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错题总结 下载本文

态度与品德

1、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ABCDE【解析】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2、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 )阶段。 A.选择 B.认同 C.接受 D.赞赏 E.行动

ADE 【解析】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选择、赞赏、行动三个阶段七个于过程

3、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形成时期。 A.情感 B.意志 C.个性 D.伦理 D 【解析】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

4、生随着年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 √ 【解析】一方面同伴群体是学生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伴群体又为学生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5、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对 )

6、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B 【解析】根据内化的概念可知答案。

7、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ABCE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8、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行为参照 B.服从C.强迫D.认同

A 【解析】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9、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其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 )。

A.是客观的意见 B.是权威意见C.将有助于他 D.是主观意见 C 【解析】略。

1、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发球的同时发出跺脚声,其作用是增加发球的力量。( )

× 【解析】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发球的同时发出跺脚声,是为了干扰对方的注意力。 2、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 )

√ 【解析】题干所述是代沟形成的原因。

3、 正这葡萄是酸的。1. 案例中反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退行 C.合理化 D.升华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典型的合理化。

4、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

D.改善挫折情境

ABCD【解析】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包括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调节学生报复水平和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5、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 )

× 【解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岁,4~5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