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简答题-2018版毛概简答题 下载本文

第一章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1)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

2.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3.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

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使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

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

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

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

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

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从经济上看,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存在,而且有适当的发展。

从阶级力量和社会主要矛盾来看,与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工人阶级,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二是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它们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位置,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三是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

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解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第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①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②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③关于经济建设方针;④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⑤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⑥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⑦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⑧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章

1.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3.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