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规范(正式稿) 下载本文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本着面向工程实际,结合生产、科研及实验室建设等需要,使学生受到工程实践综合训练的原则,选择符合专业要求的题目。

2.工作任务量和难易要适度

选题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充分估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其份量应使中等程度学生努力后可以按期完成。对少数能力强的优秀生可适当增高难度和工作量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3.不墨守成规,要不断开拓创新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于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状况,并不断扩展知识领域。因此开拓创新应作为选题的原则之一,也是毕业设计(论文)值得提倡的一个发展方向。

4.设计(论文)的选题还应符合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结合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项目进行。

提倡一人一题,不得有两个人的设计(论文)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尽管多人可共同完成一个大型项目,但各个学生应分工明确,有所侧重,以培养学生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互相配合、协同工作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5.指导教师应提前填写课题申请表(见附录1),报请批准。

4

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以后,指导教师通过给每个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形式正式明确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使学生的设计或试验研究工作有所遵循,同时也是最后检查学生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因此,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一定要周密考虑和认真安排,既要保证任务有适当的难度和分量,又要切实可行,既要明确又要完整。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格式见附录2)

1 明确设计(论文)的题目,要求体现设计(论文)的具体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对于多人合作项目,设计的题目应能反映工作的各自侧重点。

2 较为详细地给出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与设计方法、 主要技术指标等。 3 制定设计(论文)的主要参考资料、中外文献(至少要有一篇外文文献),查找资料文献也是学生应接受的一项基本训练,指导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防止包办代替。

4 要求给出基本工作量,原则如下: (1)设备设计型题目:

必须要有方案设计、总体设计,装配图设计和部分部零件图设计至少折合0# 图纸3张,设计计算说明书至少2~3万字;

(2)工艺设计型题目:

必须要有被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规划设计、主要工序的详细设计、主要工序的工装设计,折合0# 图纸2张,设计计算说明书至少2~3万字;

(3)理论研究型题目:

必须要有实验方案设计及其准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论证(包括程序设计) 等,论文至少3~4万字;

(4)软件开发型题目:

必须要有软件系统分析、框图、设计编码、测试,说明书至少2~3万字; (5)工业设计型题目:

必须要有初步方案设计、详细方案设计及效果图绘制,说明书至少2~3万字。

在下达任务书时要认真布置设计和研究的意图和实现目标,若与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协商后修改重填任务书。

5

三.毕业实习、调研及开题报告

(一)毕业实习、调研

毕业实习、调研是毕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一个手段。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说来,毕业实习、调研的好坏,是毕业设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实习或调研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设计第2周开始,7~10天内完成。为使学生在实习或调研中有的放矢,指导教师要首先制定详细的实习或调研计划,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明确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2 收集与设计(试验研究)有关的资料、图纸、试验手段或先进样机、生产加工中的工艺参数、设备技术性能参数等。

3 调查了解设计对象在加工生产、装配调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研究意义、应用现状以及在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中发展等问题)等。

4 认真听取生产厂家领导、技术人员、老工人对设计(实验)的要求及解决现存问题的初步方案和设想等。

5 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或相关课题的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等)。

6 学习企业管理与技术管理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7 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为自己的设计(实验)打下基础。 8 对于不需要实习、调研或没有明确实习、调研对象的课题,该阶段以阅读文献和查阅资料为主。文献的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资料阅读应不少于5篇。

结合具体单位具体对象,调研或实习计划要进一步具体化,对学习中的每个环节,要求明确,能够指导学生不断全面深化,力戒走马观花、游山玩水,并让学生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或调研报告。

(二).开题报告

学生在实习、调研后填写开题报告(见附录3),经指导教师、教研室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毕业设计下阶段工作。

1 学生通过调研查资料归纳整理出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 通过对题目的初步把握,拟定初步的设计方法。

3 所查资料,先期需要学习的资料和书籍列到参考文献一栏中,个数不得少于6。

6

4 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方法的拟定等方面给出审批意见并签名。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学生同指导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协商进度计划,并由学生填写计划进程表(见附录4)具体时间分配参照下列各类型题目的进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计划。

毕业设计(含实习调研)时间一般为16周,不同类型的题目其进程安排如下: 1 设备设计

实习或调研、文献查阅 5% 方案设计,总体设计 15%

装配图设计(包括装配草图、主要部件计算、验算、技术经济分析、绘正式装配图、截面图等)

40%

部、零件图设计(或主要零件工艺设计) 2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0% 答辩准备及答辩 5% 2 工艺设计

实习或调研、文献查阅 5% 被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10% 工艺方案规划设计、主要工序的详细设计 30% 主要工序的工装设计 40% 编写技术文件 10% 答辩准备及答辩 5% 3 理论研究

实习或调研、文献查阅 20% 实验及其准备

20%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论证(包括程序设计) 45% 撰写论文 10% 答辩及答辩准备 5% 4 软件开发

调研、文献阅读 5% 系统分析、设计 45% 编码、测试 3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