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床学实习二
学 院: 资源学院 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 题 目: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班 级: 020101 姓 名: 陈果 学 号: 20101004038 指导教师: 吕新彪
2012年10月27日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一.区域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 1.大地构造位置
罗布莎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矿石质量最佳的铬铁矿床的产地。该矿床位于全球性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端。在区域构造上受控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其北邻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南与喜马拉雅板块接壤。(如图1-1)罗布莎基性一超基性岩体沿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超壳断裂带分布。总面积为70km2长43km,总体西宽东窄,最宽处是香卡山段3.7km,最窄处仅300m平面上从西向东:罗布莎段一香卡山段一康金拉段,呈一反S型形态。区内发育一组大致平行的近南北向断裂。其中以龙给曲断裂构造特征最明显。走向近南北向,局部呈折线状,显示追踪(张)的特征。断层沿龙给曲河床发育,在罗布莎村以南形成宽缓平坦的“u”形谷。往北河谷骤变为深切陡峻的“V”形谷,两岸峭壁,孤峰林立,泉点成带分布断层面倾向西,南段缓,北段陡。平面上表现出明显平移现象.西(上)盘相对于东盘向北作顺钟向扭动。
图1-1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日喀则-加查地质略图(据张浩勇等,1996修编)
1-第三系砂砾岩建造;2,3,4-类复理石砂页岩沉积;5,6-上三叠统巨厚浅变质砂板岩夹少量结晶灰岩和细碧角斑岩的复理石建造;7,8,9-浅变质滨浅海相碳酸盐、碎屑岩沉积;10-前奥陶系绿片岩、角闪岩相;11-前震旦系中深变质岩;12-燕山-喜山期中酸性侵入岩;13-超镁铁质岩;14-断层;15-构造带界线;16-Ⅳ1-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17-Ⅳ2-雅鲁藏布江缝合带;18-Ⅳ3-喜马拉雅板块
2.成矿条件
1)来源:下地幔和上地幔过渡带的硅酸尖晶石(分解产生Cr2O3和MgO)。 2)能量:下地幔岩浆活动和地核产生的热流。 3)介质:岩浆流 4)通道:地幔柱
5)空间:含矿浆液占据的空间,岩浆分结晶体间形成的空隙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床简介(地层,构造,岩浆岩)
罗布莎岩体侵位于上三叠统与第三系之间。该地地层主要有第四纪冲积、洪积物和晚三叠世海相类复理式沉积。本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比较复杂、种类繁多。有残积、残坡积、坡积、重力堆积、冰碛、冰水沉积、洪积、冲积和风积等。它们在分布上与地貌有着密切相关性,依据岩性特点,风化程度,地层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布的地貌部位等,将本区第四纪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为Ⅰ中更新统1坡积层2冲积层Ⅱ上更新统1残坡积层2坡积层3冰碛层4冰水湖沉积层5冰缘风成黄土6冲积层7洪积层Ⅲ全新统1冰聩层2残坡积层。
区内各种构造行迹极为发育,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的逆冲断层、褶皱、片理等压性或压扭性构造及与之相伴生的南北向张性破裂面,其次是北东向张扭性构造及北西向、北北西向压扭性构造。它们彼此有规律的联系,表现为受同一应力作用方式而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带。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断裂构造,它规模大、切割深、长期活动,控制了全区地层、岩浆岩展布及构造型式。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的特征为:
(1)断裂带西起阿里象泉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绵延达数千公里,本区所见仅为其东延部分。
(2)断裂带主要由T3与K2,K2与Rl之间的两条由南北向逆冲的断裂组成,均表现为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
区域矿产区内主要矿产为铬铁矿,其次有矽卡岩型的铁、铜矿化。铬铁矿主要分布于罗布莎岩体内,在张嘎及增嘎岩体亦发现铬铁矿化,但无工业价值。罗布莎岩体内的铬铁矿主要集中分布于岩体最膨大的部位:即康金拉-曲阿弄巴之间。在整个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中,按矿体集中分布特征由东向西可划分为几个矿区,它们分别是:藏木铬铁矿区、康金拉铬铁矿区、香卡山铬铁矿区和罗布莎铬铁矿区。
罗布莎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一套赋矿的超镁铁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包括两种不同的岩石组合:一是超基性岩组合,即纯橄榄岩-斜辉辉橄岩-斜辉橄榄岩(少量)组合。此组合构成岩体的主体。另一种是超基性岩—基性岩组合,即二辉橄榄岩-单斜辉石岩-辉长岩组合。该组合主要分布在岩体西段的中下部位。
岩体分异程度较高,岩相分带明显。平行岩体走向由北向南可分为四个相带:二辉橄榄岩-辉长岩杂岩岩相带(下部杂岩岩相带)、纯橄榄岩岩相带、二辉橄榄岩-辉长岩杂岩岩相带(上部杂岩岩相带)、斜辉辉橄岩夹纯橄榄岩岩相带。各岩相带之间,一般界线截然(部分呈过渡关系)。上部杂岩岩相带局部有穿插纯橄榄岩岩相带现象。同一岩相带内不同岩石之间呈过渡关系(见图1-2)。
图1-2 罗布莎地区超基性岩体地质略图
1.第四纪冲积、洪积物 2.未分第三纪陆相碎屑沉积物 3.晚三叠世海相类复理式沉积4.喜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5.二辉橄榄岩-辉长岩杂岩相带 6.纯橄榄岩相带 7.斜辉辉橄岩夹纯橄榄岩岩相带 8.未分超基性岩 9.蛇纹岩 10.平推断层 11.实测逆断层12.实测正断层 13.地质界线 14.岩相带界线 15.地层不整合线16.地层产状
LBS-1 纯橄榄岩,块状,橄榄石含量>90%,部分发生蛇纹 LBS-4 斜辉辉橄岩,块状,橄榄石含量约80%, 石化,表面风化显浅黄绿色 部分发生蛇纹石化,可见黑色辉石。
上两图为实习中见到的两种产自罗布莎的岩浆岩
三.矿体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矿区内已发现矿体、矿点181个,成群出现,成带状分布。主要产在岩体轴
部及略偏上部位。平面上呈雁行排列;剖面上呈叠瓦状排列。有尖灭侧现现象。矿体形态呈脉状、偏豆状和不规则状(图1-3图1-4)。规模大小悬殊,最长者长300多米,宽1~8米,延伸大于50米。矿体产状有两种,一是矿体走向与岩体走