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下载本文

食品夹 【解答】解:

A、羊角锤拔钉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7.(2分)下列情境中,能反映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的是( ) A.相同质量的酒精,升高不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B.不同质量的柴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C.相同质量的铅和铝,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锡和锰,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

根据Q吸=cm△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要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根据Q吸=cm△t可知,就应该控制物质的比热容相同(即物质种类相同)、物体的质量相同,而升高的温度不同; A、让相同质量的酒精升高不同温度,比热容相同、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符合题意;

B、让不同质量的柴油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相同、质量不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不符合题意;

CD、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没有控制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分)商场的自动扶梯将小张从底楼匀速送到二楼过程中,小张的( ) A.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不变

【解答】解:商场的自动扶梯将小张从底楼匀速送到二楼过程中,小张的质量不变以,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这一过程中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机械能增大。 故只有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9.(2分)一根粗细不均的实心圆木横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其细端略提离地面,如图所示。若F=300牛,则该圆木的重力可能是( )

A.300 牛 B.500 牛 C.600 牛 D.800 牛

【解答】解:如图,假设实心圆木粗细均匀,则其重心在中点,稍抬起一端后,可将圆木看成支点为另一端的杠杆,动力臂为AO,阻力臂为BO,且AO=2BO,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AO=G×BO, 则圆木的重力为G=

=

=2F=2×300N=600N,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粗细不均的实心圆木的重心应该靠近其粗端, 故其动力臂应该大于阻力臂的2倍;

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圆木的重力应该大于600N; 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2分)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

A.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C.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B.倒入的m甲可能等于m乙 D.倒入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解答】解:(1)由题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

所以,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此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

液体的总质量,

所以,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故A正确,BC错误;

(2)由图知,A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积,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根据ρ=可知,ρ甲<ρ乙, 由(1)知,m甲<m乙,

故根据ρ=可知,倒入的体积V甲不一定等于V乙, 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30分)请将结果填入相应位置 11.(3分)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沸水 的温度为100℃.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 【解答】解:(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答案为:0;沸水;37。 12.(4分)某种物质 单位体积 的质量叫做密度。冰的密度值为0.9×l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千克每立方米 ,10千克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冰的密度值为0.9×l03kg/m3,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大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可知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单位体积;千克每立方米;不变;变大。

13.(4分)一般物质都是由 分子 构成的。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

高。水分子热运动 加剧 (选填“减缓”或“加剧”),水的内能 增加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 加”),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解答】解:(1)一般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此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较之前剧烈。 故答案为:分子;加剧;增加;热传递。

14.(4分)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著名学者 阿基米德 提出来的。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 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 相反 (选填“相同”或“相反”).阻力臂 小于 动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的实质是 等臂 杠杆。 【解答】解:

(1)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浮力原理,杠杆原理。他发现的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效果相反时,杠杆才能平衡;

(3)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所以省力杠杆的阻力臂小于动力臂;

(4)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所以托盘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故答案为:阿基米德;相反;小于;等臂。

15.(3分)如图所示为小猫钓鱼时的情景,小猫保持“左手”位置不变,用“右手”拉竿将鱼提离水面。将鱼竿等效为杠杆,则小猫“左手”握竿处为杠杆的 支点 ,“右手”拉竿的力 大于 鱼线对竿的拉力(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若小猫为减小“右手”拉竿的力,可适当 增大 “两手”握竿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将鱼竿等效为杠杆,则小猫“左手”握竿处为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即杠杆的支点;

鱼竿在使用时,“右手”拉竿的力为动力,鱼线对竿的拉力为阻力,动力臂小于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