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一、绪 论

(二)选择题:

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 (2) 孟德尔 (3) 拉马克 (4)克里克 2. 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 (2)个体遗传学 (3) 群体遗传学 (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 )。 (1)分子遗传学 (2)个体遗传学 (3) 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 1900 (4) 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 是非题:

1.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

2.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

数目减半。(-)

3. 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5. 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6. 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

合。(+)

7. 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8.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9.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10. 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11.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12.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3.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 14.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

- 1 -

(三) 选择题:

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2)。

(1)内质网中 (2)细胞核中 (3)核糖体中 (4)叶绿体中 2.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4 )。 (1)3 (2)6 (3) 12 (4)18

3.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3)。 (1)6条 (2)12条 (3) 24条 (4) 48条

4.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 合 (3):

(1)AA'BB (2)AABB' (3)AA'BB' (4)A'A'B'B'

5.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1):

(1)42 (2)21 (3)84 (4)68

6. 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3 )。 (1).间期 (2)早期 (3)中期 (4)后期 7.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3):

(1)后期Ⅱ (2)末期Ⅰ (3)后期Ⅰ (4)前期Ⅱ

8.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4):

(1)10 (2)5 (3)20 (4)40

9.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3): (1)10 (2) 5 (3)20 (4)40

10.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3) (1)AB和Ab; (2)Aa和Bb; (3)AB和AB; (4)Aa和Aa。

11.玉米体细胞2n=20条染色体,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1)

(1)20条 (2)10条 (3)5条 (4)40条

12.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3) (1)四个雌配子 (2)两个雌配子 (3)一个雌配子 (4)三个雌配子 (四) 填空题:

⒈ 填写染色体数目:水稻的n =( ),普通小麦的2n=( ),蚕豆的x=( )。 ①12 ②42 ③6

2.玉米体细胞2n=20,其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有( )染色体,极核有( )条染色体,胚乳细胞有( )条染色体,果皮细胞有( )条染色体。 ①10 ②10 ③30 ④20

3.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 )条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人的配子中有( )条染色体。 ①23 ②1 ③23

4.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减数的过程发生在( ),联会的过程发生在( ),核仁在( )消失,鉴定染色体数目最有利的时期为( )。

- 2 -

①后期Ⅰ ②偶线期 ③中期 ④终变期

5.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有些生物的细胞中除具有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以外,还常出现额外的染色体,这种额外染色体统称为( )。 ①同源染色体 ②B染色体(超数染色体)

6.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为( ),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发育成( )。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7.人的受精卵中有(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精 子和卵子中有( )条染色体。

①46 ②46 ③23

8.某生物体,其体细胞内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减 数分裂时可产生( )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这时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父方染色体的比例是( )。同时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 ①8 ②1/8 ③6/8

9.胚基因型为Aa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胚乳基因型有( )种。

①3 ②4

10.以玉米黄粒的植株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子粒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这一现象称(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 )。

①花粉直感 ②果实直感

11.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 ①一端 ②中间 (五)思考题:

1.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答:后期Ⅱ。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 与 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 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 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答:平行关系。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减数分裂:(1)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2)同源 染

- 3 -

色体在前期Ⅰ配对联会。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染 色体了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1. (二) 是非题:

1. 不同亲本之间通过杂交,再经若干代自交,可育成多种类型的品种。(+) 2. 两种白色糊粉层的玉米杂交后,有可能产生有色糊粉层的杂交种子。 ( + ) 3. 如果同时考虑4对基因,A A B b C C d d这样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 + ) 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内容是非同源染色体基因的自由分离和同源染色体基因 的

独立分配。 ( - )

5. 如果某基因无剂量效应,就说明它是完全显性的。(-) 6. 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7.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于杂种形成配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 非等

位基因间随机自由组合。(+)

8. 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9. 凡是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任何形式的杂交组合,其F2代的性状表现都是同样的。(-) 10. 无论独立遗传或连锁遗传,无论质量性状遗传或数量性状遗传,都是符合分离规律

的。(+)

11. 可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其区别在于前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相同的表现型。 (+) 12. 人类的四种主要血型的遗传受三个多基因的支配。 (-)

13. 不论是测交还是自交,只要是纯合体,后代只有一种表型。 (+)

14.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15.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三)选择题:

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2)。 (1)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2)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3)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4)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2.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IAIB基因型表现为AB血型,这种现象称为 (2) (1)不完全显性 (2)共显性 (3)上位性 (4)完全显性

3.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遵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F2表型种类数为 (4)。 (1)5n (2) 4 n (3)3 n (4)2 n

4.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 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3): (1)1/8 (2)25% (3)37/64 (4)27/256

5.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3): (1)25% (2)1/8 (3)1/16 (4)9/64

6.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 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 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2)

- 4 -

(1)NnHh (2)NnHH (3)NNHh (4)NNHH

7.三对基因的杂种Aa、Bb、Cc自交,如果所有座位在常染色体上并不连锁,问纯 种后代的比例是多少?(1)

(1)1/8 (2)25% (3)9/64 (4)63/64 8. AaBb的个体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的组合是(3)。 (1)Aa Ab aB Bb (2)Aa Bb aa BB (3)AB Ab aB ab (4)Aa Bb AA bb

9.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3)。 (1)AaBB (2 )AABb (3) AaBb (4) AABB

10.独立分配规律中所涉及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具有平行性,所以基因 重组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 (3)

(1)中期Ⅰ (2)后期Ⅱ (3)后期Ⅰ (4)中期Ⅱ 11.孟德尔定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4):

(1)原核生物没有核膜 (2)原 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繁殖

(3)原核生物分裂时染色体粘在质膜上(4)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不规则。 12.金鱼草的红色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决定窄 叶形基因(N)和宽叶形基因(n)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RrNn的个体自交后代会 产生(2): (1)1/8粉红色花,窄叶 (2)1/8粉红花,宽叶 (3)3/16白 花,宽叶 (4)3/16红花,宽叶 13. 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 称之 (3)。

(1) 一因多效 (2)一因一效 (3)多因一效 (4)累加效应

14.己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男女结婚,预测他 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4)。

(1)1.00 (2)0.75 (3)0.50 (4)0.25

1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正常双亲必须(4)。 (1)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 (2)双亲之一是携带者 (3)双亲都是纯合体 (4)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四) 填空题:

1.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称为( )。如果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 )。 ①共显性 ②不完全显性

2.测交是指将被测个体与( )杂交,由于( )只能产生一种含( )的配子,因而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①隐性纯合体 ②隐性纯合体 ③隐性基因

3.牛的毛色遗传为不完全显性,RR为红色、Rr为花斑色、rr为白色,二只花斑牛杂交,预期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如此花斑母牛与白色公牛交配,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①1/4红:2/4花斑:1/4白 ②1/2花斑:1/2白

4.在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中,A基因纯合的个体占的比率为( )。 ①1/4 5.基因A、B、C、D表现为独立遗传和完全显性,则a) 由一对基因型为AaBbCcDd植株产

- 5 -

生配子ABcd的概率为( )。b) 由一基因型为aaBbCCDD植株产生配子abcd的概率为( )。c) 由杂交组合AaBbCcdd×aaBbCcdd产生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CCdd的概率为( )。 ①1/16 ②0 ③1/32

6.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CcDd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数占( )。 ①1/16(12.5%)

7.a、b、d为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AAbbDDⅹaaBBdd)杂交F2代中基因型与F1相同的个体的比例为( )。 ①1/8

8.在旱金莲属植物中,单瓣花(5瓣)(D)对重瓣花(15瓣)(d)为显性,单瓣花和重瓣花只有在ss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不管D和d的结合形式怎样,S决定超重瓣花,一株超重瓣花与一株重瓣花杂交,得到半数超重瓣花和半数瓣花,双亲基 因型应为( )。 ①ddSs×ddss

9.金鱼草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独立遗传的基因N使植株表现狭叶形,n表现阔叶形,N对n 是完全显性,基因型RrNn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白花狭叶,( )粉红花阔叶,( )红花阔叶。 ①3/16 ②1/8 ③1/16

10.水稻中有一种紫米基因P是红米R的上位性,P─R─和P─rr植株都是紫米,ppR_植株是红米,pprr是白米,如果以PpRr×Pprr所得后代将出现( )紫米,( )红米,( )白米。 ①6/8 ②1/8 ③1/8

11.番茄红果高秆由显性基因R和H控制,黄果矮秆则决定其隐性等位基因。2个基因为独立遗传,一杂合的高秆红果植株同黄果矮秆植株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为( )。 ①1RrHh:1Rrhh:1rrHh:1rrhh

12.萝卜有圆、椭圆和长形之分。已知长×圆的F1全是椭圆个体。萝卜颜色有红、 紫和白色三种,红×白的F1全是紫色的。若紫、椭×紫、椭,其后代有哪几种表现型( )。 ①红长、红圆、白长、白圆

13.在牛中无角对有角显性,花色毛(红棕毛中夹杂白毛)是红色基因和白色基因杂结合的结果。用花毛杂合无角公牛同花毛有角母牛交配,其后代中花毛有角牛的比例是( )。 ①1/4

14.两个白花豌豆品种杂交,F1自交得96株F2,其中54株开紫花,42株开白花,这种遗传属于基因互作中的( ),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①互补作用 ②AAbb、aaBB

15.两种燕麦纯合体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F1为黑颖,F2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该遗传属于基因互作中的( ),双亲基因型分别为( )和( )。(自定基因符号)

①显性上位 ②AABB ③aabb

16.一只白狗与一只褐色狗交配,F1全是黑色狗,在F1ⅹF1的交配中,生了19个黑狗,8只白狗和7只褐色狗。结果表明,狗的毛色遗传是受( )对基因决定,表现基因互作中的( )。

①2对 ②隐性上位作用

17.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互补作用( );

- 6 -

积加作用( );显性上位作用( );抑制作用( )。 ①9:7 ②9:6:1 ③12:3:1 ④13:3

18.日本牵牛花的花色遗传属于基因互作中的积加作用,基因型为A_B_时花是兰色,隐性纯合体aabb为红色,A_bb和aaB_为紫色。二个紫色花纯合时亲本AAbbⅹaaBB杂交,F1与两个亲本分别回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F1自交得到的F2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①1/2兰 ②1/2紫 ③9兰:6紫:3红

19.在果蝇中,隐性基因s引起黑色身体,另外一个隐性基因t能抑制黑色基因的表 现,所以果蝇是正常灰色。如此,基因型ssT-是黑色,其余皆为正常灰色。那么SsTt×ssTt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①5/8正常灰色:3/8黑色

20. 两个品种杂交,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AB为独立遗传,最终要选出稳定的AAbb新品种,所需的表现型在( )代就会出现,所占的比例为( ),到( )代才能获得不分离的株系。

①F2 ②3/16 ③F3 (五)问答与计算:

1.显性现象的表现有哪几种形式?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答:(1)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2)显性现象的实质:并非显性基因抑制 隐性基因作用,一对相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显隐性基因决定性状表现的实质 在于它们分别控制各自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表达。如孩子 皮下脂肪颜色的遗传、豌豆株高的遗传。

2.何谓上位?它与显性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上位的机制。

答 :所谓上位是指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 而不同,这种现象叫做上位效应,上位可分为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而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当其处于杂合状态时,只表现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该基因为显性基因,这种现象叫做显性。所以上位是指不同对等位基因间的作用,而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内的作用方式。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是一种隐性上位的表现形式,灰兔与白兔杂交,子一代为灰色,子二代出现9灰兔:3黑兔:4白兔的比例。这是由于基因G和g分别为灰色与黑色的表现,但此时必须有基因C的存在,当基因型为cc时,兔毛色白化,所以为隐性上位。 P 灰色 × 白色

CCGG ↓ ccgg

F1 灰色

CcGg

F2 灰色 黑色 白色 白色 9C_G_ 3C-_gg 3ccG-_ 1ccgg

3.蕃茄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分别选用红果和黄果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了 不同比例的表现型,请注明下列杂交组合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1)红果×红果→3红果:1黄果 (2)红果×黄果→1红果 (3)红果×黄果→1红果:1黄果

- 7 -

答:(1) Rr×Rr→1RR(红):2Rr(红):1rr(黄) (2) RR×rr→Rr(红果) (3) Rr×rr→1Rr(红果):1rr(黄果)

4.金鱼草中红花宽叶×白花窄叶,得到10株红花宽叶,20株红花中等叶,10株红花 窄叶,20株粉红宽叶,40株粉红中等叶,20株粉红窄叶,10株白花宽叶,20株 白花中等叶以及10株白花窄叶。问: (1)两株性状由几对基因控制,属何种显性类别? (2)所列表现型中哪几种是纯合的?

答:(1)两对基因,都为不完全显性; (2)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 花窄叶。

5.一只白色豚鼠和一只黄色豚鼠交配,所有后代都是奶油色。F1相互交配,F2出 现32只白色,66只奶油色,30只黄色,豚鼠肤色是怎样传递的?写出亲本、F1 和F2的基因型。 答:F2表现型比例为 白:奶:油色:黄=32:60:30≈1:2:1,而且和亲本相同的白色和 黄色各占1/4,可知肤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是奶油 色。

6.以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交配,其F1有毛腿和光腿两种,这两种鸡各自雌雄交配 ,其结果是光腿的后代全是光腿,毛腿的45只后代中有34只为毛腿,余为光腿 ,问:(1)毛腿和光腿哪个是显性性状?(2)设显、隐性基因分别为F和f,则双亲的基因各是什么?其F1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答:(1) 毛腿为显性性状,光腿为隐性。 (2) 两亲基因型:毛腿雄鸡为Ff,光 腿雌鸡为ff。F1中毛腿鸡的基因型为Ff,光腿鸡的基因型为ff。

7.红色小麦籽粒是由基因型R_B_控制的,双隐性基因型rrbb产生白色籽粒,R_bb和rrB_为棕色。纯红色品种和白色品种杂交,问:F1和F2 中的期望表现型比各为多少?

8.金鱼草和虞美人的红花(R)对白花(r)为不完全显性。基因R和r互相作用产生粉 红色花。指示下列杂交后代的花色。 (1) Rr×Rr; (2) RR×Rr; (3) rr×RR; (4) Rr×rr。 答:(1) Rr×Rr→1RR(红):2Rr(粉红):1rr(白); (2) RR×Rr→1RR(红):1Rr(粉红); (3) rr×RR→Rr全部粉红; (4) Rr×rr→1Rr(粉红):1rr(白)。

9.番茄缺刻叶是由P控制,马铃薯叶则决定于p;紫茎由A控制,绿茎决定于a。把 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株与绿茎刻叶纯合株杂交,F2代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把F1代(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其下代表现型比例各如何?

答:(1)基因型:1AAPp:1AaPp:1AApp:1Aapp,表现型:1紫茎缺刻叶:1紫茎马铃薯叶(2)基因型:1AaPP:1AaPp:1aaPP:1aaPp,表现型:1紫茎缺刻叶:1绿叶缺刻叶 (3)基因型:1AaPp:1Aapp:1aaPp:1aapp,表现型:1紫茎缺刻叶:1紫茎马铃薯叶:1绿茎缺刻叶:1绿茎马铃薯叶

10.写出玉米下列杂交当年获得的胚、胚乳、果皮细胞中的有关基因型:(1)♀白果皮(p)糯粒(wx)矮株(d)×♂红果皮(P)非糯(Wx)高株(D) (2)如果第二年将杂交种子种下,并以F1株的花粉自交,各部分会表现怎样的性状?

- 8 -

答:(1)杂交当年:胚PpWxwx、胚乳:PppWxwxwxDdd,果皮ppwxwxdd (2)F1代: 株高:全为高株(Dd)、胚乳:非糯:糯=3:1,果皮:全为红果皮(Pp)。

11.黑腹果蝇的红眼对棕眼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两性状为独立遗传:(1)以一双因子杂种果蝇与一隐性纯合体果蝇测交,得1600只子代。写出子代的基因 型、表现型和它们的比例?(2)以一对双因子杂种果蝇杂交,也得1600只子代,那么可期望各得几种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如何?

答:(1)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Vv:Bbvv:bbVv:bbvv=1:1:1:1,表现型比例为:红 长:红残:棕长:棕残=1:1:1:1=400:400:400:400(2)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基因 型若有9种 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1:2:1:2:4:2:1:2:1 红长:红残:棕长:棕残=900:300:300:100=9:3:3:1

12.迟熟而抗病和早熟而不抗病的两个纯水稻品种杂交,假设迟熟和抗病是显性。 两对基因又分别在两对染色体上。说明下列问题: (1)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什么? (2)F1自交后,F2有哪几种表型?其比例如何? (3)要选出能稳定遗 传的纯种早熟和抗病品种,基因型必须是什么?

答:(1)亲本EETT×eett→F1EeTt,表现迟熟抗病。 (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迟熟抗病:3迟熟不抗病:3早熟抗病:1早熟不抗病。 (3)能稳定遗传的早熟抗病品种的基因型一定是eeTT。

13.燕麦白颖×黑颖,F1黑颖,F2自交后,F2得到黑颖419株,灰颖106株,白颖35 株,问(1)燕麦壳色的可能遗传方式 (2)自定基因符号解释这一结果,并写出 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1)显性上位作用; (2)白颖植株基因型:bbgg; 灰颖植株基因型:bbGG 和bbGg。

14.显性基因l的存在,或另一隐性基因c的纯合都使洋葱呈白色。iiG_基因型呈黄 色。写出下列杂交组合中亲本基因型和F1基因型:(1)白×黄,F1全黄,F2 3黄:1白; (2)白×黄,F1全白,F2 3白:1黄; (3)白×白,F1全白,F2 13白:3黄。

答:(1)P: iicc×iiCC→F1 iiCc(黄); (2)P: IICC×iiCC→F1 IiCC(白) (3)P: IICC×iicc→F1 IiCc(白)。

15.两个开白花的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杂交,F1全开紫花。F1随机交配产生 了96株后代,其中53株开紫花,43株开白花。问:(a)F2接近什么样的表型分离比例?(b)涉及哪类基因互作?(c)双亲的可能基因型是什么?(7分)

答:(a)首先求出在16株后代中开紫花的株数X。为此有等式:53/96=X/16,解得X=8.8。 于是在16株后代中开白花植株数=16-8.8=7.2(株)。即得F2比例为8.8紫:7.2白,接近9:7的比例。

(b)9:7的比例是互补类型的互作,即A-B-产生一种表型(开紫花),而A-bb,aaB- 和aabb产生另外一种表型(开白花)。

(c)A-bb,aaB-和aabb三种基因型都产生白花,只有当AAbb与aaBB个体杂交时,F1 才全开紫花。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必为AAbb和aaBB。

- 9 -

16.水稻中有芒对无芒是显性,抗稻瘟病是显性,它们的控制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都是单基因控制,现以有芒抗病的纯合品种和无芒感病的纯合品种杂交,希望得到稳定的无芒抗病品系,问:

(1) 所需的表现型在第几代开始出现?占多大比例?到第几代才能予以肯定?

(2) 希望在F3获得100个无芒抗病的稳定株系, F2最少应种多少株?F2最少应选多少株? 答:(1)、F2出现,占3/16,F3才能予以肯定。

(2)、F2最少应种1600株,F2最少应选300株。

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二) 是非题:

1. 雄果蝇完全连锁是生物界少见的遗传现象。这仅指X染色体上的连锁群而言。因为

它的X染色体只有一条,所以,不会发生交换。(-) 2. 基因连锁强度与重组率成反比。 (+)

3. 基因型 + C/Sh + 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花粉母细胞在Sh和C之间形成

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 + + 和 Sh C 将各占3%。(-)

4. 如果某两对基因之间的重组率达到50%,则其F2表型比例与该两对基因为独立 遗

传时没有差别。 (+)

5. 在某一植物中,AABBDD×aabbdd的 F1再与三隐性亲本回交,回交后代中:ABD 60

株;abd 62株;abD 58株;ABd 61株;Abd 15株;aBD 16株;aBd 14株;AbD 15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ABD三个基因座位都是连锁的。(-) 6. 两个连锁基因之间距离愈短并发率愈高。 (-)

7. 伴性遗传是指性状只能在一种性别中表现的遗传 (-)

8. 基因型DE/de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D—E之间形成交叉,那么

产生的重组型配子De和dE将各占3%。(-)

9. 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越紧密,交换率则越大;连锁的越松弛。交换率则

越小。(+)

10. 在整个生物界中,除了极个别生物外,如雄果蝇和雌家蚕,只要是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都要发生交换。 (-) 11. 某生物染色体2n=24,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指的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 12. 在人类的色盲遗传中,如果一对夫妇表现都正常,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表现也全部

正常。(-) (三) 选择题: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是(1)。 (1)AB 连锁,D独立; (2)AD 连锁,B独立; (3)BD 连锁,A独立 (4)ABD 都连锁

- 10 -

2.A和B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彼此间的交换值是14%,现有 AaBb杂种,试问产生Ab重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2) (1)14% (2)7% (3)3.5% (4)

28% 3.番茄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如下:+++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op+ 306, ops 63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 (2)

(1)o p s (2)p o s (3)o s p (4)难以确定

4. 在相引组中, F2亲本型性状比自由组合中的 (4)。 (1)少 (2) 相等 (3)相近 (4) 多

5.对某一种生物来讲,它所具有的连锁群数目总是与它(3)相同。 (1)孢母细胞染色体数 (2)合子染色体数 (3)配子染色体数 (4)体细胞染色体

6.两点测验的结果表明a与c两个连锁遗传基因之间相距10个图谱单位,三点测验发现b的位点在a和c之间,据此,三点测验所揭示的a和c之间的距离 (2) (1)仍然是10 (2)大于10 (3)小于10 (4)20

7.已知某两对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24%,说明在该二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占全部孢母细胞的 (4)

(1)24% (2)50% (3)76% (4)

48%

8.当符合系数为0.5时,就说明实际双交换比率 (2) (1)与理论双交换比率相等 (2)小于理论双交换比率 (3)大于理论双交换比率 (4)不确定 9.在ABC/abc × abc/abc杂交后代中出现比例最少的类型是 abC/abc和ABc/abc,据此可确定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正确次序为(2): (1)ABC (2)ACB (3)BAC (4)CBA 10.在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两对完全连锁的基因(A B)/(a b),而C基因是在另一染色体上,相互独立,杂种AaBbCc与三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出现(4): (1)8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2)8种表现型中每四种比例相等 (3)4种表现型每两种 比例相等 (4)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11.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A和B基因,若相互间的距离为20cM,则基因型Ab/aB的 个体产生ab配子的比例为(2):

(1)1/4 (2)40% (3)2/4 (4)

20%

12.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纯合的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在它们的子代中可期望出现这样的后代(1) : (1)♀红,♂红 (2)♀红,♂白 (3)♀白,♂红 (4)♀白,♂白 13.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F2)表现(4) : (1)1/2芦花(♂),1/2芦花(♀) (2)1/2非芦花(♂),1/2非芦花(♀) (3)3/4芦花(♀♂),1/4非芦花(♀♂) (4)全为芦花(♂),1/2非芦花

- 11 -

(♀)

14. 一色盲女人与一正常男人结婚, 其子女表现为 (1)。 (1)女孩全正常, 男孩全色盲 (2)女孩全色盲, 男孩全正常 (3)女孩一半色盲, 男孩全正常 (4)女孩全正常, 男孩一半色盲

15.两个正常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儿子色盲基因是从双亲的哪一个传来的?(2) (1)父亲 (2)母亲 (3)父母各1/2 (4)父或母任一方

(四) 填空题:

1.从遗传规律考虑,基因重组途径可有( )和( )。 ①自由组合 ②连锁交换

2.在同一个连锁群内任意两个基因之间交换值与这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有关,两个基因间距离越大,其交换值也就愈( );反之,距离越小,则其交换值也就愈( ),但最大不会超过( ),最小不会小于( )。 ①大 ②小 ③50﹪ ④0﹪

3.在老鼠的A和B位点间有24%互换,为检查这两个位点间的交叉记录了150个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两个基因间期望这些细胞有( )个会形成交叉。 ①72

4.根据连锁遗传现象,可知某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百分数,恰恰是交换配子的百分数的( )。 ①一倍

5.符合系数变动于0-1之间,当符合系数为1时,表示( );当符合系数为0时,表示( )。

①两个单交换独立发生,完全没有干扰 ②完全干扰,不发生双交换

6.某二倍体植物,其A/a B/b E/e三个基因位点的连锁关系如下: a b e 0 20 50

现有一基因型为Abe/aBE的植株,假定无干扰存在,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abe/abe的植株比例应该是( )。 ①0.49%

7.番茄中,圆形果对长形果为显性,光皮果对桃皮果为显性。用双隐性个体与双杂合个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光皮圆果24、光皮长果246、桃皮圆果266、桃皮长果24。a、杂合体亲本的基因连锁是相引还是相斥?( )。b、这两个基因的交换率为( )。 ①相斥 ②8.57

8.一隐性性连锁基因(k)使雏鸡的羽毛长得慢,它的显性等位基因K使羽毛长得较快。一个羽毛长得快的雌鸡与一个羽毛长得慢的雄鸡交配,F1的表型比为( ),F2的表型比为( )。

- 12 -

①长毛快雄、长毛慢雌 ②雌和雄均有1/2长毛快、1/2长毛慢

9.兔子的花斑基因对白色是显性,短毛对长毛是显性,一个花斑短毛兔纯种与长毛白色兔纯种杂交,F1与长毛白色兔回交,产生26只花斑长毛兔、144只长毛白色兔、157只花斑短毛兔和23只白色短毛兔,这两对基因间的重组值为( )。 ①14.0%

10.人类的色盲遗传是( ),调查结果表明,患色盲症的( )性比( )性多。 ①性连锁(伴性遗传) ②男 ③女 11.表型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能生下表型( )的儿子和表型( )的 女儿。并且可知儿子的基因型为( ),女儿的基因型为( )。 ①色盲 ②正常 ③xcy ④xcxc

12.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儿子,由此推测该夫妇的基因型为( )和( )。 ①XCXC 母 ②XCY 父

13.已知家鸡的芦花羽毛是由位于性染色体(Z)上的显性基因B(相对隐性基因b)控制的。将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后代母鸡中表现芦花鸡的概率为( ),公鸡中表现为芦花鸡的概率为( )。 ①0 ②1

14.蝗虫的性别决定是XO类型,发现一只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这只蝗虫的性别是( )性,与这只蝗虫性别相反的二倍体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 ①雄性 ②24

15.二倍体蜜蜂的染色体数目是32,在雄性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在雄性的配子形成时,可看到( )个二价体,在雌性的配子形成时,可看到( )个二价体。 ①16 ②无 ③16

16.从性遗传是指表现型受性别影响,杂合基因型在一种性别中表现为( )_,在另一种性别中表现为( )。 ①显性 ②隐性

17.有角的公羊与无角的母羊交配,F1代中母羊都无角,公羊都有角,使F1中公羊与母羊交配,得到的F2代中,公羊3/4有角:1/4无角,母羊3/4无角: 1/4有角,这一现象属于( )遗传,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 ①从性 ②1对

18.果蝇共有( )对染色体,其中一对称为( )。其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 称( )。

①4 ②性染色体 ③伴性遗传

19.伴性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 )上;从性遗传的基因则位于( )上。虽然两者

- 13 -

的表现均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①性染色体 ②常染色体

20. 在链孢霉中,若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相距10个图距单位,那么杂合体所产生的交换型子囊应为( )。 ①20

(五) 问答与计算:

1.有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值为50%,另有两个基因位于不 同的非同源染色体上,你能将它们区分开来吗?说明之。

答:不能区别,除非有一个性别不发生交换,如雄果蝇。

2.什么是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如何计算?

答: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 相对距离,或称为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在一定条件下,交换值可以用重组值表示,所以求交换值的公式为:

交换值=重组型的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应用这个公式计算交换值,首先要知道重组型的配子数,测定重组型配子数的简易 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

3.有一种生物具有12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少于 12个,这是否可能?为什么?另有一种生物具有10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多于10个,这是否可能?为什么?

答:有一种生物具有12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少于 12个,这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现有资料积累得不多,还不足以把全部连锁群绘制出来。另有一种生物具有10对染色体,但在用遗传分析构建连锁群时,获得的连锁群多于10 个,这也是可能的。因为当可标记的基因较少时,其连锁群可能比染色体数目多。随着可标 记基因数目的增加,一些可标记基因会与几个群上的标记连锁,而把它们连成一群。例如A 基因与B基因连锁,B基因与C基因连锁,那么A基因与C基因连锁,A、B、C基因就应合 并为一个连锁群。当可标记基因足够多时,标记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数目日趋接近,直至相等。

4.在番茄中,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这3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与三隐性个体测交,结果如下: 测交后代表现型 + + + + + s + p + + p s 测交后代个体数 73 348 2 96 110 2 - 14 -

o + + o + s

o p + o p s 306 63 1000 1. 这3个基因在第2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 这些基因间的遗传距离是多少? 3. 符合系数是多少?

答:(1) ++s和op+为亲本型,+p+和o+s为双交换型,o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说明基因o的位置位于p和s之间,即3个基因的顺序为: (2) o与s之间的重组率为

o与p之间的重组率为

s与p之间的重组率为

(3)实际双交换率为

理论双交换率为0.14×0.21=0.0294 符合系数为

0.136

5.已知玉米的第6号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P1(紫株)和P1(绿株)以及Py(高茎)和py(矮茎)。它们之间图距为20个单位。作了P1Py/p1py×P1Py/p1py的杂交。问 :(1)每个亲本所产生什么样比例的基因型配子?(2)后代中p1py/p1py基因型 占多大比率?(3)后代中紫色矮茎植株占多大比率?

答:1) 0.4 P1Py,0.4 p1py,0.1P1py,0.1p1Py; (2) 16% (3) 9%

6.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和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三对等位基因,用三隐性个体与这三个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如下:

无色非蜡质皱粒 84 无色非蜡质饱满 974 无色蜡质饱满 2349 无色蜡质皱粒 20 有色蜡质皱粒 951 有色蜡质饱满 99 有色非蜡质皱粒 2216 有色非蜡质饱满 15 总数 6708

1. 2. 3. 4.

确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

假定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如果存在连锁,绘制出连锁遗传图。

是否存在着干扰?如果存在,干扰程度如何?

- 15 -

答:(1)这3个基因是连锁的。 (2)cwxSh和CWxsh为亲本型,cwxsh和CWxSh为双交换型,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ccShShwxwx和CCshshWxWx,sh位于中间。 (3)双交换频率为

C和Sh之间的重组率为

Sh和Wx之间的重组率为

连锁图:(略)

(4)理论双交换率为 数

,干扰系数=

,大于实际双交换率,存在干扰。符合系

7.基因w、s和t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分别在染色体图上的位置是10、20和40,符合系数为0.6。w+t/+s+×wst/wst的测交共产生500个后代。指出表现型为++t、+st和+s+的个体数。

答:(++t 22);(+s+ 47);(+s+178)

8.下面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的连锁图,已注明了重组率,如果符合 系数是0.6,在abd/+++×abd/abd杂交的1000个子代中,预期表型频率是多少? (a,0)└──┴(b,10)────┘(d,20)

答:+b+ 3,a+d 3,+bd 47,a++ 47,ab+ 47,++d 47,abd 403,+++ 403

9.在+r+/a+b与arb/arb的杂交中,得到了下列的子代,+r+/arb 359,a++/arb 92,arb/arb 4,+++/arb 6,ar+/arb 47,a+b/arb 351,+rb/arb 98 ,++b/arb 43,(1)画出三个基因的连锁图,注明基因间的距离。(2)存在干扰吗? 答:(1)a-r间重组值:(47+43+6+4)/1000×100%=10%,r-b间得组值:(92+98+6+4)/1000×100%=20%;排列顺序:(a,10)└──┴(r)──┘(b,20), (2)双交换值:(6+4)/1000×100%=1%,理论双交换值:10%×20%=2%,所以存 在干扰,符合系数=1/2=0.5

10.在杂合体ABD/abd中,基因顺序是A-B-D,假定A-B间的重组值为20%,B-D间的重组值为10%,(1)如符合系数为0时,该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各类配子的 比例如何? (2)如符合系数为0.6时,又产生哪些配及各类配子的比例? 答:配子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符合系数=0 35 35 10 10 5 5 0 0

符合系数=0.6 35.6 35.6 9.4 9.4 4.4 4.4 0.6 0.6

11.假设在链孢霉中,基因A/a和B/b位于同一染色体臂上,它们的第二次分裂分 离频率是10%和6%。试计算Ab×aB杂交子代中AB孢子数。

- 16 -

答:A/a与着丝粒的距离为10×1/2=5cM,B/b为6×1/2=3cM,A/a与B/b之间的距离为5-3=2cM,则重组型孢子占2%,AB孢子占1%。

12.在杂合体ABD/abd中,基因排列顺序是A-B-D,假定A-B间的重组值为20%,B-D间的重组值为10%。

(1)、如符合系数为0时,该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各类配子的比例如何? (2)如符合系数为0.6时,又产生哪些配子及各类配子的比例?

答: 类型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1)符合系数0 35% 35% 10% 10% 5% 5% 0% o% (2)符合系数0.6 35.6% 35.6% 9.4% 9.4% 4.4% 4.4% 0.6% 0.6%

13.二倍体植株,其A/a、B/b、D/d三个基因位点连锁关系如下: a b d 0 20 50

现有一基因组成为Abd/aBD的植株, (1).假定无干扰存在,该植株与隐性纯合体(abd/abd)测交,试写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2).若符合系数为0.2,该植株与隐性纯合体(abd/abd)测交,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及

比例是多少。

答: 类型 Abe aBE abe ABE AbE aBe ABe abE

(1)无干扰 28% 28% 7% 7% 12% 12% 3% 3%

(2)符合系数0.2 25.6% 25.6% 9.4% 9.4% 14.4% 14.4% 0.6% 0.6%

14.有一果蝇的三点测验资料如下:

+ a + c + e ca + c a e + + e + + + c + + + a e 416 402 49 48 42 37 4 2

试问:(1)这三对基因的排列顺序及遗传距离;

(2)符合系数; (3)绘出连锁图。

答:(1)这三对基因的排列顺序为: c e A 双交换值=(4+3)/1000)×100%=0.6%

c-e之间的交换值=((49+42)/1000)×100%+0.6%=9.7% e-A之间的交换值=((48+37)/1000)×100%+0.6%=9.1% (2)符合系数=0.6%/(9.7%×9.1%)=0.68 (3)连锁图(略)

15.何为伴性遗传?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婚配,预期其子女的 类型及比率如何?

答: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般是指X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它们所控制的 性状总是与性染色体的动态相连在一起,这种与性别相伴随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的基因型为XCXc,正常男人的基因型为XCY,他们婚配,其子女 的情况如下:

XCXc × XCY ↓

1XCXC:1XCXc:1XcY:1XCY

- 17 -

即在他们的子女中,女儿都表现正常,但有一半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儿子有一半表现 正常,一半为色盲。

16.蝗虫的性决定是XO类型,发现一只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a)这只蝗虫是什么性别?(b)这只蝗虫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概率是多少?(c)与这只蝗虫性别相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答:(a)雄 (b)1/2(11A+1X):1/2(11A) (c)24。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二) 是非题:

1. 在易位杂合体中,易位染色体的易位接合点相当于一个半不育的显性基因,而 正常

的染色体上与易位接合点相对的等位点则相当于一个可育的隐性基因。 ( + ) 2. 易位杂合体必然都是半不孕的。(-)

3. 一个由(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染色体组成的个体,称之为双二倍体。(+) 4. 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如果倒位圈内某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一次交换,

则可出现后期Ⅰ桥。(-)

5. 易位杂合体所联合的四体环,如果在后期Ⅰ发生交替分离,则所产生的配子都是可

育的。(+)

6. 同源多倍体的同源染色体联会与二倍体完全一样。 ( - )

7. 同源四倍体一般产生正常配子,异源四倍体容易产生不正常配子。(-) 8. 同源四倍体由于四条染色体都是完全同源的,因此减数分裂前期Ⅰ会紧密联会成四

价体。(-)

9. 三体的自交子代仍是三体。 (-) 10. 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11. 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很容易产生假显性的现象。(+) 12. 重复或缺失染色体在发生联会都会产生环或瘤。(+)

13. 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中单体个体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

亲本。(+)

14. 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

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三) 选择题:

1.染色体倒位的一个主要遗传学效应是降低到位杂合体中到位区段及其临近区域连锁基因之间的重组率。导致这一效应的实质是 (2) (1) 倒位区段内不发生交换

(2)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同时产生重复和缺失的染色单体 (3)倒位区段不能联会 (4)倒位圈内发生多次交换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重复在染色体配对中都形成环(瘤),但这两种变异 形成的环

- 18 -

所涉及的染色体是不同的,其中缺失环涉及 (3) (1)缺失染色体 (2)部分重复染色体

(3)正常染色体 (4)缺失和正常染色体交换

3.易位是由于两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断错接形成的,这两条染色体是(4): (1)姊妹染色单体 (2)非姊妹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

4.缺体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生物中最易存在(3): (1)单倍体 (2)二倍体 (3)多倍体 (4)单体

5. 染色体重复可带来基因的(1)。

(1)剂量效应 (2)互作效应 (3)突变 (4)重组

6.易位杂合体最显著的效应是(3)。

(1)改变基因的数目 (2)保持原有基因序列 (3)半不育 (4)全不育

7.有一染色体 a b c .d e f g 发生了结构变异而成为 a b f e d .cg ,这种结 构变异称为(4): (1)易位 (2)臂内倒位 (3)缺失 (4)臂间倒位

8.倒位的最明显遗传效应是(2):

(1)剂量效应 (2)抑制交换 (3)位置效应 (4)显性半不育

9.八倍体小黑麦种(AABBDDRR)属于(4)

(1)同源多倍体 (2)同源异源多倍体 (3)超倍体 (4)异源多倍体

10.一种2n=20的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2n=22的植株杂交,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 体,这个双二倍体将有多少染色体?(1) (1)42 (2)21 (3)84 (4)168

11.二倍体中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染色体称(1)。 (1)染色体组 (2)单倍体 (3)二倍体 (4)多倍体

12. 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单价体, 所以(1)。 (1)高度不育 (2)绝对不育 (3)一般不育 (4)可育

13.以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其作用原理在于 秋水仙素可以(3):

(1)促进染色体分离 (2)促进着丝粒分离 (3)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4)促进细胞质分离

14.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是(2)。

(1)n, n (2):n, n+1 (3)n+1, n-1 (4)n, n-1 15.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a定位时,以具隐性性状的双体为父本分别与全套具显性性状的单体杂交,由F1的表现型确定该隐性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隐性基因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其F1的表现为(3):

- 19 -

(1)全部a表现型 (2)全部A表现型

(3)A表现型和a表现型 (4)A表现型为缺体

(四) 填空题:

1.基因的表现型因其所在位置不同而不同的现象称( ),因基因出现的次数不同而不同现象称( )。

①位置效应 ②剂量效应

2.倒位杂合体联会时在倒位区段内形成的“倒位圈”是由( )形成的,而缺失杂合体和重复杂合体的环或瘤是由( )形成的。 ①一对染色体 ②单个染色体

3.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四种类型,在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联会时缺失,重复和倒位都能形成瘤或环。形成缺失环的是( )染色体,形成重复环的是( )染色体,形成倒位环的是( )染色体。而相互易位则联会成( )结构。 ①正常 ②重复 ③一对 ④“十”字形

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假显性现象是由( )而引起的,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交换而导致后期Ⅰ出现( ),易位杂合体在联会时呈( )形象。 ①缺失 ②染色体桥、断片 ③“十”字

5.染色体abc.defgh发生结构变异成为abfed.cgh,这种结构变异称为( )。 ①臂间倒位

6. A、B、C、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写出下列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组成,同 源三倍体为( ),

三体为( ),缺体为( ),单体为( ),双三体为( ),四体为( )。 ①AAABBBCCCDDD ②AABBCCDDD ③AABBCC ④AABBCCD ⑤AABBCCCDDD ⑥AABBCCDDDD

7.在二倍体生物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称为( )。这种个体在减数分裂前期各个染色体不能( ),后期Ⅰ不能( ),因而造成( )。

①单倍体(一倍体) ②配对联会 ③均衡分离 ④高度不育

8.以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诱导产生多倍体,其作用原理在于秋水仙素可以( )。

①破坏纺缍丝的形成

9.水稻的全套三体共有( )个,烟草的全套单体共有( )个,普通小麦的全套缺体共有( )个。

①12 ②24 ③21

10.利用单体测定某隐性基因(a)所在染色体,如果a基因正好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则F1代表现( )表现型,如果a基因不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则F1代将表现( )表现型。 ①A表现型、a表现型 ②A表现型

- 20 -

11.复式三体(AAa)按染色体随机分离形成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 ),在精子和卵子中(n+1)和n配子都同等可育时,其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_]:[aa]=( )。 ①1AA:2Aa:2A:1a ②35:1

12.玉米三体的n+1花粉不育,n+1胚珠可育,三体Rrr形成的各种配子比例是2Rr:1R:2r:1rr,如R为红色,r为无色,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rrⅹRrr(♂)基因型( ) 表现型( )

?(♀)Rrrⅹrr(♂) 基因型( ) 表现型( )

①1Rr:2rr ②1红:2无 ③2Rrr: 1Rr:2rr:1rrr ④3红:3无

13.玉米相互易位杂合体( )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可育;( )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不育。

①交替式 ②相邻式

14.已知水稻A/a和B/b是独立遗传的,用品系AAbb和品系aaBB杂交,得到F1代,用F1代的花粉培养出( )植株,然后全部进行染色体加倍。在所得到的纯合二倍体中,AABB所占的比例应当是( )。 ①单倍体 ②1/4 (五) 问答与计算:

1.缺失的遗传效应是什么? 2.重复的遗传学效应是什么?

3.倒位的遗传学效应是什么?

4.易位的遗传效应是什么?

5.某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cc纯合体为母本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20%孢母细胞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发生了交换,产生了含C有色基因的正常染色体。

6.为什么自花授粉的四倍体植物比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子代隐性表型的频率低?

答:在自花授粉植物中,Aa自交后,产生1:2:1的分离比,其中隐性纯合个体占1/4; 四倍体AAaa自交后,会产生35A___:1aaaa的分离比,其中隐性纯合个体占1/36;四倍体 AAAa自交后,会产生AA与Aa两种配子,自交后代无隐性个体;四倍体Aaaa自交后,会产 生Aa与aa两种配子,且分离比为1:1,自交后隐性纯合个体占1/4。综合以上三种情 况,杂合四倍体自交后所产生的隐性纯合个体的比例小于杂合二倍体自交所产生的隐性纯合个体的比例。

7.什么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 21 -

答: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形成例如同源三倍体的无子西瓜,是利用它的高度不育性;同源多倍体甜菜含糖量高等.

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例如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白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白蓝等。

8.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都能使原来物种的染色体数加倍。若有一种4X的植物, 你怎样从细胞学确定它是同源的还是异源的多倍体?

答:从减数分裂配对联会表现区分; 异源多倍体联会成二价体,同源多倍体联会有四价体、三价体、单价体、二价体等多种形式。

9.举例说明在育种上如何利用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答::如四倍体番茄所含维生素C比二倍体番茄大约多了一倍;四倍体萝卜的主根粗大, 产量比最好的二倍体品种还要高;三倍体甜菜比较耐寒,含糖量和产量都较高,成熟也较早;三倍体的杜鹃花,因为不育,所以开花时间特别长;三倍体无籽西瓜,因为很少能产生有功能的性细胞,所以没有种子。

10.在蕃茄中,具有正常叶但第六染色体为三体的雌性植株与马铃薯叶(c/c)的二倍体雄性植株杂交。(1)假定c基因在第六染色体上,当一个三体F1与一马铃薯叶父本回交时,正常叶双倍体植株与马铃薯叶植株的比率是多少?(2)假定c基因不在第六染色体上,作同样的回交,子代表型是什么?

答:(1)如果野生型等位基因对任何数目的c都呈显性,那么预期的结果为5野生型∶1马铃薯叶型。

(2)1野生型∶1马铃薯叶型。

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二) 是非题:

1. 在大肠杆菌中,“部分二倍体”中发生单数交换,能产生重组体。(-) 2. 由于F因子可以以不同的方向整合到环状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从而在结合过程中

产生不同的转移原点和转移方向。(+)

3. 受体细菌可以在任何时候接受外来的大于800bp的双链DNA分子。(-) 4. 在中断杂交试验中,越早进入F-细胞的基因距离F+因子的致育基因越远。(+) 5. 在接合过程中,Hfr菌株的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F-菌株的,距离转移

原点愈近的基因,愈早进入F-细胞。(+)

6. F因子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偶然会带有细菌染色体片段不准确环出,这时的F

因子为F’因子。(+)

7. F’因子由于带有宿主细胞染色体片段,所以很容易整合到宿主细胞上。(+) 8. 特殊性转导是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

9. 转化和转导在进行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中,其媒介是不同的,前者是噬菌体,

后者是细菌的染色体。(-)

10. 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进入受体菌后,通过任何形式的交换都能将有关基因整合

到受体菌染色体组中。(-)

- 22 -

(三) 选择题:

1.在Hfr×F-的杂交中,染色体转移过程的起点决定于 (2) (1)受体F-菌株的基因型 (2)Hfr菌株的基因型 (3)Hfr菌株的表现型 (4)接合的条件

2.在E.coli F(+)str(s)lac(+) 与 F(-)str(r)lac(-)两菌株的杂交中,预期的菌株将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被选择出来(2): (1)乳糖培养基 (2)乳糖、链霉 等培养基 (3)葡萄糖、str培养基 (4)阿拉伯糖培养基

3.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形成噬菌体颗粒的时候,偶而会发生错误将细菌染色体片段包 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这种假噬菌体称为(4)。

(1)假噬菌体 (2)F因子 (3)温和性噬菌体 (4)转导颗粒

4.大肠杆菌A菌株(met-bio-thr+leu+)和B菌株(met+bio+thr-leu-)在U型管实验培养后

出现了野生型(met+bio+thr+leu+),证明了这种野生型的出现可能属于(2) (1)接合 (2)转化 (3)性导 (4)都不是

(四) 填空题:

1.在原核生物中,( )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转换到受体的过程;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称( )。 ①接合 ②转导

2.戴维斯的“U”型管试验可以用来区分细菌的遗传重组是由于( )还是由于( )。 ①转化 ②接合

3.细菌的遗传重组是由接合还是由转导所致,可以通过( )试验加以鉴别,其依据是( )。 ①U型管 ②细菌是否直接接触

4.用S(35)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放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而后分离菌体和培养液,绝大部分的放射性将在( )测得。 ①液体培养基

5.将E.Coli放入含有氚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基中培养一个世代,取出后再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2个世代,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应该是( )。 ①25%

6.入噬菌属于( )噬菌体,噬菌体是通过一种叫做( )的拟有性过程实现遗传重组。 ①温合性 ②转导

7.用ab+菌株与a+b菌株混合培养可形成ab、a+ b+重组型。但在混合前,如果把它们分别

- 23 -

放在戴维斯U型管的两侧,若不能形成重组体,说明其重组是通过( )产生的。如果重组前用DNA酶处理,若不能形成重组体,说明其重组是通过( )产生的。如果在重组前用抗血清(如P22)处理,若不能形成重组体,说明其重组是通过( )产生的。 ①接合 ②转化 ③转导

8.野生型T4噬菌体能侵染大肠杆菌B菌株和K12(λ)株,形成小而边缘模糊的噬菌斑,而突变型T4噬菌体能侵染大肠杆菌B菌株,形成大而边缘清楚的噬菌斑,但不能侵染K12(λ)株。通过两种不同突变型的杂交,可以估算出两个突变型之间的重组值,大肠杆菌K12(λ)株在估算两个突变型重组值试验中的作用是( )。 ①选择重组体

9.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称为( )。 ①转导

(五) 问答与计算:

1.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细菌杂交与高等生物的杂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高等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的,并遵守分离规律 ,两亲的遗传贡献是相等的。而细菌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单向的,不遵守分离规 律,两亲的遗传贡献是不相等的。

2.为什么在特殊转导中,环状染色体比棒状染色体容易溶源化?

答:特殊性转导是由噬菌体染色体从供体(宿主)染色体上环出的特定基因的转导, 转导体本身为环状。与环状受体染色体只要一个单交换即可插入,而与棒状染 色体则要偶数次交换方能插入。

3.为什么用P(32)和S(35)标记噬菌体能证明进入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答:因为DNA分子不含S而含P,而蛋白质分子含S而不含P,因此利用P(32)标记的只 能是DNA,而S(35)标记的只能是蛋白质,而不是DNA。经过测定,如果进入细菌的是P(32)而不是S(35),就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4.λ原噬菌体位于E.coli的gal和bio基因之间,而lac和gal基因相距约10分钟。 问得到lac-gal转导颗粒的机率有多大?

答:机率近于零。因为lac座位太远,不能λ噬菌体的头部。

5.某菌株的基因型为ACNRX,但基因的顺序不知道。用其DNA去转化基因型为acnrx的菌株,产生下列基因型的菌株:AcnRx,acNrX,aCnRx,AcnrX和aCnrx等,问ACNRX的顺序如何?

答:NXARC或CRAXN

6.用一野生型菌株的DNA转化ala- pro- arg-的突变型菌株,产生下列不同类型的菌落:ala+pro+arg+(8400),ala+pro-arg+(2100),ala+pro-arg+(840),ala+pro+arg-(420),

- 24 -

ala-pro+arg+(1400),ala-pro-arg+(840),ala-pro+arg-(840)。求这些基因间遗传图距和顺序?

答:RF(ala-pro)=0.37; RF(ala-arg)=0.25; RF(pro-arg)=0.30

7.用一般性转导对细菌的三个基因作图,宿主细胞是a+bc+。转导噬菌体感染这个细胞,裂解释放后,再悉染ab+c细胞,获得各基因型细胞如下:a+b+c,3%;a+bc+,46%;a+b+c+,27%,abc+,1%;a+bc,23%。三基的顺序及各距如何(假定abc总是并发转导)? 答:b─31─a─27─c

8.为了确定T4噬菌体rⅡ区两突变间的重组值,用两种突变噬菌体加倍感染大肠杆菌品系B。裂解液以1:10(7)比例稀释后涂敷在品系K上,又以1:10(9)比例稀释 后涂敷在品系B上。在K和B中分别发现2个和20个噬菌斑。试计算重组值? 答:0.2%。

9.在Hfr leu+ str s×F- leu- strr 中,如果要得到重组体leu+ strr,如何选择重组 体?为什么?(leu+为亮氨酸原养型,leu-为亮氨酸营养缺陷型,str s为链霉素敏感型,strr为链霉素抗性)。 答:在基本培养基中加链霉素。

因为重组体leu+ strr是抗链霉素的,而Hfr leu+ str s后菌株是链霉素敏感型,在有链 霉素的培养基上将被杀死。

10.解释为什么不同的Hfr菌株具有不同的转移起点和方向?

答:不同Hfr株的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的位点及方向不同;F因子的位置和方向 决定了转移起点和方向。

11.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与真核生物有何不同?

答:细菌缺乏明确的核膜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不能进行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它的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与真核生物不尽相同。病毒是比细菌更为简单的生物,它们也是只有一条染色体,即单倍体。有些病毒的染色体是DNA,另外一些病毒的染色体是RNA。所以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及其包被的核酸所组成的颗粒。由于病毒缺乏代谢和分裂所必要的细胞质和细胞器,所以它们必须侵染细胞并接管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器,以提供本身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他们必须生活在细胞内。真核生物的有性过程特征在于形成配子时的减数分裂。遗传物质的交换、分离和独立分配的机制都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的。虽然细菌和病毒不具备真核生物配子进行融合的过程,但它们的遗传物质也必须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且也能形成重组体。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有四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和性导。当一个细菌被一个以上的病毒粒子所侵染时,噬菌体也能在细菌体内交换遗传物质, 如果两个噬菌体属于不同品系,那么它们之间可以发生遗传物质的部分交换(重组)。

12.用噬菌体P1进行普遍性转导,供体菌的标记是pur+nad-pdx+,受体菌的标记是

pur-nad+pdx-。转导后选择具有pur+的转导子,然后在1000个pur+转导子中,检定其它供

体菌的标记是否同时转导过来。具体结果如下:

- 25 -

基因型 菌落数

nad+pdx+ 12 nad+pdx- 243 nad-pdx+ 501 nad-pdx- 244

合计 1000

请问:1. pur和 nad的共转导率是多少? 2. pur和pdx的共转导率是多少?

3. nad和pdx在pur的同一边,还是在它的两侧?

4.您能作出这三个标记基因的遗传连锁图吗?请在此基础上解释上述的实验结果。 答:1. pur和 nad的共转导率是:

pur+nad-

501+244

501+244+12+243

pur+nad++ pur+nad-

×100%= ×100%=74.5%

2. pur和pdx的共转导率是: 501+12

pur+pdx+

501+244+12+243

pur+pdx-+ pur+pdx+

×100%= ×100%=51.3%

3.依传统作图原理,三个基因位点的交换重组中,位于中间的基因重组子个数最少, 在这里有12个pur+nad+pdx+,与供体pur+nad-pdx+类型相比较,基因nad+发生了改变,

所以nad位于中间,也就是nad和pdx在pur的同一边。 4.根据上面的计算和推论可知,这三个标记基因的遗传连锁图为:pur nad pdx

pur+nad-pdx+为亲本型类型,所以其数目最多。因为pur+nad-pdx-和pur+nad+pdx-为单交

- 26 -

换类型,所以数目次之。pur+nad+pdx+是亲本pur+nad-pdx+和pur-nad+pdx-双交换的结果,

所以其数目最少。

13. 大肠杆菌的一个基因为a+ b+c+ d+ e+,对链霉素敏感的Hfr菌株与一个基因型为a- b-c- d- e-的F-菌株杂交30分钟后,然后用链霉素处理。再从存活的受体菌中选出e+类型的原

养型,其他+基因的频率如下: a+ 70%,b+没有,c+85%, d+10%

问a、b、c、d,四个基因与供体染色体的原点(最先进入F-受体)的相对位置如何?

答:原点(首先进入F —)

第八章 基因表达和调控

(二) 是非题:

1. 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交换单位、突变单位和功能单位。(-) 2. 现代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都认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3. 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述基因的大小或略小。(+) 4. 基因是染色体(或DNA分子)的一定区段,具有直接控制性状表现的功能。(-) 5. 调节基因的作用是其表达产物参与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

6. 在顺反测验中,如果反式排列的杂合二倍体表现出突变型说明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

(+)

7. 负调控是细胞中阻遏物阻止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所以当细胞中没有阻遏物,

转录可以正常进行。(-)

8. 顺式作用元件一般是DNA,而反式作用因子一般是蛋白质。(+)

9. 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中,原核生物以正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 10. 编码区以外的突变不会导致细胞或生物体表型改变。(-)

(三) 选择题:

1. 假定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经对其双突变杂合二倍体进行测定,个体表现为野生型,则可判定它们是属于 (2) (1)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 (2)两个基因的突变(非等位性)

(3)不能确定是否是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性) (4) 同一个顺反子突变

2. a1+ +a2

═ × ═ F1表现为突变型,说明a1与a2属于(2): a1+ +a2

(1)同一位点 (2)同一顺反子 (3)不同顺反子 (4)不能确定

3.在一个密码子中有多少个重组子? (3) (1)1 (2)2 (3)3 (4)4

4.在一个操纵子中有多少个顺反子? (4) (1)1 (2)2 (3)3 (4)是变量

- 27 -

5.一个纯种白色植株与另一个不同起源的纯种白色植株杂

交,子1代全部是橙色,假定只有一种酶受阻就产生白色个体,在对应的基因中有多少顺反子?(1)

(1)2个 (2)最少2个 (3)2个或更少 (4)1个

6.某DNA片段的一条单链的核苷酸顺序为:5,ATGCCTGA3,,若以此为母板转录成的mRNA的序列应该是(4):

(1)5` ATGCCTGA3` (2) 5`TACGGACT3` (3) 5`UACGGACU3` (4) 5`UCAGGCAU3`

7.在乳糖操纵元中,LacⅠ基因编码的 蛋白结合在(2)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起始转录。 (1) 结构基因 (2) 操纵子O位点 (3)启动子 (4)乳糖

8. 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中,在调节蛋白不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某种调节蛋白 后,基因的表达被关闭,这样的调控机制称为(3)。其中的调节蛋白称为(3) (1) 负调控、诱导蛋白 (2) 正调控、诱导蛋白 (3) 负调控、阻遏蛋白 (4) 正调控、阻遏蛋白

9.诱导系统中的阻遏物是(3):

(1)属组蛋白; (2)含有较多的RNA,因而能使其识别物异的操纵基因;

(3)直接结合到DNA的特异区域; 4.是由与结构基因相邻的操纵基因产生的;

10.DNA连接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在DNA复制、修复中封闭缺口,(1) (1)将双链DNA分子中的5’磷酸基团同3’-OH末端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2)作用时不消耗能量

(3)需要Mn2+等二价辅助离子 (4) 也可以连接RNA分子

(四) 填空题:

1.根据雅料和莫诺的乳糖操纵子模型,结构基因的表达受控于一个开关单位,这 个开关单位称( ),而这个开关单位是否开放又受( )的控制。 ①操纵基因 ②调节基因

2.按照现代遗传学的概念,重组、突变、功能这三个单位应该分别是( )、( )和( )。 ①重组子 ②突变子 ③顺反子

3.一般基因在( )成对存在,而在( )则成单存在,根据分子遗 传学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编码的( )。

①体细胞 ②性细胞 ③功能单位

4.RNA是由核糖核苷酸通过( )连接而成的一种( )。几乎所有的RNA都是由 ( ) DNA ( ) 而来,因此,序列和其中一条链 ( ) 。

①磷酸二酯键 ②多聚体 ③模板 ④转录 ⑤互补

- 28 -

5.在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 )。 ①DNA聚合酶

6.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 .①DNA连接酶

7.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一种特别的( )识别 ( )密码子AUG,它携 带一种特别的氨基酸,即(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 ①起始tRNA ②起始 ③甲硫氨酸

8.连接酶(Ligase)是一类用于核酸分子连接形成( ) 的核酸合成酶, 有DNA连接酶和RNA连接酶之分。 ①磷酸二酯键

9.真核生物有两种DNA连接酶,连接酶I主要是参与( ),而连接酶II 则是参与( )。

. ①DNA的复制 ②DNA的修复

(五) 问答与计算:

1.简述基因概念的发展。

答:基因的最初概念来自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他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 的,性状本身不能遗传。1909年,丹麦学者 W.L.Johannsen提出了“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1910年,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型排列,并于 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

1928年Griffith进行的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及1944年Avery等人进行的工作证明了 DNA就是遗传物质。

20世纪40年代G.W.Beadle和E.L.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1953年 Wast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7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并于1961年提出了三联遗传密码;1957年S.Benzer提出了“顺反子”概念。

1961年,F.Jacob和J.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学说,由此进一步证明了基因的作用 和遗传信息转移的中心法则。

20世纪50年代初,B.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的控制因子中提出了某些遗传因子的位置 是可以转移的;60年代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插入序列,提出“跳跃基因”的概念;70年代发现基因的不连续性,提出“断裂基因”的概念;1978年,在噬菌体中发现了重叠基因。

2.以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为例,说明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它们各自如何发挥作用?

答:顺式作用元件是指DNA分子上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某些特定的调控序列,其活 性仅影响与其自身处于同一DNA分子上的基因,这种DNA序列多位于基因旁侧或内含子中,不编码蛋白质。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元件可分为启动子、增强子以及沉默子(沉默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可以通过改变模板的总体结构,或将模板固定在细胞核内特定的位置,促进RNA聚合酶Ⅱ在DNA链上的结合和滑动,有的还可以为RNA聚合酶Ⅱ或其它一些反式作用因子进入染色质提供一种“进入位置”。

- 29 -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不同染色体上基因座编码的、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 用元件8~12bp核心序列上并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结合蛋白。这类DNA结合蛋白与不同识别序列之间在空间结构上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基础。

3.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在哪些方面相似,哪些方面不相似? 答:相似的地方是:二者均由一段DNA组成,都参与对顺反子的调控。不相似的地方

是:操纵基因虽能大量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调节基因专门负责编码 调节蛋白(阻遏蛋白或活化蛋白)。

4.阻遏物和诱导物有何区别? 答:阻遏物是一种蛋白质,是调节基因的产物,能抑制操纵基因的作用,关闭顺反 子

的转录。诱导物是酶作用底物的一种,一旦与阻遏物结合,致使其发生构型 变化,从操纵基因上脱落下来,从而启动顺反子的转录。

5.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诸如转录、翻译等许多不同的层次上。请简要说明发生在 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答:DNA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发育调控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了基因丢失、扩增、重排 和移位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消除或变换某些基因,并改变它们的活性。这些调控方式与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调控是不同的,因为它从根本上使某些细胞的基因组发生了改变。 基因丢失。在细胞分化时,消除某个基因活性的方式之一就是从细胞中除去那个基因。(部分染色体丢失现象)

基因扩增。基因扩增是指某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它使得细胞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基因重排与变换。一个基因可以通过从远离其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的位点而被启动转录,这种方式称基因重排。此外,日本人本庶佑还提出了一个“基因变换”模式。他认为Gurdon的实验不能断言生物体所有细胞中全部DNA在分化、发育过程中都不会发生变化,可能在一部分细胞里,DNA会发生微小的、不可逆的变化。他认为,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调节基因和受体基因的连接可形成“新”的基因,即调节启动基因,这种连接是由DNA片段缺失造成的。

6.一个基因如何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mRNA分子?

答:一个基因可以有两种方式产生一种以上的mRNA。第一种是:一个原初转录物含有一个以上的多腺苷化位点,就能产生一种以上的具有不同3’末端的mRNA。第二种方式是:如果一个原初转录物含有几个外显子,那么,会发生不同的剪接,就会产生多种mRNA。

7.试解释,互补测验为什么只能测定突变子位点是在同一个顺反子里还是在不同 顺反子时里,但不能决定顺反子间的顺序?

答:两个“突变型”,如果是处在同一个顺反子中,不管它们的位置如何,也不能 互补;若两个“突变型”处在不同的顺反子中,不管这两个顺反子的位置如何 ,也总会发生互补。

- 30 -

所以,顺反测验(互补测验)不能提供关于顺反子顺序的信 息,若要测定顺反子的顺序,需要做重组实验。

8.突变子a和b位于不同顺反子中,基因型ab/++和a+/+b具有一个还是两种表现 型?如果不同,哪一个是正常的,哪一个是突变的?

答:ab/++和a+/+b是一种表现型,因为a、b两种突变子位于不同的顺反子中。

9.下表是T4噬菌体5个表型相似的突变体的互补实验结果(+、-分别表示能和不能互补),试根据结果判断它们分属于几个顺反子(以图表示)? 1 2 3 4 5

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二) 是非题:

1. 限制性内切酶EcoRI对一定核甘酸顺序的切割位点是G↓AATTC CTTAA↑G。(+) 2. CTTGAA可以是限制性内切酶的的识别序列。(-)

3. 限制与修饰现象是宿主的一种保护体系,它是通过对外源DNA的修饰和对自身DNA

的限制实现的。(-)

4. 限制性图谱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

物理图谱而后者是一个连锁图。(+)

5. 已知某一内切核酸酶在一环状DNA上有3个切点,因此,用此酶切割该环状DNA,

可以得到3个片段。(+)

6. 迄今所发现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既能作用于双链DNA,又能作用于单链DNA。(-) 7. 能够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复制的质粒叫穿梭质粒。(+)

8. 只有完整的复制子才能进行独立复制,一个失去了复制起点的复制子不能进行独立

复制。(+)

(三) 选择题: 1.遗传工程学上所说的分子杂交是指 (4) (1)蛋白质与核酸 (2)不同的核糖核酸

(3)核糖核酸与去氧核糖核酸 (4)不同的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2.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专一性识别(2):

(1)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 (2)双链DNA的特定碱基顺序;

- 31 -

1 - 2 + - 3 + + - 4 + - + - 5 + + - + - 答:三个顺反子: 1 2 4 3 5

(3)特定的三联密码子 (4)特定碱基

3.第一个用于构建重组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是(1) (1)EcoR I (2) EcoB (3) EcoC (4) EcoR II

4.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DNA分析检测到)是指:(2) (1)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2)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3)一个基因影响了一种表型的两个或更多非相关方面的情况 (4)一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基因组

5.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3) (1)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

(2)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3)物种中的两个个体限制性图谱间的差别 (4)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四) 填空题:

1.基因工程是( )年代发展起来的遗传学一个分支学科。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使 人们从简单地利用现存的生物资源进行诸如发酵、酿酒、制醋和酱油等传统的生物技术时代,走向( )的时代。

①70 ②按照人们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和创造具有新的遗传性品种

2.基因工程中所用工具酶是( ),常用运载工具是( )。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②质粒、病毒、噬菌体

3.就克隆一个基因DNA片段来说,最简单的质粒载体也必需包括三个部分: ( )、( ) 、( ) 。另外,一个理想的质粒载体必须具有低分子量。 ①复制区 ②选择标记 ③克隆位点

4.一般植物细胞杂交,包括酶处理使细胞分离,细胞壁解体而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化学、物理等方法首先融合成为( ),进一步细胞核发生融合而 成为( ),经再生细胞壁即成为( ),最终经愈伤组织诱导成 为( )。

①异核体 ②共核体 ③杂种细胞 ④杂种植株

5.一般来说,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程序分为原生质体的( )、( )、融合细胞的( )及杂种细胞的( )等四个过程。

①分离 ②去壁 ③核融合 ④鉴定

6.通过比较用不同组合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某一特定基因区域所得到的不同大小的片 段,可以构建显示该区域各限制性内切酶切点相互位置的 ( )。 ①限制酶切图谱

7.个体之间DNA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叫( )。

- 32 -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五) 问答与计算:

1.简述DNA、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之间的关系。

答:DNA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以相反的方向,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形成 的一种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染色体是由DNA和组蛋白相结合形成核小体,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高度螺旋化以后所形成的遗传物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基因则是指一段能够表达和产生产物(蛋白质或RNA)的DNA序列。根据产物的类别可

分为蛋白质基因和RNA基因两大类;根据产物的功能可以分

为结构基因(酶和不直接影响其它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调节基因(阻抑蛋白或转录激活因子)。

基因组则是指某一物种的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有的遗传信息的总和,即单倍体细胞中的所 有染色体以及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由几条甚至几十条组成。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

不同的基因组成了DNA分子;DNA分子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了染色体;在单倍体细 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了基因组。

2.何谓反转录在何种情况下细胞内会发生反转录反应?举一例说明反转录反应在分子 生物学研究技术中的应用。

答:反转录是相对于转录而言,我们将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依赖于DNA的 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叫做转录,而将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叫反转录。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在RNA肿瘤病毒中最先发现反转录酶,反转录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可以以RNA或DNA作为模板。反转录酶被反转病毒RNA所编码,在反转病毒的生活周期中,RNA通过反转录过程转换为单链DNA,然后再转换为双链DNA,并可插入到细胞染色体DNA中一代代遗传下去。 反转录和反转录酶的发现,使得我们可以用真核mRNA作为模板,通过反转录而获得为 特定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利用反转录酶建立的cDNA文库为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近年来发展的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则又使这一技术锦上添花。

3.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都可用于基 因定位,简要说明利用这两种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的基本步骤。

答:基因在染色体上有其一定的位置。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 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因此,只有准确估算出交换值,并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就可把它们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就构成连锁遗传图。

1.利用形态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是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两点测验步骤为首先 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来确定两对基因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来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三点测验来确定连锁的三个基因在染色体的顺序时,首先要在F2中找出双交换类型,然后以亲本类型为对照,在双交换中居中的基因就是三个连锁基因中的中间基因,它们的排列顺序就被确定下来。

2.利用分子标记构建连锁图谱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 是其基本程序。连锁图谱构建过程主要包括:

- 33 -

(1)选择和建立适合的作图群体; (2)确立遗传连锁群;

(3)基因排序和遗传距离的确定。 具体方法如下:以分子标记筛选DNA序列差异较大而又不影响育性的材料作为亲本,用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双亲在等位区段表现不同的带型)检测该双亲的分离群体(如F2代群体、回交、重组自交系、加倍单倍体等)。如是共显性标记,对同亲本P1具有相同带型的个体赋值为1,同亲本P2具有相同带型的个体赋值为3,具有P1 和P2带型的杂合个体赋值为2。如是显性标记,因不能区分显带的纯合体和杂合体,故对有谱带的杂合个体赋值为1(AA、Aa或aa、aA),谱带缺失的赋值为3(aa或AA)。统计各种带型的个体数,两点测验是否连锁。利用χ2检验时,那些两点各自独立遗传而两点同时检验时偏离孟德尔比例的位点,说明存在连锁。或从第二个标记开始,检验是否与前一个标记协同分离。因为连锁分析建

立在分子标记协同分离的基础上。根据分离材料,用最大似然法估计标记位点间的重组率并转换成遗传图距(cM)。最后,同时考虑多个标记基因座的共分离,即多点分析对标记进行排列,形成线性连锁图谱。生物染色体数目是特定的,标记数较少时,其连锁群可能比染色体数目多。随标记的增加,一个标记会与几个连锁群上的标记连锁,而把它们连成一个连锁群。当标记足够多时,标记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数目越趋接近,直至相等。

4.在基因工程研究领域中,作为载体需要哪些条件?请列出3~4种常见载体。 答:多克隆位点(2)复制位点(3)选择标记 如PUC18、Ti、BAC、Cosmid

5.根据下列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构建一个限制性酶图谱,并表明酶切位点及片段的碱 基数,片段总长度为1500bp,电泳分析结果如下: 内切酶 DNA片段长度(bp) A 1200 300 B 550 950 A+B 250 300 950 答:

300 bp 250bp 950bP 或

0 300 550 1500

6.什么是遗传工程?简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到植物基因组的过程。

答:遗传工程是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改造、创建动物和植物新品种,工 业化生产生物产品,诊断和治疗人类遗传疾病的一个新领域。

过程:(1)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与启动子及终止子组成重组DNA分子,插入到Ti 质粒,再转化到根瘤土壤杆菌细胞;

(2)将得到的重组根瘤土壤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使质粒的部分DNA与抗除草剂基因一起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

- 34 -

(3)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植物愈伤组织大量表达这个基因,因而能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上生长,经再生、分化,培养出抗除草剂植株。

第十章 基因突变

(二) 是非题:

1. 基因突变是指组成基因的DNA分子内部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 (+) 2. 基因突变的转换是嘌呤和嘧啶之间的互换。(-) 3. 由于突变可以重演,导致生物界存在着复等位基因。(-)

4. 多倍体的基因突变频率小于二倍体,是因为基因在多倍体细胞内较难突变。 (-) 5. 移动基因是可以在染色体基因组上移动,甚至在不同染色体间跳跃的一种基因。(+) 6. 颠换指得是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7. 一般来说,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时易传递下来,而发生在体细胞时不易传递给子

代。(-)

8. 突变的重演性导致复等位基因的存在。(-)

9. 真核生物中DNA的修复没有原核生物重要,这是因为体细胞的二倍体特征。(+) 10. 转座要求供体和受体位点之间有同源性。(+)

(三) 选择题:

1.基因突变的遗传基础是(3)

(1)性状表现型的改变 (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3)遗传物质的化学变化 (4)环境的改变

2.经放射照射,下列个体哪个损伤可能最大?(1)

(1)单倍体 (2)二倍体 (3)多倍体 (4)同源多倍体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自然界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显性突变易被很早发现,这是因为(2): (1)纯合显性 (2)当代显性 (3)纯合快 (4)频率特高

4.碱基替换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碱基转换指的是(1) (1)嘌呤替换嘌呤 (2)嘧啶替换嘌呤

(3)嘌呤替换嘧啶 (4)碱基类似物替换正常碱基

5.碱基替换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碱基颠换指的是(2) (1)嘌呤替换嘌呤 (2)嘧啶替换嘌呤或嘌呤替换嘧啶 (3)嘧啶替换嘧啶 (4)碱基类似物替换正常碱基

6.一般地说,X连锁隐性突变比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其原因是(3) (1)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容易检测; (2)隐性基因纯合率高; (3)隐性基因容易在雄性半合子身上表现出来; (4)隐性基因容易在雌合子身上表现出来

7.根据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可以鉴别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已知父母中之一方AB血型,另一

- 35 -

方为O血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是(3):

(1)O型; (2)AB型; (3)A型或B型; (4)只能A型

8. 在同义突变中, 三联体密码发生改变而(3)。

(1)核苷酸不变 (2)碱基序列改变 (3)氨基酸种类不变(4)核酸种类不变

9. 基因突变的多向性产生(2)。

(1)等位基因 (2)复等位基因 (3)显性基因 (4)互作基因

10.在DNA复制时插入两对碱基,会引起三联体密码(3) (1) 替换 (2) 倒位 (3) 移码 (4) 缺失

11.在一个突变过程中,一对额外的核苷酸插入DNA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4) (1)完全没有蛋白产物;

(2)产生的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3)产生的蛋白中有三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4) 产生的蛋白中,插入部位以后的大部分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四) 填空题:

1.复等位基因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它是存在于( )的不同个体中,其产生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 )。

①种群 ②多方向性

2.据研究,烟草自交不孕性是由一组控制自交不孕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它们分 别为S1、S2、S3、S4等,现将(S1 S2×S1 S3),后代可得基因型为( )的种子,将(S1 S2×S3 S4),后代可得基因型为( )的种子。

①S1S3、 S2S3 ②S1S3、 S1S4、 S2S3、 S2S4

3.如果母亲的血型是AB,而父亲的血型是O,那么孩子的血型可能是( )。 ①AorB

4.某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他们的血型基因型分别为IAIB、IAi、IBi、ii,据此可以推测这对夫妇的可能基因型是( )和( )。 ①IAi ②IBi

5.控制兔毛颜色的3个复等位基因,其中C+使兔毛为黑色,Cm使毛成黄貂色,Ca使毛成白色,显性程度由含色素多的颜色向含色素较少的颜色过渡。用黑兔与白兔杂交,在后代将得到8只黑色和7只黄貂色兔子,双亲基因型为( )和( )。 ①C+Cm ②CaCa

6.金鱼草中,叶绿素含量的控制基因YY使植株为绿色,Yy为黄色,yy使植株为白色致死。绿色植株与黄色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两个黄色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①1/2绿:1/2黄 ②1/3绿:2/3黄 7.在小鼠中,基因型yy为灰色,Yy为黄色,YY胚胎早期死亡,黄鼠与灰鼠的交配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两个黄鼠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36 -

①1/2黄色:1/2灰色 ②2/3黄色:1/3灰色

8.在突变的诱发中,不论是电磁波幅射还是粒子辐射,基因突变频率都与( )成正比,而不受( )的影响.

①辐射剂量 ②辐射强度

9.基因突变是( )的唯一来源;而染色体畸变只是遗传物质(基因)在( )和( )上的变化;自由组合和互换只是遗传物质(基因)( )而已。 ①变异 ②染色体结构 ③数目 ④重组

10.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当,确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叫( )。不同位置的基因 叫( )。同一基因的多个突变基因叫做( )。

①等位基因 ②非等位基因 ③复等位基因

11.基因A突变为a,称为( ),而a突变为A则称为( )。如纯合个体 的体细胞中基因A向a的突变能够遗传,那么,在( )代就有表现aa性状的个 体。如aa基因型的体细胞,发生了a向A的突变,则A性状的表现在( )代,该个体以( )形式表现突变性状。 ①正突变 ②反突变 ③M2 ④M1 ⑤Aa

12.基因突变的诱发中,不论是电磁波辐射还是粒子辐射,其基因突变频率都与( )成正比而不受( )的影响。

①辐射剂量 ②辐射强度

13.如以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相对的隐性基因。显性突

变是指( )。隐性 突变是指( )。显性突变性状在 ( )代表现,在( )代 纯合。隐性突变性状在( )代表现,在 ( ) 代纯合。

①a—A ②A—a ③M1 ④M2 ⑤M2 ⑥M2 ⑦⑧⑨⑩

14.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 )的作用很快被校正。仅在极少 情况下,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成为( )。 ①DNA修复 ②突变

15.产生单个碱基变化的突变叫( )突变,如果碱基的改变产生一个并不改变 氨基酸残基编码的( ),并且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 )突变。 ①点 ②密码子 ③沉默

16.分子遗传学上的颠换是指( )的替换,转换是指( )的替换。 ①嘌呤被嘧啶、嘧啶被嘌呤 ②嘌呤被嘌呤、嘧啶被嘧啶

(五) 问答与计算:

1.在玉米中,斑点基因是一增变基因,它影响糊粉层无色基因a突变成其显性等位基因A

- 37 -

的速率。当用dt/dt a/a植株为母本、Dt/Dt a/a植株为父本杂交时,平均每个籽粒有7.2个色斑。反交时,平均每个籽粒22.2个斑点。试解释这个结果?

答:结实的亲本植株对三倍体胚乳提供两个染色体组:一个Dt基因平均每个籽粒7.2个突变斑,两个Dt基因则每个籽粒的斑点平均增加到22.2个。

2.用ClB和Muller-5技术检出性连锁致死突变时,在辐射剂量较低时,其突变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然而,在高剂量辐射时,检出的致死突变却低于预期的线性 期望值。这一现象应作何解释?

答:遗传物质的单一辐射(“单击中”)可以损伤功能基因并导致死亡,在高剂量下 的“多击中”引起单一死亡效果相同。

3.假定辐射诱发率与剂量成正比。并进一步假定:当照射2000r时,6000个个体中有372个发生突变,而照射4000r时,5000个体中发生突变的有610个。依此估算自发突变率。 答:0.2%

4.有很多突变对于野生型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的二倍体细胞中,野生型的特性能够得到表达。请根据对突变过程的认识解释这一事实。 答:野生型对应一个活性蛋白,突变型对应一个失活蛋白,因此正常情况下野生型是显 性的。

5.为了选择下面两种突变型,应对只含有葡萄糖、硫酸铵以及无机离子的基本培养基作何调整?(1)leu--,亮氨酸营养缺陷型;(2)gal-,不能以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突变型。 答:在第一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亮氨酸,然后分离在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 基上生长而在未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在第二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半乳糖而不加葡萄糖,分离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在以半乳糖为惟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

6.通常从一个野生型基因变成突变型的频率总是显著地高于回复突变率,如何解释? 答:因为一个正常野生型的基因内部许多位点上的分子结构,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却只有

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恢复原状,才能回复为正常野生型。

7.下表所示三种硫胺素(thiamine)缺陷型的链孢霉突变株效应的可能前体化合物。请推测硫胺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什么。

三种硫胺素的缺陷型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生 长 于 存 在 基本培养基 - - 噻唑 - - 嘧啶 - + 硫胺素 + + thi-1 thi-2 - 38 -

thi-3 - + - + 答:这一非常规的反应模式意味着有一条分支途径:

Thi-3

噻唑

Thi-1

中间产物 硫胺素(维生素B1)

Thi-2

嘧啶

8. 从某种培养细胞中分离出5个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都需

要G化合物。已知细胞

内几种化合物A、B、C、D、E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如下测试了这几种化合物能否支持每种突变体(1~5)生长:

试问:(a)A、B、C、D、E、G六

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的哪一点发生阻断?

答:(a)6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E→A→C→B→D→G; (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中发生阻断的位置分别为: 5 4 2 1 3

E→A→C→B→D→G

9.已知鼠的皮毛是由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的:Ay等位基因纯合体在胚胎发育早期是致死的,当Ay同其它等位基因构成杂合体时表现为黄色。野生型灰色和黑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如下:Ay>A>a。在杂交AyA×Aya中,成活F1的期望表现型和基因型比例各为多少? 答:P AyA(黄)×Aya(黄) F1 ♂配子 ♀配子

- 39 -

Ay a Ay A Ay Ay(死) Ay a(黄) Ay A(黄) A a(野灰) 因为出生前有1/4后代死亡,观察到的表现型比应是2(黄):1(野灰)。但基因型比是AyA∶Aya∶Aa=1∶1∶1。

某种介壳虫的二倍体数为10。在雄性细胞中,5个染色体总是呈异染色质状态,

另外5个染色体呈常染色质状态。而在雌细胞中,所有10

个染色体都是常染色体。如用大剂量X线照射雄虫或雌虫,得到如下结果: ♀(X线照射)×♂(未经照射) ↓

没有存活的后代

♀(未经照射)×♂(X线照射) ↓

大量♂性后代 没有♀性后代

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答:X射线可使染色体发生泡状变化,尤其是当染色体处于解旋状态下更容易受到影响, 所以,在第一种情况下,雌性个体经照射后,染色体发生变化,不能形成正常可育的配子, 无后代;在第二种情况下,雄性个体经照射后,活化染色体发生变异,但只含有有异染色质 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后,可以产生正常的雄性后代。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二) 是非题:

1. 草履虫的放毒特性依赖于核基因K,因此,有K基因就是放毒型,否则就是敏感型。

(-)

2. 细胞质遗传的一个特点是杂种后代的性状通常表现不分离或不规则分离。(-) 3. 利用化学药物杀死一个正常植株的花粉,它的雌花与正常花粉授粉,受精获得的子

代也就能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特性了。(-)

4. 已知一个右旋的椎实螺基因型为Dd,它自体受精产生后代应该全部是左旋。(-) 5. 在植物雄性不育性遗传中,配子的育性受母体基因型的控制的现象称为配子体不育。

(-) (三) 选择题:

1. 紫茉莉的枝条有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不同颜色,其颜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用♀花斑×♂绿色,其后代表现为(4)

(1)绿色; (2)白色; (3)花斑; (4)绿色,白色,花斑。 2. .现代遗传学认为, 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中含有自己的(4)。

(1)蛋白质 (2)叶绿体 (3)糖类物质 (4):遗传物质 3.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基因型为(4)

(1)S(Rr) (2)N(rr) (3)S(rr) (4) N(RR)

- 40 -

4. 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3):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5. 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配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2):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6. 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3):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7. 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配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2):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所谓质-核不育是由质-核中相应基因的互作而引起的,水稻

杂种优势利用中成功地利用了这种雄性不育,对于如下基因型哪些能组成理想的三系配套。(3)

S(rr) N(rr) S(rr) S(rr)

(1) S(Rr) (2) N(RR) (3) S(RR) (4)N(Rr)

8. S(RR) N(Rr) N(rr) N(RR)

(四) 填空题:

1.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与细胞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常表现明显不同的遗传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 ?( ), ?( )。

①正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②连续回交不能使母本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消失 ③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表现类似转导或感染。

2. 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是属于( )的遗传现象。 ①母性影响

3.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的遗传是受( )决定的 ①线粒体

4.草履虫放毒型的稳定遗传必须有( )和( )同时存在,而草履虫素则是由( )产生的。 ①核基因K ②卡巴粒 ③卡巴粒

5. 草履虫放毒型试验表明,核基因K决定( ),而草履虫素则是由( )产生的。 ①卡巴粒的存在 ②卡巴粒

6.草履虫接合的结果是( ),自体融合的结果是( )。 ①异体授精 ②自体授精

7.草履虫放毒型遗传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了( )关系,为作物育种上对( )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的 ②植物雄性不育

8.由核基因控制的植物雄性不育性,用经典遗传学方法一般难以得到它的( )。

- 41 -

①保持系

9. 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是因为( )。 ①易恢难保

10.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 )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 )分离,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 )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 )分离。 ①孢子体(植株) ②株间 ③花粉 ④穗上

11.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控制,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控制。 ①孢子体(植株)基因型 ②配子体(花粉)基因型

12.设N和S分别代表细胞质可育和不育基因,R和r分别代表细胞核可育和不育基因,则不育系基因型为( ),恢复系为( )和( ),保持系为( )。 ①S(rr) ②N(RR) ③S(RR) ④N(rr)

13.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一般要具备( )、( )和恢复系,这样,以( )和( )杂交解决不育系的保种,以( )和( )杂交产生具 有优势的杂交种。

①不育系 ②保持系 ③不育系 ④保持系 ⑤不育系 ⑥恢复系

(五) 问答题: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现在推广的杂交水稻与细胞质遗传有何关系? 答: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有:①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 ②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③杂交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 ④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只在表现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细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但是一般由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完全一致的(伴性遗传基因除外),因为杂交形成的合子核的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 ⑤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⑥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现在推广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细胞质遗传的核质型雄性不育性,实现“三系”配套所生产的杂交种。

2.杂交稻是利用哪些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培育出来的? 答: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

(1)细胞质遗传的理论:利用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 的雄性不育类型,通过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育成;

(2)杂种优势理论:通过选育水稻三系配套,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利用了杂种优势,获得了杂交水稻的成功。 (3)遗传学的三个基本规律:双亲纯合,F1才能整齐一致;F2因基因的分离重组而表现衰退现象;由于连锁,难以固定杂种优势等。

3.比较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异同。

- 42 -

答: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共同之处是正反交结果不一样。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体系,它所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呈现交叉遗传的特点,而且雄性的表现频率高于雌性。但是,基因的遗传仍然符合孟德尔定律。 细胞质遗传的性状是受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细胞质遗传体系,后代的性状来自于母本,而且不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

母性影响的性状实质上也是受细胞核内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也属于细胞核遗传体系,是母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的积累而影响子代性状的表达,后代的分离也符合孟德尔比例,只不过是要推迟一个世代而已

4.在植物雄性不育中,什么是核不育型和质—核互作不育型?二者在遗传上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核不育型:

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遗传特点: 发生败育时期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败育彻底。 多数受一对隐性基因(ms)所控制,能为相对显性基因(Ms)所恢复。

易恢难保,很难使整个群体均保持不育性,因此限制了它的

利用。

质—核互作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遗传特点:

败育时期在减数分裂后的雄配子形成期。

由不育的细胞质基因和相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既可以有保持系使不育性得到保持,又可以找到相应的恢复系,能三系配套而使用。 有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两种类型。

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 单基因不育性和多基因不育性。

第十三章 数量遗传 (二) 是非题:

1. 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杂种个体连续回交5代,其后代的纯合率达到90.91%;倘

使是自交5代,其后代的纯合率也应为90.91%。(+)

2. 基因的加性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而显性和上位性方差是不可以固定的。 (+) 3. 多基因假说同样遵循分离规律,并可解释超亲遗传。 (+)

4. 近亲繁殖导致了隐性基因纯合表现,而显性基因却一直处于杂合状态。 (-) 5. 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

6. 双亲基因的异质结合引起基因间的互作解释了杂种优势中的超小 。 (-) 7. 许多数量性状具有超亲遗传现象,当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就表现出超亲遗传的

现象。(-)

8. 性状的遗传力越大,在后代出现的机会就越大,选择效果也就越好。(-) 9. 遗传力是指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它是性状传递能力

的衡量指标。(-)

10. 杂种后代性状的形成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亲本的基因型,二是环境条件的影

响。(+)

- 43 -

(三) 选择题:

1.估算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是(1) (1)加性方差值; (2)显性方差值; (3)遗传方差值; (4)环境方差值。

2.经测定,某作物株高性状VA=4,VD=2,VI=1,VE=3,则该作物株高的广义遗传率为 (3) (1)0.5 (2)0.6 (3)0.7 (4)0.8

3.用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F2中大约有1/64为白粒,其

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 (2) (1)4对 (2)3对 (3)2对 (4)1对

4.A品种产量性状较好,但抗病性差,为了增加此品种的抗病性,将A品种与一抗 病品种杂交(已知抗病为显性),育种上使用何种方法使获得的新品种既有抗病 性又有A品种的丰产性。(2)

(1)自交 (2)回交 (3)测交 (4)随机交配

5.一个有三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基因的纯合率为(1) (1)90.91% (2)87.55% (3)93.75% (4)51.3% 6.现有一个体基因型是BbDd,如用回交的方法,连续回交3代,其回交后代的纯合率为(1): (1)76.56% (2)38.23% (3)17.1% (4)23.44%

7.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的纯合,杂种群体的纯合速度与(3) (1)自交代数有关 (2)所涉及的异质基因对数有关

(3)与自交代数和异质基因对数均有关 (4)所涉及的异质基因对数无关 8.以AA×aa得到F1,以F1×AA这种方式称为(3): (1)自交 (2)测交 (3)回交 (4) 随机交配

9.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A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物,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2) (1)A×B的后代连续自交; (2)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 (3)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 (4)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 (四) 填空题:

1.根据生物性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把生物的性状分成两大类。一类叫( ),它是由( )所控制的;另一类称( ),它是由( )所决定。

①质量性状 ②主基因 ③数量性状 ④微效多基因

2.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 ),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

①大 ②较小 3.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 )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 ),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 ),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①多基因 ②多 ③微小

4.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 )和( )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 ( )占( )的百分数。 ①加性方差 ②非加性方差 ③加性方差 ④总方差

5.二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以累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这两个纯合子杂交,F1高度为( ) cm,在F2代中株高表现40cm的基因型有( )等三种,F2中株高40cm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 44 -

①40 ②AaBb AAbb aaBB ③3/8

6.在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中,基因型方差可进一步分解为( )、( )和( )三个组成部分,其中( )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变量。

①加性方差 ②显性方差 ③上位性方差 ④加性方差

7.一个早熟小麦品种与一个晚熟品种杂交,先后获得F1、F2、B1、B2的种子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得到各世代的表现型方差为:Vp1=7、Vp2=5、VF1=6、VF2=30、VB1=21、VB2=19,试估计该性状的环境方差VE=( ),广义遗传率h2B=( ),狭义遗传率h2N=( ),加性方差VA=( )。 ①6 ②80% ③66.6% ④20

8.测得矮脚鸡(P1)和芦花鸡以及它们杂种的体重的表型方差如下:Vp1=0.1、Vp2=0.5、VF1=0.3、VF2=1.2、VB1=0.8、VB2=1.0,由此可计算出体重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 ),狭义遗传力为( ),加性方差为( ),显性方差为=( )。 ①0.75 ②0.5 ③0.6 ④0.3

9.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小麦不同世代某一数量性状的表现型方差如下: 世代

12 10 40 30 22

则F2群体的遗传方差是( ),加性方差为( ),广义遗

传力为( ),狭义遗传力为( )。

①30 ②28 ③75% ④70%

10. 一个有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基因的纯合率为( )。 ①90.91%

11. 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群体中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则与?( )?( )有关。

①涉及的基因对数 ②自交代数

12. 比较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生物自交纯合化的速度,以染色体数目( )的生物比染色体数目( )的生物纯合化速度快。 ①少 ②多

13.半同胞交配是指( )---------------间的交配,全同胞交配是指( )间的交配,它们都是近亲繁殖,( )是近亲繁殖中最极端的一种方式。 ① 同父或同母的兄妹 ②同父同母的兄妹 ③自交

14.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的纯合,自交对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纯合作用是( )。 ①同样的

15.F2优势衰退是由于( )。 ①基因的分离和重组

16.由于( ),F2表现衰退现象,并且两个亲本的纯合程度愈( ),性状差异愈( ),F1表现的杂种优势愈( ),其F2表现衰退现象也愈明显。

①分离和重组 ②高 ③大 ④大

17.关于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主要有( )和( )两种假说。 ①显性 ②超显性

- 45 -

P1

方差

P2 F1 F2 B1 B2

18.纯系学说的主要贡献?区分了( ),?指出在自花授粉作物的( )群体中,单株选择是有效的,但是在( )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①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②混杂群体中 ③基因型纯合的纯系中

19.杂种优势是指杂种( )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明显 超过( )表现的遗传现象。但杂种( )优势就要发 生衰退,所以生产上只能利用杂种( )代,因此每年都要( )。 ①F1 ②双亲 ③F2 ④F1 ⑤制种

20.由于F2群体中的严重分离,F2表现衰退现象,并且两个亲本的纯合程度愈( ),性状差异愈( ),F1表现的杂种优势愈( ),其F2表现衰退现象也愈明显 。 ①高 ②大 ③大

(五) 问答与计算:

1.如果有一个植株对4个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对相应的4个隐性基因是纯合的,两植株杂交,问F2中基因型及表现型象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答:假如4对显性基因为AABBCCDD,对应的4对隐性基因为aabbccdd,则F2中基因型 为AABBCCDD的比例也为(1/4)4=1/256,基因型为aabbccdd的比例也为(1/4)4=1/256,表现型为A_B_C_D_的比例为(3/4)4=81/256,表现型为aabbccdd的比例为(1/4)4=1/256。

2.假定有两对基因,每对各有两个等位基因Aa、Bb,以相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50cm,纯合子aabb高30cm,问:1)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F1高度如何?2)在F1×F1杂交后,F2中什么样的基因型表现为40cm高度?

答:1)A、B的作用分别为50/4=12.5cm,a、b的作用分别为30/4=7.5cm,所以两个纯合 子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其高度为12.5×2+7.5×2=40cm。

2)F1×F1杂交后,F2中具有2个显性基因、2个隐性基因的植株表现为40cm高度, 即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植株表现为40cm。

3.试述自交与回交的遗传效应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通过连续多代进行,都使后代群体基因型趋于纯合,且纯合率公式也相同。 不同点:

(1)纯合基因型种类:回交是轮回亲本一种纯合基因型;而自交有2n 种纯合基因型 。 (2)纯合进度:回交比自交快得多,因回交中的纯合率(A%)是指轮回亲本一种纯合基因型的所占的比例;而自交后代中的A%是2n 种纯合基因型的纯合率的总和。

4.比较超亲遗传与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并说明产生各自特点的遗传学原理。 答:共同点:都表现出性状超亲的现象。 不同点:超亲遗传: 杂种优势: (1)F2代表现; (1)F1代表现; (2)个别性状超亲; (2)综合性状超亲;

(3)可以通过选择而稳定遗传。 (3)表现1—2代,不能通过选择而稳定遗传。 遗传学原理:微效多基因的分离和重组。 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