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答案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下载本文

(a) (b)

(c) (d)

(e) (f) (g)

(h)

图P6.4

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d)、(e)、(f)、(g)、(h)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6.5电路如图P6.5所示,要求同题6.4。

(a) (b)

(c) (d)

(e) (f)

图P6.5

解:图(a)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b) 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c) 所示电路中通过RS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S、C2和Rl、R2并联引入交流负反馈;通过C2、Rg引入交流正反馈。

图(d) 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e) 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f) 所示电路中通过R3和R7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6.6分别判断图6.4 (d)~(h)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d)电流并联负反馈:Fii?iF/iO?1

(e)电压串联负反馈:Fuu?uF/uO?R1

R1?R2(f)电压串联负反馈:Fuu?uF/uO?1 (g)电压串联负反馈:Fuu?uF/uO?R1

R1?R2R1

R1?R3(h)电压串联负反馈:Fuu?uF/uO?

6.7分别判断图P6.5 (a) 、(b) 、(e) 、(f)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解:(a)电压并联负反馈;(b) 电压串联负反馈;(e)电流并联负反馈;(f)电流串联负反馈。

6.8 分别估算图6.4 (d)~(h)所示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Auf?UoIoRLIoRLRL ???UiIiR1IfR1R1UoUoR??1?3 UiUfR1UoUo??1 UiUfUoUoR??1?2 UiUfR1UoUoR??1?3 UiUfR1(e)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f)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g)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h)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

6.9分别估算图6.5 (a)、 (b) 、(e) 、(f)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a)电压并联负反馈:AusfRfUo?IfRf ????UsIiRsRsUoUoR??(1?4) UiUfR1(b)电压串联负反馈:Auf?(e)电流并联负反馈:Ausf?UoIo(R4//RL)RR//RL ??(1?1)?4UsIfRsR2RsR9R2R9?I0??I0

R2?R4?R9R2?R4?R9(f)电流串联负反馈:∵Uf?R2?IR2?R2?∴Auf?UoI0(R7//R8//RL)(R?R4?R9)(R7//R8//RL)???2UiUfR2R9

6.10电路如图P6.10所示,已知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填

空:

电路引入了电压串联(填入反馈组态) 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 无穷大 , 电压放大倍数Auf??uO/?uI? 11 。

设uI=1V,则uo= 11 V ;若Rl开路,

则uo变为1 V ;若Rl短路,则uo变为 14 V ;

若R2开路,则uo变为 14 V ;若R2短路, 图P6.10 则uo变为 1 V 。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A=105,F=2×10-3。试问:

(1)Af??;(2)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Af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解:(1)因为AF =200 > > 1 ,所以:Af?(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

1?500 FdAfAf

?1dA1???20%?0.1% 5?31?AFA1?10?2?106.12已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f?20,其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的相对变化率为10%,Auf的相对变化率小于0.1%,试问F和Au各为多少?

解:由

dAfAf?1dA?,得:

1?AFAdAdAf(属深度负反馈) 1?AF?/?10%/0.1%?100??1。

AAf所以:F?11??0.05。 Af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