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再上升20cm,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65~loocm。海平面这一变化将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如下的影响和灾难:(1)部分沿海地区(如马尔代夫、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几个大三角洲)被淹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许多岛国(马尔代夫、图瓦卢、汤加、基里巴斯、马沼尔群岛等)不复存在(据报道,南太平洋上面积只有26平方
公里,人口1.1万,由九个环状珊劫小岛组成的国家—图瓦卢正考虑举国移向新西兰,大约50年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海水也将漫过日本东京30%的地面。(2)海滩和海岸将遭受侵蚀,盐水侵入地下淡水层,造成沿海湿地的丧失。(3)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演化。(4)海水倒灌与洪水加剧。(5)损坏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影响航运。(6)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7)破坏供排水系统。 (四)对季节性雪盖、冰和永冻层可能产生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使地球冰雪的要素(季节性雪盖、永冻层以及某些冰团)大大减小它们的全球范围和体积。气象专家指出:在过去的100年里,北半球北极海冰减薄了40%,范围减少了10%一15%。有报道说,南极洲东海岸附近,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已完全瓦解,分裂
成数千个冰山,这是30年来发生的此类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五)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后,高纬度国家的疾病会增多,资料表明,气温升高2℃一4℃,如无其它环境变化,人口死亡率就会升高。臭氧层的破坏必将导致大量紫外线可长驱直入到达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
内津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还会促使某些疾病芡延,加剧皮肤有关的疾病(如麻疯病、夭花和疤疹等)的产生,据证实,奥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地面增加2%的紫外线辐射量,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增加4%-6%。 三、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变策略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臭氧层的耗损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面对未来人类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适应呢?无庸置疑,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遏止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具体的应变策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观念上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应变策略时,应有全面综合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主导”改变为“以环境保护为基本来发展经济和应用科技”的战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本质上说,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间题已超出了纯粹科学的范畴,而更多地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是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结果。其次,在具体对策上,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控制能很消费规模,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探。改善能很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有效途径。众所周知,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特别是煤,化石能源撼烧后不仅产生大量CO2,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产生一些以入、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若利用非化石能源,可大大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力发电具有不使用燃料,可再生,不产生污染突出优点,大力发展水电应成为优选战略(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可采储量为3.78亿千
瓦,居世界第一,但目前仅开发利用了十分之一)。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核电可能是唯一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核电不排放一般大气污染物、甚至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也低于燃煤电厂。在有机物来源丰富的农村,应大力推广生物能源—沼气的使用,沼气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时不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沼气,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之路,既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我国而言,节能潜力巨大,按产品计算,我国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一90%,按产值计算,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一4倍。又如全国现有的工业锅炉约40万台,年耗煤3亿多吨,其热效率只有60%左右,如果热效率提高10%一20%,每年就可少耗煤几千万吨,据初步测算,如果将能源的有效率提高到工业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全国每年可少耗3亿多吨标准煤。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条新途径,特别是太阳能其取之不蝎,又无污染,开发潜力巨大。二是加强森林植被保护,扩大绿地面积,增加绿色植物的“净化”功能。绿化植物能吸收CO2放出q(即光合用),大力发展绿色植物、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可以起到固碳作用,从而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抵御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而且森林资源破坏相当严重,毁林开荒、滥伐严重,再加上资源面临困境,因此,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绿色家园显得尤为重要。三是逐步减少、尽快停止使用和生产CFCS,大力开展替代物质和替换技术的研究。再次,遏止全球变
化的加剧,各国应加强宣传、普及教育使国民了解人类已出现了生存危机,同时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出科学的方法,缓解现状间题,控制未来新的温室效应的再形成。 参考文献:
【1】仲小敏.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研究【J】.地理教育,2001,(5)
【2】窦贻俭.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 【3】孙景沂.新世纪学习宝典—地理篇【M】.九洲出版社.
【4】王心源.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讲座) 【z】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