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下载本文

10.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取向属于( ) A.表现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D.生成性目标取向

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

1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方法类型上属于( ) A.提示型 B.复合型

C.自主型 D.共同解决问题型

13.赫尔巴特提出的关于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 B.训练

C.探究 D.方法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 A.有意义发现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

C.有意义经验学习 D.有意义机械学习

1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实践理性

C.唯科学主义 D.解放理性

16.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 A.顺序性 B.整合性

C.连续性 D.逻辑性

17.经验自然主义的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A.使人成为“自然人”

B.个人经验与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

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 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18.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中,“设计”的核心是( ) A.个体已有的经验 B.做中学

) C.自愿的活动 D.交互作用

19.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 A.实用主义 B.自然主义

C.人本主义 D.改造主义

20.提出“附带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 A.杜威 B.克伯屈

C.杰克逊 D.阿普尔

21.“隐性课程是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这一观点属于( ) A.经验自然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B.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C.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观 D.抵制性的隐性课程观

22.人们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对班级授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是( ) A.留级制度 B.降低学力水准 C.能力分组

D.“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

23.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 A.课程评价 B.课程标准

C.教学活动 D.课程采用

24.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结果的是( ) A.形成性评价 B.质的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 A.测验或测量 B.判断

C.心理建构 D.描述

26.我们通常所称的“传统评价模式”是指( )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 D.外貌模式 27.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开发范式”把课程视为( ) A.师生经验 B.符号表征

C.学校材料 D.学校文化

28.中国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教育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之争、择校问题、民办教育与私立学校问题等)大都反映了( )

A.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 B.人们对提高教育地位的渴望 C.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渴望 D.人们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 29.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要素是( )

A.学习材料、教师与学生、合作、意义 B.文本材料、情境、交往、意义 C.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D.教学主体、情境、合作、意义建构 30.建构主义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 A.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B.学习者为中心、元认知为中心、意义建构为中心

C.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D.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32.简述课程选择的含义及其基本取向。

33.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综合课程的理想范例并不多,为什么? 34.简述课程与教学过程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 35.“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谈你的看法。

37.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分析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误区。 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笔者曾观摩了一些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比武活动,参赛选手共上了14节课,其中有11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不适宜的分组讨论已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流弊’。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笔者曾统计过,某个老师上公开课从开始一直‘问’到底,总共设计了60多个‘问’,课堂被‘问’得乱七八糟。”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把握教学方法的实质,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 ) A.《怎样编制课程》 B.《课程》

C.《课程编制》 D.《理解课程》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 ) A.《潜在课程论》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现代课程论》

D.《实践:课程的语言》

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环境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论》 D.《教育漫话》

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的教育性 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循序渐进 D.教学的因材施教

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 ) A.古德莱德 B.艾斯纳 C.斯腾豪斯 D.奥利瓦

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