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 下载本文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使之失去携氧能力,但并不影响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 碳氧血红蛋白是一种可逆复合物,当氧分压升高之后,会重新分解成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红细胞并未收到损害,所以用高压氧仓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效果良好. 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

急性氰化氢中毒时,病人经过短暂的前驱期后,出现肌肉强直痉挛,然后发生呼吸困难. 用亚硝酸钠治疗氰化氢中毒时,若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应加大亚硝酸钠的补液量以维持血压. 多数有机溶剂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较短,所以物质蓄积不是影响其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

生产环境中的苯主要以蒸汽形式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 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低于40mg/m3.

苯环境作业女工在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而哺乳期在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保证生产环境中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调离苯作业. 苯胺可以抑制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导致贫血.

在生理途径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还原型辅酶I和还原型辅酶Ⅱ共同起作用.

在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中,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越多,赫恩小体的形成也会越多,两者是有并行增长的内在联系的.

经呼吸道吸收是苯胺引起工业中毒的主要原因.

通常以苯胺接触工人尿中的对氨基酚含量作为工人苯胺中毒情况的检测指标. 苯胺接触工人若诊断出患有化学性膀胱炎,则可诊断为苯胺重度中毒.

苯胺中毒时可以用肥皂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的毒物通常会对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损害,但不会致癌.

在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毒物机会较多的阶段是聚合物树脂加工塑制成成品的阶段.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被氧化后的产物毒性会增强.

若反复性的低浓度接触有机磷农药,则可以产生明显的毒物物质蓄积作用. 有机磷农药遇碱易分解,所以中毒时都应该用碱水清洗暴露部位皮肤. 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以只出现M样症状而没有N样症状.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由于乙酰胆碱聚集,病人的瞳孔会扩大.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出现烟碱样症状,是因为N受体被结合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矽肺一经确诊,无论是病情轻重,都应调离作业. 我国工业噪声标准是根据C声级制定的. 声级就是声压级的简称.

X线胸片中出现长径大于20mm的阴影时可诊断为Ⅲ期尘肺. 圆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肺间质纤维化. 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粉尘不致癌.

石棉肺的主要并发症和矽肺一样,也是肺结核.

石棉纤维可以致肺癌和恶性间皮瘤,这两者癌症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高温高湿环境的特点就是温度高,强热辐射.

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为负辐射.

当环境中的噪音由40分贝上升到80分贝时,人耳对噪声的主观感觉是噪音大了一倍. 响度级的测定是以2000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 劳动5分钟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

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完成的.

静力作业停止数分钟内氧消耗量先升高后下降到原有水平.

疲劳就是指体力效能的暂时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人体向周围物体发放热辐射称为正辐射,反正称为负辐射. 在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中热辐射强度比较大.

一般用直肠温度来表示人体的中心温度.

中心温度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

四氯化碳中毒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不是物理就是化学因素,除此外没有其他性质的因素. 工伤不属于职业性病损.

工作有关疾病不属于职业性疾患.

静力作业比动力作业容易疲劳,说明静力作业能量消耗大.

当疲劳进展到第二阶段时,作业能力下降趋势明显,但只涉及生产的质量,对产量影响不大. 一次性的长时间休息比多次性的短时间休息恢复疲劳的效率要高.

慢性苯中毒会对血液系统产生损害,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点彩红细胞.

铅中毒时,铅离子干扰了血红素和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未被结合的珠蛋白就在红细胞内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

铅中毒一经确诊,无论轻重均应调离作业. 氮氧化物气体毒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肺.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所以中毒后一定要尽早治疗. 氰化物中毒时会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化学性发绀.

红细胞内形成赫恩小体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细胞破裂,导致溶血.

苯胺作业工人体检时,可以以其尿中的对硝基酚含量间接的代表其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

溴氰菊酯类农药的毒作业机理时抑制人体胆碱酯酶活性. 结合型二氧化硅按晶体结构可分为结晶型,隐晶型和无定型. 在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铬属于可疑致癌物.

我国规定妇女不能从事矿井作业.

我国规定妇女间断性负重每次不能超过20Kg . 四,单一选择题

1.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 B 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 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 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E 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伤的重要手段

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下列关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是在接触人群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B 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C 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

D 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E 鉴定劳动卫生工作质量,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4.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 生产环境监测 B 健康监护

C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 阈限值制定

E 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

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 A 包括整体动物实体和体外测试系统

B 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 C 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

D 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E 制定人体参考界限值

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

A 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B 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 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 C 为制定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 D 寻求可接受危险度

E 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 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 A 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专题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事故调查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 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 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 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 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E 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 A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D 按时接受职业性体检 E 限制接触时间

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 A 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 B 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

C 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强度的目标 D 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

E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11.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 A 液滴 B 固体微粒 C 烟 D 雾 E 细菌

12.下列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 A 农药粉尘 B 橡胶粉尘 C 水泥粉尘 D 木尘

E 谷物粉尘

13. 粉尘对人体有下列作用 A 致纤维化 B 刺激 C 中毒 D 致敏 E 以上全部

14.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与以下因素有关 A 粉尘粒子的直径 B 粉尘粒子的比重 C 粉尘粒子的形状 D 粉尘粒子的荷电性 E 以上全部

15.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

A 进入肺内粒子大小起绝对重要作用 B 进入肺内粉尘量起绝对重要作用 C 上述二项意义都不大 D 上述二项意义一样

E 粒子大小虽有一定意义,但进入肺内粉尘的量则起重要的作用 16. 呼吸性粉尘是指直径多大的粉尘 A >15 m B >10 m C =10 m D <8 m E 10:1 B >5:1 C >3:1

D 2:1

36.可吸入性纤维粉尘是指

A 直径>3 m,长度3 m,长度≥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