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五、柏林战役

★1、概况:1945年5月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2、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六、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的财产被

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② ★ 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启迪: ⑴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⑵根本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相互支持。

⑶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应该和平相处;⑤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第8课 美国经济发展

中考目标要求: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课文内容提要:

一、 二战后50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原因一览表 时 期 战后繁荣 (五六十年代) 表 现(特 点) 原 因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 ⑴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部尤为迅速,呈现出繁荣景象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⑵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⑶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由中东石油危机引起); 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⑴经济发展弊端显露;⑵受到危机严重打击;⑶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⑴改革社会经济;⑵加大发展教 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⑶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危机和经济 调整 (七八十年代) 新经济时代 (90年代)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⑴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⑵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5

三、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⑴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⑵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⑶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⑷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⑸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中考目标要求:

1、知道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课文内容提要: 一、欧洲共同体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

3、发起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

4、作用: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目的:保证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二、欧洲联盟

1、前身:欧洲共同体(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 2、成立时间、标志: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3、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或欧盟的主要规定) ⑴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⑵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一个成员国学习或居住。 ⑶欧盟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4、意义:

⑴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⑵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日本的崛起(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1、原因:

⑴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的政策。⑵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⑶朝鲜战争时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⑷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表现:

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⑵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⑶恢复和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

6

进了经济的发展。

3、影响: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⑵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补充:

1、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答: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使他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何共同点?有哪些经济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⑴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⑵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⑶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借鉴:

⑴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⑵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⑶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 战略。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中考目标要求: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 2、知道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文内容提要: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年 2、内容(或措施):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详见P61小字内容第1节和第2节)。

3、结果: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⑵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⑷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进行改革。 2、内容:⑴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⑵然后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3、结果:

⑴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⑵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⑶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三、苏联解体 1、原因

⑴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⑵直接和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 ⑶1991年“八一九”事件 加速了苏联的解

7

体。

2、标志: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3、启示: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⑵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⑶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国。 ⑷要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⑸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中考目标要求:

1、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影响; 2、认识美苏争霸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课文内容提要: 一、冷战政策

1、原因:⑴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要称霸世界; ⑵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壮大。

★2、冷战政策的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标志:⑴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⑵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4、时间:1947—1991年

★5、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1)表现(或主要行动): ①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政治方面); ②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经济方面); ③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方面) (2)影响:

①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导致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②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美苏争霸

1、开始: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 2、表现(或经过): 阶 段 第一阶段 时间 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 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特点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突出事件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领导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二阶段 苏联处于攻势, 1979年苏联出美国转攻为守兵占领阿富汗 (美苏争霸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