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易混知识点归类 下载本文

九年级思想品德易混知识点归类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一国两制”中国家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是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5、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0、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1、“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基础”类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3、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4、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 5、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6、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7、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宪法。

四、“根本”类

1、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4、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5、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6、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2、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0、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1、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七、“体现”、“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

3、体现共同致富原则的经济成分是:集体经济。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八、“决定”类

1、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7、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十一、“关键”类

1、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3、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人才。 4、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

十二、“目的”、“目标”

1、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3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类

1、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2、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依法治国。。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十六、“重要”、“重点”类

1、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体经济。 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十七、“总”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

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十八、“首要”类

1、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十九“特点”类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3、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

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二十、“发展战略、治国方略”类

1、我国的发展战略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 2、我国的治国方略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二十一、其他

1、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4、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