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错题总结 下载本文

技能

1.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BCDE 【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第二,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

B 【解析】这一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还达不到动觉控制水平。

3.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A 【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4.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

A.示范者的身份 B.示范的速度 C.示范的准确性 D.示范的过程 E.示范的时机

ABCDE 【解析】凡对示范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着示范的有效性。 5.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 × 【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而减少。

6、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

× 【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穿衣服这样自动化的操作,不属于问题解决。

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性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性操作技能的有( )。

A.打排球 B.自由体操 C.汽车驾驶 D.游泳 E.跳水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 )。 A.记忆表象 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 D.定向映象

C 【解析】不断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其进一步地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知识的学习

1、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A.无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利有弊 D.有显著的相关

D 【解析】教师表达越清晰,学生的知识掌握越准确,学习效果越好。

2、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C 【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3、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清晰性 B.稳定性 C.包容性 D.概括性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ABCDE 【解析】这五个特性都影响着新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4、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 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CE 【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5、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的培养 E.健康心理的培养

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6、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 ) × 【解析】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7、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学习

B 【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8、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B 【解析】联结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9、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功=力×距离”是解决问题学习。 ( )

× 【解析】题干所述为规则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10、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问题解决不是同质概念。( )

× 【解析】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又称为问题解决的学习。

11、圆的面积S=πr2,这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C 【解析】命题学习是概念关系的学习。

12、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 ) × 【解析】泰山、月球都属于符号。

1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 ) √ 【解析】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获得新经验的认知过程。

14、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 ( )

× 【解析】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就是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只是一种记忆方式,而不属于意义学习。

15、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知方式 E.概念网络

ABC 【解析】用以表示知识存在的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命题网络、图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16、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开始部分 B.中间部分C.不一定 D.都一样 17.教学中可以借助( )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转换 B.记忆 C.解释 D.分析 E. 推断

ACE 【解析】领会的三种表现形式是转换、解释与推断。

18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 )

× 【解析】利用“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成熟的学习者才是有效的。 19.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D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20、( )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语义记忆

B 【解析】在短时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做出决策,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21、不能再现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 ) √ 【解析】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括再认。影响可利用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22、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

.× 【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