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之作。
D.《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4.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C.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女儿说出这么贴心的话,王女士泪流满面。
B.奶奶问了我在广州过得好不好、还记不记得爷爷之类的。 C.他兑现了曾经对妹妹伊丽莎白许下的诺言。 D.我爱这只小企鹅,就像爱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填空
(1) ,君子好逑。(《关雎》)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3) ,一览众山小。(《望岳》)
(4)浊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6)蒙络摇缀, 。(《小石潭记》)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生动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 (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 , 。
(9)“无私奉献”是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古诗句: ,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裴郎中①贬吉州②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郎中:古代一种官职。②吉州:地名,现指江西吉安。 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句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全诗写眼前景,道别离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广告陷阱。
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淋浴器——随心所浴(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D.蚊香——默默无蚊( ) (3)赏评广告。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公欣然曰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吾日三省吾身( ) (4)四十而不惑 ( ) ..7)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内容上分析,孔子这三句话依次讲的是学习方法、 和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宵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敖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日:“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日:“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
(注)①犯颜:冒犯君主的成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的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忿:_____________ .(2)天下无冤狱 狱: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3)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动物笑谈》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可可被“我”收养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2.阅读训练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4)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济南的冬天》写作的一大特点,文中很多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调。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景物片段,做到情景交融,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窈窕淑女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会当凌绝顶 (4)燕然未勒归无计 (5)学而不思则罔 (6)参差披拂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
(9)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符合题意即可) 三、诗歌鉴赏 7.1)D 2)B
四、综合性学习
8.(1)读经典书,做文明人;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2)欲 刻 释 闻 (3)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9.6)(1)高兴的样子(2)相比(3)自我检查,反省(4)迷惑,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