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横缝缩缝施工缝施工方案设计 下载本文

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如有条件最好再用小功率平板振动器全面振平一次。

60.(4)混凝土拌合物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振动梁移动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许中途停顿,前进速度以每分钟1.2~1.5m为宜。凡有不平之处,应及时畏以人工挖填补平。补填时宜用较细的的拌合物,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61.(5)最后用无缝钢管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调匀调平。 62.5.4真空吸水施工 63.5.4.1基本要点

64.(1)真空吸水为非必要工序,但有特定优点,可视情况采用。

65.(2)采用该工艺时,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比常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并且还可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的的等待时间,降低成型混凝土的的最终水灰比,从而增加了密实性,提高了强度,改善了搞干缩性、搞渗性和抗冻性。但是增加此道工序也需相应地增加真空吸水设备和劳动配备。

66.5.4.2主要设备:

67.(1)真空泵。泵的的最大真空度宜小于或等于90%,最大抽整大于251/S。可选用符合以上要求的的低真空大抽吸泵。

68.(2)真空吸垫。有尼龙网格吸垫和气垫薄膜吸垫、无滤布吸垫等柔性吸垫。无滤布吸垫使用简便,效果较好。

69.5.4.3真空吸水施工要点

70.(1)真空吸水深度不可超过30cm。

71.(2)真空吸水时间宜为混凝土路面板厚的的1.5倍(吸水时间以min计,板厚以cm计)。

72.(3)吸垫铺设,特别是周边应紧贴密致。开泵吸水一般控制真空表1min内逐步高到400~500mmHg,最高值不宜大于650~700mmHg。计量出水量至达到要求,并作记录。关泵亦应逐渐减小真空度,并略提起吸垫四角,继续抽吸10~15s,以脱尽作业表面及管路中残余水。

73.(4)真空吸水后可用滚杠或振动梁以及抹石机进行复平,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进一

V

步增强板面强度的的均匀性。

74.5.5板面处理(做面):

75.(1)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

76.(2)无真空吸水工艺时,抹面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整平后随即进行。驱除泌水并压下石子。第二次抹面须在混凝土泌水基本结束,处于初凝状态但表面尚湿润时进行。

77.(3)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并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

78.4)抹平后沿横方向拉毛或用压纹滚槽器压槽,使路面混凝土有粗糙的的纹理表面。GBJ97—87规定;公路和城市道路、厂矿道路的的拉毛和压槽深度应为1~2mm。民航机场道百拉毛的的平均纹理深度(铺砂法测量),在跑道、高速出口滑行道不得小于0.8mm,在滑行道、停机坪不得小于0.4mm。对于行车很快的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城市快整路、主干路GB97—87中没进一步的的区别要求,上海的的做法是参照民航机场道面的的要求实施。对纵坡大于2%的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还要求用铺砂法测定平均纹理深度应为0.6~1.0mm。

79.(5)当烈日曝晒或干旱风吹时,做面宜在遮阳棚下进行。 80.5.6钢筋网片的的设置:

81.钢筋网片设置要求

82.表1

83.项84.内容和要求 目 92.纵、横钢筋宜用相同的的直径。钢筋间距,应使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的的2倍。钢85.钢筋的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JTJ012—94的的规定。钢筋的的搭接长度宜大于其直径的的86.筋25倍。 87.直93.钢筋类型 94.光面钢筋 95.螺纹钢筋 88.径96.最小直径(mm) 97.8 98.12 89.与99.纵向最大间距(cm) 100.15 101.35 90.间91.距102.横向最大间距(cm) 103.30 104.75 105.106.1、不得踩踏、碾压钢筋网片。 筋网107.2、安设单层钢筋网片时,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网片设计片设高程再加一定的的预留沉落度。待网片安放就位后,再继续摊铺、振奋捣混凝土。 置施108.3、安设混凝土板厚度不大于25cm的的双层钢筋网片,可事先用架立钢筋扎成骨架后工要一次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cm的的,上下两层钢筋应分两次安放,混凝土拌合物也分两次摊铺点 和振实,但一次抹面。 VI

109.置 110.筋 111.片 112.的 113.量要求 114.钢筋网片允许误差(GBJ97—87) 115.检验项目 118.网片的的长度、宽度 121.网眼尺寸 124.上下两网片的的高度 127.上下表面的的保护层厚度 130.钢筋网片的的平整度 116.允许误差(mm) 119.±10 122.±10 125.±5 128.±5 131.±10 117.检查方法 120.用尺量 123.用尺量 126.用水准仪检查垫块和钢筋表面 129.用尺量 132.拉线用尺量 133.5.7接疑缝施工 134.5.7.1纵缝、横缝施工

135.(1)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疑缝即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式,施工方便;过去也有采用企口缝加拉杆型式,其板与板之间的的传荷能力较强,但拆模不当时易损伤企口,施工麻烦。如道路一侧的的二块板一次浇筑,则中间的的纵缝为设拉杆的的假缝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切形成。在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形成。

136.(2)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缝施工缝的的拉杆则穿过横板的的拉杆孔安设,浇筑混凝土时应随时校正拉杆位置,使符合设计要求。

137.(3)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结后用锯缝机锯切,并与实际施工缝一致使缝槽挺直美观。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入接缝板,待混凝土硬结后拔出形成缝槽。

138.(4)横缩缝槽缝深必须足够;在设置窨井处,宜调整横缩缝间距,使缩缝“骑”井框设置,但调整后的的缩缝间距要适当,不得大于设计规定的的间距;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尤应注意缩缝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如天气炎热干燥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139.(5)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的3条缩缝内均宜在板厚1/2处加设传力杆,在浇筑过程中埋设,传力杆的的一半稍多一些(5cm)长度涂沥青,但不设带空隙的的套筒。

140.5.7.2横胀缝施工

141.(1)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度,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

142.(2)胀缝两侧的的混凝土板,一般设滑动传达室力杆传递荷载。传达室力杆穿过

VII

胀缝板,并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传达室力杆的的一半长稍多一些(5cm)涂沥青并套长10cm的的小套筒(塑料或白铁皮加工,)小套筒留3cm空隙,填以纱头等。也有很多工程不设滑动式传达室力杆,改在两侧混凝土板端设置“鼠笼式”钢筋构架加强,钢筋构架在浇筑时埋设,施工方便,且可加强混凝土板板端强度,效果良好。

143.(3)胀缝封缝槽可预埋套条留出封缝空间,近来更倾向于用两侧锯缝凿出封缝空间,后者胀缝两侧混凝土板平齐,平整度好。

144.(4)胀缝板事先预制,常用的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棉橡胶泡沫板等,其技术要求按JTJ012—94规定如下:

145.表2

147.接缝板种类 146.检验项149.木目 材类 152.应缩应力(MPa) 157.复原率(%) 162.挤出量(mm) 167.弯曲荷载(N) 153.5.0~20.0 158.>55 163.<5.5 168.100~400 料泡沫 154.0.2~0.6 159.>90 164.<5.0 169.0~50 维类 155.2.156. 0~10.0 160.>65 165.<166. 4.0 170.5~171. 40 161.吸水后不应小于不吸水的的90% 150.塑151.纤148.备注 172.(5)预制胀缝板嵌入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缝壁紧密结合。 173.5.7.3横施工缝施工要求

V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