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功能的恢复重建,监测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和动态,整体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防护水平,构建与自然保护区相适应的生态安全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强化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出台并实施管护能力建设标准,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由“面积型”向“功能性”的转变,使达到建设标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例达到50%。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汶川特大地震产生的次生山地灾害对保护区栖息地破坏损伤严重,造成的野生生物生境连通性遭到破坏,对此,应充分考虑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地理空间,遵循自然规律,尽快恢复栖息地连通因地震造成的隔离生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以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主要资源开发区为重点,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物安全、物种资源利用、资源开发的监管,构建生态监测网络,优化生态建设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切实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质量。开展植被恢复、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抢救行动,督促有关单位大力推进武引库区内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的迁地保护工作,使原生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廊道恢复重建、濒危珍稀动物迁地保护、濒危珍稀植物的异地保育技术等。
八、加强核与辐射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升核设施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建立和健全核与辐射安全及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管体系和队伍。建立和配备针对核与辐射安全及放射性污染的有效评价体系和检测手段,完善放射源管理机制和手段,加大电磁辐射防治力度,对绵阳市境内核设施、辐射技术应用、电磁及电离建设项目等实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监管,确保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加强对绵阳市境内核设施营运单位、辐射技术应用单位、电磁及电离建设单位的管理力度;初步建立核与辐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加大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力争达到环评率100%,初步建成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核与辐射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建立健全绵阳市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并将其同环保局应急指挥系统、各县监测信息网络结合,实现辐射环境监管实时化、辐射环境管理信息共享化与环境决策支持科学化,最终实现省、市、县环境监测信息联网资源共享。
健全和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建立放射源、射线装置日常监管制度、“省、市、县三级联动,以市级为主、县级协同”监管制度、
19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各级环保局应明确工作责任,理顺工作关系,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动态管理。
将常规监测、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和预防排查相结合,准确掌握全市放射源、射线装置的运行状态;规范放射性废物、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监管、监测,及时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最大限度减少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失控等事件隐患。
九、继续强化主要污染总量减排,削减污染负荷
继续强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认真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大力削减污染负荷,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一)结构减排
工业重点行业的污染物削减仍然是我市“十二五”总量控制的重点任务,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幅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尤其是造纸、纺织印染、酿造、化工、制革等重点行业要以此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发展方式,减少污染物新增量。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要求,在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大的地区进一步加严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进行控制,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规定,在初步测算的基础上,要加大淘汰我市钢铁、建材、铁合金、焦炭、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实施21个削减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相关大气污染项目共;加速淘汰造纸、屠宰、纺织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实施21个削减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相关水污染项目共
(二)工程减排
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提升治污设施环境绩效。一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二是采取适宜工艺推进工业园区和有条件的重点建制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对已建成投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提标改造,提升其氮、磷去除效果,实现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全面达标。四是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纳入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未达到相关要求的县市区和污水处理厂予以扣减削减量。五是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中水工作试点,探索污水回用有效方式和途径。
20
同时,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总量控制管理体系,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将农业污染源纳入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一是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二是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推行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探索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落实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十二五”期间,通过积极的工程减排,确保到2015年郊区(市)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1万吨、氨氮(NH3-N)0.11万吨;推进造纸、酿酒、食品、制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实施削减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10个工程减排项目;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18工程减排项目;推进现有燃煤电厂和各类工业炉窑、燃煤锅炉二氧化硫(SO2)的治理,实施7个工程减排项目。
(三)管理减排
加强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环境统计和监测体系。
坚持从严加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对重污染行业项目,严格实施“先总量核查、后项目审批”的程序,完善各类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工作,督促其落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增排污量。
加强对排污企业的巡查监管,督促排污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强化污染减排措施,确保污染治理效果。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建立健全污染源“三量”台账、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监控等手段,督促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十、深入开展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重金属污染是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因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利用以及涉重金属的化工生产过程累计形成的,近年来长期积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全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对自然生态和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迫切任务。
21
到2015年,实现涉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重金属产业和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金属环境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立起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重点防控区域环境质量有所好转,集中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危害群众健康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基本控制。
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对国家重点防控单位安县(睢水镇、秀水镇、桑枣镇)的防控力度,在重点防区域,禁止新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加强非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新增量实现零增长,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 2007 年降低 15%,重点防控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调整振兴规划,集中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涉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大力推进全行业的清洁生产,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十二五”期间,投入350万元建成市环保局和安县环境保护局重金属实验室,投入60万元完成全市20家涉及重金属企业的视频在线监控,投入960万元完成全市40家风险源1:500电子地图测绘,为重金属、危废、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环境风险预警和防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保障环境安全
启动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的研究和调查工作,识别环境风险的高发区域和敏感行业,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大力加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明确环境风险和处置对策,制订综合防治方案。高风险行业推行绿色保险。防止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风险。要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和风险管理作为重点,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要重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把防范重太污染事故、提高应急能力作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出发点。
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充分发挥绵阳市环境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和12369环保热线作用,完善环境突发事故预警系统,建立以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办公室和污染控制队伍为基础的环保内部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补助资金,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我市环境应急装备水平。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认真修订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