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考试题库(生产人员) 下载本文

12、打开地下维护室的人孔进行工作时,应在打开人孔周围设置遮拦,夜间还应在遮拦上悬挂红灯。在人孔盖下面应装有上下用的脚蹬( )或固定的铁梯。 A:30 cm B:40 cm C:30~40 cm D:45 cm

13、在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用( )V 的行灯。在有有害、易燃气体的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使用携带式的防爆电灯或矿工用的蓄电池灯。 A:40 B:12 C:24 D:12~36

14、锅炉灭火后,应立即停止( );只有经过充分通风后,方可重新点火。 A: 给粉, B:给油, C: 给气, D:给水 15、转动机械设备的检修,应( )。

A: 关闭所有应关闭的阀门、闸板、挡板。 B: 切断所有可能的动力源(气、水、油等)。 C:做好防转动的措施。 D:必要时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 16、电除尘器启用前,应检查( )等相关内容。 A:高压隔离开关情况 B:变压器本体情况

C:电除尘器所有工作接地线己全部拆除 D:除尘器所有人孔门全部关闭

17、新建、扩建、改建的除灰设备设计、施工和运行应符合( )等有关规定,满足防尘和“三废”排放的要求。

A:《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B:《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C:《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8、电除尘器运行中,( )应上锁并挂警告牌。并且,各部的电气安全保护接地装置不准随意拆除。

A:高压整流变压器 B:除尘器顶部通道入口 C:高压隔离开关 D:人孔门

19、气力输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定期对灰管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灰管的( ),防止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

A:补焊附近的磨损 B:伸缩接头 C:支架和支撑装置 D:弯头和法兰 20、对灰场运灰汽车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 )。 A:运输汽车应严格执行公安部门制定的交通规则。无驾驶执照和非准驾人员一律不准开车。 B:汽车库内禁止存放汽油、易燃物品及吸烟,应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动火检修后应全面检查,不得遗留火种。

C:使用汽车运输,在未开始卸灰前,应指定专人对运输道路进行检杳,确定运输路线。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应详细告知运输人员,必要时应事先予以补修和树立标示牌。

D:在车辆行驶和倒灰时,无关人不准和驾驶员闲谈。灰场车辆在前进和倒车前应先鸣喇叭。 21、不准进入有煤的煤斗内捅堵煤。在特殊情况下,需进入有煤的煤斗内进行其他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

A:将煤斗出口挡板关闭,切断给煤机电源,还应采取防止上部来煤的安全措施。 B:进入煤斗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外面的固定装置上,并至少有两人在外面进行监护,工作人员应使用梯子上下。

C:如果煤堆积在煤斗的一侧并有很大的陡坡时,应在进入煤斗前将陡坡用捅条消除,以免塌下将人埋住。

D:打开煤斗箅子或箅子上的人孔门时,须采取措施,防止箅子或人孔门落入煤斗。 22、捅下煤管或煤斗内的堵煤,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捅下煤管堵煤时,( )。

A: 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或放在胸前用手推着工具,以防打伤。 B: 工具用毕,应立即取出。 C: 捅煤斗堵煤时,应站在煤斗上面的平台上进行。 D:禁止进入煤斗站在煤层上捅堵煤。 23、给煤机在运行中发生卡、堵时,禁止用手直接拨堵塞的煤。如必须用手直接工作,则( )。

A:戴手套。 B: 应将给煤机停运。 C: 将给煤机清扫机停运。 D:做好断电等防止转动的措施。

24、在锅炉运行中,不准带压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捻缝、紧螺丝等工作。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需要进行上述工作,或出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堵漏时,应( )。 A: 按设计规定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

B: 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操作,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经理助理)批准。 C: 在实际操作时,安全监督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D:外协专业堵漏公司进行的作业,运行单位应进行危险点告知。 25、对磨煤机进行清理或掏粉前,应( )。

A: 将磨煤机电动机的电源切断, B:将人孔门打开即可,

C: 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D:须注意防止自燃的煤粉伤人。 26、运行维护中清扫转动设备有何要求( )。

A: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内; B:清拭运转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 C:应尽可能避免靠近或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 D:设备运行异常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清扫工作。 27、工作现场不能行走、坐立和长时间停留的部位有( )。

A: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须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B: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管道的法兰盘、阀门、安全门、除氧器、热交换器的水位计等处。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处所长时间停留,应做好安全措施;C:起重机正在吊物时,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D:不准在可能有上空落物下面坐立和停留。

28、灰库顶的安全装置应有效可靠,检修人员应定期对库顶的真空压力释放阀进行校验。灰库顶部的布袋除尘器及压差开关要保持完好,至少保证100%排气能力。在检修人员进入灰库工作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否则,禁止任何工作人员进入灰库内。 A:将连通该库的所有进灰管、下灰管的阀门全部关闭上锁,并挂上“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没有隔离阀门的情况下,必须加装堵板进行完全隔绝。

B:完全停运灰库顶部的布袋除尘器,完全停运该灰库顶部的相关设备(如分选设备等)。 C:采用多次吹扫和卸灰的方法,完全卸空灰库内的存灰。

D:完全关闭严密灰库底部的气化风阀门。打开灰库顶部的压力真空释放阀,预先做好防雨措施。完全关闭灰库的卸灰插板阀,圆顶阀等。将该灰库的搅拌机、电动给料机停运并停电挂牌。E:打开灰库人孔门,使灰库充分通风。并经工作负责人检查(如用仪表测量或用小动物检查),确保安全无误。

F:进入干灰库的工作人员穿好合身的专用防尘服或工作服(袖口、裤脚须用带子扎紧),戴好防尘面罩、防护眼镜、手套,系好安全带。 29、输煤皮带在运行中严禁检修人员( )。

A:用木棒、铁棍等工具校正运行中跑偏的皮带。 B:进行维修工作或捡出杂物工作。 C:传递和运送各种用具。 D:跨越或通过皮带通行桥。

30、为防止( ),因此,在输煤皮带和滚筒上,一般应装清扫器。 A:在运行中人工清理皮带滚筒上的粘灰; B:皮带打滑; C:对设备进行其他清理工作; D:皮带跑偏; 31、进入脱硫塔内部检修时,应( )。

A:消防水系统及冲洗水系统不正常时,严禁在吸收塔内进行动火作业。

B:应充分进行通风,不准进入空气不流通的烟道内部进行工作。 C:进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外部必须留有人员进行联系、监护。 D:使用12V的防爆照明灯具。

E:应登记带入的工具,检修结束后将工具及杂物全部带出。

F:必须将脱硫塔内浆液全部排出,否则严禁进入脱硫塔内作业。 32、脱硫系统运行时,严禁( )。

A:关闭与该套脱硫系统相连的出入口烟道挡板门。 B:停止脱硫系统全部浆液循环泵的运行。 C:停止全部氧化风机的运行。 D:停止消防水系统运行。 33、特殊情况下需要进入到有煤的原煤斗内进行工作时,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

A:防止CO等有害气体中毒。 B:将煤斗出口挡板关闭并将给煤机停电挂警告牌。

C:应戴口罩、手套,袖口及裤脚要扎好。 D: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外面的固定装置上。E:至少有2人在外面进行监护并有监护人保持安全带稍微拉紧状态。 F:一侧有较大的陡坡时,应先将陡坡用捅条消除,防止垮塌埋人。 34、在可能有可燃气体的地方进行检修时,应遵守( )。

A:必须带防毒面具并在上风位置工作。 B: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工作。 C:在管道内或不容易施救的地方,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一端紧握在监护人手里并随时与工作人员保持联系。D:应使用铜制工具并禁止穿铁钉鞋。E:工作人员不适时应及时拉开工作点,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F:应准备氧气、氨水、脱脂棉等急救药品。 35、防火重点部位是指( )的四大部位和场所。

A:火灾危险性大 B:发生火灾损失大 C:伤亡大 D:消防水消耗大 E:影响大 36、发现火灾,( )。

A:必须立即扑救并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

B:扑救火灾是消防队的工作,生产人员只要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 C:发现火灾,只要立即扑救,不必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 D:设有火灾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时,应立即启动报警或灭火。 37、火灾报警要点:( )。

A:火灾地点 B:火势情况 C:燃烧物和大约数量 D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38、锅炉房内的油管、煤粉管等应( )。

A:防止泄露 B:勤加检查 C:发现泄露,及时处理。 D:发现泄露,不需及时处理。 39、汽轮机油系统发生大火应按以下步骤进行灭火( )。

A:立即破坏真空,按事故处理规定,紧急停机。 B:当发生喷油起火时,要迅速堵住喷油处。C:使用多支直流水枪进行扑救。 D:防止大火蔓延扩大到邻近机组。 40、检修工作完毕后,检修工作负责人应会同( )检查工作确已完结,加装的堵板已经拆除,管道已恢复常态,工作场所已经清理完毕,所有检修人员已经离开,然后才可取下警告牌和锁链。

A:副值 B:技术员 C:巡操 D:运行值班人员

41、打开地下维护室的人孔进行工作时,应在打开人孔周围设置遮拦,夜间还应在遮拦上悬挂红灯。在人孔盖下面应装有上下用的脚蹬间距()或固定的铁梯。 A:30 cm B:40 cm C:30~40 cm D:45 cm 42、在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用( )V的行灯。在有有害、易燃气体的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使用携带式的防爆电灯或矿工用的蓄电池灯。 A:40 B:12 C:24 D:12~36

43、臂架式起重机作业完毕后应将起重臂放至( ),刹住制动器,所有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

并切断主电源。

A:40°~60° B:45°~60° C:30°~40° D:40°~50° 44、链条葫芦不得超负荷使用,起重能力在( )的允许一人拉链;起重能力在( )的允许两人拉链,不得随意增加人数猛拉。

A:3t B:4t C:5t以下 D:6t ; a:4t b:6t c:5.5t d:5t以上 45、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患有( )及经医师鉴定患有( )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A:关节炎 B:精神病 C:高血脂 D:癫痫病 a:高血压 b:脂肪肝 c:心脏病 d:肺结核

46、在库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 ),否则,工作人员应使用安全带。

A:安全网 B:安全围绳 C:安全围栏 D:防护栏杆

47、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作业高度为( )时,均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m B:1.2 m C:1.5m D:2m E:5m

48、搭脚手架所用的杆柱采用木杆、竹竿或金属管。木杆应采用剥皮杉木或其他各种坚韧的硬木。( ) 和其他腐朽、折裂、枯节等易折断木杆、禁止使用。 A:杨木 B:梨木 C:柳木 D:罗汉松 E:桦木 F:油松 49、禁止在脚手架和脚手板上( )或放置超过计算荷重的材料。 A:聚集人员 B:堆放重物 C:起重作业 D:放置粉管弯头

50、不准把梯子架设在( )等不稳固的支持物上或容易滑动的物体上使用。 A:坚硬大木板 B:铁板 C:木箱上 D:铁桌子

51、对于存有残余油脂或可燃液体的容器,应打开盖子,清理干净;对存有残余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应先用( )干净,并将其盖口打开,方可焊接。

A:水蒸气吹洗 B:用清水和麻布清洗 C:热碱水冲洗 D:用汽油和麻布清洗

52、焊接气割使用的橡胶软管的长度为( )均符合要求。两端的接头(一端接减压器,另一端接焊枪)必须用特制的卡子卡紧,或用软的和退火的金属绑线扎紧,以免漏气或松脱。 A:25m B:20m C:15m以上 D:15m E:10m

53、使用的橡胶管不准有( )等现象。如发现有漏气现象,不准用贴补或包缠的方法修理,应将其损坏部分切掉,用双面接头管把软管连接起来并用夹子或金属绑线扎紧。 A:磨痕 B:裂缝 C:鼓包 D:老化 E:漏气 54、转动机械设备的检修,应( )。

A: 关闭所有应关闭的阀门、闸板、挡板, B: 切断所有可能的动力源(气、水、油等), C:做好防转动的措施: D:必要时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

55、检修的设备和系统是否已安全泄压,可通过( )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A:运行经验, B: 阀门机械指示位置,C:热工仪表指示, D:现场实际情况(如有汽、水流动声音等)

56、汽、水、烟、风系统,公用排污、疏水系统因检修需要所关闭的截门、闸板、挡板,应( )。

A:不泄漏, B:不动作, C:加锁, D: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57、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 )。

A:停电、隔离, B: 泄压、通风, C: 吹扫与冲洗, D:加锁、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58、操作手动阀门时为了避免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应注意( )。 A:接触高温阀门时,必须戴防护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