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 下载本文

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

第一节 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概念

一、什么是课堂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 心理学研究指出:“练习不同于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 课堂练习指导技能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理解、记忆和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教学活动方式。课堂练习技能是教师设计、组织、指导、评价课堂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尤其在理科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

二、课堂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目的、作用 1、牢固掌握知识

学习、记忆和遗忘,是学生处理信息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习是信息的获得,记忆是信息的保持,遗忘是信息的消退。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遗忘做斗争。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记忆的活动方式。它包括第一印象、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思维参与记忆、记与忆交替进行等几个方面。组织好生动、有效的课堂练习,恰好可以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小学生手、眼、口、耳并用,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动脑进行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边记边忆,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接受知识,自然理解并记住知识。

2、形成技能技巧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形成能力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以必要的知识作基础;二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作保证。潘菽教授给技能下的定义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课堂练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使小学生形成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章节教学后的综合练习,一个阶段教学后的系统练习,能够使学生获得的技能进一步巩固和熟练,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技巧。

3、陶冶小学生情操

细致、整洁、耐心、坚韧、有条理、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品质对于小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教师很头痛的问题之一是与小学生的差错做斗争。有的小学生知识一学都会,一做题就出错。如果把原因笼统地归于“马虎”,片面增大题量,甚至让小学生反复重抄,增加机械重复的次数,这是不对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能的熟练程度不高,二是细致、有条理等非智力品质差。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练习来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细致、整洁、有条理等非智力品质,同时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经过长期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4、双向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很关键的一条是教师对学生基础、思维进程、知识漏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多种渠道。课堂练习就是其中一条高效率的渠道。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因为练习过程都是学生活动,所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小学生的知识漏洞、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做题速度、准确率等。得到这些信息,教师可以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方式,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高效率。

同时,练习的成效、缺点、优点等信息也可以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保持练习的兴趣,明确练习的方向,自我修正练习的重点和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每次练习之后,学生如能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并对结果有所分析,就能将动作差距变为新的刺激,通过感知系

统反馈回大脑中,大脑指令修正错误,促使知动协调的建立。这对于提高练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三、课堂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类型

学生的练习内容是多种多样,如语文课中有听、说、读、写练习;数学课中有计算、解题、作图、测量练习;体育课有体操、田径、球类练习;音乐课中有唱、奏、演练习等。决定了练习技能也有多种,概括起来,常见的练习指导技能有如下几种类型:

1、朗读与背诵指导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朗读与背诵练习常见于语文教学中。其实,不仅仅是语文教学,各科教学都非常注重朗读和背诵。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警句、行为要求,数学教材中的定义、法则,自然教材中的结论、自然现象的精彩描述,体育教材中的动作要领,音乐教材中的歌词等,都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朗读与背诵都是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晰、流利并有感情地读出来,不同的是用或者不用眼睛看读物。指导程序一般是:提出要求——教师示范——学生试读——评议提高——熟读背诵。即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克服漏字、重复;在领会感情的基础上朗读出快慢、轻重、语调;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如听到“六八”,不用思索马上接出“四十八”;再如听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马上接出“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书写练习

字,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招牌。从某人写的字可以看出他的功底、素养乃至性格。这里讲的书写,是指学生平日的作业、笔记、习作等中的字迹和格式。书写,一要字迹工整,二要格式规范。为达此目的,教师必须坚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培养书写能力不光是语文课的任务。数学中的非文字符号比较多,也应该注意对书写技能的训练,使小学生握笔正确、运笔平稳、用力均匀、字型美观、大小适宜、布局合理。

首先从一年级的书写开始,注意笔顺笔画的练习。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一组数字:

然后带领小学生一起分析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为什么?小学生会分析出第一个上大下小,不协调,不好;第二个中间太长,不好;……;第五个大小适中,字型美观。然后教师把前四个擦掉,让小学生每人写一个“3”,老师挑出典型错误进行分析;挑出好的进行表扬。最后让小学生每人写一行。

在训练小学生书写技能的同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小学生坐姿正确、用纸规范。还要注意减少错误,避免乱涂乱抹,使纸面整洁美观。教师也可以编一些口诀让小学生熟记。如:

写字牢记三个一,眼睛到纸是一尺, 胸到桌子是一拳,手到笔尖是一寸。 腰部挺直肩放平,脑袋不高也不低, 姿式正确身体好,从小做个好宝宝。

做这种练习,教师可以采取讲解评比、作业展览、竞赛等方式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小学生,提高兴趣和练习效果。

3、画图练习

画图,是用艺术形象的形式展现事物的深刻含意。这对小学儿童是困难的,要求教师在指导中要有耐心,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一方面要在图画教学中训练学生画各种线条、常见动植物以及常见物体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要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常用简笔画配合教学,

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板书面前兴趣盎然地学得知识;同时有机地使用投影、录像手段,将抽象的文字概念变成生动的具体形象,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理解教材。

4、计算练习

尤以数学、自然等理科教学中常见。这也是小学数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心算、口算、笔算等练习,训练小学生的计算技能。衡量运算技能的标志是准确度、速度、灵活性和意识到运算法则的清晰程度。

首先要运算正确。这就要明确“算理”,即法则的理论根据。使小学生弄清楚算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算?还要明确“算法”,也就是运算法则、计算的步骤和过程,甚至于计算时每一步的思考过程,使小学生弄清楚怎么算。这是提高准确率的前提。其次是提高速度,如果计算的每一步都要回忆有关法则,就不可能快速计算。所以从意识法则到不用思考法则是一个熟练过程。逐步压缩意识法则的时间,使之简约化,最后达到自动化。最熟练的运算是一感知算式就立即直接得出答数,这是心算的技能。任何笔算都夹杂和穿插着心算。心算越熟练,自动化程度越高,笔算的速度就越快,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少。心算是笔算的基础。

如: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以后,出四组题:

① ② ③ ④

23+5 58+4 68-5 46-8 37+2 63+7 47-2 93-7

(1)请四个同学板演,写出得数。 (2)分别请这四个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3)提问,请同学找出这四组题的不同点。

(4)引导同学归纳出这四组算式各自的运算法则。

通过以上练习,使小学生在做这种题时明确地意识到法则。反复口述法则是为了使小学生熟练掌握法则。最后达到不用意识法则,计算迅速、准确,答案脱口而出。

5、操作练习

即通过剪贴、拼接、测量、查表、实验等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行为技能和分析、判断、归纳等心智技能,迅速找出规律,修改操作程序和方式,判断操作结果等。

例如: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小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上课时先让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要求以一条比较长的边为底边,从它相对的钝角的顶点向底边引垂线。然后要求学生沿着所作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再把两片纸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拼接的时候,任何一张纸片都不要翻面,否则会出现下图的情况。结果可能拼不出长方形(见图9-2)。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这个操作过程由教师演示非常简单。让小学生做则比较复杂,不好组织。但是这个操作练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归纳推理的能力很有好处,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数学课上组织小学生做类似的简单操作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6、观察练习

通过对实物、图片、模型、实验的观察,训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人的学习过程,第一步是感知形成表象,然后经过理解、记忆、推理、联想、练习、应用,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所以观察技能是学习过程中必需的重要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全面细致;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联想;从而得出一些看不到的结论;而且能用准确、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述出观察的结果,从而形成熟练的观察技能。

如,小学低年级课本中有很多插图,利用这些图可以训练小学生进行观察。例如下图是讲“6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插图(见图9-3)。

引导小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得出:一个老师带五个学生游泳;岸上有两个人,水中有四个人;其中有三个男的,三个女的。进而得出1和5可以组成6,2和4、3和3也可以组成6。这个观察既练习了变换观察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解答,又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再如下图,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采取分割法。培养小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见图9-4)。

还有如下边的算式,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培养小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4×(13×11÷13×11)

=4×(143÷143) =4×1 =4

7、推理练习

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推理,进行思考方式和推理方法的练习,培养小学生概括、归纳、推理和论证等心智技能。学会思考的方法比学到某些知识有用得多,对于小学生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如上面提到的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就应该运用推理进行转化工作。因为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圆、扇形等面积的计算。经过分割,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计算的简单图形(见图9-5)。用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这种解题思路是化未知为已知,由已知经过若干步计算或推理求出未知,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考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