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下载本文

B.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四吨以上的 C.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五吨以上的 D.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50.下列下列哪项不属于“严重污染环境”( D )。 A.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B.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C.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D.幼树死亡二千百株以上的

5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 A )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

A.一 B.二 C.三 D.四

52.危险废物联单的保存期限为( C )。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53.危险废物联单第一联( B )。

A.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 C.交付运输单位存档

D.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54.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源( D )。

A.α放射源 B.β放射源 C.γ放射源和 D.质子源 55.世界环境日是(A )

A.6月5日 B.6月6日 C.6月17日 D.6月4日 56.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D )。 A.一切开发建设项目

B.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 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D.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 二、判断题

1.铜冶炼厂的起重机械类作业主要是桥式起重机司机和指挥。(√) 2.绝不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是金川集团公司“救命法则”。( ×)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4.“救命法则”—绝不拆除、改变安全防护装置或绕过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操作。(√)

5.高空作业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即:安全帽,安全网, 安全带。(√)

6.“救命法则”—绝不触摸、跨越皮带等运转设备。(√)

7.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

8.在0.1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9.缺氧和富氧对人体的影响。氧气浓度(50%体积)时,征兆(大气压力下)为致命/4~5分钟经治疗可痊愈(绝对密闭环境,如高压氧舱);长期置于40%以上富氧环境导致双目失明。(√) 10.氧气浓度(23.5%体积)为最低“安全含量”。(×)

11. 氮气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氮气,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12. “救命法则”—绝不在车间禁止吸烟区域吸烟。(×) 13.“救命法则”—绝不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14. “救命法则”—绝不在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

15.氮气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16..缺氧和富氧对人体的影响。氧气浓度(4-6%体积)时,征兆(大气压力下)为40秒内抽搐,昏迷、痉挛、呼吸停止,死亡。(√) 17.燃烧的烟头可以引燃纸张,棉花、麻绳、布匹、橡胶、化学纤维、木刨花,木屑等物。(√)

18.厂1#文件要求以“精细管理、精益控制、精准操作”为途径,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嵌入到安全管理全过程。(√)

19.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动火作业、爆破作业、受限空间和危险化学品作业前要进行审批,做到人员、时间、监督三落实。(√)

20.安全管理必须“小题大做”,必须“追根溯源”。(√)

21.认真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权益保护。(√)

22.对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通过封闭、隔离、准入和检查,创造安全的检修环境。(√)

23.职业病具有不可治疗或难治疗的特点。(√)

24.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X)

25.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X ) 26.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的健康检查( X )

27.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28.对技术服务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争

议的,不实行鉴定。(X )

29.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部分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X)

30.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X)

31.我国 1988 年起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中职业病的名单有10类115多种职业性疾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