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下载本文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货币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是 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 、 、 、 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 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 ,二是 。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 、 、 、 到 等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 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 由 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 ;二是 。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 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 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 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 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 货币,是 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 ,使得 与 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 、 、 、 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 ,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 的一种凭证,通常以 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 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 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 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 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则按照 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 可以自由铸造而 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 ,再兑换 。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

20.货币金本位制有 、 、 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 、 。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 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

1

对存款人的负债。

23.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 , 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24. 信用货币的形式有 、纸币和 等形式。

25. 货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 ,二是 。 26. 规定货币单位包括规定 和单位货币的价值两个方面。

27. 确定货币单位价值因货币制度不同而有差异: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代,是确定单位货币所含的 ;在与黄金挂钩的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是确定本币单位的 ,或确定本国货币与 的固定比价;黄金非货币化后,则是如何维持本币与 的比价。

28.欧元的发行和流通筑了 、一种货币的新框架。 29. 人民币发行的三个原则是: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发行了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普通商品 D、特殊商品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发行了“交子”的朝代是 。 A、北宋 B、唐朝 C、元代 D、明代 4. 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问题是 。

A、规定货币单位 B、规定货币材料

C、规定货币种类 D、规定货币支付能力 5. 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铜本位制 6.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7.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出现在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币和辅币均是自由铸造的 B、主币和辅币均由国家垄断铸造 C、主币由国家垄断铸造 D、辅币由国家垄断铸造

2

9.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 10.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 11.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般不使用的货币是 。 A、硬币 B、存款货币

C、银行券 D、电子货币 12.下列不属于信用本位制的特点是 。

A、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 B、弹性较大

C、纸币有含金量 D、存款货币构成货币的主体 13.欧盟统一货币“欧元”始于 。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14.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

A、1948年 B、1949年 C、1978年 D、1995年 15.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问题是 。

A、规定货币单位 B、确定货币材料 C、规定货币种类 D、建立发现准备 16.货币的雏形是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海贝 D、一般等价物 17.高级的货币形态是 。

A、金属货币 B、实物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 2.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量及单位货币价值量都成正比例变化。( )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

3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9.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 10.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债权凭证。 ( )

11.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通过商业银行买入黄金、外汇和有价证券等渠道投放。( )12. 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 )

13.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凭证,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金属货币兑换。( ) 14.平行本位制下,商品都有金币和银币两种价格,但由于金银铸币的兑换比率是固定的,因而用金银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也相对稳定。( )

15.跛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的区别在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则不能自由铸造。( ) 16. 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通过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外汇方可兑换黄金。( ) 四、名词解释 1.货币 2.代用货币 3.信用货币 4.银行券 5.铸币 6.纸币 7.货币制度 8.本位币 9.无限法偿 10.金币本位制 11.格雷欣法则 12.区域货币 五、简答题

1.如何认识货币的本质?

2.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 3. 简述信用货币的特征。 4.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双本位制下为什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6.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7.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制度

一、填空题

4

1. 是人类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进行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的 。 2.信用的含义和本质决定了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 。 3.信用的产生与货币的 职能密切相关。 4. 是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

5.高利贷的发展是与 的发展,特别是 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6.商业信用的表现形式包括 和 两大类。 7.银行信用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银行信用和 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9.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和 。

10.国家信用既可表现在国家以 身份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来吸收社会资金,又可表现在国家以 身份向社会提供信用。

11.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赊销、 、 和信用卡。 12.信用工具的主要风险有 、市场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13.信用工具的收益形式主要有 和 两种。 14.信用工具的特征包括期限性、 、风险性和收益性。 15.信用工具的实际收益率,是指实际收益与 的比率。 16.短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有支票、本票、 和信用证等。

17.本票是 对 发出,承诺到期无条件支付款项的债务证书。 18.根据出票人不同,汇票分为商业汇票和 两种。

19.商业汇票涉及的当事人有出票人(债权人)、 和 三个。

20.长期信用工具包括股票和各种 ,这类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资本投资并据以取得 的要求权。

21.债务人的信用好,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就 ,其收益率也往往较 。 22.股票的三要素是 、股份和 。

23.债券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货币的 职能密切相关。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2.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社会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 A、国际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商业信用 3.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

4.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6.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主导和核心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7.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信用形式是 。 A、国际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商业信用 8.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A、住房贷款 B、补偿贸易 C、直接投资 D、出口信贷 9.最常见的消费信用形式是 。

A、赊销 B、消费贷款 C、分期付款 D、信用贷款 10.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期限的关系是成 。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反比 D、反比,正比 11.本票涉及的当事人有 。

A、出票银行和收款人 B、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C、出票银行和付款人 D、出票人和收款人 12.下面对票据负有连带责任的当事人是 。

A、收款人 B、背书人 C、付款人 D、持票人 13.在下列信用工具中不涉及到三方当事人的是 。 A、支票 B、商业信用证 C、商业汇票 D、银行汇票 14.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

A、政府债券 B、公司债券 C、股票 D、银行存单 三、判断题

1.信用、信誉具有商业价值。 ( 6

)

2.信用、诚信、信誉这三个概念之间虽有共性,但也有区别。 ( ) 3.从产生的过程来看,信用的产生与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紧密相关。 ( ) 4.健全的信用机制能够减少经济活动和经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 ) 5.信用机制就是信用行为、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的简单叠加。 ( ) 6.商业信用规模与产业资本规模成反比。 ( ) 7.商业信用主要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 ( ) 8.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信用可以完全替代商业信用和其他信用形式。 ( ) 9.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往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可以替代对方。 ( ) 10.延期付款和信用卡都是短期消费信用,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属于中长期信用。 ( )

11.高利贷信用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其主要作用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一面。 ( ) 12.国家信用的产生与政府财政收支密切相关,它是政府运用信用手段进行财政再分配的特殊形式。 ( )

13.经过背书的票据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用来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 ) 14.某一债券面值为100元,注明年利息为8元,该债券在某日的市场价格为90元,则它的即期收益率为9.08%。 ( )

15.信用工具的风险与其流动性成正比,与期限成反比。 ( ) 16.信用工具的实际收益率是指票面规定的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 ( ) 17.股本资金是没有期限的,是无需偿还的。 ( ) 18.优先股股东股息固定,有优先认股权,但是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 ) 19.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可通过实物交割或转让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的方式来履约。( ) 20.绝大多数期货交易合约都是通过平仓的方式结束的。 ( ) 21.信用可能使经济运转过程复杂化,可能引致供求脱节。 ( ) 22.信用对经济的消极作用主要是它可能引发信用风险、信用危机和经济泡沫。( ) 四、名词解释 1.信用(狭义) 2.信用机制 3.银行信用(广义) 4.商业信用 5.消费信用 6.信用工具 7.承兑汇票 8.金融衍生工具 五、简答题

1.简述信用与诚信、信誉之间的区别。

7

2.简述信用的本质。 3.借贷资本有哪些特点? 4.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

5.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6.简述国家信用的特点。 7.消费信用有什么积极作用? 8.普通股拥有哪些股权? 9.简述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0.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特点?

11.比较金融远期合约和金融期货合约的区别。

12.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3.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14.一个富有效率的信用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 而索要的补偿,或者是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 的代价。

2.利息作为对借贷资本使用权的补偿包括两部分:一是对 的补偿,二是对 的补偿。

3.利率的最高界限是 。

4.名义利率是包括补偿 的利息率。

5.优惠利率是指低于 的利率。国际借贷市场的优惠利率是低于 的贷款利率。

6.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某个时点上的利率称为 。 7.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差的变动是 的变动。 8.利率与储蓄呈 相关,与投资呈 相关。 9.利率体系一般由 、 和直接融资利率组成。

10.我国基本形成了 为基础、商业银行利率为主体和 并存的利率体系。

11.我国某年CPI为103.75%,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25%,则实际利率为 。 12.利率结构主要有 和 。

13.利率的风险结构反映期限相同的 之间的关系,它主要由信用工具

8

的 、 和 等因素决定。

14.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 与 之间形成的关系结构。 15.利率的成本效应包括 、 和 。

16.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以外的任何 和 的组合都会通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自发调整而达到均衡。

17.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以外的任何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会通过 和 币市场的自发调整而达到均衡。

18.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以外的任何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会通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而达到均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利率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合理地分配投资者与筹资者的收入 B、调节企业的实际利润

C、促使企业节约资金的使用 D、促使个人储蓄向投资转化 2.我国的基准利率是 。

A、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B、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C、商业银行相互间的拆借利率 D、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

3.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其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和债券价格分别呈 。 A、反向变动、同向变动 B、同向变动、反向变动 C、同向变动、同向变动 D、不变动、不变动

4.国债券的信用等级最高,而其收益率却低于信用等级低的公司债券,原因在于 。 A、公司债券发行量少 B、国库券供给量大 C、违约风险溢价补偿不同 D、税收水平不同 5.在经济复苏阶段,由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息率处于 。 A、最高水平 B、最低水平 C、平均水平 D、较低水平 6.衡量利息率高低的最精确指标是 。

A、平均利率 B、到期收益率 C、基准利率 D、市场利率 三、判断题

1.借贷资本利率通常在大于零和小于平均利润之间。 ( ) 2.经济周期对利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危机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减少,利率下降到最低水平。 ( )

3.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在萧条阶段,资本需求达到最高点,利率达到最高水平。( ) 4.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率提高,反之出现顺差时,利率下降。 ( ) 5.期限越长的债券遭受利率变动的风险也越大。 ( )

9

6.货币购买力与通货膨胀率成倒数关系。 ( ) 7.利率的变动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循环影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调控。 ( ) 8.可贷资金理论解释了短期利率的易变性和长期利率的稳定性。 ( ) 9.在IS-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处都对应了不同的收入水平,并都对应着一个均衡利率。 ( ) 10.基准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中的核心利率。 ( ) 四、名词解释

1. 利息 2. 利息率 3. 市场利率 4. 公定利率 5. 固定利率

6. 浮动利率 7. 名义利率 8. 实际利率 9. 基准利率 10. 到期收益率 五、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 2.利率对宏观经济有何调节作用? 3.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六、计算题

1.用10万元投资于一个项目,年报酬率为6%,经过三年后收回的总金额是多少? 2.李某从甲银行获得一笔10万元的贷款,一年后的偿付额为11万元,则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3.银行发放一笔金额为30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的贷款,规定每半年复利一次,试计算3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4.某人3年后需一笔93170元的现金,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8%,他应该筹集多少本金存入银行,才能在3年后得到这笔款项?

5.假设某债券期限为4年,息票收益为50元,债券收益率为5%,债券到期收回本金1000元,那么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多少?

6.设某年银行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14%,当年CPI为106.25%,实际利率是多少? 7.某人在银行存入三年期存款100万元,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6%,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率为10%时,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七、论述题

请结合利率理论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步骤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第四章 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按交易标的物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 。 2.按交易层次划分,金融市场分为 和 。 3.企业筹资渠道有筹措 资金和筹措 资金两条。

4.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通过 或以 方式聚集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工

10

具。

5.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

6.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一般分为有组织的 方式、 方式和场外交易方式三种。

7.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当事人在票据背面签名盖章的行为称为 。 8.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是否成熟的三个标准分别是广度、深度与 。 9.资金融通的两大基本渠道是 和间接融资。

10.直接融资的过程就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 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 的过程。 11.回购协议实质上是一种以 为抵押品的短期融资活动。 12.在回购交易中,先出售证券后购回证券称为 。

13.直接融资因其针对性 ,融资工具流动性 ,而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14.某商业票据面额1000元,期限6个月,持有4个月后到银行申请贴现,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其贴现额为 元,贴现利息为 元。

15.股票主要有平价发行、 和折价发行三种发行价格。 16.用来描述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叫 。 17.金融机构一般采用 和 两种方式来代理销售股票。 18.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和 两种。 19.我国证券交易所是 组织形式。

20.建立创业板市场旨在支持具有 的中小企业,特别是 企业的上市融资。 21.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切以 表示的资产。

22.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 表示的随时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 。 23.静态意义上的外汇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与 。 24.汇率的标价方法有 和 两种。

25.除了美国和英国的外汇牌价之外,其他各国货币都是采用 标价法。 26.在金本位制下,该国汇率的波动界限是 。

27.金融期货市场的功能有两个,分别是套期保值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可以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子市场是 。 A、同业拆借市场 B、回购市场

C、票据贴现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2.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

A、同业拆借市场 B、股票市场

C、票据贴现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3.在出售证券时与购买者约定到期买回证券的方式称为 。 A、证券发行 B、证券承销

11

C、期货交易 D、回购协议 4.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 于1961年创造的。 A、交通银行 B、花旗银行 C、东京银行 D、巴黎银行 5.既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的参与主体是 。 A、居民个人 B、企业 C、金融机构 D、政府部门 6.在金融市场上以主要的资金需求者身份出现的主体是 。 A、中央银行 B、政府部门 C、金融机构 D、企业

7.在金融市场上以重要的资金供应者身份出现的主体是 。 A、居民个人 B、政府部门 C、金融机构 D、企业

8.在金融市场上以主要的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身份出现的主体是 。 A、金融机构 B、政府部门 C、中央银行 D、企业 9.政府部门在金融市场上充当的身份通常是资金的 。 A、调节者 B、需求者 C、监管者 D、供给者 10.下列主体中,不属于同业拆借市场参与者的是 。 A、商业银行 B、证券商 C、互助储蓄银行 D、居民个人 11.股票的交易价格与预期收益、市场利率分别成 。 A、正比, 反比 B、正比,正比 C、反比, 反比 D、反比,正比

12.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或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的是 。 A、金融市场 B、资本市场 C、劳务市场 D、技术市场 13.属于整个证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的流通市场是 。 A、场外交易市场 B、第四市场 C、证券交易所 D、第三市场 14.股票史上影响股市行情最复杂的政治因素是 。

A、国内政局变化因素 B、劳资纠纷因素

C、战争因素 D、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因素 15.美元对英镑和欧元的汇率采用 标价方法。

12

A、间接标价 B、浮动汇率 C、套算汇率 D、直接标价 16.人民币汇率外汇标价方法是 。

A、间接标价法 B、浮动汇率法 C、套算汇率法 D、直接标价法 17.从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来看,外汇市场的基准汇率是 。 A、套算汇率 B、票汇汇率 C、电汇汇率 D、基本汇率 18.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政策 19.最常见最基本的外汇交易方式是 。

A、远期外汇交易 B、套汇交易 C、套利交易 D、即期外汇交易 20.不以盈利为目的,还是整个金融期货市场的核心的要素是 。 A、交易所 B、结算单位 C、经纪商或经纪人 D、交易者 三、判断题(判断对的写“对”,判断错的写“错”。)

1.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 ( ) 2.金融市场提供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决策信息。 ( ) 3.居民因其收入的多元化和分散特点而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和供给者。 ( ) 4.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 ( ) 5.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借贷的交易价格通常表现为利率。 ( ) 6.同业头寸拆借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为满足临时性的、季节性的资金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拆借。 ( )

7.非金融机构也能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可以借助于交易所债券和回购交易参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 ( )

8.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不记名、可流通转让、不能提前支取的特点。 ( ) 9.票据贴现实际上是将商业信用转化成了银行信用。 ( ) 10.回购协议中证券的交付一般采用实物交付的方式。 ( ) 11.贴现银行持票据向其他银行申请贴现,称为再贴现。 ( ) 12.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团体。 ( ) 13.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机制能够确保买卖各方在“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 则上将合适价格的出价者撮合成交。 ( )

14.各国一般规定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 )

13

15.股票流通的场外交易市场都具有交易无需中间人、交易成本低等优点。 ( ) 16.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债券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差异。 ( ) 17.债券信用评级有助于降低高资信的发行人的筹资成本。 ( ) 18.二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比主板市场低。 ( ) 19.无形市场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形式。 ( ) 20.除美国和英国以外的其他各国货币外汇牌价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 ( ) 21.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的变化体现为本币汇率越高,本币贬值而外汇升值。 ( ) 四、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直接融资 5.间接融资 6.直接证券 7.间接证券 8.票据贴现 9.回购协议 10.股票价格指数 11.二板市场 12.汇率

五、简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要素。 2.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3.金融市场是如何发挥反映功能的? 4.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哪些子市场? 5.间接融资有哪些优点?

6.简述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和作用。 7.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有何区别? 9.简述二板市场的特点。

第五章 金融体系

一、填空题

1.根据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及中央银行与其他银行的关系,金融体系可分为 、 、 等三种基本类型。 2.完整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 、 、 和 等四个部分。 3.金融体系是在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 发展的产物。

4.根据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可以把现代金融体系分为 和 两种发展模式。

5.英、法两国最早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金融体系,其中英国银行大多是 ,法国的银行网络是由 创建的。

6.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两种后果:如果发生在交易之前,称之为 ;如果发生在交易之后,则称之为 。

7.按照业务性质,金融机构分为 、 、 、 和 。 8.根据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 和 。

14

9.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 ,主体是 。 10.养老基金可以分为 和 。

11.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四行二局一库”占有垄断地位,“四行”是指 、 、 及 ,“二局”指 和 ,“一库”指 。

12.我国金融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是以 为核心, 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13.目前, 是我国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 14.目前我国的三家金融监管机构是 、 和 。

15.1945年成立的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 和 (又称 )。 16.狭义的混业经营是指 与 的交叉经营;广义的混业经营是指 、 、 、 和 等之间的交叉经营。

17.各国的金融经营体制大多经历了由 到 ,再到 的发展过程。 18.美国于1933年制定了 ,确立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面;1999年通过了 ,彻底拆除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藩篱,标志着 的终结,以 为基础的现代金融制度的确立。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是 。

A、互助储蓄银行 B、投资银行

C、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D、金融公司 2.美国的金融体系模式是 。

A、银行主导型 B、市场主导型

C、分业经营型 D、统一监管型 3.下列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是 。

A、商业银行 B、储蓄银行

C、农业银行 D、投资银行 4.唯一可吸收活期存款并创造派生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是 。 A、商业银行 B、储蓄银行 C、中央银行 D、投资银行 5.1897年,中国成立的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 。

A、中国通商银行 B、中国银行 C、北海银行 D、交通银行 6.1948年 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开始建立。 A、中国银行 B、华北银行

C、北海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15

7.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投资银行 D、专业银行 8.当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经营体制是 。

A、混业经营 B、分业经营

C、统一管理 D、混业管理

9.我国政策性银行建立于 。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10.1998年,我国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中处理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是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信达 B、华融 C、长城 D、东方

11.专门向经济欠发达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进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 的趋势。 A、混业经营 B、分业经营

C、统一管理 D、混业管理

13. 下列不属于契约性金融机构的是 。

A、保险公司 B、养老基金 C、退休基金 D、投资基金 14.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建立于 年。

A、1840 B、1898 C、1897 D、1896

15. 专门向经济欠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退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三、判断题

1.资本市场上小股东一般“以手投票”,而大股东一般“以脚投票”。( ) 2.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两种后果:如果发生在交易之前称为道德风险。( )

3.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

4.目前国际银行业出现了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趋势。( ) 5.德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模式。( )

16

6.目前我国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包括四家大型的商业银行。( ) 四、名词解释

1.金融体系 2.存款性金融机构 3.投资性金融机构 4.契约性金融机构 5.投资基金 6.投资银行 7.分业经营 8.混业经营 五、简答题

1.简述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 2.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简述分业经营体制的弊端。

4.从银行角度分析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优势。 5.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 6.简述投资基金的运作原理。

7.简要比较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8.简述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 六、论述题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混业经营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下,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一、填空题

1.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是于1694年成立的 ,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2.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两条渠道形成:一是 ,二是 。

3.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两种模式:一是 ,二是 。 4.商业银行的四大功能包括 、 、 和 。 5.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 、 、 和 。 6.商业银行的四大业务是 、 、 和 。 7.商业银行现金项目包括 、 、 和 。 8.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三性\原则是指 、 和 。

9.《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重不得低于 ,资本总额占风险资产的比重不得低于 。

10.按贷款的保障形式,银行贷款可以分为 、 和 。

11.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划分,可以分为 、 、 、 和 五类贷款。

12.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发行的银行、 和政府的银行。 13.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中央银行 现金的发行权。 14.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项目。 15.中央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最基本的标志是 。

17

16.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 、 的基本保证。 17.中央银行通过 办理全国银行的清算业务。 18. 中央银行吸收存款的目的是为了 。

19. 商业银行发生支付困难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等方式向其融通资金,充当商业银行的 。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大多的组织形式是 。 A、分支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银行控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2.实行单元银行制与分支行制的最典型国家分别是 。 A、美国 德国 B、英国 日本 C、美国 英国 D、英国 德国 3.银行持股公司最为流行的国家是 。 A、英国 C、日本

B、美国

D、德国

4.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金融服务 D、信用创造 5.最能体现现代商业银行本质的特征是 。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金融服务 D、信用创造 6.下列不属于单一银行制优点的是 。

A、防止银行垄断 B、营业成本低 C、便于为本地经济服务 D、获得规模经济 7.目前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 A、金融服务性收入 B、电子化程度 C、金融创新能力 D、零售业务 8.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是 。

A、存款准备金 B、同业存款 C、发行金融债券 D、同业拆出

9.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变动中,导致准备金减少的是 。 A、增加存款机构贷款 B、出售证券 C、购买外汇 D、购买黄金

10.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的是 。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18

C、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11.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

A、国库存款 C、团体存款

B、企业存款 D、个人存款

12. 中央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重要标志是 。

A、吸收发定准备金存款 C、集中票据交换

B、发放再贷款 D、垄断货币发行

13. 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的是 。 A、商业银行 C、企业 三、判断题

1.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机构。 ( ) 2.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 ) 3.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中,流动性与盈利性正相关。( )

B、政府

D、金融机构

4.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充当二级准备。( ) 5.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

6.以个人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将成为银行竞争的焦点。( ) 7.在商业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中央银行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 8.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属于资产项目。( ) 9.中央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要高于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 10.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是其政府的银行职能的表现。( ) 四、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2.单一银行制 3.总分行制 4.持股公司制 5.准备金存款 6.法定存款准备金 7.中间业务 8.表外业务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2.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 3.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4.单元银行制的优缺点 5.分支银行制的优缺点

6.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7.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内容。 8.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

19

9.中央银行具有哪些职能? 10.简述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原则。 11.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内容。 12.中央银行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七章 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 ,二是 。 2.收入状况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 ;二是 。

3.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表明:货币必要量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________,与货币流通速度成________。

4.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 同比例的变化。 5.收入取得间隔越久,货币需求越 。

6.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_ _、 和_ 。 7.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_ _和_ _。

8.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特点是强调_ 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 9.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所定义的资产范围是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间隔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信用发达程度高的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会 。

A.多 B.少 C.不受影响 D.不变 3.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4.M=KPY是属于 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5.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

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正相关 6.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7.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

20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只持有商品 C.只持有股票 D.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恒久性收入越高,货币需求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都不是 9.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并可预测的,因而货币政策应当是 A.相机行事 B.适度从紧 C.适度扩张 D.单一规则

10. 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每年经济增长率应保持在8%左右的速度,计划每年调价幅度为3%,货币流通速度年递增率为3%,则货币需求量增长率应为

A.14.7% B.3% C.8% D.1.71% 11.费雪方程式M·V=P·T 中,被费雪视为相对稳定的变量是 。 A.M和V B.P和T C.V和T D.V和P 三、判断题(在括号里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 )

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 (3.在现金余额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4.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正比,与收入成反比。 (5.弗里德曼认为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货币需求越小。 (6. “1:8”公式的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 (7.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 ( 8.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比,与及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长短都成正比。 (9.人们预期物价上涨或投资收益率上升,就会相应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 10.一般来说,市场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大,市场利率越低,货币需求越小。 (11.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性收入水平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大。 (四、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 2.剑桥方程式 3.交易方程式 4.恒久性收入 5.流动性陷阱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 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异同点 4.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 ) ) ) ) ) ) ) ) ) )5.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 6.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第八章 货币供给

一、填空题

1.货币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货币(M1)包括 和 。广义货币又可分为三个层次:M2是指M1加上 和 ,M3是指M2加上 ,M4是指M3加上 。

2.我国的狭义货币(M1)为 和 ,广义货币(M2)为M1加上 、 、 和其他定期存款。

3. 在现代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的一笔原始存款形成两个部分: 和 。 4.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超过 的部分。 5. 基础货币由 和 组成。

6. 从货币供给机制过程看,货币供给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它们分别供给 和 。

7.存款乘数是 与 的倍数。

8.存款多倍收缩是由商业银行的 减少所引起的,其减少的原因由两个: 一是 ,二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

9.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10.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 、 、 、 和 。

11.货币供给量是由 、 和 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12.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 的资产选择行为。 13.货币乘数是 与 之间的倍数关系。

14.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 ,即 ;二是 ,即 。

15.根据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量是 与 之积。

16.在决定货币乘数的五个变量rd、rt、e、t、k中,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两个变量是 。 17.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节 ,二是调节 。 18. 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争论的实质是 以及由此引伸出的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由工商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决定的因素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超额准备金 C、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D、增税

22

2.下列由中央银行可以操纵的因素是 。

A、基础货币 B、居民消费行为 C、企业生产行为 D、政府投资行为 3. 下列由商业银行可以决定的因素是 。

A、基础货币 B、法定准备金率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率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例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5.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

6.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 C、商业银行 D、都不是 7.下列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的银行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兴业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8.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9.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10.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11.一国在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总量实际上是 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A、货币流量 B、货币存量 C、基础货币 D、货币乘数 1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23

13.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低,则货币供应量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14.我国货币供给中“倒逼机制”的存在说明了我国货币供给的 。 A、外生性 B、内生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15. 发行政府债券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因认购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由公众购买,则货币供给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6.发行政府债券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因认购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商业银行用自有准备金认购债券,则货币供给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7.政府债券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因认购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由中央银行购买,,则货币供给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三、判断题

1.在非现金结算制度下,商业银行是无法进行存款货币的创造的。( )

2.基础货币供给是通过中央银行信用活动实现的,中央银行的负债运用形成基础货币的来源。( )

3.现金漏损增加会使存款乘数缩小,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相应减弱。( ) 4.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完成的,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基础货币成倍放大为货币供给量。( ) 5.一般而言,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而货币乘数则是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的。( )

6.一旦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对M1不再有影响。( )

7.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 8.货币供给之所以是一个内生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当局能够对货币乘数实施直接或完全的控制。( )

9.基础货币的构成内容中,只有存款准备金才能引起倍数的增加。( ) 10.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

11.弗里德曼—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归根结底是一个外生变量。( )

24

12.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

13.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

14.如果认为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当局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决定货币供给,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和调节。( )

15.货币流量实际上就是货币存量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 16.货币存量实际上就是货币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

17.原始存款的发生只是改变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并不改变货币的总量。( ) 18.从乔顿的货币供给模型来看,货币乘数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 ) 17、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

19、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式,即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是由源于乔顿提出的简单模型。( )

20.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会使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进而货币供给增加。( ) 21.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的结果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余额与负债方余额等量增加,进而基础货币增加,并使货币供给总量成倍扩张。( )

22.如果商业银行用自有准备金认购政府债券,最终导致基础货币等量增加,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 )

23.货币供给外生论认为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 )

24.货币供给外生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将受制于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动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

四、名词解释

1.狭义货币 2.广义货币 3.货币流通量 4.货币供给 5. 货币供给量 6. 原始存款 7. 派生存款 8. 超额准备金 9.存款准备金 10.存款乘数 11. 基础货币 12. 货币乘 12. 货币乘数 13.通货 14.通货比率 15.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16.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五、简答题

1.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2.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存款规模的因素。 3.基础货币是通过哪些渠道供给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如何? 4.简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5.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简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6.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 7.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哪些影响?

8. 公众的意愿和行为是如何影响流通中现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并进而影响货币供给的?

9.怎样理解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

25

10.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公众及政府是如何分别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六、计算题

1.假设某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资 产 存款准备金 2000 贷款 8000 注:假定不发生现金漏损,支票存款不转存定期存款 (1)此时存款乘数是多少?存款货币总量为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该银行拥有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 (3)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如果该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吗?为什么?

(4)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5)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向该银行出售5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请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2.假设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1000亿元人民币,公众持有现金为8000亿元人民币。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9%,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6%,现金漏损率为18%,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为2.2,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12%。试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1)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供给量M1、广义货币供给量M2分别是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进100亿美元外汇,假定汇率为1美元兑7.78元人民币,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M1和M2有何变化?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600亿元人民币国债,则情况又如何变化?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填空题

1.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标是 ,简称 。 2.按表现形式,通货膨胀可分为 和 通货膨胀。

3.按形成成因,通货膨胀可分为 、 、结构型通货膨胀和输入型通货膨胀。 4.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具体情况可分为 、 和部门开放三种。 5.因财政原因迫使过度供给货币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发生 或推行 政策。 6.通货膨胀使潜在的货币购买力转化为 ,使流通秩序更加混乱。 7.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过多。

8.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 的宏观间接控制措施。 9.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般以控制 为总体思路。

26

负 债 支票存款 10000 10.紧缩性收入政策是政府对工资和物价进行 的政策,较适用于治理 通货膨胀。

11.三要素论的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的持续下降并伴随着 。 12.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 和 都是通货紧缩的根源。

13.治理通货膨胀之后,中央银行应及时调整紧缩性货币政策,否则会直接导致 不足,出现通货 。

14.通货紧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表现为总供给 或总需求 。

15.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具体包括推行积极的 、努力增加 、实行灵活的 和增强汇率制定的 。

16.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 、 、 综合引起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时,主要运用 。 A、货币购买力指数 B、CPI

C、WPI D、GNP平减指数 2.中国的通货膨胀目前已转变为以为 为主。

A、结构型通货膨胀 B、隐蔽型通货膨胀 C、公开型通货膨胀 D、输入型通货膨胀 3.温和式通货膨胀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 之内。 A、2%-3% B、3%-10% C、10%-50% D、超过50% 4.从需求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最早理论是 。 A、需求拉上说 B、成本推动说 C、供求混合推动 D、需求转移说 5.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宜采用的手段是 。

A、控制需求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6.针对恶性通货膨胀时,一般使用强有力的 。 A、控制需求政策 B、改善供给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币制改革

7.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中,冻结工资和物价属于 。 A、控制需求政策 B、改善供给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8.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社会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持这种观点的是 。 A、凯恩斯主义 B、后凯恩斯主义

27

C、货币主义学派 D、马克思主义

9.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这是 。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10.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周期 B、体制和制度因素 C、紧缩性货币政策 D、有效需求不足

11.由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造成的产品绝对数量过剩而引发的通货紧缩,称 之为 型通货紧缩。

A、需求过剩 B、投资过剩 C、生产过剩 D、供给过剩 三、判断题(判断对的写“对”, 判断错的写“错”。)

1.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 ) 2.批发物价指数能用来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 ( )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在时效上很难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 ( ) 4.隐蔽型通货膨胀往往表现为黑市盛行或持币待购等现象。 ( ) 5.爬行式通货膨胀时期的人们对未来货币购买力有足够的信心。 ( ) 6.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等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7.财政赤字是迫使过度供给货币的唯一情况。 ( ) 8.通货膨胀从长期看将有害无利。 ( ) 9.通货膨胀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物价上涨现象。 ( ) 10.我们可以不重视物价涨幅较小的温和式通货膨胀。 ( ) 11.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不公正的收入再分配和财富转移。 ( ) 12.收入指数化政策能制止通货膨胀造成的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 ( ) 13.凡是通货紧缩就都伴随着经济负增长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 ) 14.僵化的汇率制度容易使本国货币过高估值,产生输入型通货紧缩。 ( ) 15.在通货紧缩期间,人们的货币购买力将有所提高,从而消费者会增加消费。 ( ) 16.长期持续的通货紧缩对实际经济的负面影响远超过了一般周期性衰退的危害。( ) 17.以治理通货紧缩为目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是无效的或者是乏力的。 ( ) 四、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2.消费价格指数 3.隐蔽型通货膨胀 4.温和式通货膨胀 5.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6.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7.小国型通货膨胀 8.收入指数化政策 9.通货紧缩

五、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28

2.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简述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小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4.通货膨胀对一国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

5. 通货膨胀对一国产出、就业、财富分配会产生何种影响。 6.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对策有哪些? 7.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有哪些? 8.简述通货紧缩发生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9.简述引起通货紧缩发生的成因。 六、论述题

从抑制总需求的角度,论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并分析我国是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

第十章 货币政策

一、填空题

1.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_______,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用于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 3.在观察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主要看_______的平衡情况。

4.所谓“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实际是指那些介于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变量。 5.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对货币总量调节的“三大法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_______和_______。 7.通常被认为是效果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____。

8.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是_______。 9.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的传导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_______和_______。 10.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时间是________时滞,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是 ________时滞。

11.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方面,前者是指 的稳定,后者是指 上保持基本稳定。

1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有 、 、 和抗干扰性。 1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分为 、 和其它资产价格渠道。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

A.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2.稳定物价就是要使________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以维持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 A.季节性物价水平 B.临时性物价水平 C.特殊物价水平 D.一般物价水平 3.当失业率等于________时即实现了充分就业。

A.零 B.自然失业率 C.社会失业率 D.就业率

29

4.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是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 D.充分就业 5.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_____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窗口指导 C.再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________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地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________ A.放松 B.紧缩 C.不一定 D.不变 8.托宾q 值是指________

A.企业市值/企业固定成本 B.企业市值/企业变动成本 C.企业市值/企业总成本 D.企业市值/企业重置成本 9.货币学派认为下列_______在货币传导机制上真正具有效果。

A.证券保证金率 B.利率 C.基础货币 D.货币供应量 10.如果经济陷于严重经济衰退,正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是_______ A.卖出政府证券,提高法定存款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出现政府盈余 B. 购买政府证券,降低法定存款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出现政府赤字 C. 购买政府证券,降低法定存款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出现政府盈余 D.卖出政府证券,提高法定存款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出现政府盈余 11.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中,下列一致的两大目标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2.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中央银行采取调控( )的方式进行。 A.投资 B.货币存量 C.货币流量 D.政策支出 13.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包括 。

A.认识时滞与行动时滞 B.操作时滞与市场时滞 C.认识时滞与操作时滞 D.行动时滞与市场时滞 三、判断题(在括号里正确的划“对”,错误的划“错” )

1.货币政策主要调节的是总供给,而非总需求。 ( ) 2.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 ) 3.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 ( )

4.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正相关关系。 ( )

30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

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只是等额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 )

7.窗口指导是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 ) 8. 当托宾q 值小于1时,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重置成本,其可以在证券市场上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从而扩大投资。 ( )

9.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 )

10.任何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最终都必然反映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上。 ( ) 四、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 1.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法定存款准备率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效应 6.窗口指导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含义。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中间目标主要有哪些? 4.简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优缺点。 5.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 6. 简述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7. 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环节。

8.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组合。 9.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六、论述题

试比较货币政策三大基本工具优缺点。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如何运用三大工具予以调节。

第十一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一、填空题

1.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具有 作用,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 作用。

31

2.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现象包括三个方面: 、 和 。 3.金融结构包括 的结构和 的结构两个方面。

4.衡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 ,二是 。

5.所谓“二元金融结构”是指以 为主的现代部门和以 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

6.麦金农从金融自由化的 效应和 效应解释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7.麦金农将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对投资的这种正向影响称作货币的 效应。 8.狭义的金融创新就是指 的创新,而广义的金融创新则包括 、 、 和 的创新。 9.创新金融创新的核心是 。

10.当代金融机构的创新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从传统的单一机构向 机构发展,二是从提供单一服务向 发展。

二、 单项选择题

1.衡量金融上层结构规模的最广泛尺度的指标是 。 A、金融相关率 B、货币化率

C、主要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D、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的提出者是 。 A、戈德史密斯 B、斯蒂格利茨 C、麦金农 D、爱德华·肖 3. 下列属于增加流动性的金融创新是 。 A、CDs B、互换 C、贷款证券化 D、票据便利发行 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负债创新的是 。

A、NOW帐户 B、ATS帐户 C、CDs帐户 D、票据便利发行 5.下列属于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是 。

A、NOW帐户 B、资产证券化 C、互换 D、票据便利发行

6. 下列既属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创新又属于表外业务创新的是 。 A、NOW帐户 B、远期 C、期货 D、票据便利发行 三、名词解释

1.金融相关率 2. 金融压制 3. 金融深化 4.金融创新

32

四、 简答题

1.简述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发展中国家压抑性的金融政策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3.爱德华·肖是如何分析金融深化的正面效应的? 4.简述金融创新的动因。

5.金融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6.金融工具创新的类型有哪些?

7.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9. 结合美国金融风暴,分析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0.促使金融创新的因素,金融创新包括的内容。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一、填空题

1.Roger W·Ferguson认为,金融不稳定具有三个特征:一是 ,二是 ,三是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严重背离 的生产能力。

2.金融稳定实际上是指一种状态,即 、 和金融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3.金融稳定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金融基本稳定、 和 三个级别。 4.金融稳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 和 。 5.金融稳定的核心是 。

6.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 的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 。

7.金融危机主要有四类: 、 、 和系统危机。 8.金融监管体系通常包括 、 和 三方面的内容。 9.对银行业的监管主要包括 监管、银行日常监管和 监管。 10.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包括对 的监管、对证券发行的监管、对证券交易的监管以及对 的监管。

11.明斯基从 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不稳定性问题。

12.明斯基认为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爆发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 ,二是 。 13.金融资产价格的过渡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根源,资产价格和 的相互循环作用,资产价格间接地决定 ,当资产价格出现上升时,这种上升将被价格自身所 ,推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升,形成“金融泡沫”。

33

14.货币危机引起全面的金融危机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 ,二是 。 15.由货币危机导致银行危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 ,二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金融稳定首先表现为 的稳定。

A、物价 B、币值 C、银行业 D、金融市场

2.由于金融变量的变动引起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而给经济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叫 。

A、政策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3.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这种风险叫 。

A、道德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4.经济危机是引发金融周期性危机的主要原因,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是 。 A、明斯基 B、克瑞格 C、斯蒂格利茨 D、克鲁格曼

5.“安全边界说” 认为金融机构在 安全边界标准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A、经济扩张时期提高 B、经济扩张时期降低 C、经济萧条时期提高 D、经济萧条时期降低 6.衡量金融机构脆弱性最基本的指标是

A、资产 B、负债 C、信誉 D、清偿力 7.提出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学者是 。 A、弗里德曼 B、托宾 C、金德尔伯格 D、克鲁格曼

8.货币政策失误是导致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持有此观点的学者是 。 A、弗里德曼 B、托宾 C、金德尔伯格 D、克鲁格曼

对金融危机的治理以维护公众信心为基本手段。资金救援措施和政治救援措施。

9.财政赤字论突出地强调了与 相抵触的财政赤字政策所导致的货币危机的必然性。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债务率 D、偿债率 10. 治理金融危机的基本手段是 。

34

A、资金救助 B、政治救援 C、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D、维护公众信心为 三、名词解释

1.金融稳定 2.金融风险 3.信用风险 4.金融脆弱性 5.金融危机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金融稳定的含义? 2.金融风险的有哪些种类? 3.金融危机有哪些特点? 4.简述银行业危机理论流派。

5.简述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如何解释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的? 6.简述金融危机的治理措施 7.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什么? 五、论述题

试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分析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各章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商品价值、产生和交换的发展 2.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

35

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3. 贵金属 4.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5.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6. 贱金属、称量货币 7.立法保障、公众的信心8.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9.足值、无限 10. 自动地得到调节、实际货币量、货币必要量11.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本位制 12. 债务凭证、金属货币 、金或银 13.不足值 14.铸币收入 15.金平价、黄金输出入点 16.实际、固定 17.金币、银币 18.外汇、黄金19.电子货币 20.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 21.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国境 2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23. 国家、中国人民银行 24. 辅币、存款货币 25. 立法保障、公众的信心 26. 货币单位的名称 27. 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含金量、关键货币、外国货币 28. 一个市场 29. 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B 5.C 6.C 7.C 8.D 9.D 10.C 11.C 12.C 13.B 14.A 15.B 16.D 17.C 三、判断题

1.错 2. 错 3. 错 4. 错 5. 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 11.错 12.对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四、名词解释

1.货币是指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债务清偿过程中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支付工具。 2.代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3.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形态。

4.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

5.铸币是指得到国家的印记由国家准许铸造并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6.纸币是指以纸张制成的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7.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8.本位币是由国家造币厂按照一定规格铸造的铸币,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价格标准或计价、结算货币。

9.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赋予某种货币可以无限制地用于清偿债务、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缴纳税款等交易中,并且交易一方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不受限制,交易的另一方不得拒绝接收。

10.金币本位制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11.格雷欣法则:即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12.区域货币是指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组成一个货币区,统一发行与管理区域内单

36

一货币的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制度

一、填空题

1.诚信,基础 2.还本付息 3.支付手段 4.借贷行为 5.商业,货币经营业 6.商品赊销,货款预付 7.商业信用 8.商业信用 9.国库券,政府债券 10.债务人,债权人 11.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12.信用风险 13.固定收益,即期收益 14.流动性 15.市场价格 16.汇票 17.债务人,债权人 18.银行汇票 19.付款人或受票人(债务人),收款人或持票人 20.债券,收益 21.大,低 22.股本,股权 23.政府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B 5.A 6.B 7.C 8.A 9.C 10、B 11、D 12、B 13.D 14.D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错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15.错 16.错 17.对 18.错 19.对 20.对 21.对 22.对

四、名词解释

1.信用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2.信用机制是信用行为、信用关系以及信用意识和信用制度之间所形成的内在耦合关系。 3.银行信用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款、贴现等方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4.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形式。

5.消费信用是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生活消费方面的货币需要的信用形式。

6.信用工具(又叫金融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

7.承兑是指在票据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据上作出表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及签名的一种手续。经过承认兑付的汇票即为承兑汇票。

8.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基础金融工具价格及其指数的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资本使用权,使用其资金 2.机会成本,风险 3.平均利润率 4.通货膨胀风险 5.一般贷款利率水平,LIBOR 6.市场利率 7.通货膨胀率 8.正,负 9.中央银行利率、商业

37

银行利率 10.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利率 11.-1.5% 12.风险结构,期限结构 13.各种信用工具利率,违约风险,流动性,税收 14.短期利率,长期利率 15.投资成本效应,产品成本效应,持有货币的成本效应 16.收入,利率 17.商品市场,货币市场 17.自发调整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D 6. B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 对 10.对 四、名词解释

1. 利息是资金的价格,是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使用其资金的代价,或者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2. 利息率是指借贷时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本金的比率。 3. 市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4. 公定利率是由金融自律性组织所确定的利率。

5.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变动而调整的利率。 6.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7.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是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息率。

8.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率因素之后的利率,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9. 基准利率是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10. 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现在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

第四章 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货币市场,黄金市场 2.初级市场,次级市场 3.内部,外部 4.发行证券,契约 5.货币资金或货币商品 6.集中交易,店头交易 7.背书 8.弹性 9.直接融资 10.直接协议,直接证券 11.证券 12.正回购 13.强,高 14.166.7, 833.3 15.溢价发行 16.股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 17.包销,代销 18.公司制,会员制 19.会员制 20.高成长性,高科技 21.外国货币 22.外币,支付手段 23.可兑换性,国际性 24.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25.直接 26.黄金输出入点 27.价格发现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D 7.A 8.A 9.B 10.D 11.A 12.A 13.C 14.C 15.D 16.D 17.C 18.C 19.D 20.A

三、判断题

38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对 18.对 19.对 20.错 21.错

四、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通的场所,或者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2.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及1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因此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3.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包括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4.直接融资是指通过最终贷款人(资金供给者)和最终借款人(资金需求者)直接结合来融通资金,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

5.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资金供给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资金需求者)融出资金的过程。

6.直接证券是指非金融机构如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个人所发行或签署的公债、国库券、债券、股票、抵押契约、借款合同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票据。

7.间接证券是指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银行券、银行票据、可转让存单、人寿保单、金融债券和各种借据等金融证券。

8.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并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后,提前获取现款的一种票据转让行为。

9.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方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10.股票价格指数简称股价指数,是用来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走势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

11.二板市场又称创业板市场,是在证券主板市场之外,为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筹集长期资金需要而设立的证券交易市场。

12.汇率也叫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外汇银行挂牌表示。

第五章 金融体系

一、填空题

1.银行职能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职能松散的金融体系 2.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业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3.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商品经济 4.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 5.私人银行、政府创建的 6.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7.存款性金融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

39

机构、金融监管机构 8.公司型基金、契约型基金 9. 中央银行 10. 私人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 11.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中央合作金库 12. 中国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13.中国工商银行 14.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 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 16. 银行业、证券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 17. 早期的自然混业、严格的分业、混业经营 18.《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职能分工型银行模式、全能型银行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A 6.D 7.A 8.B 9.C 10.A 11.C 12.A 13.D 14.C 15.D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 对 4. 错 5. 对 6.错 四、名词解释

1.金融体系是指金融要素的有机组合以及资金集中、流动和配置的关联系统。它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以及进行金融调控监管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

2.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从个人和机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们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

3.投资性金融机构是指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接参与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主要有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交易公司、投资基金、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4.契约性金融机构是指以契约方式吸收持约人的资金,然后按契约规定向持约人履行赔付或资金返还义务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退休基金等。

5.投资基金是指一种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募集起来,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以组合方式将资金运用于各种金融资产,投资者按投资比例取得收益的投资性金融机构。

6.投资银行是指从事以证券投资业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机构。

7.分业经营是指法律规定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或证券业务及其他带投资性的金融业务相分离的经营体制。

8.混业经营是指一个金融机构获准可以经营多个金融子行业,或者获准同时经营多个隶属于不同金融子行业的金融产品。

第六章 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一、填空题

1.英格兰银行 2. 由早期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按照股份公司组织形式组建而成 3.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全能银行模式 4.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

40

创造、金融服务 5. 单元制、分支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 6.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7. 现金资产、准备金存款、同业存放、托收未达款 8.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9. 4%、8% 10.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贷款 11.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12.银行的银行 13.垄断 14. 负债 15. 垄断货币发行 16. 统一货币发行、稳定货币币值 17.集中票据交换 18.调节货币供应量 19. 最后贷款人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D 6.D 7.C 8.C 9.B 10.C 11.A 12.D 13.C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 错 4. 对 5. 错 6.对 7.对 8.错 9. 对 10. 错 四、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指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2.单一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家银行机构(总行)经营,不设置任何分支机构的制度。

3.总分行制是指商业银行除总行以外,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其他地方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

4.持股公司制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的一家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的股票。

5.准备金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6.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各个银行按规定比率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7.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身份参与业务,代客户办理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8.表外业务是指或有债权和或有债务的业务。即那些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或不直接形成资产或负债,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产或负债的经营活动。

第七章 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持有货币的愿望,持有货币的能力 2.收入水平的高低, 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3.正比,反比 4.物价水平 5.多 6.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7.人力财富,非人力财富 8.恒久性收入 9. 货币,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D 6.A 7.D 8.B 9. D 10.C 11.C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 对 7.错 8.错 9.对 10.错 11.对 四、名词解释

41

1.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它是一种由货币需求能力与货币需求愿望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客观实际需求。

2.剑桥方程式是指:M=KY。式中,M—货币需求量;K—人们愿意以通货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Y—名义国民收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货币需求同名义国民收入成正比例变动。

3.交易方程式是指:MV = P T 。式中,M—货币数量;V—货币的流转速度;P—加权平均的一般物价水平 ;T—交易总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

4.恒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是期内所获得的平均收入,它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对货币需求起着主导作用。

5.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低至一定水平时,人们一致预期利率将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人们普遍只愿意以货币形式来持有财产而不愿意持有债券。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

五、简答题

1.(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2.(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的高低与货币需求成正比。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越长,货币需求越多。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

(3)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信用的发达程度。在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比较发达的经济中,货币需求一般相对较少;而在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落后的经济中,货币需求会相对较多。

第八章 货币供给

一、填空题

1.流通中现金(通货),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短期流动资产 2.

42

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3.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4.法定存款准备金 5.商业银行准备金,流通中现金 6.基础货币,存款货币 7.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8. 准备金,存款人提取存款 9. 购买政府债券,再贴现或再贷款,对政府直接提供贷款或透支,收购黄金和外汇 10.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通货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 11.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 12.公众 13.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14.货币当局的负债,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银行的负债,银行存款 15.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16. rd,rt 17.调节超额准备金比率,调节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 18.货币供给的可控性,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D 6.C 7.D 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 5.C 16.C 17.A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对 18.对 19.对 20.错 21.对 22.错 23.对 24.错 四、名词解释

1.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强,主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广义货币是指既包括流动性强的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较差但有一定收益的存款货币的货币形式。

3.货币流通量是指某一时期内流动或支出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4.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体系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体系注入货币的过程。

5.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银行系统供给货币所形成的,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所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

6.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初始存款。 7. 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8.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余额。

9.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流动资产储备。

10.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11.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供给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12. 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表明每单位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43

13.通货即流通中现金,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 14.通货比率是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15.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将决定于客观的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志。

16.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特别是货币政策决定,而与经济运行过程及经济内部的各种因素无关。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填空题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公开型,隐蔽型 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4.需求转移,部门差异 5.财政赤字,赤字财政 6.现实的货币购买力 7.货币供给 8.总需求 9.总需求 10. 直接管制,成本推动型 11.货币供应量,经济衰退 12.投资过度,消费不足 13.货币供应,紧缩 14.相对过剩,相对不足 15.利率政策,货币供应量,信贷政策,灵活性 16、工资,利润,进口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A 5.B 6.D 7.A 8.A 9.A 10.D 11.D 三、是非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对

四、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2.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居民家庭消费的食品、服装、住房、教育和交通、通讯、医疗、娱乐等消费品和劳务的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是衡量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3.隐蔽型通货膨胀也称为抑制性通货膨胀,是指在计划经济或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物价上升趋势的真实程度被隐蔽的通货膨胀。

4.温和式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约在2%-3%之内,同时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经济状态。通货膨胀率虽低,但持续的时间较长,故短期内不易察觉货币有明显的贬值。

5.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以现行价格衡量的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6.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垄断利润、进口成本、间接成本等)上升,引起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的现象。

7.开放经济中的“小国”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价格接受者。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通过一系列机制的传递,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使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

44

上涨,而非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也将向其看齐,从而引起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将随之提高,结果导致“小国”全面的物价上涨,形成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

8.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利息收入在内的所有货币性收入部分或全部地根据物价指数进行自动调整,使实际收入得到保障,从而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及其他货币收入。

9.通货紧缩是指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货币量紧缩的货币现象。

第十章 货币政策

一、填空题

1.货币供应量 2.菲利普斯曲线 3.自主性交易项目 4.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6.道义劝告, 金融宣传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金融市场 9.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 10.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11. 国内物价,货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 12. 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 13. 利率渠道,信贷渠道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A 5.D 6.C 7.A 8.D 9.D 10.B 11.A 12.B 13.B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 错 10.对 四、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它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柱,它与财政政策共同构成了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2.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指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性金融变量指标,也称中介目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3.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各国将调整存款准备率作为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之一。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的总和。

5.所谓货币政策效应,就是指货币供应量变动能够引起总需求和总收入水平的变化程度。这种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流通速度、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以及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等因素。

6.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向各商业银行说明政策、阐明立场,从道义上说服商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政策和投资方向等。

45

第十一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一、填空题

1.决定性,推动 2.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结构 3.金融工具,金融机构 4.金融相关率(FIR),货币化指数 5.大银行机构,以钱庄、当铺、合会 6.导管,替代 7.导管 8.金融工具,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 9.金融工具 10.集团化机构,全能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D 5.A 6.D 三、名词解释

1.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定时期一国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2. 金融压制是指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低下的现象。

3. 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状况,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新事物。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一、填空题

1.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脱离其基础,国际、国内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重扭曲 2.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3.金融恶化,金融危机 4.全局性,动态性,效益性,综合性 5.银行业稳定。 6.金融内部,金融体系中的一切风险积累。 7.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 8.外部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9.市场准入,问题银行 10.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 11.债务——通货紧缩 12.代际遗忘,迫于竞争的压力。 13.交易行为,自身,放大 14.货币贬值影响公司收支状况,二是货币贬值恶化银行系统收支状况 15.国际储备大量流失,货币贬值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B 6.D 7.B 8.A 9.A 10. D 三、名词解释

1.金融稳定实际上是指一种状态,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变量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3.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或不能够正常履行契约而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6

4.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状态。

5.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所导致的整个金融体系或某个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混乱和动荡。

附录一:简答题答案样式

1.简述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首先,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1)金融随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2)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金融发展的阶段;

(3)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金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向和重点决定金融发展的结构、方向和重点。 其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1)金融发展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 (2)金融发展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3)金融发展提高储蓄率。

5.简述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如何解释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的?

答:(1)信用创造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者的内在特性使得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

(2)经济危机是引发金融周期性危机的主要原因。企业可分为风险规避型、投机型和高风险三种类型。风险规避型企业根据自己未来的现金流量作抵补型融资,能够正常还本付息;投机型企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其财务状况就会恶化,风险型企业的风险最大,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的预期收入将普遍增加,企业更加积极借款,并从第一类向第二类或第三类转化,从而加速金融体系中的风险积累。一旦经济走向衰退,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金融部门便会提高利率水平、收紧银根。从而引起借款人违约和破产,这反过来又会造成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或整个金融行业危机爆发。

附录二:论述题答案样式

1. 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组合。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为了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通常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是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松紧搭配关系,通常有以下四种组合形式:

(1)“双松”政策,即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少税收

47

和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来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宜于选择这种政策组合。

(2)“双紧”政策,即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支出规模来减少消费和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来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这种政策组合可以用来治理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而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种政策组合适用于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情况。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而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但如果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注:可结合某个具体时期宏观经济环境特征说明在特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如何搭配运用这两种政策进行调控。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