同理也可缩写为CE-PAE。理论上CR-AB指的是一种细菌,但实际上实验室限于实验条件无法将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内的细菌区分开来,因此目前一般而言,CR-AB是一个复合群,而非一种细菌。CR-PA指的是一种细菌。两者均属于非发酵菌,而CRE属于发酵菌,他们在抗生素的选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CR-AB、CR-PA的构成比远高于CRE。

注意:这里所讲述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是指获得性耐药,而非天然耐药。比如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厄他培南就属于天然耐药。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用厄他培南来判断两者。如果测试了该药,也不能因为某株PAE厄他培南耐药,而判读为CR-PA。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

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无需执行接触隔离措施。( )

2.多重耐药菌监测是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 3.MRSA主动筛查常选择鼻前庭拭子。()

4.细菌耐药通常是指获得性耐药排除天然耐药( )

5.一名患者住院期间多次送检多种标本分离出的MDRO视为重复菌株。( ) 二.单选题

1.张大爷肺部耐碳青霉烯类感染,医院条件有限不能单间隔离,可与下列哪些患者同住一室进行床旁隔离( ) A.留置尿管患者 B.白血病患者

C.下肢静脉血栓手术患者 D.急性脑缺血患者

2.刘护士为MRSA肺炎患者吸痰时下列错误的是( )

A.戴PPE手套 B.穿隔离衣 C.戴防护眼镜 D.严格手卫生

3.不属于多重耐药菌监测的方法是( ) A.日常监测 B.主动筛查 C.暴发监测 D.病例监测

4.2015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指标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下列哪项是要求监测的质控指标( )

A.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及发现率 B.漏报率 C.暴发率 D.现患率

5.CRE的防控措施除了加强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侵入性器械的使用、微生物实验室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外,下列()不是属于其核心预防措施? A.CRE普查 B.氯己定沐浴 C.手卫生 D.接触隔离

第十六期:《抗菌药物管理》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tzdnxy, NO2:暖雨,NO3:枫桥三贤, NO4:芳芳123, NO5:疏雨萧萧,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174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六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x 3.√ 4.√ 5.x 二、单选题:1.A 2.D 3.A 4.D 5.A

问题一、中医针刺治疗针具使用后用75%乙醇消毒,再重复“专人专用”,可以吗?(377)

相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参考答案:“一个患者在治疗周期内仅适用一套针灸针具,使用后自行保管或单独使用针盒盛装,使用75%乙醇浸泡消毒”这样做是否正确?答案是:错误。

所使用的针灸针具如果是一次性使用的,使用后应按照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具在硬度和弹性方面达不到可复用针具的要求,重复使用中容易出现断针和钝针的现象。

如果是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应按照规范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针灸针具穿透皮肤,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灭菌水平,而75%乙醇属于中效消毒剂,无法达到灭菌水平。2002年,Woo报道了4例针灸继发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例为龟分枝杆菌感染,另外2例为不产色分枝杆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显示这4例分枝杆菌都存在对乙醇的抵抗作用。

“专人专用”看似没有接触到其他患者的无菌组织和体液,但实际工作中针灸针接触了患者的皮肤、无菌组织、医生的手和诊疗环境,会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和有机物附着,如果清洗不彻底,灭菌不符合要求,可能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

问题二、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疗等操作时的器具和物品如何消毒或灭菌?(378)

相关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北京市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试行)》

参考答案: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疗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有条件的

医疗机构可交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无条件的可由使用科室自行处理。根据器具接触部位不同、污染程度不同,所选择的消毒灭菌方式也不同。

(1)低度危险性物品消毒:通常情况下,拔罐、刮痧、中药足疗所用到的器具仅接触患者完整皮肤,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可选择如下处理方式。

1)火罐:①清洗消毒器:90℃/5分钟或93℃/2.5分钟消毒,干燥后清洁保存。《北京市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试行)》也曾推荐90℃/1分钟或80℃/10分钟消毒,干燥后清洁保存备用。②手工清洗:清洗后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0~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2)刮痧器具:先用流动水刷洗,去除油渍等附着物,再用75%乙醇或消毒湿巾等擦拭。 3)药浴容器:使用后将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药浴液一并去除,避免药浴液遗撒容器内;清水冲刷容器,去除残留的液体污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刷洗;清洗后干燥保存。

(2)高水平消毒:当器具未接触到破损皮肤与粘膜,但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须行高水平消毒。 1)火罐:完全没入酶洗液浸泡,作用时间遵循产品说明书;清水冲洗后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2)刮痧器具: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3)灭菌处理:当器具接触到破损皮肤或粘膜时,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使用后应完全浸没入清洁剂(如含酶洗液)浸泡(浸泡时间依据产品说明书),漂洗干净后,选择压力蒸汽灭菌(首选)或化学灭菌处置(灭菌剂的浓度、浸泡方法、浸泡时间参照厂家说明书)。

问题三、针灸操作前,患者的皮肤穴位如何消毒?(381) 相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参考答案:皮肤穴位消毒,一般常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消毒施针穴位,也可以使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推荐的其他皮肤消毒剂。消毒棉球或棉签“一穴一换”,不应使用同一个棉球或棉签擦拭2个以上穴位。消毒前后注意手卫生,不可用手触摸已消毒过的皮肤穴位,且要待皮肤干燥才方可进行针灸操作。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

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针灸理疗师为刘先生使用一套一次性针灸针具连续进行了一周的针灸理疗。( )

2.一次性针灸针使用后必须放入利器盒中。( )

3.针灸针具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4.拔罐、刮痧等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 5.穴位封闭注射多剂量用药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 二.单选题

1.针灸理疗师为刘大爷行针灸理疗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严格无菌操作 B.严格手卫生

C.棉签或棉球消毒一穴一换

D.使用后针具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拔罐、刮痧等器具和物品处理错误的是( ) A.先清洗再消毒

B.无血液体液污染可以使用75%酒精消毒

C.有血液体液污染可以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

D.有血液体液污染可以使用2000-5000mg/l有效氯消毒 3.某诊所对重复使用的针具处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清洁再消毒

B.检查针具有无变形、针尖是否有钩 C.500mg/L有效氯消毒灭菌 D. 高压灭菌

4.下列针具灭菌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使用饭盒盛装针具灭菌

B.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有符合要求的外层布巾包装 C.包装容器及内衬纱布棉垫一用一清洗 D.塑封包装可以保存180天

5.针灸皮肤消毒时下列消毒方法错误的是,( )

A.以针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2次 B.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C.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D.消毒后无需待干注射

第十七期:《多重耐药菌防控》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雾仙子, NO2:春雨蝉鸣,NO3:zhyygkb, NO4:WJM123, NO5梦想,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173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七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 4.√ 5.x

:二、单选题:1.D 2.A 3.D 4.A 5.A

问题一、如何解读S(敏感)、I(中介)、R(耐药)、SDD(剂量依赖性敏感)?(411)

参考资料:《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

参考答案:(1)敏感(susceptible,S)是指当使用常规推荐剂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该抗菌药物在患者感染部位通常所能达到的浓度可抑制分离菌株的生长。

(2)中介(intermediate,I):有下列几种不同的含义:①抗菌药物的MIC接近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浓度,分离株的临床应答率可能低于敏感菌株。②根据药代动力学资料,若某药在某些敏感部位有生理性浓集,则中介意味着该药常规剂量治疗该部位感染可能有效。若某药高剂量用药安全,(如?-内酰胺类),中介则意味着高于常规剂量治疗可能有效。③中介也意味着一个缓冲区,防止一些无法控制的技术因素导致结果解释有偏差。

(3)耐药(resistant,R):指使用常规推荐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时,患者感染部位所能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菌株生长。或可能存在特殊的微生物耐药机制(如?-内酰胺酶),抗菌药物对菌株的治疗尚未得到可靠临床治疗研究的证实。 (4)剂量依赖性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SDD分类提示菌株敏感性依赖于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当药敏结果是SDD时,为了达到临床疗效,采用的是修正用药方案(例如高剂量、增加给药频率或两者兼有),达到的药物浓度比设定敏感折点使用的用药方案所达到的药物浓度高。 问题二、什么叫天然耐药?了解天然耐药有什么意义?(412) 参考资料:《常见细菌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参考答案:细菌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也称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天然耐药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菌种整体上(几乎全部分离株)都表现为耐药性。不同细菌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不同,使其本身对某些抗生素天然不敏感,比如大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对于万古霉素就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以为其他的耐药,往往属于获得性耐药。细菌获得性耐药的原因可以是敏感细菌在某些环境下自身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性,或者从外源获得耐药基因所产生。比如,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mecA基因,则会对?-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的天然耐药通常是固定的,可以长期稳定遗传。实验室不必测试天然耐药。如果测试,而且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没有检测出耐药,导致假敏感,向临床报告则将严重误导临床。比如,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复方磺胺、头孢噻肟天然耐药,但是有部分实验室采用仪器法可能得出敏感的结果。因此,了解细菌天然耐药知识,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错误(天然耐药信息可以在医学专业书籍、文件内查询,比如CLSIM100文件,在附录部分会提供临床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表)。

天然耐药是敏感性疾病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必备知识。临床微生物学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宣传,避免错误。

问题三、临床常见炎症诊断指标有哪些?主要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是什么?(414)

参考资料: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

参考答案:临床常见炎症诊断指标有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分类、PCT、CRP、IL-6、纤维蛋白原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已作为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有力证据,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如C反应蛋白

(C-reaction protein,CRP)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CRP和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分子标志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指标。首先,CRP在许多急性感染中可作为最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在高危患者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CRP高低可作为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一般可中断抗菌药物治疗。其次,PCT与感染的程度和严重程度相关,且比CRP具有更有利的动力学曲线,在刺激后4~12小时水平增加,当感染被控制后PCT水平则每天减半;PCT比任何其他可用的脓毒症标志物更有潜能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最新国际脓毒症指南建议,PCT检测结果可用于指导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终止。但PCT升高,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心力衰竭、尿毒症和甲状旁腺肿瘤等都可以引起PCT升高。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

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药敏提示剂量依赖性敏感就是菌株敏感性依赖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药物的剂量。( )

2.根据药代动力学资料,如某药在某些感染部位有生理性浓集,中介则意味着该药常规剂量治疗该部位感染可能有效。( ) 3.微生物天然耐药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

4.细菌的天然耐药通常是不固定的可以短期遗传。( )

5.资料显示CRP、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分子标志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指标。( ) 二.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临床常见炎症诊断指标( ) A. 体温 B. CRP C. 球蛋白

D. PCT

2.炎性诊断指标中对诊断脓毒血症最有帮助的是( ) A. 体温 B. CRP C. 血常规 D. PCT

3.下列细菌不是对于万古霉素天然耐药的是( )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 C.阴沟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4.下列解读标识错误的是( ) A.S表示敏感 B.R表示耐药 C.I表示中介

D.SDD表示时间依赖性敏感

5.抗菌药物性腹泻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 A.艰难梭菌 B.大肠埃希菌 C.志贺氏菌 D.沙门氏菌

第十八期:《中医门诊感染防控》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雾仙子, NO2:冬日文竹,NO3:枫桥三贤, NO4:bdxrmyy20160321, NO5:乱世伽人,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209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八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 4.√ 5.√ 二、单选题:1.D 2.C 3.C 4.A 5.D

问题一、浓缩透析液是否也需要检测内毒素?标准是什么?(326) 参考资料:YY0598-2015《血液透析机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参考答案:由于浓缩透析液是由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所以医院不需要常规对浓缩透析液进行质量

监测,当怀疑透析不良事件与浓缩透析液有关时,可进行相应的采样监测。Yy0598-2015《血液透析机相关治疗用浓缩物》要求血液透析浓缩透析液内毒素≤0.5EU/ml。

经过血液透析机流经血液透析器发生透析作用的透析液是浓缩透析液与反渗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浓缩透析液的质量,必然会影响到直接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透析液质量。所以,浓缩透析液的微生物指标和内毒素水平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透析液的质量和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

问题二、血液透析用反渗水菌落超标后如何处理?(327)

参考答案:按照管理要求,每家医疗机构都应该定期对血液透析反渗水的菌落数进行检测,对于

菌落数超标的应该及时进行干预处理。对于反渗水超标,应该首先排除在采样、储存、运送和检测环节的问题,排除假阳性的存在。干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查找超标的原因,第二就是针对存在的原因进行整改。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室反渗水采样一般有3个采样点:①是反渗机的出水端(A点)。②血液透析机后面的输水软管与透析机机内管路的连接部位(B点)。③输水管主路的末端(C点)不同的采样点,反渗水菌落超标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产生原因,也就有不同的干预措施(表5-9)。

反渗水超标通常哟三方面的主要原因:①反渗机故障。②输水主管路形成生物膜。③血液透析机输水软管形成生物膜。根据反渗水超标三方面的原因,以及超标反渗水采样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做出如下推测。

表5-9 血液透析反渗水菌落超标原因排查表

. . A点超标 B点超标 C点超标 可能的原因 是 是 是 反渗机故障或反渗膜污染,也可能同时存在反渗水输水主管路和 血液透析机软管形成生物膜。具体的故障部位还应根据每个采样

点菌落的数值,进行综合判断。 是 否 否 反渗机故障或反渗膜污染 否 是 否 血液透析机软管形成生物膜 否 否 是 反渗机输水主管路形成生物膜 否 是 是 反渗机输水主管路形成生物膜

. .

不同原因导致的血液透析机反渗水细菌数超标有不同的干预措施。如果是反渗机故障,应该请水机工程师对水处理机进行检修和维护;如果是反渗机反渗膜形成的生物膜污染所致,应该对反渗膜进行消毒处理或更换反渗膜;如果是反渗机输水主管路形成生物膜,则应对输水主管道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如果是血液透析机软管形成生物膜,则应对输水软管进行消毒处理或更换输水软管。 反渗机反渗膜、反渗水输水主管路和透析机软管形成生物模后的消毒,可以采用复方过氧乙酸制剂来进行,以彻底清除生物膜,杀灭反渗水中的游离细菌。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调整原有的水处理设备清洁消毒的制度和流程,增加消毒的频次,缩短消毒的周期,防止反渗水系统中再次形成生物膜,影响反渗水质量。

问题三、急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急诊专机血液透析以后,检验结果回报血源性感染标志物阳性,如何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消毒?(333)

参考答案: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都属于亲脂

病毒,亲脂病毒是对各种消毒因子最敏感的微生物,低水平消毒即可将其杀灭。根据血液透析的原理,通常情况下即使为传染病患者透析,患者体内的HBV、HCV、HIV等病原体也不会穿过透析膜进入机器内部的循环管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血液透析机故障或透析器破膜,这些病原体进入到机内循环管路,在血液透析结束以后,进行血液透析机的热化学消毒,也可以将这些病原体杀死,从而不会通过血液透析造成HBV、HCV和HIV的传播。在做好机内管路消毒的同时,还应该做好血液透析机表面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因为工作中接触而传播。所以,急症血液透析患者在急诊专机血液透析以后,检验结果回报乙肝、丙肝或艾滋病标志物阳性,应该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机内热化学消毒和机器表面的清洁消毒,即按照常规做好清洁消毒后可进行正常的血液透析。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

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浓缩透析液不需要常规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 2.浓缩透析液内毒素≤0.5EU/ML。( )

3. 水处理设备安装完成后,其处理水的化学污染物应该每年检测一次。( ) 4. 透析原水水质符合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5.普通透析区与隔离透析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区。( ) 二.单选题

1.下列不是反渗水采样点的是( ) A.反渗水的出水端

B.血液透析机后面的输水软管与透析机内管路的连接部位 C.输水管主路的末端 D.反渗机的进水端

2.透析液内毒素监测频率是( )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3.下列不是发生乙肝、丙肝、HIV血液透析事件的危险因素是( ) A.手卫生 B.环境物表清洁 C.透析器发生破膜 D.使用配置透析液

4.反渗机、反渗膜反渗水主管路和透析机软管形成生物膜易使用的消毒剂是(A.过氧乙酸 B.含氯消毒剂 C.戊二醛 D.二氧化氯

5. 透析用水的监测频率是( )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半年

6. 透析用水的监测菌落数是( ) A.10cfu/ml

)B.50cfu/ml C.100cfu/ml D.200cfu/ml

第十九期:《微生物与抗菌药物基本知识》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爱干的人, NO2:紫海棠,NO3:hqc1971, NO4:1848093589, NO5:轻舞飞扬ty,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98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十九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 2.√ 3.√ 4.x 5.√ 二、单选题:1.C 2.D 3.D 4.D 5.A

问题一、不同环境的空气微生物采样该如何做?(28) 相关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参考答案:(1)环境分类①Ⅰ类环境为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采用洁净技术的区域。②Ⅱ类环

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③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血液净化中心及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④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病区。

(2)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3)采样方法

1)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Ⅰ类环境)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

A.沉降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表2-3)。采样点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30分钟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应有2次空白对照,第1次用于监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做条件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照皿。第2次是在监测时,应每室或每区一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称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立即封盖。

表2-3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I类环境)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

洁净度级别 手 术 区 周 边 区 布点数

百级(5级) 13(中央5点,每边内2点) 8(每边内2点) 21 千级(6级) 5(双对角线5点) 6(长边内2点,短边内1点)11

万级(7级) 3(双对角线3点) 4(每边各1点) 7 十万级(8级) 5(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5 30万级(8.5级) >30m2 4(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4 . ≤30m2 2(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2 .

B.浮游菌法:可选择6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房间面积>10m者,每增加10m增设一个采样点。

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Ⅱ、Ⅲ、Ⅳ类环境)采用沉降法。采样方法:1,面积≤30m,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离墙壁1m.2)面积>30m,设置4角及中央5点,4角应距离墙壁1m。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距离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口放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15分钟;Ⅲ、Ⅳ类环境5分钟)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4)监测方法:1)将送检平皿至36℃±1℃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2)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监测。

问题二、空气或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27)

相关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参考答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对于空气的检查要求为: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

房、导管室、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等)定期监测,一般建议每季度一次。洁净手术部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监测。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环境物体表面的监测要求为: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监测。

对空气和环境物表进行常规监测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这些污染对医院感染影响的证据,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建议停止进行此类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因此常规监测逐渐被淘汰,我国目前也在不断淡化常规的环境监测。常规监测是指随意的、无目的的监测。但减少或终止常规监测,并不意味着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不重要。在工作中,出于研究目的而进行的环境监测更有意义,如评估清洁和消毒措施有效性、评估环境卫生清洁措施改变的影响等。

问题三、消毒效果监测是,如何正确选择中和剂?(25)

相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参考答案:中和剂是指在微生物杀灭实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

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应根据使用的不同消毒剂选择合适中和剂,监测结果才更准确。不同的消毒剂要选用合适的中和剂,以达到对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对试验用细菌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无其他不良影响。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中和剂见表2-2.

表2-2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中和剂

. . 消毒 剂 中 和 剂 醇类与酚类消毒剂 普通营养肉汤 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 0.1%硫代硫酸钠消毒剂

氯己定、季铵盐类消毒剂 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 醛类消毒剂 0.3%甘氨酸中和剂

表面活性剂的复方消毒剂 3%吐温80 .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在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时,为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使用同一种中和剂。( )

2.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重点科室一般建议每季度对空气监测一次。( )

3.怀疑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

4.层流洁净手术室验收沉降法监测时采样点可布置在地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 )

5.层流洁净用房监测培养时间为24小时。( ) 二.单选题

1.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监测选择的中和剂是( ) A.普通营养肉汤 B.0.1%硫代硫酸钠 C.0.3%吐温 D.0.3%甘氨酸

2.下列属于一类环境的科室是( ) A.层流洁净手术室 B.普通手术室 C.重症监护室 D.产房

3.普通手术室空气监测培养时间是( )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一周

4.百级层流手术室至少布点( ) A.5个 B.11个 C.13个 D.21个

5.面积≤30m2手术间空气监测时最多需要几个培养皿(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二十期:《重点部门——血液透析感染防控》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雾仙子, NO2:冬日文竹,NO3:爱干的人, NO4:yanziym, NO5:窗帘,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162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二十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 2.√ 3.√ 4.√ 5.x 二、单选题:1.D 2.C 3.D 4.A 5.B 6.C

问题一、气管插管喉镜如何进行清洁消毒?(102) 相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参考答案:通常情况下,气管插管喉镜接触患者完整粘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需要达到中水平以上消毒水平。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则推荐对于镜片需要达到高水平消毒或灭菌,镜柄为低水平消毒。

因为电筒和灯泡遇水容易损坏,因此,喉镜使用后,应首先分离镜柄和镜片。镜柄表面的花纹可以累积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物,因此应先对镜柄进行彻底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

镜片首先进行清洁处理,可使用软毛刷在流动水下刷洗,注意保护灯泡接头处勿进水,清洗后擦干镜片。不同厂家的喉镜片可供选择的消毒/灭菌方式不尽相同,在处理前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遵循生产商提供的消毒/灭菌方式。有些产品能够耐受压力蒸汽灭菌,但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选择低温灭菌方式,因此,如有条件可选择低温灭菌。对于可以浸泡消毒的产品,可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或灭菌。对于不能浸泡消毒的产品,建议配套使用一次性喉镜套以减少污染,使用后采用擦拭消毒的方法,消毒液需选择能够达到高水平以上消毒效果;也可以使用一次性喉镜片。

清洁和消毒过的喉镜镜片和镜柄应进行包装储存以防污染,每个喉镜片应单独包装。

问题二、间歇吸氧的患者在暂停吸氧时如何处置吸氧导管?(104)

参考答案:间歇吸氧患者的吸氧管路如何管理在规范指南中并没有详细的指引,吸氧装置中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湿化液的污染,其原因之一可能为经鼻导管的逆行污染。对于吸氧导管的污染状况国内不同的研究结果也迥异。另

一项研究显示,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法对使用中的一次性吸氧管进行冲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因此,建议按照消毒技术的通用管理要求,吸氧导管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在氧疗周期内持续或间歇使用时,做好清洁消毒处理。对于间歇吸氧的患者,暂停吸氧时对吸氧管进行冲洗,保持清洁,冲洗后可采用75%酒精对管道内进行干燥处理,避免自然晾干,放入清洁袋中备用。 问题三、听诊器、血压计袖带需要消毒吗?(114)

相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病区医院如果管理规范》

参考答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病区医院如果管理规范》均要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洗,后采用中、低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听诊器和血压计在不同患者之间使用,如处理不当则容易成为患者间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国内有关研究显示,使用8天后的听诊器,其细菌定植率可高达98%。国外研究报道:听诊器在细菌、病毒传播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普通患者使用的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在使用中应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针对所污染的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多重耐药菌患者使用的听诊器、血压计应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复习考核题:(标准答案将在下周二揭晓,敬请关注!)

好消息:为了感谢广大会员对此系列活动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了让广大会员收获更多的实惠,从本期开始,我们对参与答题且提交满分卷的普通会员全部予以5金币奖励,并对前5位满分卷奖励15金币! 关于答题赚金币的几点说明:

1、为了避免会员为了抢占前排楼层,提交答案后再进行修改从而获取前五位的奖励,我们特对回帖权限进行了重新设置:任何人一经回帖将无法修改内容!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审题,谨慎回帖!(PS:因后台权限修改,本版块内所有帖子(含活动之外的其它主题帖)一经提交均无法再次修改,我们会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给您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再次感谢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

2、答案揭晓之后提交的满分卷就没有奖励咯~~~

3、请勿重复回帖作答!我们会以第一次回帖的答案为准,不管是否完整,正确与否,后面回帖予以补充的均为不算数,请第一次作答时慎之又慎! 4、对于恶意刷屏或存在其他影响活动公平公正行为的,我们有权进行删除回帖处理,行为严重者,将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规则,谢谢! 一.判断题

1.吸氧导管应该一人一用一更换。( )

2.清洗消毒后的湿化瓶应该及时干燥避免自然晾干,干燥保存。( )

3. 张护士为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测量血压后,又使用该听诊器、血压计给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患者测量血压。( )

4. 丁护士为患慢性支气管炎需要持续吸氧的刘大爷使用自来水作为湿化液。( )

5.使用一次性吸氧装置的患者不必每天更换,根据说明书使用。( ) 二.单选题

1.下列可作为湿化液的是( )

A.自来水 B.凉开水 C.无菌水 D.生理盐水

2.关于血压计听诊器使用清洁消毒说法错误的是( ) A.应保持清洁

B.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该专人专用用后消毒 C.被尿液污染污染先清洁再消毒 D.被血液污染先消毒再清洁

3.下列不是发生乙肝、丙肝、HIV血液透析事件的危险因素是( A.手卫生 B.环境物表清洁 C.透析器发生破膜 D.使用配置透析液

4.气管插管喉镜需要达到的消毒水平是( ) A.低水平以上 B.中水平以上 C.高水平 D.灭菌

5. 透析用水的监测频率是( ) A.每周 B.每月

) C.每季度 D.半年

6. 透析用水的监测菌落数是( ) A.10cfu/ml B.50cfu/ml C.100cfu/ml D.200cfu/ml

第二十期:《医院感染监测》复习题前五位提交满分卷的会员是:

NO1:春雨蝉鸣, NO2:nmpangpang,NO3:雾仙子, NO4:爱干的人, NO5:冬日文竹,已得到15金币的奖励~~

183楼以前的满分卷普通会员都将得到5金币的奖励哦。 第二十一期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1.x 2.√ 3.√ 4.√ 5.x 二、单选题:1.B 2.A 3.B 4.D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