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负压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载本文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负压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6 总结

现如今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已成为国内外主流机组,而有些方面(如炉膛负压控制)一直是锅炉控制的重点却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优越的控制方案,对炉膛负压进行控制,使之发挥最大功效。

炉膛负压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当锅炉燃烧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最先在炉膛负压上反映出来。炉膛负压的正常运行对整个锅炉机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与燃烧特点,通过循环流化床特有的炉膛压力控制分析,设计了模糊PID与前馈-反馈控制方案;接着着重对模糊PID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根据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各自的特点,得出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基于以智能优化的控制,分析结构特征,对模糊PID进行完整的设计;然后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与常规PID控制比较,得出模糊PID控制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等优点,该控制方案的设计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本文为模糊PID控制应用于锅炉炉膛负压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仿真依据,但炉膛负压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其真正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和验证。不断地研究实验,使优化控制设计更加高效准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模糊PID应用在炉膛负压控制上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 33 页 共 37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负压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Kaya A. On the control methods of atmospheric fluidized bed boilers for power genera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 and Power1989,111:685-693 [2] 叶海文,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与控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1997

[3] 赵伟杰,张文震,冯晓露,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控制特性[J]. 动力工程, 2007,13:54- 57

[4] 盛伟 ,肖曾弘,牛卫东,孙文杰. 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10-12页

[5] 王慧,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2005 7:253-265

[6] 岑可法,倪明江,骆仲涣等.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北京:中国电 力出版社,1997

[7] 刘德昌,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1998。 [8] 郭爽,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控制模型及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华北电力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9] 徐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控制. 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0] 李子潇,潘维加,600MW超临界机组引风控制系统[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3. 26(4): 61-63

[11] 陈来九.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原理和应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12] 迟晓琳,基于知识的锅炉燃烧智能控制系[D]. 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 37-41

[13] 张力,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动态模型及仿真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1

[14] 李政,循环流化床锅炉通用整体数学模型、方针与性能预测,清华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1994

第 34 页 共 37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负压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15] 李重远,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自动 化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89

[16] 张国忠,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48-49 [17] 何兰华,宁全,郑祥红,锅炉炉膛负压变化规律探索[J]. 科技风, 2014,10,201-202

[18] 扬常伟,锅炉炉膛负压的只能优化控制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5

[19] 孙静,模糊滑膜控制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03,:27-39 [20] 吴健珍,控制系统CAD与数字仿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2,1-3 [21] 牛培峰,高龙,孟凡东等,基于神经网解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自 适应模糊控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1, 5(32)

[22] Bakar S.A. Harish N.A. Osman F.H. Ismail S. Autocatalytic Set

of Chemical Reaction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EEE, 2012

[23] 张永哲,徐向东,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数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J].中国电机工 程学报2000

[24] 张新文,循环流化床锅炉模型化方法的研究,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8

[25] 吴从海,谢康林,一种新型模糊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小型微型 计算机系统,1997

[26] 闻新,周露,王丹力,MATLAB 神经网络应用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7] 诸静.模糊控制理论与系统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8] Post lethwaitd.B.Empirical Comparison of Methods of Fuzzy Relational Identification, IEE PROCEEDING. 1991,138(3) [29] 高丽群,现代控制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0] 李国勇,智能控制及其 MATLAB 实现[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1] hi Chen.Analysis and Design of fuzzy Control System. 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3,(57)。

第 35 页 共 37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负压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32] 梁树英,梁庚,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的神经元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J].仪器仪 表学报,2007

[33] 吴庆彬。循环流化床的模糊控制。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4] Ze D, Jian S, Yuanyuan Z, et al. CFB Boiler Bed Temperature's Improved Fuzzy Control[C].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2009

[35] 杜朝波高建强,王印松,45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运行特性分析[J].中国电 力,2005

第 36 页 共 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