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方案及修复效果评价技术审核要点教案资料 下载本文

表4 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值制定方法

污染物总量削减a 异位修复 原位修复 修复后处置方式 污染土壤修复后回填 修复目标值 修复目标值应等同于风险控制值 修复目标值根据修复后土壤的具体用途制定 原位修复 修复后处置方式 污染土壤修复后资源化利用 污染土壤修复后填埋 修复目标值 修复目标值根据具体用途制定 修复目标值按填埋场入场标准确定;如填埋场入场标准无对应关注污染物的标准值,修复目标值应等同于风险控制值 污染物迁移途径控制b 异位修复 污染土壤修复后资源化利用 修复目标值按填埋场入场标准根据堆放地点场地水文确定;如填埋场入场标准无对污染土壤修复后作地质特征制定修复目标修复目标值应污染土壤修复后填埋 修复目标值根据应关注污染物的标准值,修复为一般工程渣土 值 等同于风险控场地具体用途制目标值应等同于风险控制值 制值 定 污染土壤修复后作为根据堆放地点场地水文地质特修复目标值根据实际情其他用途 一般工程渣土 征制定修复目标值 况确定 污染地下水修复后回修复目标值应等同于风险控制— — 灌 值 修复目标值按纳管排放标准或污染地下水修复后排地表水排放标准;如上述标准— — 放 无关注污染物的标准值,修复目标值应等同于风险控制值 其他用途 修复目标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 注:a-污染物总量削减是基于去除污染源达到恢复场地功能目的的污染物减控方式; b-污染物迁移途径控制是基于切断暴露途径或转移受体,避免污染物向受体迁移,从而使健康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的污染物减控方式。

第二部分 污染场地修复方案技术审核要点

一、形式要求

1. 送审报告应加盖场地责任单位和方案编制单位的公章。 2. 应附具从业人员责任页,明确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参与人员,从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报告的审核人,上述人员均需签字确认。

3. 报告需通过收集或制作的相关图件和图片包括: (1)土壤/地下水修复范围分层图 (2)土壤/地下水修复范围总图 (3)土壤/地下水修复施工流程图 二、技术要求

1. 修复模式选择,要根据污染场地条件、风险控制值和修复要求等进行确定。原则上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在原址进行,修复后的土壤在原址回填。

(1)修复目标污染物,为健康风险评估阶段健康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的关注污染物。

(2)修复范围

修复范围可采用无污染点位连线法或污染物浓度插值计算法进行确定。采用插值计算法需在加密布点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规范的方法和合理的参数。

确定修复范围图需要必须提供拐点坐标、分层图示,明确分

层污染土方量。修复范围需在总图上确定。

2. 修复技术筛选,可以采用列表描述从技术原理、适用条件、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技术应用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采用权重打分的方法。

(1)效果评估

可采用实验室小试、应用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有条件时,可采用现场中试的方式进一步确定治理修复效果。

实验室小试中应采集本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为材料进行试验,针对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制定实验室试验方案。

现场中试试验应尽量兼顾到场地中不同区域、不同污染浓度、不同土壤及地下水类型、不同地质条件等,获得污染场地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参数。

相同或类似情境(目标污染物相同,场地特征和土壤地下水特性相似等)的应用案例分析时,应用案例资料信息应完整,技术参数描述应具体,结果应可信。一般文献报道不能作为应用案例。

(2)经济性评估

对实施条件下的预处理成本、处理成本、后处理成本等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比较。每一种成本均可包括劳动力成本、监测成本、燃料成本、装置成本、安装/拆卸成本、操作维护成本、运输成本、水电成本、专利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