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总结) 下载本文

教育测量基本概念

如区分度、难度、有效度等 二、教育评价基本概念

如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价相近的概念与区别等 三、教学评估 四、教学评价 五、学生评价 六、教师评价

注:以上是主要的考试范围,重点复习。其他内容大家也要了解一下,以免老师出偏题。

§1.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即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 2 .含义:

进行教育评价的基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 ? 教育评价标准和制度 ? 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价值在于教育实践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方法科学可行

决定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因素:评价观、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评价对象的拓宽

以往:学生的学业成就

目前:包括教育活动各个要素的方方面面,

从教育背景、投入、过程、效果等各方面的人和物 各有关的活动与现象

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要素、过程和效果。

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不同学者对教学评价的看法:

教育评价首先是教育测验(测量); 教育评价是一种专业判断;

教育评价是把实际表现与理想目标相比较的活动; 教育评价是系统搜集资料,为决策者提供依据的活动。 教育评价的特征

1.教育评价=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2.教育评价以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

3.教育评价的对象是教育要素、过程和效果。 4.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双边合作活动。

二、与教育评价相关联的概念(相近的概念,很多场合下可通用)

1.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

教育测量: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信息,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是一种工具。 2.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联系: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测量是对教育进行量的测定,所或得的结果是教育评价所需信息的主要的、可靠的来源,是对教育的状态和价值进行客观判断的前提; 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这个环节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否则便成了一堆抽象而枯燥的数字。 3.区别:

两者着眼点不同:教育测量是为了取得数据;教育评价是要分析解释,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

两者特点不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具有客观性特点;教育评价具有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特点。

两者复杂程度不同:教育测量是对教育数量化的描述,关心量的获得,活动较为单一;教育评价着眼于事物质的判定,含定性与定量分析,活动是多重的。

区别 教育测量 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强调数量化的方法与结果 客观性 测量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 教育评价 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两种属性 评价是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 2.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 区别:

评估有估价的含义,模糊粗略;评价相对是较为精确的价值判断。 评估多用于群体或单位的状态及效果的估价;评价则既有对群体和单位的价值判断,又有对个人的判断。 3.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

教育统计学: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数量的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掌握教育的状况、规律,为方针、政策、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检查教育效率、探索教育规律的工具。

教育评价中获得的大量评价信息要靠教育统计提供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者的关系:

教育统计为教育评价提供数据处理的工具,也为评价结果的质量提供保证。 4.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 联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只是教育评价的一个方面,用逻辑学术语讲,教育评价是一个上位概念,而教学评价仅是一个下位概念。 区别:

教育评价的范围比教学评价要广得多,它不仅关注教学评价,还有学校管理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评价、总务评价等等。 5.教育评价与教育督导 联系:

两者皆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依据;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督导工作过程主要有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反馈若干环节,评价是诸环节的核心,无论是监督和检查,还是指导和反馈,都离不开评价这个手段。 区别:

评价只是督导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构成督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其全部; 督导工作中所使用的评价即督导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他人评价,只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教育评价的全部。

4.传统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研究的目的: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提供支持 传统教育研究的目的:检验假设 结果:

传统的教育研究:广义的知识增长 评价研究:为决策提供资料 制约:

传统的教育研究:目标较少受时间和背景的制约,企图揭示更广泛应用的原理 评价研究:在某确定的背景中的一个特定的计划和项目,较少注意成果的推广 三、教育评价研究的对象 1.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对象

每个学生(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对象) 2.教育活动

教学的评价、学校例行活动的评价、班会及学生会活动的评价 3 .直接规定教育活动内容、方式的 教学计划、教师

4 .潜在影响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校的社会文化背景

学生集体、包括教师在内的班级、教师集体、学校的整体状况 5 .学校物质的社会的环境条件

基本设施、校址及校舍、周围的社会环境 6 .以学校为构成要素的范围更广的教育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能

§1.2 教育评价的发展

一、中国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教育评价萌生期(606年以前)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测评活动 西周、春秋:选士制(德行与道艺)

两汉:察举制(最早的试题;对策、射策;太学-博士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曹操创建,上上、上中、上下??) 2.科举时期(606年~1905年)

隋唐以来至清末,科举考试为主要手段,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称为秀才,会试称为举人,殿试称为进士(前三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以封建礼教为基本标准,对个人学识德能进行测评判断 3.近代教育评价活动期(1905年~1949年)

与教育测量相结合,呈现了多种体制的多元化格局 翻译、引进国外的测验量表(比纳智力测验量表等) 自编各种测验(俞子夷的小学毛笔书法量表)

建立研究组织,开设测量课程(1931年建立中国测量学会;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高师开设测验课程)

理论研究取得进展(1932年《测验》创刊,40年代前的20多部专著) 4.现代教育评价发展期(1949年之后,特别自1978年以来) 思考:

(1)各时期的考查内容与方式

(2)历史中对科举考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件及影响 (3)选士、科举制度的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与当今教育评价的关系和影响

二、西方教育评价发展历史

1.前系统评价阶段(学校出现~20世纪30年代以前)

(1)以考试和测验为主

前期:口试法和面试法 后期:加入笔试法 (2)以教育测量为主

成绩评定的客观标准问题未能解决 教育测量的先驱——莱斯,拼字测验

教育测量的代表人物——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1904年的《心里与社

会测量学导论》 2.系统评价阶段

(1)过渡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初)

“八年研究”;

1933年,泰勒主持,为期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解决经济危机后学生需要与学校课程间的尖锐冲突。1940年,提出“教育评价的较为完整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2)评价理论深入发展时期

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教育评价理论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40年代~50年代末,基本可称为“泰勒时期”,采用“泰勒模式”。

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目标的实际达到程度,目标是评价的中心和依据。

布鲁姆等人,48年起,于56年建立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50年代,新的评

价模式和理论不断提出、发展、改进,各类研究机构、评价组织和专业性杂志不断涌现。

三、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评价方法从相对评价转向绝对评价,并使二者结合 绝对评价:对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了解 2 .重视教育目标研究 3 .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客观化的追求:定性?定量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证与人文相结合,引入新的科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