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杨木川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二00五年十二月
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杨木川中学县级立项课题历经两年的实验研究,按课题实验研究方
案基本结束,现将实验过程及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 一、课题名称 历经时间 成果形式
1、课题名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2、课题实验研究历经时间:
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准备阶段 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实施阶段 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总结验收阶段 3、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形式:实验总结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为了适应新课改,使传统教育与新课改接轨,根据我校文科教学的教情和学情,校委会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了研讨,拟订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作为县级立项课题,整个实验研究由学校主办,语文组承办。对于每个阶段的课堂教学研讨,全校文科教师全部参与,围绕课题讨论教法和学法。
课题实验研究组织人员: 课题负责人:高玉波 课题主持人:丛友芝、艾立军 实验指导教师:于静、韩翠霞
实验组教师:于静、黄朝臣、刘国英、尹选君、吉芳、孙长丽 三、课题实验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新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坚持以学生
为本,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面对实际,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文科教学规律。
四、课题实验研究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 1、 课题实验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实验研究按《方案》操作运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 (1)收集资料,获取信息
2002年秋主管教学副校长丛友芝,副书记韩翠霞参加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主办的教学校长再提高培训班,整个培训内容为实施新课改奠定基础,要求教学管理者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墨迹观念,尽快进入课改角色。新课改倡导学生的主体学习方式为“自主、全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地位的体现,则是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首先关注的问题。本年11月份,主管教学校长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课改考察团,随考察团,考察了国家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情况,受益匪浅,体会到课改实验区不仅课程新,而且课堂新、方法新、育人新。
回校后,结合课改实验区的做法和本校实际修改了学校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强化了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初列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主攻方面。
(2)学习理论,确立课题,制订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任何一个实践活动若没有理论作指导,就是盲目行动,把握不准行动方向。2003年初学校为每两位教师订购一本《21世纪中小学教师培训读本》作为教师自学和集体组织学的教育理论主教材,同时学校又组织教师重新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溶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为各教研组购买了《走进新课程》一书,作为教研组内学习内容。通过集体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得到提升,开始转变旧的教育教学传统观念,认识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相当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课堂上教育教学。
从我校多年来的教情和学情看:多数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较重,不会用教材,一味地教教材,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呆板的孤立的,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多数学生课堂上教条地接受知识,对教师依赖性强,不会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根据这一教情和学情,就如何培养学生素质这一问题,校委会成员进行了两次研讨,拟订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课题。决定从文科教学入手,由语文组承担实施研究具体实验对象为传统教材教学年班,并报县教育科研室立项。在县教育科研室指导下制订了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报送到县教育科研室备案。
(3)拟定实施细则,研讨制度
教育科研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教育科学理论的实践活动,为此必须有相关的规则、制度来制约和保证这项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制定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题实验研究实施细则》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题实验研讨制度》。《细则》中对实验组所有成员做明确多工,强化各自职责。规定了各实验阶段应做好的工作有哪些,使此项实验活动职责分明具有规则化、格式化。《研讨制度》约课题组全体成员,要在实验活动中,不断学习新课改有关材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