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单元习题及答案1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概 述 一、填充题

根据是否使用固体基质可将无土栽培分为(有基质栽培)和(无基质栽培)两大类型,前者又可分为(无机基质栽培)和(有机基质栽培)两个类型,后者可分为(水培)和(雾培)两个类型。 二、问答题

1.何谓无土栽培?它与土壤栽培有何区别?

答: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和基质或单纯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其核心是不使用天然土壤,植物生产在装有营养液的栽培装置中或者生长在含有有机肥或充满营养液的固体基质中,这种人工创造的植物根系环境,不仅能满足植物对矿质营养、水分和空气条件的需要,而且能人为地控制和调整,来满足甚至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发挥它的最大生产能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或观赏价值。

2.无土栽培有什么特点?在技术上有何要求? 答:无土栽培的优点有:(1)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大;(2)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3)减轻病虫害,节省费用;(4)省工、省时、省力,节省土地;(5)易于实现工厂化、现代化生产。

无土栽培的缺点有:(1)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2)技术要求较高;(3)若管理不当,易发生某些病害的迅速传播。 无土栽培的一般要求:(1)要求比较严格的标准化技术,实现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与调节;(2)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和装置(3)按营养液栽培规律掌握关键措施,要特别重视营养液pH的调节。 3.当前无土栽培在农业生产上都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无土栽培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完全可以代替土培,但它的推广应用受到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应用范围有:

(1)栽培蔬菜;(2)培育花卉;(3)土壤不适宜种植的地区;(4)家庭;(5)观光、太空农业。 4.为什么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生产绿色食品蔬菜?

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主要是针对土壤栽培的,其中A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中“除各种有机肥、生物菌肥外,化肥限量使用”是指可以用一部分矿物肥(如硫酸钾)、矿物磷肥,石灰石限在酸性土上使用,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无土栽培所用的营养液全都是用化肥和试剂配制的,其中的氮肥,90%为硝态氮,短期内还难以用有机态氮来取代。虽然用营养液灌溉的无土栽培系统在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从肥料的角度讲,是不能生产合格的绿色食品的。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是指全部使用固态有机肥代替营养液,灌溉时只浇清水,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因而能生产合格的绿色食品

第二章 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一、填空题

1.决定水硬度的钙盐主要是(重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和(碳酸钙)。 2.决定水硬度的镁盐主要是(氯化镁)、(硫酸镁)、(重碳酸镁)和(碳酸镁)。 3.水硬度的表示方法法是10=(CaO)10mg /L。

4.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营养液配方,都是采用(硝)态氮作为氮源的。

5.植物吸收一定营养元素的量与吸收相应水分量的比值称为(表观吸收成分组成浓度),其公式为(n/w),它是配制营养液时的一个重要依据。

6.向营养液中人工增氧的措施一般有(落差)、(喷雾)、(压缩空气)、(搅拌)和(循环流动)。 7.营养液浓度的直接表示法一般有(化合物重量∕升)、(元素重量∕升)和(摩尔∕升)三种。其中(化合物重量∕升)表示法称作操作浓度。 二、判断题

1.A母液浓缩20倍,B母液浓缩50倍,利用它们配制2L原液,则A、B两种母液依次应量取50ml和40ml。( × )

2.营养液的适宜pH值为5.5~6.5,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 √ ) 3. 在一定范围内,电导率值的高低反应出营养液中总离子浓度的大小。 (√) 4.用只含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水培植物会导致植物发生单盐毒害的后果。(√) 三、问答题

1

1.营养液对水源、水质、肥源有何要求? 答:(1)水源要求

在研究营养液新配方及营养元素缺乏症等试验水培时,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无土生产上一般使用井水和自来水。河水、泉水、湖水、雨水也可用于营养液配制。但无论采用何种水源,使用前都要经过分析化验以确定水质是否适宜。必要时可经过处理,使之达到符合卫生规范的饮用水的程度。流经农田的水、未经净化的海水和工业污水均不可用作水源。

(2)水质要求

要求比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的要求稍高,与符合卫生规范的饮用水相当。无土栽培用水必须检测多种离子含量,测定电导率和酸碱度,作为配制营养液时的参考。水质要求的主要指标有:硬度、酸碱度、溶解氧、NaCl、余氯、悬浮物、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含量

(3)肥料选用要求

①根据栽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盐类化合物,除特别要求精细的外,一般用到化学纯级即可;②肥料种类适宜;③根据作物的特殊需要来选择肥料;④选用溶解度大的肥料;⑤肥料的纯度要高,适当采用工业品;⑥肥料中不含有毒或有害成分;⑦肥料取材方便,价格便宜。 2.营养液的组成原则、配制原则有哪些? 答:(1)营养液的组成原则

①水源不含有害或有毒物质,不受污染;②营养液中必须含有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③各种元素呈可溶的离子状态存在;④各营养元素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⑤具有适宜的EC和pH值;⑥各种化合物应长期保持有效性;⑦化合物种类要少、成本低、取材容易。

(2)营养液的配制原则

一是对容易产生沉淀的盐类化合物实施分别配制,分罐保存,使用前再稀释、混合; 二是向营养液中加酸,降低pH值,使用前再加碱调整。 3.营养液的增氧措施有哪些?

答:溶存氧的补充来源,一是从空气中自然向溶液中扩散;二是人工增氧。

人工增氧措施主要是利用机械和物理的方法来增加营养液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增加氧在营养液中的扩散能力,从而提高营养液中氧气的含量。

具体的加氧方法有落差、喷雾、搅拌、压缩空气、循环流动、间歇供液、滴灌供液、夏季降低液温、降低营养液浓度、使用增氧器和化学增氧剂等。多种增氧方法结合使用,增氧效果更明显。

营养液循环流动有利于带入大量氧气,此法效果很好,是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办法。循环时落差大、溅泼面较分散、增加一定压力形成射流等都有利于增大补氧效果。

在固体基质的无土栽培中,为了保持基质中有充足的空气,可选用如珍珠岩、岩棉和蛭石等合适的多孔基质,还应避免基质积水。

4.营养液的浓度如何监控和调整? 答:(1)水分的补充

水分的补充应每天进行,一天之内应补充多少次,视作物长势、每株占液量和耗

水快慢而定。以不影响营养液的正常循环流动为准。在贮液池内划上刻度,定时使水泵关闭,让营养液全部回到贮液池中,如其水位已下降到加水的刻度线,即要加水恢复到原来的水位线。

(2)养分的补充

养分的补充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根据化验了解营养液的浓度和水平方法二:从减少的水量来推算方法三:从实际测定的营养液的电导率值变化来调整

(3)电导率调整的原则是:

①针对栽培作物不同调整EC值②针对不同生育期调整EC值③针对不同栽培季节、温度条件调整EC值④针对栽培方式调整EC值⑤针对营养液配方调整EC值

应该注意的是营养液浓度的测定要在营养液补充足够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体积时取样,而且一般生产上不作个别营养元素的测定,也不作个别营养元素的单独补充,要全面补充营养液。

2

5.如何调控液温和营养液的pH值? 答:(1)营养液温度的调控

①种植槽采用隔热性能高的材料建造,如泡沫塑料板块、水泥砖块等; ②加大每株的用液量,提高营养液对温度的缓冲能力; ③设深埋地下的贮液池。

营养液加温可采取在贮液池中安装不锈钢螺纹管,通过循环于其中的热水加温或用电热管加温。 (2)营养液pH值的调控

选用生理平衡的配方 营养液的PH因盐类的生理反应而发生变化,其变化方向视营养液配方而定。选用生理平衡的配方能够使PH变化比较平稳,可以减少调整的麻烦,达到治本的目的。

pH上升时,用稀酸溶液如H2SO4或HNO3溶液中和。pH下降时,用稀碱溶液如NaOH或KOH中和。 6.营养液的供液时间和次数有何要求?

答:营养液的供液时间与供液次数,主要依据栽培形式、植物长势长相、环境条件面是定。

掌握供液的原则是:根系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但又能达到节约能源和经济用肥的要求。一般在用基质栽培的条件下,每天供液2~4次即可,如果基质层较厚,供液次数可少些,基质层较薄,供液次数可多些。

作物生长盛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大,因此,供液次数应多;每次供液的时间也应长。 供液主要集中在白天进行,夜间不供液或少供液。晴天供液次数多些,阴雨天可少些; 气温高光线强时供液多些;温度低、光线弱时供液少些。应因时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7.实践中总结出的“三看两测管理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看营养液是否混浊及漂浮物的含量,二看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生长点发育是否正常,叶片的颜色是否老健清秀,三看栽培作物新根发育生长状况和根系的颜色;两测为每日检测营养液的pH值2次,每2日测1次营养液的电导率(EC值)。根据三看两测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营养液进行科学的管理。

8.何谓营养液配方的1个剂量、1/2剂量、1/4剂量?

答:1个剂量:按照配方规定用量而配制出来的营养液浓度称为1个剂量。

1/2剂量:将配方中规定的各种化合物用量减少一半所配制出来的营养液浓度称为1/2剂量或0.5剂量或半个剂量。1/4剂量…… 如此类推。

9.举例说明何谓生理酸性盐、生理中性盐、生理碱性盐?

答: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离子时,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表现在对同一溶液中的不同离子,甚至同一种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例如硫酸铵[(NH4)2SO4],由于植物对氮的需要量大于硫,因此,大量吸收NH4+使溶液中剩余较多的SO2-。同时植物在吸收NH4+时,是与细胞表面的H+进行交换,所以溶液中H+增加,pH值降低。硫酸铵在化学上是中性盐,但由于植物选择吸收生理活动的结果,使介质酸性增加,所以称为生理酸性盐。相反,有些化学上的中性盐如硝酸钠(NaNO3)等,因为植物吸收氮要比钠多,而植物吸收NO3-时,是与细胞表面的HCO3-进行交换,因此HCO3-进入溶液形成NaHCO3(弱酸强碱盐),从而使介质pH增加,故称为生理碱性盐。有些盐类[如硝酸铵(NH4NO3)等],植物吸收其阳、阴离子的量很相近,因此不会引起介质酸碱度的变化,这种盐类称为生理中性盐。

10.无土栽培生产中,降低产品硝酸盐含量有哪些措施? 答:(1)以铵代硝或以脲代硝

通过在营养液中以铵态氮或酰胺态氮来全部或部分代替原有配方中的硝酸盐,并控制营养液的pH值变化和适当增加Ca2+、K+等的供应量,使作物生长正常,产量不降低而产品的硝酸盐含量降低。

(2)收获前断氮

在收获之前1周中断或减少氮素的供应数量,可以达到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的目的,同时不会影响产量。

(3)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用有机肥源代替化学肥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硝酸盐含量。 11.营养液的酸碱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1) 营养液中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用量和比例 其中以氮源和钾源的化合物所引起的生理酸碱性变化最大。

3

(2)每株植物所占有营养液体积的大小

每株占有营养液的体积越大,其pH值的变化速率也就越慢,变化幅度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3)营养液的更换频率

通过营养液的更换可以减轻pH值变化的强度和延缓其变化的速度。但在生产中使用不经济且费时费力。只有在进行严格的科学试验时才会用到这种方法。

(4)配制营养液的水质

如果使用硬水来配制营养液,其pH值在栽培过程中会升高,这可通过适当调整配方中的Ca2+、Mg2+用量以及用稀酸液中和的方法来进行控制。

12.现有塑料盆、塑料罐等必要的容器和设备,如何利用这些容器与设备配制母液?如何利用母液配制工作液?

答:(1)母液的配制方法 母液种类:

A母液:以硝酸钙为主。 B母液:以磷酸盐为主。 C母液:以铁盐为主。 配制方法:

A盆:硝酸钙→硝酸钾→加水定容; B盆:硫酸镁→磷酸二氢铵→加水定容;

C盆:先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溶解Na2·EDTA和硫酸亚铁,充分溶解后,再将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倒入Na2·EDTA溶液中。将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单独溶解于一个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前述容器中,最后加水至所需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2)工作液的配制:

母液添加顺序:A母液→B母液→C母液。 具体过程:

在塑料桶内先放入相当于总体积40%的水,将定量的A母液倒入其中,搅拌使其扩散均匀。然后加水达到总液量的80%左右,再将定量的B母液倒入,搅拌使其扩散均匀。最后,将定量的C母液倒入,加水至所需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工作液的pH值:5.5~6.5。

第三章 基质的选用及处理 一、填空题

1.了解基质的化学性质及其作用,有助于在选择基质和配制、管理营养液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栽培管理效果。基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基质的(化学组成及其稳定性)、(酸碱性)、(阳离子代换量)、(缓冲能力)、(电导率)和(碳氮比)等。

2.基质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基质的物理性质。反映基质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颗粒大小)、(容重)、(总孔隙度)、(气水比)等。 二、判断题

1.对于同一种基质而言,容重越大,则说明该基质越紧实,总孔隙度越小,气水比亦越小。(√) 2.无土栽培中,所有的基质都有缓冲作用。( × ) 三、问答题

1. 基质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基质的选用原则是

(1)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 (2)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3)最好采用复合基质。 2.基质混合的总原则是什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