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学生版) - 图文 下载本文

专题四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

【知识框架】

【高频考点汇编】

考点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的相关数量变化比较

分裂类型及时期 有 丝[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四分体个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n 染色体数 2n[来源:学&科&网Z&X&X&K]染色单体数 DNA 分子数 [来源:学&科&网Z&X&X&K]间期 无 前、中期 分后期 分裂 末期 裂 期 [来源:学+科+网Z+X+X+K]2n n 2n→4n 4n→2n 0→4n 2n→4n 4n 4n 4n→0 无 0→4n 4n→2n 2n→4n 4n 间期 减 减 数 Ⅰ 分 裂 减Ⅱ 特殊之处: 前、中期 后期 末期 前、中期 后期 末期 无 n n 2n 2n→n 无 无 n n→2n 2n→n 4n 4n→2n 4n→2n 2n 2n→0 无 2n 2n→n ⑴染色体数:减Ⅰ结束时减半;减Ⅱ后期加倍、末期减半。 ⑵染色单体数:减Ⅰ全过程均有,减Ⅱ前期和中期为减Ⅰ的一半。 ⑶DNA含量:减Ⅰ结束和减Ⅱ结束分别减半。

技巧方法:根据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规律,关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含量变化的特别之处,针对性解答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问题。

考点二、自交与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的变化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不同: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雌雄配子结合(自体受精),在植物方面,

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而自由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雄性和雌性个体随机交配的方式。 (1)F2自交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2)F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1/3AA ×♀1/3 AA →1/3× 1/3(AA×AA) →1/9AA显性

♂1/3AA ×♀2/3 Aa →1/3× 2/3(AA×Aa) →2/9(1/2AA、1/2Aa)显性 ♂2/3Aa ×♀1/3 AA →2/3× 1/3(Aa×AA) →2/9(1/2AA、1/2Aa)显性

♂2/3Aa ×♀2/3 Aa →2/3× 2/3(Aa×Aa) →4/9(1/4AA、2/4Aa、1/4aa)显性与隐性 后代中显性所占比例为:1/9+2/9+2/9+4/9×3/4=8/9

考点三、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

方法1:杂交的方式。A×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A、B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2:自交的方式。A和B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 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可以确定两亲本都是纯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则为隐性性状。

方法4:先杂交后自交的方式。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杂交,若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比例为1∶1,则可以确定亲本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分别进行自交,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隐性性状。

总结:牢记以下规律: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可通过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再作进一步确定。

(2)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方法1: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只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

方法2: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 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 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方法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橙红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 此法只适合于产生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方法4: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观察植株性状,若有两种类型,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即为杂合子;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即为纯合子。此法只能适合于植物。

考点四、单基因遗传现象的变式 (1)不完全显性

AA与Aa的表现型不一样,3:1的性状分离比变为1:2:1。 (2)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的作用可以发生在生物体不同的发育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合子致死。基因的致死效应往往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某些基因几乎在任何环境都是致死的,而有些基因在某一环境中致死,可是在另一环境中具有正常的生活力。在完全显性条件下,AA致死,显隐性比例为2:1;Aa致死,显隐性比例为1:1;aa致死,全部表现为显性。

(3)复等位现象

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任何一个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中的二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假设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有n个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有Cn+Cn种。

1

2

考点五、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规律分析

1.实验分析

P YYRR(黄圆)×yyrr(绿皱) ↓ F1 YyRr(黄圆) F2 1RR(圆) 2Rr(圆) 1YY(黄) 1YYRR(黄圆) 2YYRr(黄圆) 2Yy(黄) 2YyRR(黄圆) 4YyRr(黄圆) 1yy(绿) 1yyRR(绿圆) 2yyRr(绿圆) ?1yy?Yy?Yy?1YY:2Yy:??1rr?Rr?Rr?1RR:2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