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墨家思想及其应用 下载本文

学院:法学院

班级:10级(3)班 姓名:李林

学号:201030301080

浅谈墨家思想及其应用

人生于世,俯仰之间,微如沧海浮游,人于造化太过渺小。然而,张若虚在其千古名著《春江花月夜》中却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与整个宇宙是渺小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其与天地同在。静心沉思,畅游整个中华历史长河,忆起那百花争鸣,群雄涿鹿惊心动魄的春秋时代。谁人伏蛰三载,一鸣惊人,东向挥剑,恣意笑谈,敢问天下九鼎,轻重几何;谁人卧薪尝胆,忍辱含垢,三千越甲可吞吴;谁人痛削三指,勿忘国耻,,举国高呼“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又是谁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又是谁兼爱,非攻,行走天下。不错,这些令人鲜血滚动,畅想膜拜都存在于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春秋战国时期。于我看来,若是将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比作一片波涛汹涌汪洋,那么楚庄、勾践、秦皇等便是那浪遏飞舟,江头弄潮的健儿,时势造就英雄;百花齐放的诸子百家正是那汪洋浪起时的朵朵浪花。占不得兵家时代的主流,却也不能为之忽略,潜移默化,丝丝入扣,牵动时代格局。然而,比之于刑罚苛刻的法家思想,儒家的仁爱更得人心,比之于脱离兵家时代的儒家,墨家的兼爱,侠义更令人欣赏。因此,本文便是围绕诸子百家中的墨家思想及其应用展开论述。 一、

墨家及其形成发展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墨家创始人是墨子。而对于墨子的身份却是众说纷纭,记得在大

型历史剧《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中墨子出场便是一身白衣,一双赤足,又在神秘的商山之中,给人感觉便是遗世独立,飘若谪仙。而最传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内都如是称。《元和姓纂》明确说墨子乃孤竹君之后,本墨胎民,改为墨氏。而《新唐书·艺文志》也沿用这种说法。另外,在《孟子》中也提到墨子名墨翟(与杨朱并提)尊称为墨子。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 整套科学理论。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 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

翟也。”墨子想大大改变周的制度。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墨家学派不仅是学术上独树一帜的派别,而且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其具体表现是,以“巨子”为首领,徒众的进退出处,都听命于他,不得违反。墨翟是第一代巨子,据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种为实现学派宗旨而义无返顾的精神,是墨派显著的特点。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现存《墨子》书中有些篇,同一篇有大同小异三种版本,可能是因三派所传不同而形成的。《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作总汇,全书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篇至第七篇,对墨子思想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从《尚贤》至《非儒》,共二十四篇,是墨子的讲学录。第三部分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主要讨论认识论和逻辑问题。第四部分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第五组《备城门》至《杂守》共十一篇,讲城防问题,为军事著作。第一、第二、第四部分是研究墨子本人思想的主要材料,第三、第五部分属墨子后学之作。 二、

墨家核心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所以能够有个明确的流派划分,其关键是在于各流派之间的核心思想,即创派宗旨不同。而墨家则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等核心思想脱颖而出。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