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1.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那些共同的趋势?

2. 我国原有课程结构存在着那些较严重的不足?

3.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 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

6. 结合各自的学科谈谈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7.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方面努力?

8. 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什么?

9. 如何理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0.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1.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2. 有人认为,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13. 开发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14. 有一位参加新课程实验的老师说:“过去我们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很少很少;现在我们教给学生的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你对此有何感想?

15.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五、 案例分析题:

1.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一下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下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上述案例说明我国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存在那些问题?在新课程中,要求如何改变?

2.(原苏联)一年级小学生拉里学期结束后,学校向家长送的不是普通的成绩单,而是一只纸袋,纸袋正面装贴美观,上面画着鲜花、微笑的太阳,还用彩色笔写着:“献给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拉里敬上。” 纸袋里是拉里亲手制作的东西(共23页):2页书法;2页自编故事;3种作业(选词填空作业、自编数学习题和例题、自画的几何图形);5幅图画;2页剪贴;4页作文《我在语文课上学会了什么》、《我懂得哪些数学知识》、《我所知道的皮罗斯马尼亚》。此外有一份教导主任和校长签名的鉴定,500多字,如:“她的字写得很漂亮,但我们建议她注意字母的间距,要写得均匀。……她爱上了俄语。……我们建议她在俄语发音上要多下点功夫。”“我们建议她学会快速阅读,在暑假读完六七本儿童读物。”

这种 “档案袋”式评价法对我们的评价改革有何启示?你认为“档案袋”评价法有何优点、有何不足?

3.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一则《四块糖的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学生评价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现代意义?

4.飞虹中学原先是一所坐落于上海棚户区的普通初级中学。过去由于生源差、办学条件简陋等原因,学校留不住老师,也留不住学生。1991年,学校作为原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实验点之一,开始了“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调查发现,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排排坐,吃果果”的课堂教学不能适应有差异学生的学习,许多学生的潜能远远得不到开发。针对初中学生实际存在的较大差异,学校实施了“分层递进教学”,即建立“教学递进机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有效教育资源,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实践证明,飞虹中学的这一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质和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针对学生的差异,组织开设了家用照明电路、书法、篆刻、车船模型、烹调等20多个兴趣小组,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和展示的机会,使一批学习困难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让他们和其他毕业生一样昂首挺胸地走向社会。现在,许多小学毕业生家长都要求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读书,飞虹中学成了深受周边群众欢迎的优质学校。

结合这个案例你认为,新课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

5.学校准备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李老师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很快就报了名,也选定了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李老师是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读研究生之前也曾在中学教过两年书,虽然重返中学教坛的时间不长,但对讲好这堂课蛮有信心。他觉得教文言文正是自己的强项,既是情有独钟,也是术有专攻。他希望借此机会在本校同行面前好好地露一手,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和功底。李老师认真进行备课,查阅了大量资料,

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较为详尽的教案,又自己动手制作投影片,为的是尽量节省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评优公开课如期举行,李老师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他的教学设计是:重点分析课文中以对话、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课堂上李老师对这一表现手法的分析非常细致、深入,真可称得上丝丝入扣。加上他那富有感情变化的语言,对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的渲染,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个个凝神静听……李老师越讲越兴奋,甚至忘记了时间。正巧这天停电,电铃没响。尽管坐在前排听课的教导主任向他暗示了几次该下课了,他也没有察觉,直到一位物理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才猛想起来该看看表,这时已经超过下课时间整整10分钟了。

用新课程的理念,你怎么看待这位老师和他的教学?学生从这样的教学中能够获得什么?不能够获得什么?

6.过去的一堂数学课:老师叫我们在课堂上做一道数学题:“买一个篮球是9元5角,一个足球是17元2角,合计要多少钱?”同学们都忙着动手计算,只有我无动于衷。“站起来!”老师说,“做出来了吗?”“做出来了。”既然被老师盯上了,我只好硬撑着脸面说。“答案是多少?”“不到30元。”“不对!你这是敷衍我。”“怎么不对?9元5角不到10元,17元2角不到20元。所以,9元5角加17元2角,不到30元。”我倔强地说。“这…,这…,这没有用!”憋了半天,老师才说出这句话。“怎么会没有用?只要跟妈妈说,买这两个球,不到30元,她就会让我买。”我和老师较上了劲。“我说没用就没用。统考时,你不给出准确结果,谁给你分!”老师脸都气白了。这个案例说明传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

7.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中第四单元是“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第89页生物学与文学栏目是“寄予植物的情怀”;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了一道习题,先呈现一首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是“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

新教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那么教师面对这样的课程与教材时,在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结构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应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8.画马风波: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想像绘画班的家长们火了,这是咋教的?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像创作的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班。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风波?如果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

9.有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校长去上海考察学习,到一所学校挂职当一天校长。照例,他要进课堂听课,然后与教师谈话。由于身份的关系,他很谦虚、很客气地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您为什么这么上呢?”于是,教师从头至尾讲述了自己备课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几次发现自己备课时没考虑到的问题,双方共同探讨,气氛非常融洽,教师感到收获很大。

请结合这个案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10.新课程实验区某小学任教美术的蓝老师在上《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后,深有感触地谈到:“我虽然课前尝试了几种飞机的折法,但让我觉得尴尬的是,课堂上我示范折好一个飞机,试飞给孩子们看时,却意外的没飞起来。这时,好多孩子在下面就说了,蓝老师,我会折,让我来帮你。先后上来了六个孩子,他们每人折的飞机都不一样,而且都能飞上一段距离。于是,我就请孩子上来当小老师演示折法。所有的学生都显得很兴奋,听的孩子很认真,讲的孩子很带劲,?小老师?在帮助不会折的同学时也一丝不苟。到操场放飞纸飞机时,基本上每个孩子的飞机都飞上了天。有个孩子跑到我跟前天真地对我说:?蓝老师,我来教你折个更好看的飞机。?多可爱的孩子!孩子们的飞机既飞得高,又漂亮,而且种类多样,这显然是孩子们相互交流、合作的结果。这种效果是我课前没有料到的。”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的方式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有什么启示?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