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Linux系统的安装
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 2.掌握Fedora、RedHat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见教材第二章及相应课件。 三、参考内容 CD-ROM引导安装方式
本节介绍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的安装过程,将分别以从CD-ROM安装、FTP安装和NFS三种安装方式来阐述。其中将完整的描述CD-ROM安装方式,其他两种安装方式只说明安装要点,重复部分不在赘述。
1. CD-ROM安装方式。
在计算机的CMOS中把从CD-ROM引导作为第一引导选项,保存退出。
(1)选择安装模式
把安第一张安装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系统启动之后,用户将看到图1-9所示的欢迎屏幕,并且可以看到相关的安装提示。
图1-9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安
装程序的欢迎屏幕 用户有三种选择:
? 直接按【ENTER】键,开始图形化界面的安装或者是升级系统。
? 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linux text”并按【Enter】键,则开始文本化界面的安装或者是升级系统。 ? 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linux rescue”并按【Enter】键,则开始救援模式的安装,该方式用于系统的维护。 屏幕下边还有F1到F5共5个功能键,可供使用者了解更多的信息。例如按【F2】可以获得更多的安装信息,如图1-10所示,这时按【F1】键可以返回前一界面。
图1-10 按F2键显示更多安装信息
(2)测试安装介质的完整性
接下来是测试安装介质,检测安装文件是否完,如图1-11所示。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的CD版本共有5张安装光盘,任何一张光盘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安装的失败。测试程序会测试安装介质的完整性,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安装介质的问题而导致出错。如果确信所有的安装介质都是完好的,则可以单击【Skip】按钮来跳过介质检测,以节省安装时间。
图1-11 测试安装介质
注意:
? 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按【tab】键在不同的选项之间转移焦点;如果是文本方式,则可以使用左右箭头来进行控制。
? 在图形安装界面中,可以使用鼠标进行选择操作,也可以使用【Tab】键在不同选项间切换焦点。当某一选项被选中时,按【Enter】键可以直接执行该选项。 (3)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键盘布局,如图1-12所示:
图1-12 选择安装过程的使用语言
选择安装过程中所用的语言(默认是English)和键盘(默认是U.S.English)。安装语言可以选择简体中文,也可以直接回车采取系统默认的英语。这里选择使用“简体中文”。 (5)磁盘分区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安装时对磁盘空间的要求如表1-4所示。
表1-4 安装Enterprise linux 5时的分区容量要
求
Linux分挂载分区大区名
点
类型
小备注
(MB) 150
主分区
引导分/boot Ext3 区 根分区 / 交换区
Ext3 swap
15000 内存的 两倍
磁盘分区是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硬盘只有在分区后才能使用。但分区是个非常容易出错的操作,误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不可挽回的损毁,所以这一步一定要慎重,保证不能出错,或者提前备份好重要的数据。安装程序提示用户分区,首先选择分区的方式,如图1-14所示,有四种选择:
? 在选定的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 ? 在选定磁盘上删除linux分区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 使用选定的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 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
如果计算机已经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则一般要选择“建
立自定义分区结构”项,手动创建分区,特别是在多系统计算机上,必须要这样做,如图1-14所示。
图1-14 选择分区的创建方式
选择该方式后,出现的界面如图1-15所示,这时显示的是没有创建linux分区的情况。
图1-15 利用空闲磁盘空间创建Linux分区
本书介绍两种创建方式。
系统支持的分区类型如图1-16所示。
图1-16 Linux支持的分区类型
第一种方式:常规分区方式。利用空闲磁盘空间创建三个分区,分别为/boot、/和swap,/boot分区主要是存放引导镜像文件以及启动管理器GRUB的配置文件;/分区是整个系统的根,是系统的起点;Swap分区主要是作为虚拟存储器使用。
/boot分区的操作要点如下:
(1) 挂数点:从下拉列表中选择“/boot”; (2) 文件系统类型:从下拉列表中选择“ext3”; (3) 大小:单位为MB,一般150就足够用了。 (4) 选中“强制为主分区” 复选框,因为该分区包含了
系统的引导初始化文件,所以要强制设置为主分区, 如图1-17所示。
图1-17 创建/boot分区
根分区(/)要容纳系统的其他文件,所以该分区空间要足够大,分区方法如图1-18所示。
分区的操作要点如下:
(1) 挂数点: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2) 文件系统类型: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ext3”; (3) 大小的单位为MB,该分区容量应该足够大。
图1-18 创建根分区
根分区存放了大量的系统数据和应用文件,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全部安装后大约占据12GB的存储空间,该分区可以不设置为主分区。
交换分区的容量至少为本机物理内存容量的两倍。和Windows对虚拟内存空间的管理方式不同,在Windows中是作为一个文件来管理的,Linux中是作为一个分区来管理和使用的,如图1-1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分区操作。
图1-19创建交换分区
至此,分区操作就结束了,如图1-20所示。接下来就继续后边的安装操作了。
图1-20 分区操作完成后的情况
选择启动引导管理器的安装位置。默认安装在磁盘的主引导扇区(Mastar Boot Record,MBR),这样便可以利用GRUB来管理该计算机上所有操作系统的引导;也可以选择安装在系统的启动分区,这样可以使用其他管理器来做系统的多引导管理,如图1-25所示。
图1-25引导管理器的安装 网络设备配置有两种设置方式:
可以选择“通过DHCP自动配置方式(a)”方式,在计算机引导的过程中由DHCP服务器来分配IP地址等信息,如图1-26所示;也可以选则“手工设置(m)”方式,手工输入IP、掩码、网关和1-27
DNS
信息,如图
图1-26 DHCP方式获得IP地址
图1-27 手工方式设定IP地址
设置完成的界面如图1-28所示。
图1-28 手工方式完成网络设置
为根(用户名为root)用户设定登录密码,如图1-29所示。“root”账户是系统的管理账户,拥有系统的全部权限。
图1-29为根用户设定登录密码
选择时区,大陆用户一般选择“亚洲/上海”,如图1-30所示。
图1-30 选择时区
选择安装的软件包,如图1-31所示,并选中“现在定制(C)”单选按钮,以便在安装时确定要安装的软件包。
图1-31 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
在安装软件包时,系统会依据用户选择安装的软件包进行包依赖检查,这样可以确保安装必要的程序文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图1-33所示。
图1-33 进行包依赖性检查
接下来系统根据用户的设定来格式化分区,如图1-34所示。
图1-34 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完成后,安装程序根据用户的选择安装软件包,具体的过程根据用户的选择及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时间大致在20~40分钟之间。如图1-35所示。
图1-35 向计算机安装用户选择的软件包
系统文件复制全部结束,提示重新启动,这时要首先移除光盘内的启动介质,如图1-36所示,单击【重新引导】按钮重新引导计算机。
图1-36系统安装完成
重新启动后做后续设置。选择是否激活防火墙,如图1-37所示。防火墙处于计算机和外部网络之间,用来判定远程用户和程序是否允许访问本机的资源,正确配置的防火墙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如果选择“启用”,则还可以选择被信任的服务,防火墙会放行选中的服务。
图1-37 防火墙的设定
选择是否激活SElinux功能。SElinux提供了细粒度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图1-38所示。
图1-38设定SELinux
创建一个普通用户。除非为了管理的目的或者需要做软件升级,平时不主张用户使用root帐号登录系统,以免误操作损害系统,日常工作可以利用普通帐号登录,如图1-39所示。也可以在登入系统后用“adduser”命令或用xwindows
中的图形界面工具创建。
图1-39 创建普通账户
以下三种安装方式只说明必要的引导配置方法,和CDROM引导安装方式重合的部分不再赘述。
Linux的卸载
删除Linux分两步:
1.删除Grub启动引导管理器。
首先引导计算机进入DOS 模式,执行“Fdisk/mbr”命令,以重写主引导扇区(MBR),这样就可以清楚Grub的相关引导代码。
2.删除Linux分区
可以在DOS下利用Fdisk分区程序删除Linux分区,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单击“开始”|“程序”| “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利用“磁盘管理”功能删除原来的Linux分区。也可以利用其他的磁盘管理工具,如PartitionMagic,来删除Linux分区。
实验二: Linux系统的基本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与登录方法;
2.掌握redha、Fedorat图形用户界面下的基本操作。 3.学会redha、Fedorat的基本设置。 4.熟悉进入和退出Linux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在虚拟机环境下启动linux的步骤:
点击--打开该虚拟电源,虚拟系统就开机,并开始引导了。
2、 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需要输入2项信息: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 记录下登录成功后的系统提示内容,并分析其含义:
通过root进入时,会提醒该用户的权限过高,建议退出登录
含义:用root用户登录,里面的东西都能进行操作,都能进行修改,刚登录时提醒用户为了使用户加倍注意不要随便修改里面的东西。 4、 需要再打开一个控制台,应该按什么键?然后仍以root
登录
Alt键加F1—F6
5、 察看当前目录是什么:
Pwd
6、 切换回第一个控制台,应按什么键:
Alt+F1
7、 使第二个控制台中的用户注销系统,有哪些命令可以:
logout
8、 掌握shutdown、halt、init等命令的使用 。]
9、 图形用户界面下的基本操作,网络参数的配置等。 10获得帮助信息的命令有:man help
请查看以下命令的用法:date ls pwd cd help 11动图形界面,应该如何操作?使用鼠标打开一些窗口,如何操作?注销图形界面如何操作? 12关闭系统的命令有:
并分别作关闭练习,注意观察它们有没有差别: 25号实验室 25号实验室 25号实验室 25号实验室
二、 参考内容
Linux是一个真正的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可以接受多个用户同时登录。而且Linux还提供了虚拟控制台的访问方式,允许一个用户进行多次登录,即允许用户在同一时间从控制台进行多次登录。虚拟控制台可使用户同时在多个控制台上工作,真正体现Linux系统多用户的特性。用户可以在某一虚拟控制台上进行的工作尚未结束时,切换到另一虚拟控制台开始另一项工作。虚拟控制台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当一个程序出错锁住输入时可以切换到其他虚拟控制台登录后杀掉这个出错的进程。
虚拟控制台的选择可以通过按下【Alt】键和某一个功
能键来实现,通常使用【F1】-【F6】。一个新安装的Linux系统默认允许用户使用【Alt+F1】到【Alt+F6】键来访问前六个虚拟控制台。控制台运行后,显示的用户登录界面如下所示。此处显示了所用Linux的发布版本,代号以及核心版本、机器类型等信息。不同版本的登录界面与此类似。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 (Tikanga) Kernel 2.6.18-8.e15xen on an i686 Localhost login:
用户登录后,出现系统提示符,表示系统处于接受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输入Linux能够识别的命令,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
命令 [–可选项] [参数]
其中,可选项决定命令的执行方式,可以省略,也可以为多个可选项的组合;而参数则是为命令的执行提供相关信息,当然很多命令不需要参数。需要注意的是Linux命令、可选项、参数全部区分大小写。
输入命令以回车结束,系统将分析用户输入的命令,如果不正确将给出相应出错信息。如命令正确则执行相应的功能。命令运行时,一般会在用户终端屏幕上输出信息。如果输出的内容较多,一个屏幕显示不完,则系统自动将原有的内容上翻;如过翻屏太快,用户可以使用【Ctrl+S】键暂停输出,按【Ctrl+Q】键恢复输出。命令执行完成后,系统返回到系统提示符下,用户可以继续输入其他命令。
实验三:Linux文本界面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文本显示和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见教材第4章相应的课件。 三、参考内容
vi编辑器
vi是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全屏幕文本编辑器,是程序员编辑源代码的一个重要工具。 2.5.1 进入及退出编辑器 1.进入vi
要进入vi可以直接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vi [文件名]即可。则相应的文件被打开;如果没有文件名选项,vi版本等信息界面出现。进入vi之后,首先进入的是命令模式,也就是等待命令输入而不是文本输入。这时键入的字母都作为命令来解释。如果打开一个空文件,各行首均是一个“~”,最后一行称为状态行,显示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名以及状态。 2.退出vi
要离开vi可以在命令模式下键入:q或:q!或:wq即可;其含义分别为退出、不存盘退出、存盘退出的意思。如果文件没有被修改可以使用q退出,但是如果文件被修改,则只能使用q!或wq了。要切换到命令模式下则是用ESC键,如果不知道现在是处于什么模式,可以多按几次ESC即可。用户需要记着如表2-7的命令。 3.切换到输入模式
有多个指令可以进入输入模式: 新增 (append)
a 键:从光标所在位置后面开始添加内容,光标后的字符随着后移。
A键:从光标所在行末的地方开始添加资料。
表2-7存盘与退出命令
键 wq w q q! ZZ
功能
保存文件,退出vi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 退出编辑器
退出编辑器,同时放弃所做的修改
保存文件,退出vi
插入 (insert)
i键: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后的资料随着后移。
I键:从光标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开始 (open)
o键: 在光标所在行下新增一行并进入输入模式。 O键: 在光标所在行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2.5.2 基本编辑操作
通过上面功能键的介绍,配合方向键、Insert键、Delete键等等,已经可以利用vi来处理文字资料了。当然vi还提供其他许多能让文字的处理更方便的功能。 1.文本删除与修该
在命令模式下,vi的删除和修改命令(键)如下: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连续按两次d键) r 替换当前光标所在字符
R 从当前光标的位置开始替换字符,并且使vi进入文本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并进入输入模式 u 放弃最近的修改
U 放弃对当前行的所有修改 2.编辑命令
这些编辑命令非常有弹性,基本上可以说是由命令与范围所构成。例如dw是由删除命令d与范围w所组成的,代表删除一个字d(elete)w(ord)。命令如表2-8所示: 表2-8编辑命令
命令 含
义
d 删
除(delete) y 复制
(yank)
p 放
置(put)
c 修
改(change)
这些提供了更多的编辑文字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删除与复制都会将指定范围的内容放到缓存区里,然后就可以用命令p贴到其它地方去,这是vi用来处理区段拷贝与移动的办法。范围如表2-9所示:
在某些vi的版本中,例如Linux所用的elvis里就可以大幅简化这些命令。如果稍微观察一下这些编辑命令就会发现问题其实是指定范围的方式有点复杂,实际上只有四个命令罢了。对于整行操作,vi另外提供了更方便的编辑命令。前面曾经提到过删除整行文字的命令dd就是其中一个;cc可以修改整行文字;而yy则是复制整行文字的;命令D则可以删除光标到该行结束为止所有的文字。 2.5.3 查找与替换
vi编辑器首先进行搜索定位,如需替换,则使用目标模式进行替换即可,下面用实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表2-9范围字符列表
字 含义 符 W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字的
第一个字母 E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字的最
后一个字母 B 光标所在位置到上个字的
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行的最
后一个字母 0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行的第
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句子
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句子的
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
最后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
第一个字母
【例18】使用:s命令替换文件中指定的单词。
将当前行的第一个单词Linux替换为Windows;方法如下:
首先将光标移到一个包含Linux单词的行,然后输入如下命令,即可将当前行的第一个Linux改为Windows。
:s替换命令中使用了两个斜杠“/”隔开被替换与目标单词。如果找到左边单词,就是用右边的单词替换。
:s/Linux/Windows
【例19】指定搜索范围。
如将文件test的1~7行的第一个linux换成windows。首先使用vi打开test文件。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1,7s/linux/windows
【例20】替换所有的匹配实例。
如将文件test的1~7行中的所有linux换成windows。首先使用vi打开test文件,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用户可以在vi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查找的方向可以是向前,也可以是向后查找。下面用几个实例来解释说明一下。 【例 21】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如现需要查找字符串“zhang san”,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如下命令: :/zhang san
输入之后回车,则可以向前查找包含空格的字符串“zhang san”。而使用“?”则可以实现从后向前查找。对上例,命令如下: :?zhang san
如果需要继续查找,则可以使用下列命令: N: 当前方向相反方向查找下一个单词 n: 当前方向查找下一个单词
实验四: 文件与目录操作
一、学习目的
1、 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区别
2、 熟悉文件和目录的相关操作:建立、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统计等 3、 理解文件的类型及查看 三、 学习任务
:1,7s/linux/windows/g
1、 了解LINUX的目录文件结构(通过cd、ls –l命令)。 2、 使用ls命令的常用选项,选项-a,-d,-l,-t,-R,-u都
有何意义?
3、 检查当前的子目录pwd。
4、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 5、 进入dir1子目录。
6、 再回到你的注册目录,并用pwd证实。
14、使用cd和pwd命令,掌握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对照右图,假如从目录user3开始,键完以下命令后,你的位置会在哪里。请将结果填在横线上。 $pwd /home/user3 / $cd .. $pwd $cd.. home usr tmp $cd usr $pwd bin $cd /usr $pwd user3 user4 $cd .. /tmp $pwd tree $cd . $pwd
15、在你的主目录中创建一个叫junk的目录。将这个目录变为工作目录,应当使用什么命令?这个新目录的绝对路径名是什么?
16、在主目录创建以下目录,要求只能用一个命令行:
junk/dira/dirl junk/dira
junk/dira/dir2
junk/dira/dirl/dirc
你碰到什么问题了吗?如果碰到问题,在重试之前,将刚才创建的所有目录删除,这个删除应该使用哪一个命令? 17、在主目录获取一个在junk目录下的dirA目录的列表。
既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名,也可以使用绝对路径名。应该使用什么命令?
18、在主目录仅使用rmdir命令,删除在junk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仅用一个rmdir命令如何实现这一操作?
19、返回主目录。用一个命令显示文件cp和vi(在/bin目录)的长格式属性列表。相对路径名和绝对路径名都试一试。
实验五: 文件与目录操作
1、 使用“touch 文件名” 方法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和file2
Touch file1 file2
2、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
mkdir dir1 dir2
3、 将file1 file2 复制到dir1中,并察看注册目录与dir1目录下有何变化
cp file1 file2 dir1
4、 将文件file1,file2从注册目录移动至dir2中,再察看注册目录与dir2目录有何变化
mv file1 file2 dir2
5、 将dir2中的文件file1 改名为myfile1
mv /dir2/file1 /dir2/myfile1 6、 请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myfile1
rm /root/dir2/myfile1
7、 将dir1中文件拷入dir2子目录,注意有没有提示,解释一下提示的原因
cp dir1 dir2
8、 删除dir1子目录(r m 、r mdir 、r m -r)
Rm –rf /root/dir1
9、 将目录dir2复制成dir1(cp -r dir2 dir1)
cp –r dir2 dir1
10、察看/etc/fstab文件、/boot/grub/grub.conf文件的内容
cat /etc/fstab /boot/grub/grub.conf 11、实现下面各项要求:
①将用户root的家目录的所有目录列表保存至文件file1中
ls –al > file1
②将/bin下的文件名中包含了in字符的文件名保存至文件file2中
ls –al | grep in
③同时显示file1 file2内容
cat file1 fiel2
④将file1 file2内容合并成新文件file3
cat file1 fiel2 > fiel3 ⑤显示file3的前10行内容 Head file3
⑥显示file3的前15行内容 Head 15 fiel3
⑦显示file3的后3行内容
Tail 3 file3
⑧统计file1中的行数,字数
wc –lw file1
⑨统计file3中包含root的行数
grep –c root file1 12、文件查找
① 查找文件名中包含了file字符的文件
find . –name “file*”
② 查找当前目录中有否文件名包含fiile的文件
ls -l | grep –c “file”
③ 查找/bin中有否1000字节以下的文件,并将查找结果保存至文件myresult
find /bin –size -1000c > myresult ④ 查找有否100块以上的文件 find /bin -size 100 -print
⑤ 查找有否用户test创建的文件 find /bin –user test
⑥ 将所有文件名中包含了字符config的文件复制到目录 /bak
cp config* /bak
13、从/etc/passwd中提取用户名,统计个数,并将结果保存至文件中
cut –d: -f1 /etc/passwd
14、统计/bin目录下的文件目录项数
ls –al | wc -l
15、将用户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显示列表中的所有root 替换成 wqaz,并理解变换结果
ls -al | perl -pi -e 's/root/wqaz/g' 16、尝试比较rm和rmdir命令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