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教学设计
白石中雁学校 林碎玲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概括事件和初步赏析句子的能力。 2、通过品读课文中的句子,感悟父女母子之间的深情。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句子的深刻内涵。 4、初步激发学生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读课文中的句子,感悟父女母子之间的深情。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句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初步激发学生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释题知人
导语设计:(齐读题目)同学们,谁能跟大家说下,何为“目送”? 预设:一个人看着另外一个人的背影离开。
(学生齐读作者)教师简介龙应台:祖籍湖南衡东,生于内战后撒至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家庭。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叫龙应台。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 ——龙应台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龙应台 《目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题为“目送”,那么写了几次难以割舍的目送? 明确:6次。
(1)“我”在维多利亚小学门口目送华安上小学。 (2)“我”在机场检票口目送华安去没过读中学。 (3)“我”在楼上窗口目送华安坐公交上大学。 (4)“我”在单位侧门口目送父亲离开。 (5)“我”在医院玻璃门口目送父亲进病房。 (6)“我”在火葬场炉门外目送父亲进棺木。
(1)—(3)“我”目送儿子,按照时间顺序(上小学,16岁,21岁)写儿子在逐渐长大。
(4)—(6)“我”目送父亲,按照时间顺序(年迈,生病,去世)写父亲在逐渐衰亡。
三、赏析研读,感悟真情 (一)、目送华安 体味母子情变
“我”三次目送儿子华安,母子之间分离时的情感分别怎样,是否发生了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阐述。
1、华安: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体现对即将离开母亲万分的不舍和依恋之情。)
母亲: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对孩子无比的熟悉,了解,建立在时间上更是建立在情感的积累上,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母子情深: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距离再远,无法隔绝纯真深厚的母子深情,母子之间相互的不舍牵挂之态,浮于眼前。)
母子之间是相互牵挂、依恋和不舍
2、华安:(1)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不耐烦,厌烦) (2)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假如你就是华安,请说说你当时的心里话。)
母亲:(1)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
都没有。
母亲仍然深爱着儿子华安,但华安对母亲已厌烦。
情感埋伏:16岁的华安,跟同学们有着相仿的年纪,此刻的你们,是否愿意跟大家分享下你遇到的跟父母之间的矛盾吗?
3、华安:(1)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不理,紧闭心扉) (2)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
母亲:(1)此刻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请用第一人称“我”描述当时母亲的心理活动)
(2)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母亲继续深爱儿子,而儿子对母亲紧闭心扉,不理睬。 (二)、目送父亲,感悟时间流逝
过渡:面对儿子的情感回馈,我的内心不免 (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母亲的心情)(落寞)
但同时,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这里的“另外一个背影”是指谁?(父亲)
另外三次目送,与父亲相关。
1、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矛盾?)
2、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
的车子。”(动作描写,哪个动作你最有感触?从语言描写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3、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如何理解“总是”、“暮色沉沉”两个词语?)
4、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借景抒情;反复)
四、滋滋品读,体味哲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用她的人生经历,旨在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
1、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2、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3、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中的必然。 4、我们应该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 素材展示: 1、2003年马英九连任市长,要求龙应台再做一届台北文化局长,龙应台说“那时我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周末,没有个人生活。突然感觉,会不会你赢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2、2014年12月,龙应台毅然决绝辞去台湾文化部长一职,回家照料年迈母亲。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4、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5、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父亲》 龙应台亲情三部曲除了《目送》,还有《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如果读了本文,你欣赏龙应台的文字的话,老师推荐你们去好好享受这精神饕餮。
五、满载而归,有感而发
亲爱的孩子们,学习了本文,你肯定有很多感触吧,请用你的笔,将你的感悟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目 送
我 龙应台
儿子 成长
父亲 衰亡
惜缘 生命
落寞 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